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信华;黎春
目的:探讨起搏检测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预后评价.方法:选取AMI患者共154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程序刺激检测HRT指标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根据TO与TS值分为三组.收集心率变异性(HRV)、QT间期变异度(QTV)、QT间期变异系数(QTC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等指标.随防观察病死率、因心衰住院率、再次心梗率及再次血运重建率.结果:三组平均随访(252.4±113)d,死亡27例,因心衰住院38例,再次心肌梗死19例,再次血运重建12例.HRT异常程度越高者病死率、因心衰住院率越高(P<0.05).TO-TS相结合是病死率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P<0.01),且预测强度显著高于LVEF(P<0.05)、QTVV及其他指标(P<0.05).结论:PCI术后起搏检测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减弱或消失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作者:周爱琴;钟一鸣;廖伟;谢东明;谢东阳;阳贻红;王小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转化的微环境中,细胞会碰到很多的应激信号,包括遗传毒性的损害,癌基因的激活,端粒的侵蚀,缺氧,营养剥夺等.此时细胞中一些内在的机制就会被激活从而去抑制或减少它们的损害.明显的例子就是P53基因在应答中抑制或杀死这些细胞.还有的例子就是通过癌基因的应激引起c-myc和E2F1来触发细胞凋亡.在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的机制中,细胞在自我防卫和消除应激反应基因的研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面就ATF3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杜志明;江柏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宫颈癌是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第二大肿瘤,在过去的50多年中,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应用宫颈癌的筛查,明显的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由于其假阴性率高达15%~40%[1],因此,选择一种高效的检查手段替代传统的巴氏细胞学方法势在必行.液基细胞学适用于宫颈癌的筛查,使宫颈病变的检出率显著提高,从而使宫颈癌患者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2006年4月~2008年7月,我科共完成1 574例液基细胞学检查,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功亮;王建;郭广秀;肖军兰;黄金长;湛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异常高效价抗A抗体在临床输血中较罕见,但其能引发严重的血型不合输血问题,现将1例因异常高效价引起的血型不合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经产妇,无既往病史和输血史.2008年12月3日入院,反复浮肿、颜面红斑半年余,胸闷、关节痛2月,颜面浮肿,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
作者:古桂英;鲁陈;邱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同时治疗组予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腔内注入尿激酶10~15万u(用20 mL生理盐水稀释),对照组予多次胸腔穿刺抽液并口服强的松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积液引流量及预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同时,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能使胸腔积液引流较彻底,有效降低胸膜肥厚、粘连的程度,减少了肺膨胀不全、脓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且该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胡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好发中老年女性.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2009年1月51例(51侧)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1例(51侧),其中男12例(12侧),女39例(39侧),年龄29~69岁,平均53岁. 所有病例病史均超过1年,泪道冲洗情况:冲洗药液下泪点入,上泪点返流同时有粘脓性分泌物,鼻腔和咽部均无药液,其中29例曾行1~2次泪道探通术治疗.术前均详细检查鼻腔,其中5例有同侧中鼻甲病变,鼻息肉等(术中同时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刘继榜;田先洪;李金香;张鸿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49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开颅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囊肿-腹腔分流术以及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等. 结果:49例随访时间在2个月~5年(平均2年),随访期内复查颅脑CT显示:囊肿消失12例,囊肿缩小19例,略有减小7例,无变化9例,2例症状复发. 结论:对有临床症状的颅内蛛网膜囊肿应积极手术治疗,充分打通临近脑池及蛛网膜下腔,确切止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德华;王柏群;邹连生;杨少春;娄建云;刘鹏;周晓忠;张宏;罗军;邱传珍;罗穆云;高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MRI半剂量动态增强诊断垂体微腺瘤的价值.方法:搜集38例经随访证实的垂体微腺瘤病例,均采取磁共振平扫,再行半剂量钆喷酸葡胺(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的常规增强扫描.结果: 38例垂体微腺瘤中,病灶大小<5 mm 23例,5~10 mm 15例.平扫T1WI可见低信号影20例,无明显异常信号18例,而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均发现病灶32例,表现为动态早期稍低信号影.结论:MRI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明显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尤其是动态增强早期扫描为敏感.
作者:陈惠;冷桂香;钟福兴;李荣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T2WI、T2flair、DWI序列在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例LA,均行T2WI、T2flair、DWI检查,其中6例行MRA检查.结果:T2WI共发现195个LA病灶,T2 flai共发现253个LA病灶,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例LA病灶在DWI上呈稍高信号,其中3例LA病灶内包含脑梗死灶;T2WI发现急性脑梗死2例,DWI发现急性脑梗死5例.结论:T2WI作为基本的MRI扫描序列,能较好显示脑白质疏松症病灶,T2flair序列能提高脑白质疏松的病灶检出率,DWI序列作为补充序列,能准确鉴别急性梗死灶与脑白质疏松症病灶.
