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宇波;谢海燕;曾频频;钟磊;刘卫兰;邱玉梅;李文华
去甲万古霉素和万古霉素是化学结构相近的糖肽类抗生素,作用相似,属快效杀菌剂,对各种革兰阳性菌包括球菌和杆菌均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MIC大多为0.06~5mg/L.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及肠球菌对本品非常敏感,体内和体外细菌对本品不易产生耐药.然而,近年来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在临床已出现,并有增高的趋势,应引起重视,不要随便滥用.由于(去甲)万古霉素的适应症较严格,毒性突出,肾毒性显著,并且价格较高,所以临床一般不作为首选药.本文对我院2006年1月~12月去甲万古霉素应用情况作了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足森;徐小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妊娠期及分娩期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别与普通人群,而准确的血流动力学报告,可以指导医生的临床治疗.采集血流动力学标本,临床上常常运用动脉穿刺术,包括桡动脉穿刺、股动脉穿刺、足背动脉穿刺等.桡动脉表浅,易触摸,容易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因此桡动脉穿刺常常广泛运用于临床工作中.我采用了左手食指、中指触及动脉波动后两指分开,暴露明显动脉波动起伏后垂直穿刺,效果更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峰;韩清波;冷玲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联合检测CA-125和甲胎蛋白(AFP)提高肝癌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率.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内CA-125的含量,并结合AFP指标联合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由CA-125单项检测的59.4%和AFP单项检测的75.0%提高到两项共同检测的90.7%.结论:测定血清CA-125并结合AFP指标检测在肝癌的诊断上,能提高其特异性和阳性率.
作者:钟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如能早期发现子宫颈癌前病变,可以完全控制其进一步发展直至完全治愈.许多研究表明,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HPV检测及其快速检测技术已成为子宫颈癌筛查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除HPV疫苗外,筛查仍然是早期发现子宫颈癌和切断其发展的主要手段.
作者:张飞凤;杨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数字血管减影(DSA)下等离子消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在数字血管减影(DSA)引导下,采用经皮等离子消融髄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48个间隙,其中C4~512个间隙,C5~628个间隙,C6~78个间隙,所有病例均经MRI确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符合.结果:治疗前后用VAS评分评价疗效,术后1天、1周、1月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远期评分用ODOM分级评分评价疗效,术后半月、1月、3月、6月的优良率分别为78.5%、73.4%、78.91%、80.22%.术后无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数字血管减影(DSA)引导下采用经皮等离子消融髄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无并发症.
作者:朱宏骞;熊东林;蒋劲;肖礼祖;张强;张德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子宫肌瘤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30~50 岁的妇女,以往治疗以药物治疗、手术切除为主.我院于2005年开展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现将其中随访的一例患者做如下报告.
作者:谢士彪;陈友佳;宋于生;邹嵩;谢可平;田云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氟乙酰胺是抗凝血杀鼠剂的一种,属高毒类.在体内能抑制能量的生成,可引起循环、消化、呼吸、神经系统等一系列中毒症状,主要损害心脏及中枢神经.中毒后表现头痛,头昏,视物模糊,乏力,肌颤,四肢发麻,痉挛,抽搐,烦躁不安,谵妄,脑水肿,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作者:罗小娟;王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及F波测定对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Keypoit肌电图仪对100例糖尿病(DM)患者,其中有周围神经损害临床表现(DM-Ⅰ组) 50例和无周围神经损害临床表现(DM-Ⅱ组) 50例,与50例对照组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及F波测定.结果:两组的NCV及F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而DM-Ⅰ组与DM-Ⅱ组所测的NCV及F波比较亦有显著差异,DM-Ⅰ组NCV异常率达88%, DM-Ⅱ组NCV异常率达54%,对照组NCV异常率仅为2%,感觉神经较运动神经损害严重,下肢神经损害较上肢严重.结论:NCV及F波的检测有利于DM早期周围神经病的诊断.
作者:黄月红;刘宏文;古贱秀;钟俜;漆化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小鼠出血时间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养血清脑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12天后,摘眼球取血,纸片法测定出血时间,比色法测定血清NO含量及NOS活性.结果:养血清脑颗粒各剂量组小鼠的出血时间均高于生理盐水组;养血清脑颗粒低剂量及中剂量组血清中的NO含量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养血清脑颗粒各剂量组NOS活性均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影响血管内皮功能,使血管扩张,延长出血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NOS活性、增加NO含量而实现的.
