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冲击波法治疗腱鞘囊肿30例体会

肖修志

关键词:冲击波, 治疗, 腱鞘囊肿, 资料与方法, 足背部, 直径, 手掌, 手腕, 患者, 侧部, 病程
摘要: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腱鞘囊肿患者,其中手腕手掌背侧部囊肿18例,足背部囊肿12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8~50岁,平均39岁,病程短1年,长5年,腱鞘囊肿直径小1 cm,大3.5 cm.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肾微造瘘持续吸引下碎石取石术(PCNL)的手术配合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是近几年来开展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新技术,我院采用小口径输尿管硬镜代替标准肾镜通道,能通过更多的小盏,减少结石的残留,给一期取尽结石创造了条件.并在收集碎石上采用经皮肾微造瘘可吸引碎石清石鞘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经皮肾不能完整收集碎石的问题.2008年9月至今,对100例患者实施了手术.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4例新生儿锁骨骨折临床分析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产伤中常见的一种,多发生于分娩过程中.现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5月发生的24例新生儿锁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新生儿锁骨骨折24例,其中1例发生于剖宫产,23例发生于阴道分娩.其中,体质量≥4 000 g 9例、3 500~4 000 g 8例、3 000~3 500 g 6例、≤3 000 g 1例.头手复合位2例,肩难产6例,耻骨弓角度低1例,第二产程延长及枕横位2例,分娩过程顺利无特殊记录12例.

    作者:刘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袖套式包皮环切术86例手术体会

    我院外科门诊于2000年3月~2009年6月,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成人包茎、包皮过长86例,结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6例均为成年人男性,阴茎体发育正常,年龄18~62岁,平均26岁,其中包茎25例,包皮过长61例.

    作者:李和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51例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好发中老年女性.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2009年1月51例(51侧)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1例(51侧),其中男12例(12侧),女39例(39侧),年龄29~69岁,平均53岁. 所有病例病史均超过1年,泪道冲洗情况:冲洗药液下泪点入,上泪点返流同时有粘脓性分泌物,鼻腔和咽部均无药液,其中29例曾行1~2次泪道探通术治疗.术前均详细检查鼻腔,其中5例有同侧中鼻甲病变,鼻息肉等(术中同时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刘继榜;田先洪;李金香;张鸿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CRRT治疗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目的:观察CRRT治疗前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51例危重症患者行CRRT治疗,观察血尿素氮、肌酐、血钾、血钠、二氧化碳结合力、血乳酸、血pH值的变化.结果:经CRRT治疗及综合护理后血尿素氮、肌酐水平显著下降,血清钾、钠、二氧化碳结合力维持稳定,血pH值恢复正常,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 ,存活率28.3%.结论:CRRT治疗能纠正酸中毒及水电质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提高救治成活率.

    作者:吴静;李瑞海;吴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诊断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脑脊液检查证实的化脓性脑膜炎的磁共振平扫(MRI)及DWI表现,并与4例结核性脑膜炎、3例病毒性脑膜炎、1例真菌性脑膜炎进行对照.结果:10例化脓性脑膜炎均有DWI异常表现,所有病例蛛网膜下腔出现DWI高信号,4例脑室内出现DWI高信号,而对照组均无DWI高信号改变.结论:DWI对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作者:刘少强;陈惠;钟小玲;郭少华;邱兴庭;王俊;许凡勇;钟福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乳腺导管瘘的外科治疗(附37例报告)

    目的:评价瘘管切除、乳头矫形、一期缝合法治疗乳腺导管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乳腺导管瘘患者行瘘管与受累导管切除、乳头矫形术、一期缝合后治愈及复发情况.结果:37例患者中32例(86.49%)一次性治愈,5例(13.51%)半年内复发经敞开换药后治愈.结论:瘘管切除术是治疗乳腺导管瘘的有效手段,术中彻底切除瘘管及乳头矫形可减少复发,保持乳房外形的美观及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欧阳忠;吴小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异常高效价抗A抗体致ABO血型不符一例

