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osture,Gait,and Falls among Older Assistive Ambulatory Device Users

刘浩

关键词:geriatrics, balance, Assessment, Walker, cane
摘要:This review article is primarily a summary of research that has been conducted in the author's lab and clinical sites as well some relevant studies from others.These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how and what the assistive ambulatory devices (AADs),including walkers and canes in the geriatric population,may affect the user's posture and gait,as well as how the AAD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rate of falls.Among AAD users,inappropriate use of an AAD was common,including lack of medical consultation for device selection/use,incorrect AAD height,poor AAD maintenance,inability to maintain the right gait pattern,improper posture during ambulation,and placement of a cane in the wrong-sided hand.Older AAD users still fall,despite the help of their device.Forward-leaning posture was frequently identified in the AAD users and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rate of falls.In an order from a sing-tip cane,tri-tip cane,quad cane,to a rolling walker,the AAD user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decreased velocity,cadence,and increased stance time during ambulation.The author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establishing an outreach community service program and/or performing a simple assessment of a patient' s AAD during the patient's visit to provide education on proper posture and gait patterns might be able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appropriate AAD use for these older AAD users,thus likely decreasing the chance of potential falls among them.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穿治疗的护理体会

    动脉瘤是神经外科高危重症,动脉瘤破裂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预防这些因素的产生和发展是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重点.现就动脉瘤腰穿治疗后对动脉瘤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0年我科收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男36例,女35例,上述患者通过CTA或DSA检查确诊,主要症状为突发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1.2治疗方法48例行介入栓塞术,23例行开颅显微夹闭术.常见并发症有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尽早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治疗和预后的关键.在动脉瘤得到有效处理后且生命体征平稳时,尽早进行腰椎穿刺,尽早释放出血性脑脊液,亦可实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放出血性脑脊液.这样不但能防止蛛网膜下腔因粘连、阻塞而形成脑积水,而且还能减少因红细胞刺激(主要为血液中释放出来的血管收缩物质如氧合血红蛋白等)所致的血管痉挛,加快脑功能的恢复.

    作者:潘丽民;李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膝关节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关节镜手术是目前国内诊治各种膝关节病先进的诊疗方法,具有损伤少、切口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我科从2009年开展膝关节镜手术3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病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3~61岁,平均38岁;半月板损伤15例,前后交叉韧带断裂13例,关节游离体病变2例,平均住院15天.

    作者:柯小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牙釉质提取物(钙磷)胶体的合成与分析

    目的:分析牙釉质提取物合成材料的成分与晶体特性.方法:应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合成材料进行检测.结果:牙釉质提取物合成后的主要成分是HA,但经四环素改性后牙釉质中的磷灰石物相、结晶度、微量成分的含量等结晶学特性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变.结论:牙釉质提取物经四环索改性后可改变磷灰石中基本物相组成,但会降低牙釉质的结晶度,添加几丁质可调节四环素改性后磷灰石的结晶度.

    作者:刘新征;邓炜;魏春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血清β-HCG、孕酮测定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早期异常妊娠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β-HCG、孕酮测定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先兆流产、稽留流产与异位妊娠三种早期异常妊娠疾病的诊断,及时正确处理.方法:对238例早期异常妊娠的病例动态检测血β-HCG及孕酮值,并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先兆流产组血清β-HCG及孕酮值高于稽留流产组及异位妊娠组.三种疾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血清β-HCG及孕酮值,可提高诊断率.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孕酮与β-HCG值,结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高临床诊治早期异常妊娠疾病的准确率.

    作者:赵正云;梁进;容健莹;李燕;陈清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参与护理的态度和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理人员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参与护理的态度和实施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因素.方法:参照北大六院医护人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态度和实施现状调查问卷,选择适当因子制定我院护理人员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参与护理的态度和实施现状调查问卷,共168位在岗护理人员参与问卷调查,问卷全部有效,并将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2.62%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对精神病患者参与护理表示支持,尤其是全程健康宣教实施率达98.21%,在诊断告知、护理技术操作、参与护理程度三个方面评分,态度低于实施,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参与护理支持程度较高,但实施力度不足,需要加强理念培训,加大实施力度,给患者更大的自主权,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促进康复.

