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云;李彤
本文总结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68例10~14周妊娠,疗效好,病人痛苦小,经济方便.现报道如下.
作者:从蓉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颈部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颈动脉狭窄程度与部位的正确判断并进行及时治疗对防治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颈动脉狭窄的诊治作一综述.
作者:李广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在尿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尿道损伤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结果:2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留置导尿管约3~4周.拔除导尿管后作不定期尿道扩张.20例获随访3个月~4年,排尿通畅,无尿失禁、尿道狭窄及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结论: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具有安全、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点.
作者:王锦炎;伍耿青;肖日海;胡典石;徐辉;龙大治;杨军;刘佛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院2006年对我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开始实施陪伴式分娩.现将陪伴分娩在母儿方面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冷玲丽;韩清波;古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局部湿热敷防治β-七叶皂甙钠所致静脉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静脉输注β-七叶皂甙钠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局部预防性硫酸镁湿热敷的护理措施.结果:76例患者中发生明显静脉炎症状者占18.4%.结论:局部预防性硫酸镁湿热敷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郭琴琴;谭彩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治疗HP相关性溃疡的效果.方法:HP相关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雷贝拉唑治疗组与奥美拉唑对照组,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雷贝拉唑组溃疡愈合率92%,奥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7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雷贝拉唑组HP根除率为84%,奥美拉唑组为7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具有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小、溃疡愈合迅速、疗程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HP阳性溃疡及根除HP较为理想的方案.
作者:熊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口服通心络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缺血性卒中患者102例,在急性期治疗后分为通心络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进行TOAST分类及Rankin评分,随访6个月后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02例患者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占23.5%,心源性脑栓塞占11.8%,小动脉病变占45%,其他原因占10.7%,未能确定病因占6.8%.6个月后通心络组与对照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据Rankin评分,治疗后全部患者均有神经功能改善.其中通心络组中小动脉病变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其神经功能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心络是一种有效的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药物.
作者:黄旭华;余海;钟善全;刘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高渗葡萄糖作为胸膜粘连剂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价值.方法:6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高渗葡萄糖(50%)60ml经胸腔闭式引流管注入患侧胸腔内引起胸膜腔粘连.结果:高渗葡萄糖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一次注药有效率95.16%,2例患者注药二次,1例患者注药3次.不良反应主要为短暂的胸痛,发生率为29%,其中1例患者疼痛较剧烈.复发率为0%.结论:高渗葡萄糖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胸膜粘连剂治疗自发性气胸.
作者:卢和林;王贤彬;赵华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方法:对8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别采用骨瓣开颅手术,小骨窗开颅手术,微创血肿穿刺抽吸术,分析手术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手术死亡14例,4例植物生存,Ⅳ级10例,Ⅲ级21例,Ⅱ级25例,Ⅰ级12例.结论:正确掌握和应用合适的手术方式,是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关键.
作者:曾瑞亮;刘仰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应用钬激光行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和闭锁.结果:38例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均一次性手术解除狭窄或闭锁,术后除3例需定期尿道扩张外均排尿道畅.结论:应用钬激光行尿道内切开手术具有高效,安全和易于操作的特点,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好适应症和尿道瘢痕组织切开深度.
作者:吴克秋;苏伟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牙周局部应用四环素透明质酸凝胶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口内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择8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共200个牙周袋分为四环素透明质酸凝胶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后在牙周袋内置入碘甘油或四环素透明质酸凝胶,每周一次,共4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基线,治疗后1周,4周和8周时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出血(BOP),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 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基线时各临床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刮治根面平整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较基线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辅助用药后PD,AL 在8周相比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环素透明质酸凝胶是慢性牙周炎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李红文;耿发云;潘钢;樊维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在外伤性膝关节骨挫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5 例膝关节骨挫伤的患者X线平片、CT及低场强(0.35T)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5例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CT检查亦无明显骨折征象,仅见周围软组织肿胀和关节腔积液,MRI检查均显示有骨小梁骨折、骨髓水肿及小出血点的异常信号改变.在SE序列上表现为不规则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STIR高亮信号的异常信号灶,所有病例骨皮质及骨轮廓均未发生变化,都有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和关节腔积液.结论:低场强MRI能准确地显示不同部位骨挫伤的病变、范围和形态,清楚地显示膝关节骨挫伤的病变特点及严重程度,是检查膝关节骨挫伤有效的检查方法,为临床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有力的证据.
作者:何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 简称腰突症) 主要是由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长期坐立工作,导致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髓核凸出,压迫神经根,从而引起腰疼及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疼痛.目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大多采用综合疗法.如药物治疗、针灸、牵引、中药熏洗、手术治疗.中药熏蒸疗法主要是利用热能与中草药结合产生的药物蒸汽直接作用于腰背部,增强腰背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泄,从而达到缓解腰背部肌肉韧带劳损、消除神经根水肿、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的目的.因其安全、直接、疗效好,治疗过程中患者感觉舒适,无痛苦而易被接受,我院采用中药熏蒸配合其他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曾春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血液净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以来采取序贯血液灌流技术抢救由食物及毒物中毒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23例,取得满意效果,均痊愈出院.现就血液灌流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其文;黄国红;黄玉兰;黄玉珍;毛小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超筛查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对5 504例孕18~28周孕妇进行彩超筛查对畸形胎儿进行诊断.结果:5 504例中超声诊断胎儿畸形65例,漏诊7例,产后(引产或出生)证实72例.结论:彩超可以显示18~28周胎儿的形态结构,是产前筛查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作者:赵文君;尹卫红;肖美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护理观察,探讨该术式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01例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病人住院时间5~15天,平均10天,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达98%,术后2例出现肾造瘘管出血,余无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及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与并发症的防治,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熊凤梅;舒幸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科自2004年6月~2008年10月,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开明;涂勇;刘维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咽喉部囊肿包括声带囊肿、会厌囊肿及鼻咽囊肿,可引起声嘶、咽部异物感等症状,大者还会影响呼吸.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我科从2005年3月~2008年6月采用电子鼻咽喉镜下检查及治疗鼻咽喉部疾病6 149例,其中诊断为咽喉部囊肿230例,其中会厌囊肿108例,声带囊肿82例,鼻咽囊肿38例,其它部位囊肿2例,其中218例在电子鼻咽喉镜下用活检钳对囊肿进行摘除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日群;彭韶平;廖志莹;刘小平;曾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某些肿瘤的发生与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它们都是正常细胞内存在的,其编码的产物多为信号传导系统中的某些效应分子.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及它们的产物在细胞正常生长和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的突变会造成信号系统的紊乱,影响细胞的正常生命过程,从而引起肿瘤.
作者:罗晓婷;黄勤;李舒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娩前孕产妇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62例分娩前孕产妇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溶指标[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imer D-D)]并与非孕健康妇女对照组比较.结果:PT、PT-INR、FIB、TT、APTT分娩前孕产妇组分别为10.73±1.35、0.89±0.058、4.71±0.79、15.795±2.21、30.62±3.35,非孕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2.65±1.18、1.02±0.055、2.77±0.405、15.52±2.01、30.86±3.08,以上各指标两组间差异PT、PT-INR、FIB有统计学意义(P<0.01).TT、APTT无差异(P>0.05).FDP、D-D分娩前孕产妇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5.9%、24.6%,明显高于非孕健康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3.7%、1.2%.结论:分娩前孕产妇凝血、纤溶活性增强,分娩前孕妇作凝血、纤溶指标检测对预防产后大出血,降低合并病理产科发生率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胡咏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