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护理对策

刘利娜

关键词:脑卒中, 康复,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脑卒中致残率。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26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1.6%,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9.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施行精心的康复护理对策明显的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相互关系的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两个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对象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与医院共同发展为目标。前者为后者提供支持和保障。后者为前者提供有效的途径和形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过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何德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脑卒中致残率。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26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1.6%,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9.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施行精心的康复护理对策明显的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利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二级综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分析基层二级综合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探讨基层医院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基层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基层医院普遍存在三级网络组织不健全,领导不重视、院感管理投入不足、感染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流动性较大等等,提出改进措施。结论要搞好基层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必须从基层医院的现状出发,用行之有效地防控措施,保障医院的医疗安全。

    作者:闫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抽查我院2013年4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并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1.85%。结论通过认真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规定,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许银燕;黄新艳;谢娟;傅菁;陈燕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皮穿刺臭氧介入髓核溶解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5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通过术前心理护理、体位训练、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和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体位指导、加强监测、饮食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提高了手术疗效,手术优良率达96.36%。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是保证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消融术的成功,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13年1月267例难治性鼻出血行鼻内窥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进行双极电凝治疗。结果267例均明确出血部位,下鼻道穹隆部、嗅裂区、鼻中隔中后段、中鼻道常见,分别有125、51、59例和32例。所有病例经1-3次双极电凝止血后均彻底止血。结论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疗效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汪峻峰;钟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草甘膦中毒32例分析

    草甘膦(glyphosate)是目前世界上产量大的除草剂,农业上使用广泛,中毒病例近年报道有所增加[1-8]。现对我院自2007年10月以来收治的32例口服草甘膦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于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多阶段复杂病变的杂交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治疗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多节段复杂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用杂交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均获治疗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踝肱指数(ABI)复查由0.27上升至0.63(正常值0.53~0.91),术后于1年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通畅率100%。结论杂交手术治疗多节段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通畅率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中心脏复跳前氧和血再灌注时不同压力对心脏手术中心肌保护的影响

    目的:评估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脏复跳前再灌注时不同压力对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为高压组和低压组,每组20例。术前两组间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畸形种类、心胸比率及射血分数(EF)无明显区别。两组在升主动脉开放前经主动脉根部灌注36℃氧合血,高压组(A组)灌注压力为12KPa,低压组(B组)灌注压为6KPa,灌注量总量均为20ml/kg。分别于麻醉诱导及术后24h 抽取静脉血,检测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变化,并记录停机时、手术结束后2h和手术结束后24h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低压组于术后24h时点CK-MB及cTnI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跳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复跳用较低压力灌注,有助于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的恢复及改善。

    作者:缪长梅;周美艳;王立伟;王建华;刘松涛;李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中重金属检测及净化方法研究进展

    目的: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而近几年中药重金属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本文对近几年重金属检测及净化方法做了概述。以期对重金属检测及净化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雷艳华;汪洋;成秉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诊疗胡桃夹综合征1例体会

    病历摘要患者,男,17岁,因打篮球后尿呈洗肉水样改变来我部就诊。该患者,身高190cm,体重70kg,主诉酷爱篮球运动,1天前打篮球后,上厕所发现尿呈洗肉水样改变。查体:T37℃,P68次/分,BP100/70毫米汞柱,眼睑部无水肿,头颈部未发现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不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尿(+++),红细胞(++);血常规正常;血沉正常;抗O正常;肝功能、肾功能结果正常。盆腔影像检查未发现输尿管及尿道结石。随嘱卧床休息,1日后复查尿常规未发现异常,尿三杯检查正常,2日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示:蛋白45毫克/24小时。后又反复检查尿常规发现,用晨尿检查的结果正常,下午的尿检查示有尿蛋白。随嘱其到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检查,腹部B超检查结果示:左肾动脉内径0.65cm,Vmax=178cm/s,Vmin=41cm/s, Vm=80cm/s;左肾静脉内径0.96cm,Vmax=16.4cm/s,Vmin=10.5m/s,Vm=12.4cm/s肠系膜上静脉0.4cm,Vmax=169cm/s,Vmin=41cm/s, Vm=80cm/s。超声提示:左肾动脉内径正常,血流速度快。左肾静脉内径增宽。符合胡桃夹。后诊断:胡桃夹综合征。嘱门诊随诊,避免剧烈运动,加强营养,增重,必要时手术治疗。

    作者:邢攸军;余德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妊高症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妊高症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妊娠高血压实施剖宫产手术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况、产妇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焦虑情况明显减轻,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有利于产妇的康复。

    作者:刘静静;张大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86例初产妇第一产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初产妇第一产程中舒适护理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将我院收取的86例初产妇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舒适护理。观察并比较不同的护理对产妇的作用。结果经舒适护理后观察组中产妇的压力程度、疼痛程度等方面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对于减少初产妇第一产程中的痛苦,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口外弓支抗远移磨牙疗效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

    目的:观察口外弓作为支抗推第一磨牙远移矫治上颌Ⅱ度牙列拥挤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应用口外弓支抗推磨牙向后矫治患者26例,治疗前后拍摄正中咬牙合位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以头影测量方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获成功矫治,上颌第一磨牙平均远中移动4.23 mm(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外弓支抗推磨牙远移效果可靠,但是需要患者很好的配合。

    作者:王世兴;赵俊杰;冯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化妆品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概述

    目的:香豆素类化合物是药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同时它还用于消费品中,成为一类常见的添加剂。虽然香豆素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但是如果微量的致敏类香豆素类成分渗入到食品、化妆品中,就很可能会成为“隐形杀手”,长期接触必将产生严重的影响。

    作者:汪洋;雷艳华;成秉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口腔专科医院开展优质服务的措施与方法

    目的:探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和方法。方法:采取转变服务意识,改变工作方式,细化护理流程,优化护理内涵,改善激励机制等措施,严格护理质量监管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结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实效性工作方式,能够切实可行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环节质量管理在农村卫生室输液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环节质量管理在农村卫生室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卫生室输液环节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健全环节质量管理制度及考核标准,完善重点环节工作流程,强化质量控制,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结果:实施环节质量管理6个月后,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用错药、拔错针等缺陷投诉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加强卫生室输液环节质量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输液安全,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刘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炎琥宁针治疗52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炎琥宁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来我院治疗的10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Ⅰ组)52例和对照组(Ⅱ组)52例。两组患儿都进行常规的治疗,但Ⅰ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针进行治疗;Ⅱ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板兰根颗粒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进行治疗。结果:Ⅰ组总有效率达到98.08%,Ⅱ组总有效率是84.61%,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也显著短于Ⅱ组。结论:炎琥宁针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好,并且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沈思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必净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祛痰、吸氧、有创及无创呼吸机支持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天,静脉滴注,连用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白细胞总数、体温、PO2、SaO2,及PaO2/FiO2变化,并检测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血小板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住院日治疗组[(18.32±7.32)天]与对照组[(23.00±7.04)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3天和7天的体温、白细胞总数,ICU住院时间,PO2,SaO2,PaO2/FiO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柏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药复方制剂的优势与展望

    本文论述了中西药复方制剂的优势,并对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刘雪筠;奚俊杰;付俊美;王卓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