    作者:李青芸;黎文云;黄定萍;万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阴道B超下输卵管通液术的护理配合

    女性不孕症患者中,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占1/3[1].检查输卵管是否通畅是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检查项目.传统的输卵管通液术较盲目,仅凭推药阻力大小、药液返流多少和患者腹痛情况判断输卵管是否通畅,加上患者紧张,假阳性率较高;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虽然准确率较高,但患者必须接触碘剂和放射线,而且造影剂会刺激腹膜和子宫输卵管粘膜,使其增生;阴道B超下输卵管通液术则兼顾了传统的输卵管通液术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优点,无需接触碘剂和放射线即可得到药液和(或)气体自子宫向两侧输卵管,再向子宫直肠陷凹移动的直观清晰的超声图像,结合推药阻力大小、药液返流多少及注药前后子宫直肠陷凹积液增加情况,能较准确的诊断输卵管的通畅度.有文献认为超声下输卵管通液术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符合率接近[2].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输卵管通液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我院生殖医学中心80例阴道B超下输卵管通液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陈云华;古锦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自体颅骨瓣帽状腱膜下埋藏牵拉复位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自体颅骨瓣早期牵拉复位在修复颅骨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1例颅脑手术需行去骨瓣减压者,游离颅骨瓣,将颅骨瓣埋藏于骨窗边的帽状腱膜下,2周内脑水肿减退后,牵拉预先固定于颅骨瓣的丝线,将颅骨瓣复位于骨窗.结果:121例病人均一次复位成功,无1例切口感染,无并发牵拉部位血肿,颅骨瓣复位良好,头颅外形如常.结论:采用自体颅骨瓣帽状腱膜下埋藏牵拉复位术是早期修复颅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作者:袁晓兵;杨杰;陈小萍;易宇光;李金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5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3 cm×2cm~14 cm×10 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8个月,平均5个月;切取皮瓣面积为4cm×3 cm~16cm×12cm,皮瓣蒂长约4~8 cm,平均6 cm.结果:4例皮瓣周围皮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1例皮瓣全部一期愈合成活;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5例皮瓣术后3月稍肿胀,经适当功能锻炼,肿胀消退;20例皮瓣无臃肿,外形满意,功能感觉良好,能穿鞋正常行走.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具有手术操作方便,可修复面积大,成功率高,为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可靠方法之一.

    作者:蔡幸健;钱锐;陈荣春;肖诗梁;游辉;朱道信;刘振逾;周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剂量红霉素+经胃管泵饲治疗早产儿喂养困难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解决早产儿喂养困难的临床办法.方法:选择100名在我院住院的符合早产儿喂养困难的患儿,消除样本选择误差,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关的治疗观察,根据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过渡至正常喂养时间较对照组短、奶量增加快、住院天数减少、鼻饲时间缩短、体重增长更快.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胃管泵饲治疗早产儿喂养困难,安全有效,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世冰;陈丽莉;王忠英;罗孝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宫外孕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2006年至2010年我院妇产科住院的宫外孕患者105例,43例手术治疗,62例保守治疗,其中15例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本文旨在探讨15例宫外孕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05例,年龄20~43岁,手术治疗43例,其中9例破裂,保守治疗62例,其中15例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15例患者停经时间为28~ 35天,阴道少量出血,暗红色,量少,持续2~3天,自认为月经来潮.

    作者:钟剑萍;江筱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不全的临床观察

    笔者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间,对本站行药物流产不全,宫内有残留物者,予自拟加味生化汤治疗92例,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92例患者均为本站门诊病例,年龄17~44岁,平均34岁.初孕者39例,既往有孕产史者53例,有剖宫产史者9例,均为孕35~56天之间.服用的流产药物为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第1天服用米非司酮片75 mg,第2天服用米非司酮75 mg,第3天服用米索前列醇片,均空腹服用,凉开水送服,一般于服用米索前列醇片1~2h后阴道出血,妊娠胎囊于服药后2~6h排出者多,胎囊排出后观察阴道出血量,同时B超常规检查宫内残留物,宫内残留物B超显示在12 mm×14 mm至18 mm×38 mm之间.92例患者中阴道出血时间为7~20 d,出血量超过月经量者28例,出血量少于月经量并淋漓不尽10 d以上者64例;伴有下腹部隐痛者30例;无下腹痛者62例.体温正常,血常规检查均正常.拒绝行清宫手术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62例,对照组30例.

    作者:陈佩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超选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采用PVA+明胶海绵颗粒或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1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至1年,观察栓塞后患者的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及病灶体积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痛经完全消失9例,明显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月经量少于术前,子宫体积小于术前.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能完好保留子宫,解决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增长的临床症状,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赖化平;东江莉;邱荷岚;林韬;李雪年;徐娟;杜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致血栓形成后的护理体会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PICC)是外科肿瘤患者化疗及输血的常用途径.为降低因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而起到积极作用.虽然目前PICC置管及使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任何护理活动都有风险.静脉血栓形成就是其中大的风险之一.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固,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病症,如未给予及时治疗,将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发生肺栓塞危及生命[1].我科2008年至2011年期间发生5例PICC致血栓形成的病例,现将此并发症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补肾活血中药联合尿促性素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的应用探讨

