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儒;谢永康;王学群
目的:探讨头位梗阻性难产的特点、原因及分娩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 026例中发生头位梗阻性难产20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产程情况,分娩方式.结果:头位梗阻性难产多见于胎方位异常和继发性宫缩乏力,持续性枕横位及持续性枕后位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和儿头下降是早期发现头位梗阻性难产的重要手段,是减少母儿并发症,提高围生儿质量的保证.
作者:尹琳;罗琼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用肺顺应性环的变化评估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需要行单肺通气的患者20例,麻醉诱导完成双腔管后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双腔管插管位置进行调整:将双腔管管端分别调整至正确位置(T1)、过深位置(T2管端位于左下支气管内)、过浅位置(T3管端位于左支气管开口处).每个阶段行IPPV通气15min,并观察及记录吸气峰压(Ppeak)、SpO2、MAP、容量-阻力曲线(P-V环).结果:T2与T1相比Ppeak值及SpO2值有显著差异(P<0.01).以管端位置正确时(T1)P-V环为参照,T3时P-V环的特征无明显变化.T2时P-V环环体显著变形延长,曲线斜率明显右偏移位.结论:正确应用旁气流通气监测技术可以及时、准确的发现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位置改变,提示麻醉医生正确的判断导管位置并进行调整.
作者:叶军明;谢海玉;刘宇明;曾琳;钟茂林;单热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在中期引产宫颈条件不成熟,特别是初产、疤痕子宫中期引产,以及高危妊娠必须引产者,如重度子痫前期,引产过程中并发症有不少,如宫颈裂伤、后穹窿穿孔、产后大出血,我院自2006年开始使用米非司酮配合利凡诺应用中期引产,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可减少软产道损伤和产时出血.现报导如下.
作者:刘桂荣;胡莉琴;易姗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方法:43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A(23例),在全程间歇化疗、胸腔抽液治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针灸、按摩、呼吸功能训练法,对照B组(20例)常规疗法.结果:A组在胸水吸收,胸部X线及B超检查等方面疗效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显著.
作者:杨清儒;谢永康;王学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介入治疗对晚期宫颈癌急性出血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对35例晚期宫颈癌急性出血患者采用超选择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近期止血效果.结果: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宫颈癌急性出血有效率为91.4%(32/35).结论:采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晚期宫颈癌急性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志勇;曹岩灯;罗建文;黄文金;郑俊琼;郑秋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评价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系统用于乳牙龋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3~11岁儿童乳牙龋病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8 例,分别采用Carisolv凝胶去腐和常规磨牙去腐,比较两组儿童的感受及治疗效果.结果:Carisolv凝胶治疗组痛苦小,两组术中疼痛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近期疗效评价两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系统用于乳牙龋病的治疗安全、有效无痛.
作者:潘钢;李红文;耿发云;邱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冠心病不同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受试者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5例;正常对照组21例.CRP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冠心病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AMI组CRP(28.08±4.26mg/L)高于UA组(8.4±1.52mg /L),P<0.001.结论:血清CRP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其变化可早期预测AMI的发生.
作者:邱承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CT对晚期前列腺癌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16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CT诊断情况.结果:在平均随访16(12~21)个月时,16例患者均有骨转移,有1例出现直肠周围肿块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结论:CT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结合PSA检查结果,用CT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内脏的转移.
作者:华余强;夏维木;刘国保;方心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小腿远段、足跟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切取皮瓣面积大10cm×8cm,小5cm×3cm,皮瓣血管蒂长6~13cm ,蒂宽2~3cm.结果:临床应用16例,1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小部分坏死.结论:此皮瓣血运可靠,切取简便安全,覆盖范围大,可有效地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
作者:肖龙;廖敏;张东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婴儿期又称乳儿期,指出生后到满周岁前[1].该期患儿全身皮肤红润娇嫩,因此临床做过敏试验行皮内注射时容易造成假阳性.我科自2004~2007年为患儿做药物过敏试验皮内注射时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提高了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淋巴结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淋巴结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CA、CD3、UCHL1、CD20、CD79a、CD56,TIA-1、Granzyme B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ER在淋巴结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3例淋巴结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病理学组织学改变表现为淋巴结结构破坏,瘤细胞多形性,中等大小至大细胞弥漫浸润,其中2例有大片坏死,LCA、CD3、CD56、TIA-1、Granzyme B免疫标记及EBER原位杂交阳性表达率100%.结论:淋巴结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根据特征性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表型特点及EBER原位杂交阳性能准确诊断.
