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家龙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进行压缩雾化吸入时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探讨其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17例老年患者压缩雾化吸入的不良反应和护理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后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结论:护士正确掌握压缩雾化吸入法,可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减轻老年患者痛苦.
作者:张祖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比较10天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10天;治疗组前5天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后5天予奥美拉唑、替硝唑、克拉霉素治疗,疗程结束1月后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疗程结束1月后,治疗组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呈阴性者38例,阳性者2例,阴转率为95%;对照组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呈阴性者33例、阳性者7例,阴转率为82.5%.结论:10天序贯疗法治疗幽门杆菌感染的根治率较传统三联疗法高,具有显著性差异 .
作者:文静;陈义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用仪器法和手工法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以了解两种方法间的准确性和相关性.方法:用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同时进行显微镜直接计数.结果:两种方法所测定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系数r=0.965.结论:BC-5500血细胞分析仪操作方便,重复性好,检测速度快,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操作烦琐,重复性稍差.
作者:张丽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Th1/ Th2漂移与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ELISA法检测,对30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简称AS组)、22例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简称EH组)和25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血浆中IFN-γ和IL-4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AS组IFN-γ水平显著增高, 与EH组及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H组与健康组相比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IL-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组IFN-γ与IL-4比值较另两组增大.结论:Th1细胞活性亢进,导致Th1/ Th2漂移,促进了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作者:陈骏;周三清;吉庆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去甲万古霉素和万古霉素是化学结构相近的糖肽类抗生素,作用相似,属快效杀菌剂,对各种革兰阳性菌包括球菌和杆菌均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MIC大多为0.06~5mg/L.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及肠球菌对本品非常敏感,体内和体外细菌对本品不易产生耐药.然而,近年来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在临床已出现,并有增高的趋势,应引起重视,不要随便滥用.由于(去甲)万古霉素的适应症较严格,毒性突出,肾毒性显著,并且价格较高,所以临床一般不作为首选药.本文对我院2006年1月~12月去甲万古霉素应用情况作了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足森;徐小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肝外胆管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疾病,以往经外科手术治疗,虽比较彻底,但存在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较多等缺点.而内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弥补了外科手术的不足,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非手术的佳方法.现报告61例,分析如下.
作者:谢宁生;纪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布洛芬和乙酰氨基酚是两种主要的小儿退热剂,笔者对高热患儿分别应用布洛芬混悬液(简称美林)与对乙酰氨基酚溶液(简称泰诺林)进行治疗,观察了两药的退热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新妹;陈东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对12例宫颈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比较.结果:8例早期诊断,给予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后行宫颈搔刮术及宫颈缝扎,术后填塞止血纱止血.另4例被误诊为难免流产或不全流产;3例行钳刮术及宫颈缝扎术,疗效满意,1例因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行子宫切除.结论:宫颈妊娠病情凶险,应慎重对待,超声检查对宫颈妊娠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用甲氨喋呤联合宫颈缝扎治疗宫颈妊娠,效果良好.
作者:谢小青;邓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并发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上尿路结石并发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的患者资料.结果:术后患者血清BUN、Cr均恢复或接近正常,尿量恢复,结石排净率92.6%.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治疗上尿路结石并发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具有安全、疗效可靠、损伤小、能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病变的优点,可作为急性梗阻性肾衰竭的首选方法.
作者:奚晶;李龙滨;钟阳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评价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系统用于乳牙龋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3~11岁儿童乳牙龋病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8 例,分别采用Carisolv凝胶去腐和常规磨牙去腐,比较两组儿童的感受及治疗效果.结果:Carisolv凝胶治疗组痛苦小,两组术中疼痛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近期疗效评价两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系统用于乳牙龋病的治疗安全、有效无痛.
作者:潘钢;李红文;耿发云;邱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杨某某,女,28岁,2004年5月3日初诊.患者全身出现风团皮疹4天,时起时消,瘙痒,自认无特殊饮食,饮食尚可,大小便通,唯恶风、风吹即起,蔓延全身.
作者:胡德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即根据病情常规选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或硝酸类药物等;杏丁组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杏丁注射液,用法为20ml杏丁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疗程.结果:杏丁组治疗后心绞痛缓解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杏丁组在治疗后平均心肌缺血总时间明显减少而平均心肌缺血减少时间明显增加(P<0.01),在降低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方面,杏丁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或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危小军;谢东阳;廖伟;钟一鸣;谢东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频与高频超声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 对77例临床疑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在低频与高频条件下进行超声检查,分析阑尾炎图像的特点,对比不同条件下阑尾炎的显示效果.结果:阑尾炎中,低频超声检出率为62.9%,高频超声检出率为89.7%,两者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而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检出率为92.6%.阑尾脓肿的检出率两者均为100%,无显著差异.结论:高频及低频超声相互结合诊断急性阑尾炎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提高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
作者:徐颖;刘达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高血糖患者已成为众多专家的共识,但以往研究大多以持续性皮下胰岛素泵治疗(CSII)及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MSII)为手段.我们以诺和锐30强化治疗初诊T2DM患者,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等,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成旭;肖东泉;刘清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54例中、重度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住院患者进行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在通气2h、24h和治疗结束时作血气分析,比较pH、PaO2 、PaCO2 值的变化,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气管插管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通气后2h、24h,结束时pH值和PaO2 逐渐上升,PaCO2 逐渐下降,气管插管率下降、临床症状改善.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廖肇发;张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如能早期发现子宫颈癌前病变,可以完全控制其进一步发展直至完全治愈.许多研究表明,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HPV检测及其快速检测技术已成为子宫颈癌筛查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除HPV疫苗外,筛查仍然是早期发现子宫颈癌和切断其发展的主要手段.
作者:张飞凤;杨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加用清开灵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满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魏标松;娄元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刨削术在儿童增殖体切除中的运用.方法:对比传统手术与鼻内窥镜下刨削术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结果:传统手术14例中有4例鼻后孔残留鼾声无改善再次手术,有3例圆枕损伤,近圆枕处残留6例;5例分泌性中耳炎中2例术后声阻图B型变A型(占40%).内镜下刨削术17例,鼾声全部消失;7例分泌性中耳炎声阻图由B型变A型5例(71.4%);无增值体残留等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下增殖体刨削术在电视监视下操作手术安全、快速、出血少、易掌握、无并发症,可作为儿童增殖体切除的常规手术.
作者:江洪;凌泽毅;吴小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病历资料.结果:本组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术前确诊3例,剖腹探查后确诊13 例.单纯缝合修补加十二指肠减压8例;损伤处置管造瘘3例;转流术4例;带蒂游离空肠肠片修补1例.治愈14例;出现瘘1例;死亡2例.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容易延误诊断或漏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好.
作者:廖家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小腿远段、足跟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切取皮瓣面积大10cm×8cm,小5cm×3cm,皮瓣血管蒂长6~13cm ,蒂宽2~3cm.结果:临床应用16例,1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小部分坏死.结论:此皮瓣血运可靠,切取简便安全,覆盖范围大,可有效地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
作者:肖龙;廖敏;张东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