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萍;丁小红;颜友良
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主要是传统的手术方式和腹腔镜的手术方式,作者改进传统手术方式,采用无需拆线微创小切口手术方法.自2004年12月~2007年3月共施行小儿斜疝手术262例,取得非常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光;陈文松;李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男婴,孕足月,剖宫产,产后评分好、无异常.出生后15天午后4时左右,患儿突然出现面色发绀,急送医院抢救,到医院时心跳、呼吸停止,宣布死亡.
作者:何珏;颜峰平;贺方兴;杨庆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分娩过程中胎儿如吸入羊水或吞入羊水量过多,以及吞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可刺激新生儿的胃粘膜,导致胃酸及粘液分泌亢进而引起呕吐和窒息,2007年我科用新生儿吸引管给经剖宫产出生5分钟内的新生儿吸净口鼻、咽喉及胃内羊水和粘液来预防呕吐及窒息,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朱虹;赖香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病人,其中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2例,十二指肠腹腔内破裂3例,均手术治疗.单纯修补术2例,十二指肠憩室化术1例,蕈状管吊置造瘘引流1例,损伤肠段吻合1例.结果:术前确诊1例,全组治愈4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贯彻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重视整体治疗等是救治中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建诚;赖剑;肖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食道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单纯放疗局部复发率较高,应用化疗增敏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及提高5年生存率.多西他赛是一种活性较高的抗肿瘤药物,具有增敏作用.我院采用此方法治疗食管癌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镇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纳洛酮并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201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舒血宁,治疗组为舒血宁和纳洛酮,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等基础上,观察病人症状及言语情况,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血宁、纳洛酮并用治疗急性脑梗死起效快、疗效好,具有降低病死率、减少致残率的优点.
作者:邱承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外科急腹症.其病情凶猛,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病情转归复杂多变、预后较差而倍受外科临床和学术界关注.现将我院外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7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肖江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术前进行高危因素评估及对高危人群重点宣教、术后早期指导和协助功能训练.结果:本组病人无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结论:通过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邱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院自2004年2月开始开展全气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以下简称LC),到2008年8月止,共施行LC手术330例.护理在配合完成手术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艺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1年3月至2007年3月,我科共收治了6例因上睑基底细胞癌致上睑、眶上缘、眉缺损的患者,都经过一期行预制颞额浅筋膜-鼻中隔粘膜软骨复合岛状皮瓣,二期行复合岛状皮瓣转移上睑再造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慧莲;李章红;丁洪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较复杂,表现为单侧基底神经节损害,引起偏侧舞蹈症甚少,现报告1例.1临床资料1.1病例患者男,79岁,因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3天入院,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以面部,口角,腕,肘,肩,膝关节明显,睡眠时消失.无肢体麻木,抽搐,无意识障碍.
作者:冯李长;刘承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定量三尖瓣瓣环运动评价慢性肺心病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取3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经胸超声检查,采用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应用DTI对右室侧壁中间部、后室间隔中间部、三尖瓣前叶及隔叶瓣环等部位的运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肺心病组三尖瓣前叶及隔叶瓣环处V5、VE、VE/VA均明显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VA在侧壁及后间隔的中间部均有所升高,但在瓣环处均减低.肺心病组瓣环处及中间部处组织运动,Vs、VE、VE/VA在侧壁与后间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TI定量三尖瓣瓣环运动能准确、直观地反映肺心病患者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葛贻珑;陈卫华;任苓;吴国斌;叶军;游宇光;凌月蓉;肖文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缬沙坦是一种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物,通过选择性拮抗血管紧张素受体(AT1)发挥作用[1].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是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个有力的预测指标,也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付华宾;胡孟泉;董一民;黄爱英;孙丽萍;刘小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血气分析是判断患者呼吸、氧化及酸碱平衡状态的必需指标,对临床急、重症患者的监护和抢救尤为重要[1].桡动脉解剖位置表浅,易于固定、按压,能有效地避免血肿形成,而且避免暴露,重复性好,所以临床上大都选用桡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2].
作者:张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是指原发于膈平面至骨盆入口处的非腹膜后器的肿瘤,该病发病率低,仅占全身肿瘤的0.07%~0.20%[1],占全身软组织肿瘤的10%~20%,高发年龄为50~60岁,约60%~85%为恶性,术后复发率高达60%~90%[2],但手术切除仍是有效的根治方法.我院自1985~2005年收治经手术治疗32例病人,现对其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国生;王晓俊;王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耳气压伤是由于中耳鼓室内外压力不能平衡而产生的一种病理改变,是高压氧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7年5月开展高压氧治疗以来共有8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序的中耳气压伤,现就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以减少中耳气压伤的发生.
作者:伍国华;朱延丹;钟江;王春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但有时仅以脊髓的病灶为主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称之为脊髓型MS.我院从1999年至2007年收治80例MS中,脊髓型MS16例占20%,现分析如下.
作者:温茂林;李广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tic purpura)是临床血液学上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目前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金凤;邓瑜君;肖为;胡飞;罗萍;胡苏;黄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为了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或避免致残率,我科除严格按新生儿窒息方案进行规范复苏外,还着重加强了复苏后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小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本文收集了本院神经内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治疗轻中度脑出血3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献忠;黄丽萍;蔡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