    异常高效价抗A抗体在临床输血中较罕见,但其能引发严重的血型不合输血问题,现将1例因异常高效价引起的血型不合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经产妇,无既往病史和输血史.2008年12月3日入院,反复浮肿、颜面红斑半年余,胸闷、关节痛2月,颜面浮肿,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

    作者:古桂英;鲁陈;邱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固定螺纹管的新型麻醉架的制作

    需行全身麻醉的手术病人当插好气管导管后必须通过螺纹管将气管导管与麻醉机相连接.但由于螺纹管的重力作用往往易造成气管导管弯曲管腔变窄导致病人气道压升高,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严重者甚至造成病人死亡.如何保持气管导管的通畅是我们医务工作者要思考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自制了能固定螺纹管保持气管导管通畅的新型麻醉架,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琼;郑丽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组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32例随机分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在肝动脉栓塞化疗的基础上加沙利度胺口服,剂量由100 mg*d-1递增至200 mg*d-1或300 mg*d-1,直至出现病情进展或无法耐受不良反应止;对照组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7.1月和3.0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22个月和13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生存率分别为88.6%、77.1%、65.7%、35.7%和80.6%、51.6%、30.6%、19.4%,χ2分别为2.15(P>0.100)、5.57(P<0.25)、11.31(P<0.005)、4.30(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便秘和嗜睡,均轻微,对症处理或减药后可缓解.结论: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能延长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林云笑;陈昌南;潘歧作;黄活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50例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用瑞格列奈治疗,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8~75岁,平均53.5岁,病程3个月~10年,全部病例均符合WHO 1999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经饮食、运动或已用口服药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FBG)>7.0 mmol·L-1,餐后2 h血糖(PBG)>10.0 mmol·L-1,无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无急性并发症,非妊娠.

    作者:刘玉琼;曾向阳;刘洪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双肾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双侧肾癌(Bilateral renal cell carcinoma,BRCC)比较少见,其发病率约占肾癌发病率的3%~5%[1-2].对于双侧肾癌的治疗,原则上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2009年8月我科收治了1例双肾癌患者,实施了NSS术,对其进行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蒙美英;阳贻梅;李莉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例重症脓疱型银屑病的护理

    脓疱型银屑病是临床上极少见的一种银屑病,它发病迅速,来势凶猛[1].在银屑病基本损害的基础上出现大面积密集小脓疱,常伴有高热、关节肿痛、全身不适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电解质紊乱和全身衰竭,从而危及患者生命.2008年2月我院收治了1例泛发性重症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在疾病转归过程中给予针对性护理,效果满意,现将相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红;钱沿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复杂性胆囊切除术应用的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几种复杂性胆囊结石的安全处理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操作困难的6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中复杂性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包括坏疽性胆囊炎54例,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8例,萎缩性胆囊炎7例).有上腹部手术史5例.合并胆总管结石9例,行ERCP+EST及鼻胆管引流(除中转开腹手术3例外66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3例因为胆囊三角区瘢痕粘连、胆囊管近端结石嵌顿与胆总管关系不清(Mirizzi综合症)和术中岀血而中转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适用于多种复杂病例,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既往认为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禁忌症的急性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萎缩性胆囊炎、胆囊三角区冰冻样粘连或有腹部手术史者,现都已成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

