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红;钱沿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结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并结合硫酸镁静脉滴注,疗程为7天.结果:轻、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后较治疗前其平均动脉压显著下降,尿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眼底小动脉扩张,眼底水肿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结合硫酸镁治疗可作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基本治疗方案,该方案安全有效.适用于轻、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作者:廖凌芸;陈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例1,胡某,女,38岁.双侧腰痛反复发作15年,左侧再发1 d,曾患双肾结石行体外超声震碎石治疗.查体:左肾有叩击痛.超声检查:左肾145 mm×71 mm,肾窦分离暗区约63 mm,肾实质变薄,左肾下盏区探及两个强回声,后伴声影,大者约13 mm×10 mm;右肾112 mm×47 mm,中盏见一5.9 mm×3 mm的强回声,后伴声影,肾内未见积水.左输尿管上段内径约7~10 mm,左输尿管跨过髂动脉处探及一8.7 mm×4 mm的强回声,后伴声影,其上输尿管内径约6.7 mm,其下约13 mm输尿管内探及一7mm×3 mm的强回声,后伴声影,其下输尿管未见扩张.超声诊断:①左输尿管中段结石(2粒)并其上输尿管扩张,左肾重度积水,左肾结石.②右肾结石.X线摄片:①左输尿管中段结石可能性大,左肾功能不全.②右肾结石.临床诊断:左输尿管结石;左肾积水,双肾结石.行左输尿管镜碎石术后从尿中排出碎石.
作者:叶军;陈卫华;任苓;葛贻珑;肖文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186例肺炎链球菌的红霉素耐药率及耐药表型.方法: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所有菌株均采用温州康泰微生物分析鉴定系统BIO-KONT STREP试验条进行鉴定,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标准,采用双纸片法,测定肺炎链球菌红霉素耐药性测试及耐药表型分型测试.结果:分离的186株肺炎链球菌中,有125株肺炎链球菌为红霉素耐药,耐药率为67.2%;红霉素耐药表型分布为:敏感型(S表型)61株,占32.8%;结构性耐药表型(CMLSB表型)19株,占10.2%;诱导MLSB表型(iMLSB表型)43株,占23.1%M表型63株,占33.9%.结论:监测结果显示肺炎链球菌的红霉素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耐药表型以M表型为主,占33.9%,与加拿大和美国的分型一致.需加强肺炎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并准确测定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黄俊云;刘春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射频热凝术是目前国内外三叉神经痛常规治疗中的常用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12月,我们观察收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4例,采取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并认真做好治疗过程各环节的护理配合和健康宣教,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整体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唐金红;伍国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HBsAg阳性、HBeAg阳性、HBV-DNA阳性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应用阿德福韦酯10 mg口服1次*d-1,疗程12个月,联合苦参素300 mg口服,3次*d-1,疗程6个月;对照组38例,单用阿德福韦酯10 mg口服,1次*d-1,疗程为12个月.结果:观察组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BV-DNA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明显、安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方黎明;刘勇;王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慢性宫颈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宫颈内瘤变,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积极、有效地治疗慢性宫颈炎十分必要.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以物理治疗为主,主要方法有微波、激光、波姆光、射频等,而聚焦超声治疗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5年6月开始应用聚焦超声技术治疗慢性宫颈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作者:马信华;黎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Ag)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及前S1抗原与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前S1抗原和乙肝二对半(HBV-M)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HBV-DNA检测采用荧光PCR探针检测法.结果:在209例HBsAg、HBeAg阳性的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为182例,HBV-DNA阳性为191例,阳性率分别为87.08%和91.39%.431例HBsAg阳性、HBeAg阴性的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为212例,HBV-DNA阳性为231例.阳性率分别为49.19%和53.59%.60例HBsAg阴性的标本中,前S1抗原和HBV-DNA各检出2例阳性,阳性率各为3.33%.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V-DNA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作为判断乙肝病毒早期感染、复制的敏感性指标,而且用ELISA方法检测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廉,适合在临床实验室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彩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赣南医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为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我校在校大学一至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层整群抽样调查. 结果:女生的焦虑因子分高于男生,而男生的敌对因子分高于女生,二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级的强迫症状和焦虑因子分>二年级>三年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除躯体化因子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生源地和城市生源地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和恐怖因子分间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农村生源地学生的因子分均高于城市生源地学生.结论:男女学生间心理症状存在着不同的特征,但抑郁、强迫症状、敌对和人际关系因子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学校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许望东;吴清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手术病人麻醉前、后留置导尿时生理变化的比较,探讨无痛导尿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术前需留置导尿的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以麻醉前行导尿术,实验组以麻醉后行导尿术.导尿过程中记录两组病人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疼痛和紧张的程度、一次插导尿管成功率. 结果:两组病人插管时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疼痛和紧张的程度有着显著的差异,两组病人插管所需的时间和成功率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结论:麻醉后插导尿管,明显减轻了病人紧张和疼痛的程度,提高了一次插管成功率,使病人在一种比较好的状态下进行手术.