作者:刘斌;肖艳;程洁;黄宜兰;马芳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进行压缩雾化吸入时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探讨其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17例老年患者压缩雾化吸入的不良反应和护理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后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结论:护士正确掌握压缩雾化吸入法,可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减轻老年患者痛苦.
作者:张祖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小腿远段、足跟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切取皮瓣面积大10cm×8cm,小5cm×3cm,皮瓣血管蒂长6~13cm ,蒂宽2~3cm.结果:临床应用16例,1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小部分坏死.结论:此皮瓣血运可靠,切取简便安全,覆盖范围大,可有效地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
作者:肖龙;廖敏;张东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Fitz首先提出阑尾切除术是本病的合理治疗方法,MoBurmey首次使用麦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该手术切口被视为经典切口一直沿用至今,我们于2000年1月~2007年12月间,经筛选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1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忠明;彭朕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冠心病不同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受试者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5例;正常对照组21例.CRP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冠心病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AMI组CRP(28.08±4.26mg/L)高于UA组(8.4±1.52mg /L),P<0.001.结论:血清CRP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其变化可早期预测AMI的发生.
作者:邱承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和预见性护理等措施,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9%.结论:脑出血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具有一定的诱因及临床先兆,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及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地防止脑出血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和发展,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俞明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院于2000年开始,进行了48例起搏器植入术,在临床和护理实践中,进行了护理创新,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谢稚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用肺顺应性环的变化评估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需要行单肺通气的患者20例,麻醉诱导完成双腔管后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双腔管插管位置进行调整:将双腔管管端分别调整至正确位置(T1)、过深位置(T2管端位于左下支气管内)、过浅位置(T3管端位于左支气管开口处).每个阶段行IPPV通气15min,并观察及记录吸气峰压(Ppeak)、SpO2、MAP、容量-阻力曲线(P-V环).结果:T2与T1相比Ppeak值及SpO2值有显著差异(P<0.01).以管端位置正确时(T1)P-V环为参照,T3时P-V环的特征无明显变化.T2时P-V环环体显著变形延长,曲线斜率明显右偏移位.结论:正确应用旁气流通气监测技术可以及时、准确的发现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位置改变,提示麻醉医生正确的判断导管位置并进行调整.
作者:叶军明;谢海玉;刘宇明;曾琳;钟茂林;单热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ST 段抬高心肌梗死在急诊冠脉介入中发生室颤(VF)的临床特征和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对50例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中有无室颤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9例发生心室颤动(VF组),41例患者没有发生心室颤动(无VF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与冠脉造影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相似.VF组冠脉内溶栓占33.3%,无VF组冠脉内溶栓2.4%,两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VF组三支病变占77.7%,无VF组占33.3%,两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在ST段抬高的心梗患者在急诊冠脉介入时室颤发生可能与冠脉内急性闭塞处血栓负荷有关.(2)在ST段抬高的心梗患者在急诊冠脉介入时室颤发生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李甘杨;韩福生;孙涛;刘巍;陈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高血糖患者已成为众多专家的共识,但以往研究大多以持续性皮下胰岛素泵治疗(CSII)及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MSII)为手段.我们以诺和锐30强化治疗初诊T2DM患者,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等,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成旭;肖东泉;刘清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乳腺癌保乳手术不同瘤距对切缘状态及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对48例符合保乳指针并有保乳意愿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术,术中根据测量大体标本切缘距瘤缘,分瘤距为1~2cm组和瘤距为2~3cm组,行术中全周切缘冰冻病理检查,术后12月依照美容评定标准评价患侧乳房美观满意度,术后行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瘤距1~2cm组26例,切缘阳性率11.5%(3/26);瘤距2~3cm组22例,切缘阳性率4.5%(1/22),两组比较在乳腺癌切缘阳性率方面1~2cm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予以扩大切除后2例切缘阴性,归于2~3cm组,2例仍切缘阳性而放弃保乳手术.两组术后12个月美容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瘤距1~2cm组优于2~3cm组.随访1年两组均未见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结论:保证切缘阴性,切缘距肿瘤缘1~2cm是保乳手术的合理肿瘤切除范围,可获得良好美容效果.
作者:王永霞;张爱玲;陈彩芹;张蓉;钟慕仪;袁领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性低钠性脑病的病因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30例诊断为低钠性脑病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经补钠及对症治疗后26例治愈,4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临床治疗过程中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早期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是预防、诊断、治疗低钠性脑病的关键.
作者:邱彦夫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