作者:梅开勇;杨庆春;黄世章;林汉良;苏祖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Kikuchi淋巴结炎(KD)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做好与相似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Kikuchi淋巴结炎临床表现、淋巴结活检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结果:该病11例发生于女性,14例表现在颈部多发性淋巴结肿大,伴有持续性低热、高热或不规则热稽留热,有外周血白细胞降低,普通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淋巴结内不同程度的组织细胞增生、凝固性碎屑性坏死、有正常淋巴结结构保存,免疫组化染色示组织细胞CD68大片状阳性S100部分阳性,CK、CD20、CD45RO、CD30均阴性.结论:Kikuchi淋巴结炎是一自限性非肿瘤性病变,在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染色均有特异性,结合各方面表现能极大提高一次性正确诊断率.
作者:李荣;王冬梅;雷先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加用清开灵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满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魏标松;娄元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趋化性细胞因子ENA-78、IL-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EM患者及20例非EM患者(对照组)腹腔液中ENA-78和IL-8水平.结果:EM组患者腹腔液ENA-78、IL-8的水平 (326.25±231.35pg/ml、3.58±1.98 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23.85±61.42pg/ml、1.25±0.78ng/ml)(P<0.05);EM组Ⅲ~Ⅳ期患者腹腔液中ENA-78、IL-8水平(504.65±256.14pg/ml、4.87±1.59ng/ml)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腹腔液ENA-78、IL-8水平(210.12±102.23pg/ml、2.06±1.55 ng/ml,P<0.05);EM组及对照组增生期和分泌期腹腔液中ENA-78、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液中ENA-78、IL-8的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EM患者腹腔液中ENA-78、IL-8水平增高,与期别相关,可能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因素之一.
作者:姚赛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并发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方法:对12例化疗后发生ATLS与未发生ATLS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对发生ATLS的患者化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发生ATLS的高危因素可能与外周血白细胞数量、骨髓幼稚细胞比例、生化中乳酸脱氢酶、血尿酸有关;ATLS均表现为高钾血症、高磷血症、高尿酸血症、低钙血症及肾功能损害,并且预后差,死亡率高.4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6例及时治疗后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结论:针对可能出现ATLS的患者进行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林素霞;蒋俊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如能早期发现子宫颈癌前病变,可以完全控制其进一步发展直至完全治愈.许多研究表明,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HPV检测及其快速检测技术已成为子宫颈癌筛查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除HPV疫苗外,筛查仍然是早期发现子宫颈癌和切断其发展的主要手段.
作者:张飞凤;杨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如孕12~18周大小子宫选择经阴式全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82例阴式全宫切除术与46例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复诊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改良阴式全宫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少于腹式全宫切除术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诊的情况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改良阴式全宫切除术扩大了阴式全宫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为非脱垂性子宫切除找到了一条微创、简便、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曾麟;杨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改善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病人舒适度,提高遵医行为,延长面向下体位的时间和体位执行的有效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提高视网膜脱离复位率.方法: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说明术后特殊体位的重要,利用各种方法使病人对术后体位有正确的认识和掌握并采取各种方法减轻由特殊体位带来的不适.结果:病人能认识到坚持特殊卧位的重要性,并能正确采取面向下卧位,尽量延长特殊卧位时间,没有出现因卧位不正确引起的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病人术后采取正确的体位是非常重要的,做好相关的知识宣教和提供相关护理措施能提高病人遵医行为,缓解病人不适.
作者:谢满;肖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肝外胆管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疾病,以往经外科手术治疗,虽比较彻底,但存在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较多等缺点.而内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弥补了外科手术的不足,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非手术的佳方法.现报告61例,分析如下.
作者:谢宁生;纪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用仪器法和手工法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以了解两种方法间的准确性和相关性.方法:用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同时进行显微镜直接计数.结果:两种方法所测定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系数r=0.965.结论:BC-5500血细胞分析仪操作方便,重复性好,检测速度快,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操作烦琐,重复性稍差.
作者:张丽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