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娟;王媛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方法:43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A(23例),在全程间歇化疗、胸腔抽液治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针灸、按摩、呼吸功能训练法,对照B组(20例)常规疗法.结果:A组在胸水吸收,胸部X线及B超检查等方面疗效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显著.
作者:杨清儒;谢永康;王学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环行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妇科检查、细胞学、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病变的181例患者,采用LEEP治疗,切除宫颈病变组织并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病人反应及术后宫颈修复情况.结果:LEEP平均手术时间12min,出血量9ml,病人无痛苦,术后2月宫颈上皮覆盖率达88.5%,有效率95.8%.结论:LEEP治疗宫颈病变简单、安全、成功率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西滢;张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改善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病人舒适度,提高遵医行为,延长面向下体位的时间和体位执行的有效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提高视网膜脱离复位率.方法: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说明术后特殊体位的重要,利用各种方法使病人对术后体位有正确的认识和掌握并采取各种方法减轻由特殊体位带来的不适.结果:病人能认识到坚持特殊卧位的重要性,并能正确采取面向下卧位,尽量延长特殊卧位时间,没有出现因卧位不正确引起的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病人术后采取正确的体位是非常重要的,做好相关的知识宣教和提供相关护理措施能提高病人遵医行为,缓解病人不适.
作者:谢满;肖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和预见性护理等措施,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9%.结论:脑出血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具有一定的诱因及临床先兆,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及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地防止脑出血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和发展,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俞明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松解汤对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18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90例.两组术后患者在胃肠功能恢复前均进全流食,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手术后6~12h开始口服自拟松解汤,至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程度.结果:松解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腹胀情况明显减少(P<0.01).结论:松解汤有行气、消积、止痛、增加肠蠕动或减轻腹胀促进肛门排气的作用,可有效促进剖宫产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红;张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微创DHS内固定手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对21例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治疗结果满意,2例死亡,其中1例术后第2天死于肺梗,另1例术后8个月死于基础疾病.结论:闭合复位微创DHS固定治疗超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病死率、致残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肖诗梁;钱锐;郭来洲;刘振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和曲美布汀联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采用联合服用曲美布汀,双歧三联活菌片;对照组40例,采用单服曲美布汀.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复发率15.2%,明显低于对照组37.5%(P<0.01).结论:联合微生态制剂和曲美布汀联合能有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作者:温建军;邱荣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药物支架时代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例无保护左主干病人,开口病变2例,体部病变3例,远段病变4例(均累及前降支,回近支开口),近中段病变1例,左主干整程病变1例.狭窄均≥50%,按标准方法行PCI.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心绞痛全部缓解,2例心功能不全病人射血分数提高了10%以上.随访无死亡病例.结论:药物支架置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疗效显著、安全.正确的病例选择、策略选择及操作技巧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谢东明;刘海荣;严章林;谢东阳;钟一鸣;廖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终末期肾病病人生活质量低下,需终年透析才能维持生命,肾移植术为终末期肾病病人带来了希望和转机,而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创伤,移植后易发的并发症更是给病人予以沉痛打击,为大程度地减轻移植术后病人的痛苦和不适,减轻病人的精神障碍,促进病人的全面康复,我科于2002年6月~2004年2月对22例同种异体肾移植病人术后进行了舒适护理,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正华;肖芳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比较10天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10天;治疗组前5天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后5天予奥美拉唑、替硝唑、克拉霉素治疗,疗程结束1月后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疗程结束1月后,治疗组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呈阴性者38例,阳性者2例,阴转率为95%;对照组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呈阴性者33例、阳性者7例,阴转率为82.5%.结论:10天序贯疗法治疗幽门杆菌感染的根治率较传统三联疗法高,具有显著性差异 .
作者:文静;陈义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赣州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存在的过敏原,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欧蒙印迹法体外半定量检测620例患者血清中吸入组和食物组特异性过敏原IgE抗体.结果:6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有440例血清过敏原IgE呈阳性,占为71%,其中吸入组中屋尘39.5%阳性率高,其次为狗毛36.1%、猫毛27.7%、尘螨20%;食物组中淡水鱼27.9%阳性率高,其次为海鱼21.9%、蟹9.4%、花生9.2%,对1种过敏原阳性反应14.2%,同时对2种或2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反应56.8%.结论:屋尘、猫毛、狗毛、尘螨、淡水鱼、海鱼、蟹是赣州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主要致敏原,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致敏原,以降低发病率或复发率.
