学术投稿

不同浓度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在小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毕生龙;丁称生;李帆;曾海红

关键词:丙泊酚, 氯胺酮, 儿童
摘要:目的:比较三种浓度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用于三岁以下小儿全身麻醉的效果及对呼吸的影响.方法:90例患儿随机分为1%丙泊酚组(Ⅰ组)、0.5%丙泊酚组(Ⅱ组)、0.25%丙泊酚组(Ⅲ组),均复合氯胺酮观察麻醉的效果及对呼吸的影响.结果:Ⅰ组呼吸抑制明显高于Ⅱ组、Ⅲ组,Ⅲ组作用维持时间较Ⅰ组、Ⅱ组短.结论:0.5%丙泊酚与氯胺酮复合用于三岁以下小儿麻醉,效果确切,对呼吸抑制小,易纠正,是理想的麻醉方法.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鳞癌患者血清SCC和TAM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SCC和TAM联合检测对宫颈鳞癌患者的诊断及预后、疗效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86例宫颈鳞癌患者的血清样本,分别检测治疗前后及动态监测SCC、TAM含量,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SCC和TAM的含量及阳性率均较高,且随分期增加而升高.SCC和TAM检测的阳性率分别是62.79%和58.14%,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9.53%,P<0.05.早期患者中,TAM的阳性率较SCC阳性率高,P<0.05.患者血清SCC含量在治疗前后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病人中出现病情进展的SCC、TAM敏感性均较高(90.48%、72.73%),联合监测更高(96.96%),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SCC、TAM检测对宫颈鳞癌的诊断、预后有重要价值,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TAM可作为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SCC在疗效评估方面较TAM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动态监测可以提早发现病情进展.

    作者:李金伟;肖海;周茂华;刘联斌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荔花鼻窦炎片与克拉霉素缓释片临床对比治疗急性鼻窦炎

    目的:比较荔花鼻窦炎片与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急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经检查确诊为急性鼻窦炎的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荔花鼻窦炎片口服,3片/次,3次/天;对照组(50例)给予克拉霉素缓释片口服,1粒/次(0.5 g),2次/天.7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痊愈率和有效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荔花鼻窦炎片与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急性鼻窦炎都有效,但荔花鼻窦炎片较克拉霉素缓释片不良反应少,对急性鼻窦炎有较佳的疗效.

    作者:何勇;赖珺;吴荣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及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评价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疗效、安全性、依从性.方法:来自我院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和(或)C14呼气试验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159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组1给予克拉霉素500mg/次,2次/日;阿莫西林1 000mg/次,2次/日,奥美拉唑20mg/次,2次/日,连续口服7天.组2左氧氟沙星250mg/次,2次/日,阿莫西林1 000mg/次,2次/日,奥美拉唑20mg/次,2次/日,连续口服7天.组3前5日给予奥美拉唑20mg/次,2次/日,阿莫西林1000 mg/次,2次/日,口服.后5日给予左氧氟沙星250 mg/次,2次/日,痢特灵100mg/次,2次/日,奥美拉唑20mg/次,2次/日,口服.治疗结束后6周全部复查C14呼气试验,评价根除率及不良反应、依从性.结果:组1的意向根除率(ITT)为75.4%(40/53),组2为88.6%(47/53),组3为92.5%(49/53).含左氧氟沙星组的组2及组3的根除率高于组1,有显著性差异.三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性,以及服药的依从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标准三联疗法相比,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及10日序贯疗法有更高的根除率,有相同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作者:李井华;黄龙生;张吉翔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全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并区域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根治性、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53例周围型胞肺癌,随机分为全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组(n=25)及传统标准肺癌根治术组(n=28),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胸管引流量.结果:两组比较,全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在减少创伤的同时,对周围型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并能够达到根治目的的手术选择.

    作者:钟承华;张剑辉;林善文;陈厚赏;陈计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剖宫产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55例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并探索它的高危因素,提高认识和防治,降低其发病率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55例被确诊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其中29例患者应用西医治疗(对照组),另外26例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组).3个疗程后进行复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8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

    作者:钟清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乳腺癌根治改良Ⅲ治疗乳腺癌Ⅱ期B、Ⅲ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Ⅱ期B、Ⅲ期在根治改良Ⅱ基础上胸大肌、胸小肌进一步改良方法(本文称乳腺癌根治改良Ⅲ)的手术疗效.方法: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普外科对收治的Ⅱ期B、Ⅲ期乳腺癌患者50例,随机分成A、B二组,A组25例,均采用乳腺癌根治改良Ⅲ.B组25例均采用改良Ⅱ(Patey).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瘤复发率、术后生存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瘤复发率、术后生存率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基于胸大肌、胸小肌改良上的乳腺癌根治改良Ⅲ手术方法治疗Ⅱ期B、Ⅲ期乳腺癌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及术后生存率等方面明显优于改良Ⅱ(Patey),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雄文;邹坤香;欧阳花;张守退;何玉锋;李家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体会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检查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必不可少的手段,内镜作为一种侵入人体腔内的仪器,由于其结构复杂和材料特殊不易达到完全灭菌要求,操作时一旦破坏人体的防御屏障,将大大增加医源性感染的机会.因此,在进行内镜检查、治疗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我们根据多年工作实际,综合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04年版)>的要求,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程序及防护措施.避免了检查中的交叉感染,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江萌;胡志燕;李虹;刘苇婧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保温护理在预防MPCNL术中低体温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保温护理在预防MPCNL术(经皮肾镜手术)中低体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MPCNL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在相同湿度、温度下进行手术,据术中可能造成患者体温降低的环节对实验组采取保温措施,而对照组不采取任何保温措施.分别在术前(麻醉后)和术毕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测量,比较两组患者体温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前与术毕体温值比较无显著差异,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在MPCNL术术中实施保温护理能有效防止低体温的发生.