    目的:补肾活血中药联合尿促性素对肾虚血瘀型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服用中药;B组服用中药和尿促性素;C组服用尿促性素.采用B超连续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优势卵泡数目及雌二醇(E2)、孕酮(P0)等来综合评价其中的妊娠及排卵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两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血瘀型无排卵性不孕症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邵军晖;罗序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特型真空垫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特型真空垫固定技术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真空垫盆腔抬高体位固定技术,利用激光线标出真空袋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在患者的相对应部位和真空袋作连线标记,以便患者体位重复.在放疗实施前EPID射野验证,并进行比较,通过逆向三维计划系统对小肠、膀胱危急器官的受量评估.结果:(1)根据特型真空垫标记摆位,应用EPID射野验证,X方向的误差为(0.31±0.18) cm,Y方向的误差为(0.38 ±0.32) cm,Z方向的误差为(0.26 ±0.22) cm.(2)小肠受量比较:通过逆向计划系统对小肠、膀胱危急器宫的评估,该技术能使小肠的受照射体积减少56%,直肠受照射体积减少45%,膀胱的受照射体积减少32%,PTV体积相同,急性反应明显减少.结论:在宫颈癌调强放疗过程中,用特型真空垫盆腔抬高固定体位的方法能明显减少摆位偏差,减少危及器官照射体积,降低危急器官急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爱群;邓江华;陈财福;杨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传统的方法,但存在创伤大,切口多,痛苦大,住院时间长等弊端,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的治疗原理是利用激光发出的高热能使病变的静脉内壁灼伤,内膜粘连,后闭塞病变的静脉干,消除静脉内血液返流.与传统的手术比较其主要优点:①手术简单,创伤小,术后出现出血,血肿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②术后不影响病人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③患肢切口少,美观,病人易于接受.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开展腔内激光闭合术共48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申晨;钟志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75例鼻内镜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的治疗方法.方法: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并对肥大下鼻甲行部分切除术,或者行骨折外移术,术后填塞凡士林纱条和膨胀海绵.结果:75例中术后随访3~6个月,治愈71例(94.67%,71/75),好转4例(5.33%,4/75),无无效者.其中有2例发生鼻中隔血肿,经切开吸出积血、凡士林纱条填塞压迫治疗治愈,未发生鼻中隔穿孔,无1例出现空鼻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加下鼻甲成形术对于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华贵;刁建平;余成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我院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物处方金额抽样分析

    目的:进一步为我院院内用药监控确立重点关注人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了解我院不同年龄、性别、医保类别人群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金额的情况.结果:各年龄段患者抗感染药处方总量分析:高为50~59岁年龄段,其次为40~49岁、30~ 39岁、60~69岁、70~ 79岁年龄段,且男性处方总数及费用均多于女性;各年龄段患者平均单张抗感染药处方金额分析:30~39岁高,其次为40 ~49岁年龄段;在男女平均单张抗感染药金额中,高为30~ 39岁年龄段,9岁以下女性低;各类别患者处方总量分析:农医保患者的抗感染药物的费用为第一,离休患者花费少.结论:本院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应着重关注50~ 59岁年龄段人群;30~39岁年龄段的男性女性均应作为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重点关注对象;农村医保患者应成为我院抗感染药物重点监测的关注对象之一.

    作者:刘宏明;邱昆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的护理体会

    先天性巨结肠是病变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的一种肠道发育畸形,发病率为1:5000,以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4∶1,其发生是由于外胚层神经嵴细胞迁移发育过程停顿,使远端肠道(直肠、乙状结肠)肠壁肌间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缺如,导致肠管持续痉挛,造成功能性肠梗阻,其近端结肠继发扩大.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对诊断尚不肯定或虽已肯定但暂不行手术或行术前准备者,需接受非手术治疗[1].回流灌肠是先天性巨结肠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手段,通过反复的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帮助患儿排出粪便和气体,达到治疗的目的.我科自2010年1月~2011年2月期间,共收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19例,均行回流灌肠,取得较好的治疗及术前准备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莉辉;吴莲香;叶新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频喷射给氧在病人单肺通气期间对氧合和肺分流的作用

    目的:探讨肺癌在行肺叶切除手术单肺通气时,高频喷射给氧对病人的氧合和肺分流的影响.方法:肺叶切除手术患者26例,ASAI ~ Ⅱ级,静脉快速诱导后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行双肺通气(TLV),30min后行单肺通气(OLV).同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例.对照组:不给氧;HFJV组:高频喷射给氧(驱动压设定在0.02 ~0.05MP之间,频率90 ~ 180次/min,Ⅰ:E=1∶ 0.5),分别于TLV 30 min,OLV 30min,抽取动静脉血作血气分析并计算出肺分流(Qs/Qt).结果:对照组OLV与TLV相比较PaO2有极显著降低(P<0.01),Qs/Qt有显著升高(P<0.05),而HFJV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频喷射给氧对术侧肺进行通气,不仅能使术侧肺有效扩张,改善氧合,减少肺内分流,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而且不影响手术操作.

    作者:曾建强;肖海;温小平;赖爱华;王成连;邹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