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外科治疗

曾瑞亮;刘仰斌

关键词:矢状窦, 脑膜瘤, 神经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全切肿瘤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应力争全切除;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手术暴露、控制术中出血、保护并妥善处理好上矢状窦和中央静脉,避免脑皮质损伤是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全切率与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腔镜在胸外科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胸外科中的应用范围及方法.方法:行胸腔镜微创手术53例.通过胸腔镜辅助和全腔镜下两种方法完成肺叶或全肺切除术16例,肺大泡切除术11例,脓胸清苔术8例,肺叶楔形切除术5例,食管癌切除术4例,胸壁肿瘤切除术2例,胸腺瘤切除术2例,血胸清除术1例,胸膜粘连术1例,肺漏气修补术1例,胸膜转移癌活检术1例,膈肌肉瘤切除术1例.结果:中转开胸1例,1例术中出血,止血成功,余51例均手术顺利.结论:胸腔镜微创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90%的胸外科疾病可通过胸腔镜微创手术完成,术后痛疼明显减轻,创伤明显减小,术后病人恢复快.

    作者:许朝阳;王向;谢亨清;陈天明;田承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PLDD治疗不同年龄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PLDD(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治疗不同年龄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年龄分成两组,Ⅰ组患者年龄为25~30岁,Ⅱ组年龄为40~45岁,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激光治疗参数(包括波长,功率,总能量),采用VAS评定术前及术后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术后疼痛均较前明显缓解(P<0.05),随着时间推移疼痛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组Ⅰ患者疗效较组Ⅱ显著(P<0.01).结论:PLD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明确疗效,尤其对年龄较轻的患者疗效更为明显.

    作者:郑虎山;罗怡辉;熊东林;肖礼祖;蒋劲;张德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地塞米松联合冰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体会

    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肿瘤患者的生命,但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据资料统计,化疗外渗率国内报道是0.1%~6%[1].

    作者:汤月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TDP与肝素钠乳膏合用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特定波谱治疗仪(TDP)与肝素钠乳膏合用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将28例病人随机分治疗组(特定波谱治疗仪与肝素钠乳膏合用)和对照组(使用传统凡士林纱块敷盖方法),观察压疮病灶的治疗起效时间和治愈率.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特定波谱治疗仪(TDP)与肝素钠乳膏合用能提高压疮的治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黄清云;刘其文;谢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57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URL治疗输尿管结石157例.输尿管结石位于上、中、下段者分别为9、31、117例.结果:总碎石成功率为94.27%,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为66.67%,输尿管中段结石为93.55%,输尿管下段结石为96.58%.结论:URL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损伤小,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锦炎;王晓宁;胡典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的围术期处理

    目的:总结重症瓣膜病手术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探讨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生存率的措施.方法:对53例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施行瓣膜置换术,占同期瓣膜置换手术31.5%.男21例,女32例;年龄18~69岁,平均47±11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47例.二尖瓣病变者49例(合并主动脉病变23例).其中48例合并中度以上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3例曾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11例合并左房血栓.术前心功能Ⅲ级者13例,Ⅳ级者40例,术前X线胸片心胸比例>0.70者48例,心电图示:51例合并心房颤动.心脏彩超多普勒示左室舒张末径>65mm者21例,EF<0.40者45例.MVR 22例,AVR 14例,DVR 17例,合并三尖瓣病变、冠状动脉病变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本组术后并发低心输出量综合症15例,严重心律失常6例,肺功能不全4例,肾功能衰竭2例,无死亡率.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例,充分的术前心功能调整、选择恰当手术时机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术后严密监护、注意围术期各环节正确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陈洪;谢亨清;郭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微型腹腔镜一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目的:探讨改良一孔法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特制穿刺针腹腔镜下一孔法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2例,其中右侧25例,左侧15例,双侧12例.术前诊断单侧斜疝中有9例存在对侧隐性疝,均在腹腔镜下行内环口高位缝扎术.结果:手术时间单侧疝平均15 min,双侧疝25 min.术后平均2天出院.皮肤小戳口用皮肤胶粘合.16例有阴囊积气、腹膜外小血肿,1例复发,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一孔法微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内环口高位缝扎术安全可靠、创伤小、美观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世龙;李君久;黎东伟;陈展辉;张小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中、重度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期间监测血压和心率,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重量指数(LVMI)、射血分数(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大峰值流速与舒张晚期大峰值流速比值(E/A),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结果:患者血压较前均明显好转,总有效率93.06%;超声心动图复查IVSd、LVPWd及LVMI均降低,EF及E/A均增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以有效地降低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及改善左心室肥厚.