    作者:曾筱梅;廖新;王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双侧腰椎间盘突出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双侧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采用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二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治疗效果方面均好于对照组,术后3~18个月随访120例,治疗组疗效优良率91.7%,棘突全部骨性愈合,对照组优良率80%.结论: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椎管显露充分,椎管结构完整保留,脊柱稳定性好.能防止瘢痕粘连压迫硬膜及神经根,近期效果好,是一种接近于解剖性重建的成形术.

    作者:朱仕文;钟建伟;谢荣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方法:对青光眼86例(102眼)实行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早期出现的并发症,找出原因,并采取恰当治疗方法.结果:浅前房35眼,前房积血3眼,恶性青光眼2例4眼,采取相应措施均消除浅前房、前房积血、恶性青光眼等症状.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以浅前房常见,采取恰当治疗方法可避免严重后果.

    作者:方建中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1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方法:对1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痊愈84例,好转18例,无效死亡10例,总有效率91.07%,病死率8.9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并使治愈时间缩短,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明峰;徐璐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拳参提取物对大鼠抗氧化作用的影阿

    目的:研究拳参提取物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成4组.颈总动脉夹闭法制作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颈总动脉夹闭1 h再灌注1 h后,行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测定血清MDA、GSH-PX及SOD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拳参提取物显著升高ERG幅度、降低MDA浓度、升高GSH-PX、SOD活性.结论:拳参提取物可通过提高SOD及GSH-PX的活性,降低MDA浓度,从而提高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曾纪荣;曾庆磊;谢明红;李丹;黄志华;曾靖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子宫肌瘤术前行米非司酮预处理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具有激素依赖性.应用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术前进行预处理,使肌瘤瘤体缩小,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安全、经济、便捷疗效.

    作者:黄贤梅;胡莉琴;杨晶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纤维桩与钛合金铸造桩修复前牙严重缺损的疗效

    目的:评价预成纤维桩树脂核与钛合金铸造桩前牙严重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前牙严重缺损患牙83颗,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分为预成纤维桩树脂核组50颗与钛合金铸造桩核33颗,恢复基牙外形然后进行钛合金全冠修复.结果:经1年随访,通过临床及X线检查,纤维桩组成功48颗,失败2颗;钛合金铸造桩组成功27颗,失败6颗;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牙本质接近的弹性模量,易操作,是前牙严重缺损患牙保存的理想材料.

    作者:何伟明;雷雳;唐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配合及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配合及体会.方法:对本组23例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回顾性分析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术中配合及体会.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创伤小,盆腔干扰小,恢复快,无中转开腹,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前准备要充分,术中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要具备一定的解剖知识和熟练的配合技术,熟悉器械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加强术中护理就能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晓燕;彭莉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高龄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关节部位骨质增生、肌肉萎缩等原因,极易因各种因素造成骨折,以髋部骨折多发[1],使人丧失行走能力,长期卧床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手术可以使此类病人避免长期卧床,尽早恢复功能.但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创伤大,又伴有糖尿病体内物质代谢紊乱,机体抵抗力差,恢复期明显增长,如围手术期治疗护理不当,易并发并发症,轻者骨折愈合期明显增长,重者危及生命.因老年人的心理特征、疾病及健康的特点,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现就本科2008年5月~2010年12月25例高龄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蒋旭萍;赵剑洁;谢伟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手术器械核对单的设计与应用

    手术器械的清点、核对、交接是集中消毒供应的关键环节.2009年12月,我院设计应用了手术器械核对单(以下称核对单),方便消毒供应室和手术室护士快速、准确核对手术器械.

    作者:邱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减少婴幼儿头皮静脉点滴葡萄糖酸钙渗出方法的探讨

    目的:减少婴幼儿头皮静脉点滴葡萄糖酸钙药液渗出发生率.方法:对165例腹泻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穿刺部位为头皮静脉,都先行输入葡萄糖酸钙药液)和对照组(穿刺部位为头皮静脉、先输入其它药液后再输入葡萄糖酸钙药液),对两组输液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药物渗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需静脉点滴葡萄糖酸钙药液的婴幼儿应先行输入葡萄糖酸钙液体,可以减少药液渗出的发生率.

    作者:欧阳毅翔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眼外伤患者伤情分析及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眼外伤患者伤情,探讨眼外伤的手术护理程序.方法:就982例眼外伤患者予以眼科体检,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的伤情,对外伤性质进行分类;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围术期护理,建立眼外伤围术期护理程序,评估护理绩效.结果:眼外伤患者以男性中青年为主,常发生于工厂及公共场所,单限受伤者居多;机械性眼外伤占绝大多数,其中多为锐器伤;治疗及护理后视力恢复到0.3以上者达779例(79.33%),无光感者降至101例(10.29%),治疗前后均有非常明显的差别(P值分别小于0.01及0.05).结论:机械性眼外伤是导致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实施围术期护理是眼外伤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虞玲;张淑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巩膜两瓣法包裹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和评价巩膜两瓣法包裹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32眼)患者行眼内容剜除术后,鼻上,颞下方剪开巩膜,将巩膜分成二瓣,剪断视神经,植入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座,将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台与巩膜瓣4位点紧密缝合,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27月,患者术后义眼座球体稳固,双眼对称,外观逼真,活动度:内转、外转达10°~15°,上转、下转达10°.无感染、暴露、移位等发生.结论:本术式安全可行,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义眼活动更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胡长青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