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炎;伍耿青;肖日海;胡典石;徐辉;龙大治;杨军;刘佛林
咽喉部囊肿包括声带囊肿、会厌囊肿及鼻咽囊肿,可引起声嘶、咽部异物感等症状,大者还会影响呼吸.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我科从2005年3月~2008年6月采用电子鼻咽喉镜下检查及治疗鼻咽喉部疾病6 149例,其中诊断为咽喉部囊肿230例,其中会厌囊肿108例,声带囊肿82例,鼻咽囊肿38例,其它部位囊肿2例,其中218例在电子鼻咽喉镜下用活检钳对囊肿进行摘除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日群;彭韶平;廖志莹;刘小平;曾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索人胎回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的形态发生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术和体视学方法对人胎回肠DC的出现时间、形态参数进行分析.结果:第11w时人胎回肠固有层开始出现阳性DC,其数量随胎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多;回肠固有层及集合淋巴小结(Peyer's Patches,PP)阳性DC的数密度均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大,而集合淋巴小结DC的数密度比同期固有层的要高(P<0.05);平均表面积随胎龄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而集合淋巴小结DC的平均表面积比固有层的要小(P<0.001);集合淋巴小结DC的表面积体积比比固有层的要小(P<0.05).结论:人胎回肠DC的数量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多,固有层DC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均与集合淋巴小结DC有差异.
作者:刘妍;徐能全;孔令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从甲状腺切除范围、颈部淋巴结清扫情况两方面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结果:采取一侧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65例;颈淋巴结清扫联合根治术58例;姑息性治疗5例.本组10年内死亡16例,6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另10例属非肿瘤死亡;即10年总死亡率12.5%,癌死亡率4.69%,生存率为87.5%,实际10年生存率为95.31%.结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无颈淋巴结肿大者主张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颈淋巴结肿大患者,同时行治疗性或选择颈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刘钦志;刘彪;吉成岗;王斌;张春新;沈其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治疗HP相关性溃疡的效果.方法:HP相关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雷贝拉唑治疗组与奥美拉唑对照组,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雷贝拉唑组溃疡愈合率92%,奥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7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雷贝拉唑组HP根除率为84%,奥美拉唑组为7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具有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小、溃疡愈合迅速、疗程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HP阳性溃疡及根除HP较为理想的方案.
作者:熊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与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应用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情况.方法:40例气管异物的患儿,芬太尼0.004mg/kg,异丙酚2mg/kg静脉诱导,咽喉部表麻后置入直达喉镜;经直达喉镜的吸氧孔接高频喷射通气管,术中根据患儿体动情况静注异丙酚1~1.5mg/kg,异物取出后停止给药,记录入室、麻醉后、手术开始、及术毕时的MAP、HR 、SPO2,记录术中喉痉挛、分泌物、手术操作满意度情况,术后患儿苏醒时间、有无惊厥、躁动,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40例患儿麻醉成功,均顺利完成异物取出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稳定,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结论:异丙酚与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可满足小儿气管异物取出的手术,麻醉安全、平稳,并发症少.
作者:王万辉;钟钦文;叶军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近年的研究结果提示,母体基因突变可能是诱发妊高征的重要原因.某些凝血系统相关基因突变可使正常的基因表达失调,导致其产物发生质量、功能的异常改变,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而引发妊高征.
作者:唐琛;傅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讨论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回顾56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诊治情况,结合文献复习,探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治疗.结果:主动脉夹层例数明显增加,死亡率较前有显著下降. 结论:高血压、马凡氏综合征是主动脉夹层常见原因,胸痛、背痛为常见首发症状.CT、MRI、动脉造影均是确诊本病的重要影像检查手段.内科保守治疗可为外科手术和/或介入治疗赢得时间,大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效果确切,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廖祥中;陈朝晖;张琼;谢东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护理观察,探讨该术式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01例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病人住院时间5~15天,平均10天,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达98%,术后2例出现肾造瘘管出血,余无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及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与并发症的防治,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熊凤梅;舒幸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COPD引起气管阻塞和肺通气不足或伴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CO2)潴留,发生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NIPPV)指在不需要气管插管的情况下,使用各种技术增加自主呼吸的通气.近年来,由于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操作简单,护理要求不高,效果良好,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现将我院采用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所获得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洪晓;吴细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法洛四联症术后患儿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法洛四联症患儿38例随机分为参附组20例,对照组18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参附组加用参附注射液.结果:参附组患儿心功能Ⅰ级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拆线时间、住院平均时间均比对照组有改善和提高(P<0.05).结论:法洛四联症术后应用参附注射液,近期内改善心功能,促进患儿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作者:罗志方;李章红;江柏青;谢春发;李树林;熊健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血液净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以来采取序贯血液灌流技术抢救由食物及毒物中毒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23例,取得满意效果,均痊愈出院.现就血液灌流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其文;黄国红;黄玉兰;黄玉珍;毛小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四联法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效果.方法:32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0例为中西医四联法治疗,简称四联法组,即西药静滴,中药灌肠,口服,微波理疗,穿刺引流.另一组12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静滴+开腹手术治疗.结果:四联法组有效率100%,半年随访无复发,对照组有效率58.3%,术中无法开腹及术后复发率42.7%.结论:盆腔炎性包块首选非开腹手术,应用四联法可减少创伤,疗效显著.