作者:林葆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肿块的手术指征,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手术治疗598例甲状腺肿块的临床资料.结果:598例病人行手术治疗625例次625例次手术中行一侧腺叶次全切468例,一侧腺叶次全切加峡部切除84例,双侧腺叶次全切43例,患侧甲状腺叶+峡部+颈部淋巴结清扫术30例.结果:本组625例次手术均无住院手术死亡,术后并发切口出血1例,喉头水肿1例,切口感染2例,声嘶11例,手足抽搐8例,甲状腺腺瘤复发22例(再手术1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7例(再手术3例),甲状腺癌首次行部分腺叶切除后二次手术13例.结论: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是基层医院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较合理的术式,对甲状腺恶性结节须行根治术.
作者:邓国军;奚晶;吴桂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喉棒状杆菌(C.diphtheriae)是白喉的病原菌.其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革兰染色阳性,用美兰短时间染色,菌体着色不均匀,出现有染色较深的颗粒.用Neisser或Albert等染色,这些颗粒与菌体着染颜色不同,称为异染颗粒[1-2].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白喉棒状杆菌异染颗粒是白喉棒状杆菌在形态上的主要特征,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该菌异染颗粒随传代次数增加,异染颗粒会逐渐消失或不明显.导致实验教学中常看不到异染颗粒而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我们采用不同浓度的蛋白胨及不同血液含量制备成6种血液琼脂培养基对异染颗粒消失菌株进行了异染颗粒重现的对比实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瑞其;徐仙赟;李小花;谢琼珺;滕敏昌;孙湘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再灌注,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心肌再扩大.其中常用的再灌注方法就是溶栓治疗.我们2005年以来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3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云芳;肖承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组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32例随机分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在肝动脉栓塞化疗的基础上加沙利度胺口服,剂量由100 mg*d-1递增至200 mg*d-1或300 mg*d-1,直至出现病情进展或无法耐受不良反应止;对照组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7.1月和3.0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22个月和13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生存率分别为88.6%、77.1%、65.7%、35.7%和80.6%、51.6%、30.6%、19.4%,χ2分别为2.15(P>0.100)、5.57(P<0.25)、11.31(P<0.005)、4.30(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便秘和嗜睡,均轻微,对症处理或减药后可缓解.结论: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能延长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林云笑;陈昌南;潘歧作;黄活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起搏检测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预后评价.方法:选取AMI患者共154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程序刺激检测HRT指标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根据TO与TS值分为三组.收集心率变异性(HRV)、QT间期变异度(QTV)、QT间期变异系数(QTC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等指标.随防观察病死率、因心衰住院率、再次心梗率及再次血运重建率.结果:三组平均随访(252.4±113)d,死亡27例,因心衰住院38例,再次心肌梗死19例,再次血运重建12例.HRT异常程度越高者病死率、因心衰住院率越高(P<0.05).TO-TS相结合是病死率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P<0.01),且预测强度显著高于LVEF(P<0.05)、QTVV及其他指标(P<0.05).结论:PCI术后起搏检测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减弱或消失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作者:周爱琴;钟一鸣;廖伟;谢东明;谢东阳;阳贻红;王小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是近几年来开展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新技术,我院采用小口径输尿管硬镜代替标准肾镜通道,能通过更多的小盏,减少结石的残留,给一期取尽结石创造了条件.并在收集碎石上采用经皮肾微造瘘可吸引碎石清石鞘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经皮肾不能完整收集碎石的问题.2008年9月至今,对100例患者实施了手术.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体会到给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得当比穿刺技巧更重要,为减少由于固定引起穿刺失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通过改进固定方法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现将我科对800例行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采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分析如下.
作者:黄丽群;钟素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心静脉置管在临床应用广泛,它即可用于经由静脉的治疗、血液动力学监测,又可用于外周静脉不宜输入的药物和营养,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也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我科2008年4月独立开科以来共收治病人602例,其中中心静脉置管者 538 例,占住院人数的 91 %.因此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十分重要,现就其相关性感染原因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兰;肖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鼻后滴流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ndrome,PNDS)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确诊为PNDS的患儿,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中有慢性鼻窦炎者34例(50%),慢性鼻炎19例(27.9%),变应性鼻炎12例(17.6%),单纯腺样体肥大3例(4.4%),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诉.经过积极的抗炎与抗变态反应治疗,58例(85.3%)咳嗽症状消失,10例(14.7%)症状明显减轻.结论:鼻后滴流综合征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结合专科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可有效地消除慢性咳嗽.
作者:李晓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症的声像图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经腹及经阴道联合超声诊断并经动态观察及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症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症声像图有其特征性,子宫体积增大,形态饱满,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可见散在分布的小暗区,内膜线移位,星点状血流及高搏动指数高阻力指数的血流频谱.结论: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淑金;肖雪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几种复杂性胆囊结石的安全处理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操作困难的6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中复杂性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包括坏疽性胆囊炎54例,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8例,萎缩性胆囊炎7例).有上腹部手术史5例.合并胆总管结石9例,行ERCP+EST及鼻胆管引流(除中转开腹手术3例外66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3例因为胆囊三角区瘢痕粘连、胆囊管近端结石嵌顿与胆总管关系不清(Mirizzi综合症)和术中岀血而中转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适用于多种复杂病例,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既往认为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禁忌症的急性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萎缩性胆囊炎、胆囊三角区冰冻样粘连或有腹部手术史者,现都已成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
作者:宁国强;朱湘南;蒋珂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