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后不良反应的防治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36例卵巢癌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对其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发生过敏反应1例,骨髓抑制反应36例,消化系统反应30例,脱发36例,神经毒性反应2例,心血管系统反应1例。结论:卵巢癌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时,尽早用药预防不良反应,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和对症处理,能大限度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发生,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作者:程安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X线特征及X线摄影检查误诊乳腺癌原因,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X线摄影检查误诊的15例乳腺癌影像资料,分析原因;结果:15例乳腺癌病例,9例肿块误诊为良性肿块(其中3例误诊为纤维腺瘤),1例误诊为炎症,1例误诊为腺病,2例不定形钙化报告倾向良性。结论:减少技术性误差、提高影像质量、阅片仔细及积累临床经验可减少X线摄影乳腺癌误诊。
作者:陈婉秋;王远景;田浩;陈小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PICC置管以其使用安全、维护简便、可长期留置,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它为需进行长期治疗的患者,特别是使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提供了舒适且有效的静脉治疗途径。但成功的置入PICC不仅需要置管护士有丰富的经验,对于患者的血管也有一定要求[1]。传统的PICC置管过程中使用14-16G穿刺针,需要在静脉可视,暴露明显的条件下穿刺,部分高龄患者或者是已经有化疗史、刺激性药物输注史的患者,因其肘部血管条件差,传统方法无法置入PICC导管。我科室PICC小组在没有血管B超的情况下,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使用非B超引导下改良型赛丁格(MST)技术置入为133例肿瘤患者实施了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置管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董平;吴香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利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实行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对我院收治的5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治疗,并实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过程中出现导管脱落2例,化疗过程中死亡2例,气胸1例,未出现皮下气肿、出血等并发症,优良率达到86.54%(47/52)。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我们应积极寻求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并将其运用在对患者的治疗中。
作者:胡晓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测定糖清胶囊中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l8色谱柱(250mm×4.6mm,5μm)。甘草酸流动相为甲醇-0.2mol·l-1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5:35:1);检测波长250nm;甘草苷乙腈-0.5%冰醋酸(18: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6nm;两者流速为1.0 ml·min-1,两者柱温为30℃;结果:甘草酸单铵盐在0.52~2.6μg/m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苷在0.30~1.5μg/mg范围之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酸和甘草苷回收率分别为98.1%、97.0%,RSD分别为1.32%、1.67%。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线性相关系数良好,且稳定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糖清胶囊制剂甘草主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祝红;蔡美平;祝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基层医院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00例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100例患者中,阑尾炎所占比例大,为67%;明确诊断率达到98%,有2例未明确诊断;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比例为97%,有3例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中转开腹。随访2年除了3例失访外,其余均没有腹腔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及诊疗一体化的技术,可作为急腹症处理的常规方法,但须掌握其适应证。
作者:王跃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阐述羊栖菜多糖的主要药用活性以及作用机制。方法:检索查阅近年相关的实验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羊栖菜多糖在抗肿瘤、影响免疫功能、降血糖、降血脂等方面有显著的药理作用,并且毒副作用小。结论:羊栖菜多糖药用价值大,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润生;东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术前、术后精心护理,患者心理状况平稳,麻醉穿刺顺利,椎管内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麻醉效果满意,手术中吸氧,无呼吸抑制发生。单纯子宫肌瘤切除术14例,子宫次全切除术和全子宫切除术86例。术后生命体征平稳,顺利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术期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莹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新制剂白芥平喘凝胶膏剂的毒性反应。方法:依据《中药新药研究指南》设立高低剂量组,将膏剂贴于试验大鼠的去毛皮肤,观察大鼠的毒性反应,并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期间未见大鼠死亡,长期毒性试验中观察到部分大鼠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其他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白芥平喘凝胶膏剂安全无毒性。
