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内镜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

江萌;郑轶凡;刘海丽;郭珍;赵洁

关键词:经内镜, 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 医护配合, 业务技术, 护理体会, 胃镜, 技巧
摘要:我院自1998年2月至2010年4月,经胃镜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共104例,成功100例,默契的医护配合,熟练的业务技术是异物成功取出的关键,现将配合技巧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分析

    中晚期妊娠及死胎引产传统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但由于宫颈不成熟,存在着阵痛时间长,宫缩强,宫颈裂伤,子宫破裂及出血多等不足.

    作者:伏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宫内节育器迷路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内迷路节育器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6例宫内迷路节育器诊治情况.结果:56例节育器迷路全部取出.结论:迷路节育器未穿出子宫浆膜层者,宫腔镜是佳选择;迷路节育器如穿出子宫浆膜层或完全外游宫外者,则在腹腔镜下取出;如为带铜的圆形或宫形IUD,则应注意防其内芯脱出,遗落宫腔及腹腔内.

    作者:邓辉;曾韶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FISH技术在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免疫组化法(IHC)检测cerbB2蛋白表达和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IHC及FISH法分别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及Her2基因扩增状态,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0例乳腺癌中Her2蛋白表达(++)者21例中,17例出现Her2基因扩增(80.95%),4例无扩增;Her2蛋白表达(+++)者29例中,28例出现Her2基因扩增(96.55%),1例无扩增;50例乳腺癌中共有45例Her2基因扩增(90%),5例无扩增.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检测Her2蛋白表达的情况可以傲为临床治疗的初筛,免疫组化检测Her2蛋白表达(++)及(+++)的病例需要进一步行Her2基因的扩增,来确定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卢义生;张爱玲;莫新发;高学忠;赵东晖;何建芳;尹有群;付莉萍;王晓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性脑卒中诱发因素分析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的诱发病因,做好二级预防.方法:对10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性卒中38例,缺血性卒中67例;发病年龄有年青化趋势;高血压、糖尿病、抽烟为常见诱发因素;基底节为好发部位.结论:做好二级预防对预防急性脑卒中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立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大鼠肾上腺细胞体外培养观察及鉴定

    目的:探讨大鼠肾上腺细胞体外培养时的生长特征及分泌功能,从而为寻找到肾上腺细胞佳细胞移植时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肾上腺细胞的体外分组原代培养,取不同培养时间(0、2、4、6、7、10 d)的肾上腺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定性观察肾上腺细胞的形态,细胞贴壁生长及其分布情况;定量检测肾上腺细胞增殖情况及其存活率;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中皮质酮的浓度,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中皮质醇和醛固酮的浓度.比较分析肾上腺细胞分泌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肾上腺细胞体外原代培养48 h后,在显微镜下见肾上腺细胞贴壁.细胞增大,胞体呈圆形或多角形,胞体大,胞浆透亮,4 d后生长旺盛,数量增多,细胞成活率达95.94%,2周后细胞出现皱缩和破碎,开始衰老.体外培养的肾上腺细胞培养液中,皮质醇浓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第4天以后增加速度缓慢,进入一个平台期.皮质酮、醛固酮浓度在第2、4、6、7 d逐渐上升.第7 d达峰值.随后第10 d浓度开始下降,与高峰值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皮质醇略升高.结论:体外培养的大鼠肾上腺细胞具有分泌皮质激素的功能;大鼠体内所含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酮,皮质醇虽然有变化.但其含量非常低.

    作者:江波;伍耿青;王晓宁;宋涛;杨军;薛义军;钟辛;邹晓蜂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病人服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因病情重、病情复杂多变、病种繁多及各种引流管、生命信息监测导管和导联线等,导致病人无法穿衣和更衣困难,引起病人身体和心理上不舒适感,也给治疗,护理带来不便,我们为此设计了一种病人服,并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曾福英;刘洪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寨通注射液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并探讨该药主要成分三七总皂甙的药理作用.方法:对4年来患脑梗死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患者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血塞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三七总皂甙在减轻脑水肿、改善血液屏障通透性和增加大脑局部血流量上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谢卫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重度子痈前期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发生子痈及其他并发症.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43例重度子痫前期的病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多项有效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控制子痫的发生,及时准确的对症治疗,采取多种有效及时的精心护理措施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魏影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组织多普勒成像定量房室瓣环运动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右心室功能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指原因不明的以一侧或两侧心腔扩张为主,多为左心室扩张,伴收缩功能障碍,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既往也称充血性心肌病.

