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开勇;杨庆春;黄世章;林汉良;苏祖兰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进行压缩雾化吸入时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探讨其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17例老年患者压缩雾化吸入的不良反应和护理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后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结论:护士正确掌握压缩雾化吸入法,可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减轻老年患者痛苦.
作者:张祖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及黄芪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将75例NH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配合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CHOP方案化疗,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中BFGF水平,并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中BFGF水平显著降低,近期疗效有上升趋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毒副反应明显降低.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降低与NHL患者预后有关的血清BFGF水平,配合化疗有明显的增效,减毒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曾小春;钟立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对12例宫颈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比较.结果:8例早期诊断,给予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后行宫颈搔刮术及宫颈缝扎,术后填塞止血纱止血.另4例被误诊为难免流产或不全流产;3例行钳刮术及宫颈缝扎术,疗效满意,1例因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行子宫切除.结论:宫颈妊娠病情凶险,应慎重对待,超声检查对宫颈妊娠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用甲氨喋呤联合宫颈缝扎治疗宫颈妊娠,效果良好.
作者:谢小青;邓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头位梗阻性难产的特点、原因及分娩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 026例中发生头位梗阻性难产20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产程情况,分娩方式.结果:头位梗阻性难产多见于胎方位异常和继发性宫缩乏力,持续性枕横位及持续性枕后位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和儿头下降是早期发现头位梗阻性难产的重要手段,是减少母儿并发症,提高围生儿质量的保证.
作者:尹琳;罗琼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婴幼儿采血过去常选用股静脉、颈静脉等部位,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并给患儿造成很大痛苦和危险.我科从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126例3岁以下婴幼儿进行颈静脉、股静脉和颞浅静脉采血对照.通过观察发现颞浅静脉采血优越于股静脉、颈静脉采血.其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丽玲;伊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小鼠出血时间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养血清脑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12天后,摘眼球取血,纸片法测定出血时间,比色法测定血清NO含量及NOS活性.结果:养血清脑颗粒各剂量组小鼠的出血时间均高于生理盐水组;养血清脑颗粒低剂量及中剂量组血清中的NO含量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养血清脑颗粒各剂量组NOS活性均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影响血管内皮功能,使血管扩张,延长出血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NOS活性、增加NO含量而实现的.
作者:刘斌;肖艳;程洁;黄宜兰;马芳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比较10天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10天;治疗组前5天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后5天予奥美拉唑、替硝唑、克拉霉素治疗,疗程结束1月后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疗程结束1月后,治疗组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呈阴性者38例,阳性者2例,阴转率为95%;对照组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呈阴性者33例、阳性者7例,阴转率为82.5%.结论:10天序贯疗法治疗幽门杆菌感染的根治率较传统三联疗法高,具有显著性差异 .
作者:文静;陈义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用仪器法和手工法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以了解两种方法间的准确性和相关性.方法:用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同时进行显微镜直接计数.结果:两种方法所测定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系数r=0.965.结论:BC-5500血细胞分析仪操作方便,重复性好,检测速度快,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操作烦琐,重复性稍差.
作者:张丽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 为RNA干扰介导基因治疗的体内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MCF-7 人乳腺癌细胞株, 接种于20 只裸小鼠右侧胸壁乳垫下, 移植细胞总数为1×106 /只.观察肿块生长情况, 至30天牺牲荷瘤鼠, 切除肿块作病理切片.结果:接种后第10 天在接种部位可见结节, 肿瘤移植成功率(成瘤率) 为95% (19/20).切除肿块病理学检查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该方法建立的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 成功率高, 肿瘤符合人乳腺癌特性, 为研究人乳腺癌提供了重要工具.
作者:谢富华;王润秀;李昌武;梁念慈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对大中专学生结素强阳性者预防性服用抗结核药物,之后进行追踪观察,以了解其在减少结核发病中的价值.方法:新生入学时做结核菌素(PPD)试验和胸透,PPD强阳性(注射局部硬结直径≥20mm)者在知情同意基础上开展预防性治疗,并对治疗与未治疗组进行发病情况的追踪观察及对比分析,以了解预防性治疗的实际效果.结果:大中专学生结核感染情况较严重,结素阳性率平均74.2%,强阳性率平均12.6%;对结素强阳性者开展预防性治疗,减少结核发病的保护率高达79.88%;结素强阳性未治疗者肺结核年发病率高达614.54/10万,是结素阴性及一般阳性者(67.03/10万)的9.2倍.结论:大中专学生结核感染情况较严重,是结核暴发流行的严重隐患之一,结素强阳性者预防性治疗对减少结核病的发生具有明显效果,是控制大中专院校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朱俊芳;刘伟江;刘柏辉;钟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在中期引产宫颈条件不成熟,特别是初产、疤痕子宫中期引产,以及高危妊娠必须引产者,如重度子痫前期,引产过程中并发症有不少,如宫颈裂伤、后穹窿穿孔、产后大出血,我院自2006年开始使用米非司酮配合利凡诺应用中期引产,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可减少软产道损伤和产时出血.现报导如下.