作者:许凡勇;余海;钟福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腱鞘囊肿患者,其中手腕手掌背侧部囊肿18例,足背部囊肿12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8~50岁,平均39岁,病程短1年,长5年,腱鞘囊肿直径小1 cm,大3.5 cm.
作者:肖修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钬激光切除术后应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预防复发的疗效. 方法:59例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患者,研究组32例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后行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对照组27例仅单纯钬激光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观察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不良反应.结果:随访 3~60个月,平均36个月,研究组4例复发,对照组9例复发,两组总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柔比星主要不良反应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结论:腺性膀胱炎钬激光切除术后应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能明显减少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施华球;刘佛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补救性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经静脉溶栓失败后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5岁急性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26例(B组,≥65岁组),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后若梗死相关动脉(IRA)未能有效开通,即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若IRA血流未达心肌梗死试验性溶栓TIMI 3级,且仍有较明显胸痛和(或)梗死对应心电图导联ST段抬高,并除外急诊PCI禁忌证,即行IRA的补救性PCI.同时与<65岁的33例(A组,<65岁组)STE-AMI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与A组患者比较,B组患者经静脉溶栓后行CAG显示:溶栓有效开通比例较低,但IRA经PCI治疗的成功比例两组无显著差异,B组PCI术后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主要并发症无明显增加.结论:补救性PCI治疗经静脉溶栓失败后的老年AMI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危小军;谢东阳;廖伟;钟一鸣;谢东明;周爱琴;贺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肿块的手术指征,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手术治疗598例甲状腺肿块的临床资料.结果:598例病人行手术治疗625例次625例次手术中行一侧腺叶次全切468例,一侧腺叶次全切加峡部切除84例,双侧腺叶次全切43例,患侧甲状腺叶+峡部+颈部淋巴结清扫术30例.结果:本组625例次手术均无住院手术死亡,术后并发切口出血1例,喉头水肿1例,切口感染2例,声嘶11例,手足抽搐8例,甲状腺腺瘤复发22例(再手术1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7例(再手术3例),甲状腺癌首次行部分腺叶切除后二次手术13例.结论: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是基层医院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较合理的术式,对甲状腺恶性结节须行根治术.
作者:邓国军;奚晶;吴桂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健康人群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07年10 918例健康体检中,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发现病灶、位置、内部回声和血流信号性质的测量,对腹部脏器的各种疾病在各年龄阶段的患病数及患病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 918例体检者中检出阳性体征者6 394例,检出率为58.56%;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肾结石、肾囊肿的检出率较高,且不同疾病在不同性别及各年龄组之间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腹部超声检查对绝大多数疾病可做出正确诊断,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体检不可缺少的项目,可发现早期恶性肿瘤,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作者:宋建明;曾庆新;凌月蓉;叶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化疗治疗复发宫颈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0例复发宫颈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的方法,放疗总剂量65~70 GY.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3DCRT治疗,治疗结束时肿瘤完全缓解率36.6%(11/30),部分缓解率53.3%(16/30),腰腿疼痛缓解率93.3%(28/30),出血完全缓解率91.3%(11/12),下肢浮肿完全缓解率78.9%(15/19),无治疗相关死亡.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3%、42.7%、21.2%.结论:3DCRT同步化疗能有效治疗复发宫颈癌且治疗全程患者能安全耐受.
作者:郭小青;蔡华;肖震宇;邓江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产伤中常见的一种,多发生于分娩过程中.现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5月发生的24例新生儿锁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新生儿锁骨骨折24例,其中1例发生于剖宫产,23例发生于阴道分娩.其中,体质量≥4 000 g 9例、3 500~4 000 g 8例、3 000~3 500 g 6例、≤3 000 g 1例.头手复合位2例,肩难产6例,耻骨弓角度低1例,第二产程延长及枕横位2例,分娩过程顺利无特殊记录12例.
作者:刘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是治疗直肠癌极具应用前景的微创外科新技术,通过腹腔镜微型摄像系统及高清晰显像系统将腹腔内图像即时显示于电视屏幕上,在监视器的显示下,用微创器械完成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更容易做到低位保肛等优点,近年来在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我院于2008年7月至12月应用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术10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李珍;彭凤裘;刘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胆道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总结诊治经验. 方法:对18年来收治的61例胆道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 结果:胆道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主要有原胆道结石残留或复发、肝胆管结石脱落于肝外胆管等.其治疗主要以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为主的手术治疗. 结论:应尽量完善术前检查,以明确胆道结石术后需再次手术的原因,术中取尽结石、解除胆道狭窄、通畅引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采取综合治疗是预防胆道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关键.
作者:蒙象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103例头位胎膜早破的产妇(观察组)与200例无胎膜早破的产妇(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早产、母亲产后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情况及分娩方式.结果: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母儿感染及难产的分娩期并发症.
作者:汪映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体会到给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得当比穿刺技巧更重要,为减少由于固定引起穿刺失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通过改进固定方法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现将我科对800例行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采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分析如下.
作者:黄丽群;钟素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