作者:李明艳;吴洪文;赖军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男性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全麻下行手术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麻醉后留置尿管,实验组50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中应用利多卡因凝胶作为润滑剂进行导尿。对照组50例,按常规方法留置尿管,术后苏醒期给予安慰。结果:实验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降低男性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帮助患者平稳度过苏醒期。
作者:张冠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从美国FDA 发布药品现行良好生产规范(cGMPs):21世纪基于风险的方法的报告和在2004年发布工艺分析技术(PAT)的指导原则以来,学术界和工业界在将质量源于设计(QbD)的原则和工艺分析技术(PAT)整合进入固体制剂生产工艺方面已取得了进展。
作者:孟祥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大量报道证实,很多中药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对抗各种炎症的作用,而中药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途径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功能、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免疫调节与抑制白细胞趋化、移动和活化等。本文对近年来中药抗炎机理进行了综述,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中药抗炎制剂提供依据。
作者:田红月;武晓丹;金哲雄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上可单发或多发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初发病时是一个或数个可以看得见的小红点,略有灼痛感,经过反复发作后转变成大小深浅不同的溃疡面,由病灶纤维蛋白和淋巴细胞渗出所形成的假膜覆盖着,疼痛明显,特别是吃饭或接触到刺激性食物时,疼痛会更加剧烈,灼痛难忍。重的口疮可扩展到整个口腔。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作有自限性和周期性[1],它不但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痛苦和不便,更严重的是长期的反复发作将直接影响患者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冯恒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参阅近几年来黄芪桂枝五物汤药理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其主要的药理研究状况进行综述,简要概括了黄芪桂枝五物汤对气虚冻伤、各种关节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心脏疾病等方面疾病等的药理作用机制,并浅析黄芪桂枝五物汤药理研究发展方向,为其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韩兆莹;田明;刘珍;吕佳奇;宁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分泌科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6例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76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时间4-10天,平均7.15天。空腹血糖控制在7.22±1.66mmol/L,早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 ;53±4.20mmol/L,午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9.76±3.70mmol/L,晚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1.80±4.30mmol/L,睡前血糖控制在10.58±4.34mmol/L。其中10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予进食及静推葡萄糖后症状均迅速缓解。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全程健康教育,置管前准备充分,掌握置泵时和置管泵后护理要点对确保胰岛素泵治疗的安全有效,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一个护理团队的心态和情绪,一定有正面和负面。护士长的责任之一就是正确处理团队的负面问题。众所周知,负面情绪比正面情绪更具感染力,尤其在一个面临高压和挑战的团队中更容易传染。这种负面情绪对护理团队的建设有很大的杀伤力。我们医院ICU也存在负面情绪。
作者:史磊;高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乳酸是机体无氧条件下糖酵解的终产物,乳酸生成过量或利用不足是造成乳酸中毒的主要原因。高乳酸血症常见的原因是组织血流低灌注时无氧酵解增加带来的乳酸生成增加加重代谢性酸中毒,常并发于感染、休克、呼衰、心衰以及肝肾功能障碍等常见危重病症,因此在某些病理情况下乳酸的检测非常重要。同时,血乳酸值还能够灵敏反映危重病患者病死率的变化[1]。但红细胞的无氧酵解可使测定值假性增高。离体样品放置时间会影响乳酸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通过测定血标本在不同时间下LAC含量的变化,以探讨存放时间对患者血标本乳酸值检测结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赵桂苹;孙颖;孔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进行总结。方法:对63例妊高征患者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监测和护理。结果:63例妊高征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产前、产时、产后子痫及其他并发症,无一例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结论:及时掌握病人的症状、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同时开展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使妊高征患者安全度过妊娠、分娩及产褥期。
作者:张玉玲;吕伟伟;王爱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了风湿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别杜仲、续断、全蝎、白术、钩藤、千年健、党参;采用TLC法对方中白术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专属性强;TLC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风湿胶囊的质量标准。
作者:任丽莉;冯振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耳鼻喉科老年病区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喉科老年病区住院患者187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95例和对照组92例。干预组分析老年耳鼻喉科疾病护理风险并进行评估,有效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加强护理风险监控,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潜在护理隐患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刘海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