    作者:吴平;叶军;朱剑芳;陈卫华;游宇光;任苓;肖文胜;葛贻珑;宋建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结肠镜在大肠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附138例报告)

    目的:了解结肠镜随访对大肠癌术后随访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8例大肠癌术后患者进行结肠镜随访检查,发现可疑病变取活检,发现息肉则行镜下凝固治疗,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8例患者检出复发癌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两者差异显著(P<0.05);升结肠2例,横结肠1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3例,直肠4例,三者之间无差异(P>0.05);其中吻合口复发癌8例,原发癌4例,治疗息肉22例,共36枚,其中腺瘤性息肉26例、吻合口炎10例.12例复发癌患者中,正规随访11例,未正规随访1例,两者差异显著(P<0.001);术后2年内复发11例,1例发生于3.5年,差异显著(P<0.001).结论:大肠癌术后2年内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可早期发现复发病灶,并可切除腺瘤性息肉,对降低大肠癌复发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屈海华;徐细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临床路径的45例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47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CP进行护理.比较2组的住院时问、住院费用、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相关知识的掌握率观察组为95.6%,对照组为84.2%,满意度观察组为%.8%,对照组为84.6%,两项指标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的开展为医疗护理工作提供了严格的程序化管理,把患者纳人到主动参与自己住院期间规范化治疗护理的全过程,从根本上杜绝乱开药、过度检查的现象.有效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

    作者:刘玉莲;林春兰;刘美英;章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8例报告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T)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故临床诊断较困难,容易误诊.

    作者:曾祥俊;江宗华;赖朝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影响结果正确判读的HBV-ELISA检测案例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因方法学成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经济安全等特点在临床及科研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其自身方法学的限制以及操作步骤较多(包括试剂准备.样本收集,加样,温育,洗涤,显色,比色,结果判定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也较多.

    作者:刘小勇;肖殿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马铃薯片湿敷治疗注射后硬块的临床分析(附156例报告)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和疼痛的现象,这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本人先后采用马铃薯(即土豆)片湿敷治疗注射部位出现的红肿、硬结病例15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钟招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宫颈癌先期化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宫颈癌先期化疗的有效率,与传统直接手术比较病理及预后的改善.方法:选择Ⅰ b<,2>~Ⅱb期宫颈癌患者52例,把52例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先期化疗组),对照组(直接手术组).研究组予先期化疗1~一疗程后评估,有效者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无效者改行根治性放疗;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总结先期化疗的有效率;比较2组的手术切除率,淋巴结转移率,宫旁转移率,脉管转移率,3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先期化疗的有效率为82.4%;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切除率,淋巴结转移率、宫旁转移率、3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脉管浸润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先期化疗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有效,可显著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预后不良因素.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术后生存率.

    作者:刘朝霞;王建中;肖菊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全盆底悬吊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34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采用PROLIFT系统进行全盆底悬吊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据POP-Q分度生殖器官脱垂患者施行全盆底悬吊术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8.6min,术中出血平均300mL,随访1-19个月,患者的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未见近期并发症.结论:全盆底悬吊术是一种套餐式的、快捷的,效果较好的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新型微创手术.

    作者:谢晓英;罗红凤;曾韶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铱-192后装治疗宫颈癌的护理体会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在我国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其治疗早期以根治性手术为主,中晚期以放射治疗为主,放射治疗包括腔内后装治疗和外照射治疗.

    作者:黄春兰;刘华之;魏艳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女性生殖系统与乳腺疾病病检结果初步分析

    目的: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基础,探索女性生殖系统与乳腺疾病发生的年龄段、疾病构成、肿瘤发病概况以及低年龄段女性疾病分布.方法:以2009年全年某医学院病理诊断结果为基础,筛选出所有符合研究目的的病例,用VFP和SPSS等分别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发生的主要年龄段为30~及45~岁,主要疾病构成是炎症、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与HPV感染.结论:30~及50~年龄段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高发年龄段,小于20岁年龄段传染性疾病所占比重较大.基于病理诊断的非随机性研究可提供进一步的线索.

    作者:余珊;付小一;杨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产程观察及产时指导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同时,术后再次妊娠率也随之增加,许多产妇由于对分娩过程的不了解,过度担心子宫破裂.

    作者:陈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培菲康)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疗效和作用.方法:将2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标准三联组(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甲硝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和加用培菲康组(培菲康联用三联疗法).两组疗程均为7d,分别观察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标准三联组和加用培菲康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67.3%和8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标准三联组为37.5%;加用培菲康组为9.38%.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培菲康能提高标准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温建军;邱荣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