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兴;赵俊杰;冯妍
目的:制定脉通口服液(葛根,丹参)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CL鉴别制剂中葛根、丹参;采用HPLC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结果:TLC色谱中均能明显的检出葛根、丹参;HPLC法测得葛根素含量2.2920mg/ml,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1.51%(n=5)。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结论:建立的方法能有效地控制脉通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刘跃喜;张文丽;王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方法:收集50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的各项资料,并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大多患有心绞痛、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主要由于体力活动诱发疾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心悸及心前区疼痛,体征表现为颈静脉充盈、血压降低及三尖瓣听诊区3/6级以上收缩期杂音;多数患者均有白细胞计数上升现象,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均呈动态上升。心电图均出现V4R导联ST段抬高;UGG检查均有右心室出现扩大及右心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结论: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降低及右心功能不全,正确的诊断治疗能使抢救成功率得到提高,临床上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谢鎏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寻求预防和减少电视胸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于2008年5月-2012年12月采用胸腔镜技术治疗86例,主要病种包括自发性气胸、肺大泡、肺肿瘤、纵膈肿瘤、血胸、脓胸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全组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结果全组病例无术中死亡,1例中转开胸,其余术中均顺利。术中、术后发生VATS相关的并发症共10例,占11.6%,其中双腔管插管不好,定位不佳重新调整固定1例,持续性肺漏气超过3天3例,广泛皮下气肿1例,术中出血中转开胸1例,术中切割缝合器切割不全1例,气胸复发2例,术后再出血1例,以上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胸腔镜是胸外科领域新的手术方法,尽管其并发症发生率不高,但临床上仍应重视其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丰富的临床经验、严格的手术指征、合理胸腔镜技术的应用是预防并发症的根本所在。
作者:孟宪鹏;刘战国;孙毅;孙洪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退缩人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并予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选择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合并退缩人综合征患者4例,透析龄均在7年以上,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身高变化、生化指标、骨密度、活性维生素D3冲击量及时间、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结果4例患者身高缩短均>12 cm;且都伴有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骨关节疼痛、骨畸形;4例患者均有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高钙血症、骨质疏松,且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均明显升高>1800 pg/ml,经活性维生素D3冲击治疗无效。其中1例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结论退缩人综合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防止继发性甲旁亢的发生,进行早期监测,早期治疗,合理用药,是防止退缩人综合征发生的关键。
作者:陈蕊;毕光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人难治性牙龈出血分析体会。对象及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口腔科门急诊,老年人患者36例,男性22人,女性14人,均有慢性系统性疾病。结果:其中30例患者需和内科合作治疗,包括降压,输血小板等。目的:老年人难治性牙龈出血与临床各科室的紧密配合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沈华;尹沧涛;戴云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我国中药注射剂发展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总结问题并提出建议,促进我国中药注射剂产业健康发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法,溯源中药注射药剂历史,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中药注射剂的发展趋势。结论:中药注射剂在开发过程中,应审慎立项,建立中药注射剂产学研体系,加强中药注射剂基础研究工作,确保上市前有充分的基础研究资料,以保障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有效性,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张焕;戴临风;曹永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鳞癌治疗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2月我院妇科86例宫颈鳞癌患者为治疗组,宫颈良性病变84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的方法检测患者术前血清SCCAg的浓度,比较评价SCCAg检测值其在疗效评估方面的价值。结果:血清SCCAg浓度宫颈鳞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治疗后SCCA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清scc-Ag是宫颈癌较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对宫颈癌具有诊断价值,对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雪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影响。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11年2月-2012年12月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定期产前检查与护理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试验组,50例未进行产前检查及护理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临床资料以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适时终止妊娠,均母婴平安,产妇恢复良好;试验组子痫及剖宫产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高症对孕妇健康有直接影响,而实施综合护理能有效减少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在中国的医药行业中,药品的流通仍然是十分复杂的,往往会限制增长。新兴的趋势和中国的新的五年计划将加速变革,并引入了新的机遇。