    作者:宁国强;朱湘南;蒋珂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无缝线粘贴法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采用无缝线粘贴法应用于翼状胬肉手术的疗效.方法:对57例75眼鼻侧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4组,A、B组为新方法无缝线粘贴法,粘合剂为生物粘合剂纤维蛋白粘合剂,其中A组13例(16眼)采用逆向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膜瓣采用纤维蛋白粘合剂粘贴.B组12例(15眼)组采用逆向翼状胬肉切除+生物羊膜移植,生物羊膜采用纤维蛋白粘合剂粘贴.C、D组为常规缝合组,其中C组13例(18眼)采用逆向翼状胬肉切除+生物羊膜移植,生物羊膜采用10-0尼龙线缝合.D组19例(26眼)采用逆向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膜瓣采用10-0尼龙线缝合.对手术时间、疼痛感觉、复发率、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时间: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C组、D组;B组与C组、D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C组与D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疼痛评估: A、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 C组、D组;B组与C组、D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C组与D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A组16眼术后复发1眼,复发率为6.3%;B组15眼术后复发2眼,复发率为13.3%;C组18眼术后复发3眼,复发率为16.7%;D组26眼术后复发2眼,复发率为7.7%;各组间无显著差异性.结论:在翼状胬肉手术中,采用逆向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膜瓣采用纤维蛋白粘合剂粘贴,可减轻患者疼痛,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降低复发率.

    作者:廖武;曾广川;李瑜明;叶阳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结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结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将胃镜、病理诊断以及Hp检测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三联疗法根除Hp结合胃复春)35例,对照组(单用胃复春)35例,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和病理学检查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1.4%,Hp根除率94.3%,病理学总有效率88.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7.1%,Hp根除率91.4%,病理学总有效率68.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结合胃复春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林晔;曹德清;邱荣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股动脉注射尿激酶及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坏疽严重疼痛1例分析

    患者,女性,68岁,主因左足第二趾坏疽伴疼痛12 d,加重4 d入院.既往发现2型糖尿病15年,平素血糖控制欠佳.入院前12 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第二趾皮色发黑,伴有液体渗出及静息性疼痛,自行予局部碘伏消毒及口服止痛药,后皮色发黑范围逐渐增大,疼痛逐渐加重,口服止痛药无效,遂来我院外科求治,给予降糖、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止痛、局部换药等治疗,每日需3次肌肉注射盐酸曲马多100 mg(日间1次,夜间2次),4 d后因疼痛症状仍不能缓解,转入内科行股动脉注射尿激酶及山莨菪碱治疗.转科时症见:左足第二趾剧烈疼痛,夜间尤甚,局部皮色变黑,边界弥漫不清,伴红肿及液体渗出.

    作者:丁怀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儿童慢性咳嗽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后滴流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ndrome,PNDS)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确诊为PNDS的患儿,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中有慢性鼻窦炎者34例(50%),慢性鼻炎19例(27.9%),变应性鼻炎12例(17.6%),单纯腺样体肥大3例(4.4%),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诉.经过积极的抗炎与抗变态反应治疗,58例(85.3%)咳嗽症状消失,10例(14.7%)症状明显减轻.结论:鼻后滴流综合征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结合专科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可有效地消除慢性咳嗽.

    作者:李晓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补救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静脉溶栓失败后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补救性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经静脉溶栓失败后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5岁急性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26例(B组,≥65岁组),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后若梗死相关动脉(IRA)未能有效开通,即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若IRA血流未达心肌梗死试验性溶栓TIMI 3级,且仍有较明显胸痛和(或)梗死对应心电图导联ST段抬高,并除外急诊PCI禁忌证,即行IRA的补救性PCI.同时与<65岁的33例(A组,<65岁组)STE-AMI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与A组患者比较,B组患者经静脉溶栓后行CAG显示:溶栓有效开通比例较低,但IRA经PCI治疗的成功比例两组无显著差异,B组PCI术后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主要并发症无明显增加.结论:补救性PCI治疗经静脉溶栓失败后的老年AMI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危小军;谢东阳;廖伟;钟一鸣;谢东明;周爱琴;贺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青年脑梗死62例病因分析

    近年来青年脑梗死患者有增多趋势,为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病因特点,本研究回顾分析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62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青年脑梗死患者62例,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16~45岁,平均35.5岁;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证实,其中20例并作头颅MRI检查,且全部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

    作者:黄旭华;刘铮;钟善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