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坚;刘薇
医患关系存在的一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医务人员医德素质参差不齐是重要原因.要提高他们的素质必须构建与和谐医患关系相适应的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本文从确立医德教育目标体系,完善医德教育内容体系,改善医德教育方法体系,健全高素质的医德教育队伍体系,营造校园文化体系,建立医德教育评价体系六个方面来探讨医学生医德体系的构建.
作者:王晓玲;曾芳莲;邓小英;毛磊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已经纳入全国高校校园网络建设的整体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与管理成为了网络思想教育的重点.如何对水平参差不齐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进行评价以提高其育人效果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网络思想教育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的评价着手,拟从网站的内容、外观、操作性和互动性等方面设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评价方案,力图通过对评价指标的不断论证和完善,来构建更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
作者:陈澜祯;张爱萍;刘仰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在我校本科预防医学专业二届学生中进行了病原生物学开放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初步探索.结果表明设计性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思维、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营造了切磋研讨、教学相长的机会和氛围,是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
作者:钟有添;王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评估我校2006级护理学本科病原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为改进病原生物学教学方法和提高考试试卷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教育测量学原理与教育统计学方法对试卷和试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考试成绩呈负偏态分布,高92分,低42.5分,平均70.09分,标准差为11.85,全卷难度系数(P)为0.70,区分度(D)为0.27,信度(α)为0.77.结论:本次考核内容较全面,基本覆盖了全部教学章节,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区分度尚可,考试可信、有效.
作者:张文平;刘志春;曹镐禄 刊期: 2009年第05期
1 现状1.1 临床药学组织管理薄弱,制度落实得不到保障 现行等级医院,特别是三级乙等医院以下,受历史和环境因素发展的影响,医院的一切工作重心都围绕在临床中开展.高、新、尖的项目是医院领导者的头等大事,而作为在医院经济比重占到50%的药剂部门,到目前为止,药剂工作的重心还是停留在采购→保管→调剂→发药的基本工作中.而临床药学工作从组织的建立到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具体工作内容的开展等几乎还停留在零的水平.有些临床药学管理委员会没有建立,临床药学具体的职能部门落实不清,政出多门,混乱无序,这给临床药学具体工作开展和管理带来很多的问题.
作者:周智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医院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激励机制的运用正成为医院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及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住院医生是医院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基础,住院医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直接影响医院的治疗质量和患者的康复程度.优化住院医生培养机制,提高其能力和素质至关重要,而住院医生激励机制的构建与正确运用则是关键.
作者:黄家寿;陈云飞;黄声兰;谢丽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教研室教学档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能够系统地反映教学过程,对教学评估、教学研究与改革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在充分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参照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结合评建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教研室教学档案分类整理方法,以期为教研室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建设提供参考性资料.
作者:辛赣海;赖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世界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经济、文明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教育也在不断的进步,于此同时我们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青年教师正逐渐成为这支队伍当中的一个主要力量,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性格情感、科学文化素质、治学精神和工作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切实加强大学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
作者:郑直;梁建明;袁阳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激励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组织目标得以实现而采取的一系列满足员工合理需求的管理活动.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采取何种激励机制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激励措施只有满足人的合理需求才有可能达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目的,激励措施是否有效是工作效率能否提高的一个必要条件.要使员工在工作中付出大的努力,管理者就必须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
作者:温世娣;张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自从英语教学中出现交际技能这一概念以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涌现了大量的针对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本文主要讨论在真实的英语语言教学中通过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中教与学质量的终目的.
作者:吴修玲;黄大鹏;许望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近几年来国内医学院校对学生评教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权重也越来越大;网上评教也渐渐进入各医学院,除了课堂教学质量的调查外,对实验课、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都可以方便地展开调查,更全面地获取各种反馈意见[1-2].在评价体系上,目前,国内医学院校采用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多为全校教师共用一个指标体系,而且医学院校的指标体系和理工科院校的指标体系没有明显区别,不能体现学科或专业特点,给评价的合理性、客观性、公正性带来不确定的影响,下面就医学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吴玉娟;曹镐禄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疗阵地的第一线,是接触和处理病人的第一关.而门诊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配药、注射、输液等工作频繁而重复.在为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几乎都是与患者零距离接触,与病人及病原微生物接触密切,在病人未确诊前就必须为病人做诊治处理,使护士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门诊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黄丽群;钟素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近几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在扩大,高校教师队伍也在快速膨胀.每年有大批青年教师走上讲坛,担负起高校教学管理任务.由此,高校教师队伍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占到一半以上,并将逐渐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他们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结构比较新,为高速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碰撞,使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也不同程度受到冲击和影响,表现出形形色色的价值失落和迷茫,出现了较普遍的职业道德失范现象,这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作者:廖娟娟;王海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高校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也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我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在党委学生工作部的统一指导下,按照中央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自身特点,把学生党建工作延伸到学生公寓,建立了学生工作部兼职学生组织员制度,选聘了一批高年级的正式学生党员担任兼职学生组织员,形成了学生公寓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公寓党建工作,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作者:罗小林;谢清平;谢云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近几年,赣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赣州市各级政府提高了对农村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此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体育设施建设.但总体看来,农村体育发展不平衡,满足不了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育文化需求,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身体素质,丰富农村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工作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
作者:刘赣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高等院校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及交流的重要场所,是他们成才、成长的重要环境,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2].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对提高大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王立;钟有添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前我国西医本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中医教学,但中医教学并不乐观.为了解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状况,特对我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和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以期提高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作者:刘振优;罗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通过显微摄像系统采集制作优良的切片图,从网上搜索下载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以及搜集或购买成品资源加工处理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组织胚胎学教学资源;用Dreamweaver 编写ASP(Active Server Page)+ Access数据库技术,进行资源在数据库的定位和存取,构建了组织胚胎学网络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校园网现有资源,搭建组织胚胎学网络教学平台(包括五大模块: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教学资源库、在线交流、相关知识及链接),并指导学生熟悉、应用它,使组织胚胎学网络教学资源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使教学活动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者:林卡莉;黄龙岗;况花荣;夏康;郑天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何根据医学生物化学自身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该学科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就成人医学教育的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谈几点体会.
作者:张小清;李建萍;左克强;罗雄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社会化、医学科技化的加速发展,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一直是国际关注的重大课题.2001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了全球医学教育低基本要求,保证各医学院校毕业生具有日后从医的核心能力,基本要求包括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与伦理、医学科学的基本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与研究等七个方面,其中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与伦理、沟通技能、批判性思维与研究这四项完全归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1].
作者:廖菁;陈弘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