作者:付兰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娩前孕产妇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62例分娩前孕产妇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溶指标[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imer D-D)]并与非孕健康妇女对照组比较.结果:PT、PT-INR、FIB、TT、APTT分娩前孕产妇组分别为10.73±1.35、0.89±0.058、4.71±0.79、15.795±2.21、30.62±3.35,非孕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2.65±1.18、1.02±0.055、2.77±0.405、15.52±2.01、30.86±3.08,以上各指标两组间差异PT、PT-INR、FIB有统计学意义(P<0.01).TT、APTT无差异(P>0.05).FDP、D-D分娩前孕产妇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5.9%、24.6%,明显高于非孕健康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3.7%、1.2%.结论:分娩前孕产妇凝血、纤溶活性增强,分娩前孕妇作凝血、纤溶指标检测对预防产后大出血,降低合并病理产科发生率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胡咏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某些肿瘤的发生与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它们都是正常细胞内存在的,其编码的产物多为信号传导系统中的某些效应分子.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及它们的产物在细胞正常生长和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的突变会造成信号系统的紊乱,影响细胞的正常生命过程,从而引起肿瘤.
作者:罗晓婷;黄勤;李舒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同步记录诊断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采用单导心电图机,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采用12导联同步记录,分别分析ST抬高伴对应导联ST段下移、T波高尖伴对应导联T波倒置或低平、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U波倒置和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结果:60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其常规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0.1~0.2mV且伴对应导联ST段下移1例(1.67%);动态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0.1~0.2mV且伴有对应导联ST段下移18例(30.0%),且ST-T改变发生的时间为:第一高峰在00∶00~08∶00,第二高峰在13∶00~15∶00.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同步记录对于诊断变异性心绞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危小军;谢东阳;廖伟;钟一鸣;谢东明;周爱琴;严章林;廖祥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提高临床对隐匿阴茎的认识,探讨用改良阴茎脱套固定术治疗小儿隐匿阴茎的效果.方法:对18例隐匿阴茎患儿采用改良脱套式阴茎固定术,将阴茎脱套至阴茎根部水平,切断白膜表面纤维索带,于阴茎根部10点及2点处将阴茎白膜与相对应的耻骨前皮下筋膜深层间断各缝合一针固定,观察阴茎体无明显回缩即可.结果:18例采用上述方法矫治,6例出现包皮水肿,经热敷理疗后1~3个月后均消失,所有患者阴茎外显良好,长度增加1.5~2.5cm,无回缩,疗效满意.结论:采用改良脱套式隐匿阴茎矫正术是治疗隐匿阴茎的理想术式,术后并发症少,外观满意.
作者:郭志云;李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 简称腰突症) 主要是由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长期坐立工作,导致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髓核凸出,压迫神经根,从而引起腰疼及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疼痛.目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大多采用综合疗法.如药物治疗、针灸、牵引、中药熏洗、手术治疗.中药熏蒸疗法主要是利用热能与中草药结合产生的药物蒸汽直接作用于腰背部,增强腰背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泄,从而达到缓解腰背部肌肉韧带劳损、消除神经根水肿、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的目的.因其安全、直接、疗效好,治疗过程中患者感觉舒适,无痛苦而易被接受,我院采用中药熏蒸配合其他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曾春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糖浓度的Krebs-Henseleit (K-H)液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技术制备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不同糖浓度的K-H液灌流心脏,灌流结束后测定心肌组织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1.5倍糖浓度组(3g·L-1)能显著提高大鼠心肌组织中LDH、CK、GSH-PX的活性(P<0.05),提高NO(P<0.05)、降低MDA(P<0.05)的含量.结论:1.5倍糖浓度组(3g·L-1) 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肌细胞膜稳定性、增强大鼠抗氧化酶系统功能、松弛血管平滑肌增加血供、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来实现的.
作者:刘兵波;彭新;邱春復;黄志华;凌铭培;肖琦;郑国富;徐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贞红生发酊外用对豚鼠皮肤所产生的刺激反应及过敏反应.方法:将受试豚鼠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外用贞红生发酊及对照药物,在规定时间内观察豚鼠皮肤的刺激性、过敏性反应.结果:生发酊外用对豚鼠皮肤无刺激性及过敏性反应.结论:贞红生发酊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可进一步用于对豚鼠毛囊体外培养的试验观察.
作者:常欣峰;宋春花;韩立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内埋伏尖牙的正畸-外科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病例,采取局麻下在牙槽嵴顶进行翻瓣手术,暴露埋伏牙唇面,粘托槽,复位粘骨膜瓣,缝合,牵引.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结合牙槽外科手术进行矫治. 结果:牵引萌出的牙齿牙髓活力正常,牙周情况良好,牙龈形态美观.6例埋伏尖牙,经开拓间隙或减数助萌治疗自然萌出,11例行口外开窗术配合正畸牵引后萌出排齐.结论: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结合牙槽外科手术,可快速有效的矫治上颌埋伏阻生尖牙.
作者:金时清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