    作者:利君;徐权胜;廖惠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耐药防治新进展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已被证明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及胃癌等密切相关,根除Hp在上述疾病中具有积极作用.尽管目前应用的一线治疗方案及欧洲Maastricht-2、Maastricht-3共识报告新近推荐的二线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作者:王晓景;万同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15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非手术治疗9例,手术治疗6例.死亡2例,13例痊愈.结论:非手术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至关重要,运用综合治疗能够促进疾病的康复,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道玉;朱圣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10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在高眼压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并观察疗效.结果:8只眼术后眼压降至正常,2只眼术后早期眼压稍高,行药物降眼压治疗眼压降至正常.术后随访6~24个月,佳矫正视力<0.1者1眼,0.1~0.3者5眼,≥0.3者4眼.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持续高眼压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安全、有效.

    作者:林国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心梗的护理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并且是加重病情及终导致其死亡的重要原因.大量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证明,糖尿病病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较非糖尿病人常见并且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早,病变广泛,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作者:张秀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全切肿瘤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应力争全切除;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手术暴露、控制术中出血、保护并妥善处理好上矢状窦和中央静脉,避免脑皮质损伤是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全切率与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曾瑞亮;刘仰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频超声在男性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男性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男性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精索静脉曲张可引起双侧睾丸体积变小、回声减弱,部分并伴有睾丸微石症.结论:高频超声是诊断男性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首选方法.

    作者:游宇光;葛贻珑;陈卫华;任苓;肖文胜;叶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肺动脉血栓栓塞尸解2例报道

    1 一般资料1.1 例1 男,54岁,于2005年10月13日因交通事故致左胫、腓骨中上段骨折,左肱骨骨折;10月25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胫、腓骨闭合复位+膨胀髓内钉内固定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出血约100 mL.手术结束,将患肢从牵引架上搬离时,突发呼吸急促,心率、血压下降,予抢救、复苏治疗无效死亡.

    作者:何珏;颜峰平;贺方兴;刘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天花粉中的微量元素

    目的:测定中草药天花粉中Fe、Cu、Zn、Mn、Ca的含量.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Fe、Cu、Zn、Mn、Ca的含量.结果: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回收率为97.87%~103.94%,RSD为0.3175%~1.2226%.结论:天花粉中Ca含量较高,Mn含量极低.

    作者:夏侯国论;刘丽华;李银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32例腹膜透析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7年12月至今已经开展32例腹膜透析,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珍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生隐球菌荚膜形成条件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隐球菌荚膜体外形成条件,为实验教学提供一种简便、安全、成本低、效果好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试管培养法,用麦芽糖代替葡萄糖配制培养基并加入不同浓度的兔血清和(或)维生素B1,观察新生隐球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荚膜的形成情况.结果:新生隐球菌在含1.4mL 6%麦芽糖+0.4mL兔血清+0.2mL维生素B1的培养基中培养4天荚膜形成佳.结论:在1.4 mL 6%麦芽糖+0.4 mL兔血清+0.2 mL维生素B1的培养基中新生隐球菌可形成典型荚膜.

    作者:钟有添;王小丽;刘文君;谢琼君;马廉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股沟区的应用解剖学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为临床腹股沟疝修补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经甲醛防腐固定的30具成人尸体,对腹股沟区逐层解剖并用三角板、游标卡尺、量角器对其进行测量和肉眼观察.结果:腹股沟韧带长(11.6±0.9)cm,宽(0.6±0.2)cm;腹股沟管长(4.6±0.6)cm;腹股沟镰长(2.1±0.8)cm.腹股沟管后壁可分为两层紧贴的筋膜层,并形成一个卵圆形的区域,其纵径长(2.8±0.8)cm,横径长(1.3±0.39)cm.结论:观测值可为临床修补术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用数据.腹横筋膜深层较浅层薄弱,加强和重建腹股沟管后壁是腹股沟疝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刘欣;李启华;陈学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在分娩镇痛的比较

    目的:研究0.075%罗哌卡因与0.075%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2μg/mL在分娩镇痛中效果的比较.方法:选择52例足月单胎待产孕妇,ASA Ⅰ-Ⅱ,要求分娩镇痛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26例与布比卡因组(B组)26例,均采用PCEA、LCP模式,A组:0.075%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B组:0.075%布比卡因+芬太尼2μg/mL,观察二组局麻药用量、疼痛评分、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产程、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及产妇的满意度.结果:二组在局麻药用量、疼痛评分、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产程、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及产妇的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075%罗哌卡因与0.075%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2μg/mL均能安全有效用于分娩镇痛.

    作者:蔡教材;廖禄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