作者:李本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伸筋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防己进行了鉴别。结果: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可用于伸筋片的质量控制。伸筋片具有舒筋通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寒湿瘀血阻络所致的痹症,症见:关节筋肉疼痛肿胀,遇寒遇劳加重,甚至麻木,活动屈伸不利等;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为完善该制剂的质量标准,对方中主要药味防己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
作者:张文丽;李军兰;金继红;张耀东;李姝红;刘跃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基层二级综合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探讨基层医院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基层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基层医院普遍存在三级网络组织不健全,领导不重视、院感管理投入不足、感染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流动性较大等等,提出改进措施。结论要搞好基层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必须从基层医院的现状出发,用行之有效地防控措施,保障医院的医疗安全。
作者:闫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我校在校大学生的蛋白质、脂肪和钙、铁、锌、镁等营养物质的营养状态,掌握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760名大学生进行营养行为和连续5d的24小时回顾法膳食调查。结果:大学生营养不良者达44.64%,营养过剩者占4.89%,膳食蛋白质、能量、钙、铁等摄入量与推荐的DRIs相比,都普遍不足。男、女生平均血清钙、铁、锌、镁等浓度都在正常参考值范围。
作者:柳春波;王舒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癌放射治疗的特点,加强护理工作。方法:对38例肺癌患者,在放疗期间进行全程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38例患者中,除2例由于白细胞低暂停一周的治疗、l例大咯血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放射治疗。结论:在肺癌患者放疗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不良反应,减少放疗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娟;姚家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高血压脑出血行外科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清除血肿,抢救生命,其次是尽可能减少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降低致残率、致死率。通过对我院脑外科2008~2012年收治的100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分析,提高了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利红;徐增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和方法。方法:采取转变服务意识,改变工作方式,细化护理流程,优化护理内涵,改善激励机制等措施,严格护理质量监管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结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实效性工作方式,能够切实可行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剖胸过程实质是“人工气胸”。剖胸后将引起“剖胸侧肺萎陷、反常呼吸、纵隔摆动、心输出量降低”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而且手术中侧卧位对呼吸和循环影响较大,影响通气/血流比值。因此,剖胸手术往往需要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正压通气给氧的方法来克服人工气胸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1]。剖胸手术后胸腔负压如何重建是施行剖胸手术首先应妥善解决的问题。可以说,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胸外科应用广泛的急救和护理技术,它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2]。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对剖胸手术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5月150例剖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胸科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经验。
作者:刘巨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论述了中西药复方制剂的优势,并对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刘雪筠;奚俊杰;付俊美;王卓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并考察其含量均匀度。测得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为0.023%,占标示量的百分含量为90.89%,根据药典规定,该样品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符合要求(占标示量的90.0%~110.0%)[1]。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6%醋酸溶液40ml与1ml三乙胺稀释至1000ml),流速为lm/min,检测波长为260nm,进样量为5μl。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峰面积Y对进样量X(μg)的回归曲线为:Y=534.14X+41.358;R2=0.9953,线性范围为14~140μg/ml。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卓艺;付俊美;奚俊杰;刘雪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反式白藜芦醇(TR)对痴呆大鼠海马旁回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在大鼠海马内注射Aβ25-35后5天,采用TUNEL法检测5组大鼠海马细胞及周围皮质凋亡情况,采用real time RT-PCR法检测两组大鼠海马及皮质iNOS、caspase-3表达。结果:对大鼠海马以及周边区域的iNOS、caspase-3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给药组的iNOS、caspase-3表达水平下调2.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R对损伤的大鼠海马周围皮层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下调iNOS、caspase-3表达有关。
作者:王顺旺;许文勇;苏宗权;张丽;徐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0例行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加强皮牵引、心理护理及相关训练,术后安置合适体位、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并进行功能锻炼、康复指导,做好出院指导。结果30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出院后随访8-12个月,按Harris进行功能评分,优18例,良11例,优良率达到96.7%。结论对行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明显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限度恢复患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符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