作者:刘桂荣;胡莉琴;易姗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常规CT扫描与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T,HRCT)扫描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探讨HRCT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具有明显的颅底骨折症状的135例病例采用GE Hispeed NX/i系列双螺旋CT扫描机,先CT常规扫描(层厚层间距5mm),然后进行HRCT扫描,并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135例颅底骨折中HRCT显示骨折线105例,CT常规扫描显示骨折线69例,二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结论:HRCT扫描法能大幅提高颅底骨折的诊断率.
作者:鲍坤旺;周牮;廖凤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联合检测CA-125和甲胎蛋白(AFP)提高肝癌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率.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内CA-125的含量,并结合AFP指标联合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由CA-125单项检测的59.4%和AFP单项检测的75.0%提高到两项共同检测的90.7%.结论:测定血清CA-125并结合AFP指标检测在肝癌的诊断上,能提高其特异性和阳性率.
作者:钟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气管狭窄重建术患者术前常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给麻醉和手术带来很大风险,我院于2006年7月~2007年1月对2例严重气管狭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海玉;叶军明;刘金龙;彭道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ST 段抬高心肌梗死在急诊冠脉介入中发生室颤(VF)的临床特征和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对50例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中有无室颤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9例发生心室颤动(VF组),41例患者没有发生心室颤动(无VF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与冠脉造影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相似.VF组冠脉内溶栓占33.3%,无VF组冠脉内溶栓2.4%,两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VF组三支病变占77.7%,无VF组占33.3%,两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在ST段抬高的心梗患者在急诊冠脉介入时室颤发生可能与冠脉内急性闭塞处血栓负荷有关.(2)在ST段抬高的心梗患者在急诊冠脉介入时室颤发生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李甘杨;韩福生;孙涛;刘巍;陈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数字血管减影(DSA)下等离子消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在数字血管减影(DSA)引导下,采用经皮等离子消融髄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48个间隙,其中C4~512个间隙,C5~628个间隙,C6~78个间隙,所有病例均经MRI确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符合.结果:治疗前后用VAS评分评价疗效,术后1天、1周、1月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远期评分用ODOM分级评分评价疗效,术后半月、1月、3月、6月的优良率分别为78.5%、73.4%、78.91%、80.22%.术后无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数字血管减影(DSA)引导下采用经皮等离子消融髄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无并发症.
作者:朱宏骞;熊东林;蒋劲;肖礼祖;张强;张德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力竭运动大鼠血脂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大鼠游泳运动训练至力竭后测定大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及血糖(BS)、丙二醛(MDA)和全血血红蛋白(Hb)的含量.结果:葛根素能使力竭运动大鼠TC的含量显著下降;HDL的含量显著升高;LDL和VLDL的含量显著下降;SOD活性、BS、Hb含量显著升高;MDA含量、GOT活性显著下降.结论:葛根素对力竭运动大鼠可显著降低血脂、清除运动后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和提高BS、Hb含量.
作者:钟星明;肖海;刘春棋;江丽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和曲美布汀联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采用联合服用曲美布汀,双歧三联活菌片;对照组40例,采用单服曲美布汀.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复发率15.2%,明显低于对照组37.5%(P<0.01).结论:联合微生态制剂和曲美布汀联合能有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作者:温建军;邱荣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II)和静脉连续胰岛素输注(CVII)在糖尿病酮症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66例糖尿病酮症患者分为两组,CSII组32例和CVII组34例,观察两组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明显下降,尿酮体均能恢复正常, CSII组在平均胰岛素用量、静脉补液量、血糖、血酮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均低于CVII组.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CSII 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能更快、更有效地纠正代谢紊乱,控制高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谢宝强;刘启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48例宫腔粘连病例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中宫颈粘连4例(8.3%);宫颈和宫腔粘连12例(25%);宫颈内口粘连32例 (66.7%).引起宫腔粘连的原因有不规范的宫腔手术操作;慢性宫颈炎及子宫内膜炎未经治疗,术后宫腔感染.结论:人工流产后一旦出现闭经应该考虑宫腔粘连,怀疑宫腔粘连时应尽早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
作者:邓曦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