作者:李立明;李金玉;叶小英;张靖宇;孙传寿;钟来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气流受限,阻力增加,通气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发作性疾病,可呈进行性发展,多与肺部对有害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本人从痰瘀论治治疗哮证,现将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叶广才;温敬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及黄芪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将75例NH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配合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CHOP方案化疗,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中BFGF水平,并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中BFGF水平显著降低,近期疗效有上升趋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毒副反应明显降低.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降低与NHL患者预后有关的血清BFGF水平,配合化疗有明显的增效,减毒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曾小春;钟立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对大中专学生结素强阳性者预防性服用抗结核药物,之后进行追踪观察,以了解其在减少结核发病中的价值.方法:新生入学时做结核菌素(PPD)试验和胸透,PPD强阳性(注射局部硬结直径≥20mm)者在知情同意基础上开展预防性治疗,并对治疗与未治疗组进行发病情况的追踪观察及对比分析,以了解预防性治疗的实际效果.结果:大中专学生结核感染情况较严重,结素阳性率平均74.2%,强阳性率平均12.6%;对结素强阳性者开展预防性治疗,减少结核发病的保护率高达79.88%;结素强阳性未治疗者肺结核年发病率高达614.54/10万,是结素阴性及一般阳性者(67.03/10万)的9.2倍.结论:大中专学生结核感染情况较严重,是结核暴发流行的严重隐患之一,结素强阳性者预防性治疗对减少结核病的发生具有明显效果,是控制大中专院校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朱俊芳;刘伟江;刘柏辉;钟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的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诊断.方法:对7例GS的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S组织学上表现为弥漫分布、形态相对一致的分化较差细胞,小至中等大小,胞质少,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染色质细腻.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6例,CD43表达6例,CD68表达5例, CD99表达4例, CD34表达3例, CD15表达1例.结论:GS在常规石蜡包埋切片上的形态学特点与恶性淋巴瘤极其相似,易造成误诊.联合使用MPO、CD68、CD43、CD34、CD99等多种粒系抗体进行免疫表型的检测可使绝大多数GS得到确诊.
作者:齐淑轶;邓莅霏;蔡勇;黄传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后抚触对新生儿体重、进奶量、睡眠与胎便变黄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剖宫产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分二组,其中游泳加抚触组100例,单纯游泳组100例,将出院体重、睡眠质量、进奶量、胎便变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应用游泳加抚触的新生儿出院体重、睡眠质量、进奶量、胎便变黄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游泳加抚触体重复升快、睡眠质量高、进奶多,并更能促进胎便排出与胎便变黄.
作者:刘素梅;李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趋化性细胞因子ENA-78、IL-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EM患者及20例非EM患者(对照组)腹腔液中ENA-78和IL-8水平.结果:EM组患者腹腔液ENA-78、IL-8的水平 (326.25±231.35pg/ml、3.58±1.98 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23.85±61.42pg/ml、1.25±0.78ng/ml)(P<0.05);EM组Ⅲ~Ⅳ期患者腹腔液中ENA-78、IL-8水平(504.65±256.14pg/ml、4.87±1.59ng/ml)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腹腔液ENA-78、IL-8水平(210.12±102.23pg/ml、2.06±1.55 ng/ml,P<0.05);EM组及对照组增生期和分泌期腹腔液中ENA-78、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液中ENA-78、IL-8的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EM患者腹腔液中ENA-78、IL-8水平增高,与期别相关,可能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因素之一.
作者:姚赛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即根据病情常规选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或硝酸类药物等;杏丁组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杏丁注射液,用法为20ml杏丁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疗程.结果:杏丁组治疗后心绞痛缓解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杏丁组在治疗后平均心肌缺血总时间明显减少而平均心肌缺血减少时间明显增加(P<0.01),在降低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方面,杏丁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或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危小军;谢东阳;廖伟;钟一鸣;谢东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频与高频超声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 对77例临床疑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在低频与高频条件下进行超声检查,分析阑尾炎图像的特点,对比不同条件下阑尾炎的显示效果.结果:阑尾炎中,低频超声检出率为62.9%,高频超声检出率为89.7%,两者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而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检出率为92.6%.阑尾脓肿的检出率两者均为100%,无显著差异.结论:高频及低频超声相互结合诊断急性阑尾炎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提高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
作者:徐颖;刘达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冠心病不同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受试者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5例;正常对照组21例.CRP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冠心病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AMI组CRP(28.08±4.26mg/L)高于UA组(8.4±1.52mg /L),P<0.001.结论:血清CRP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其变化可早期预测AMI的发生.
作者:邱承尧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