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丁克文;程期凰;冯绪芬

关键词:女性, 泌尿生殖道, 解脲支原体培养, 支原体感染, 非淋菌性尿道炎, 抗生素, 分泌物, 药敏试验, 耐药菌株, 临床治疗, 合理选用, 感染情况, 自发性, 盆腔炎, 耐药率, 宫颈炎, 产褥热, 流产, 疗效, 患者
摘要: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往往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自发性流产、产褥热、不孕等严重后果[1].为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率,供临床治疗合理选用抗生素,以达到提高疗效,减低耐药菌株的目的.我院2006年7月~2007年3月对1 578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腮腺混合瘤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通过收集经病理证实的20例腮腺肿块,分析探讨腮腺混合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将其分别与腮腺恶性肿瘤、腺淋巴瘤、单形性腺瘤、单纯性囊肿及表皮样囊肿鉴别. 结果:腮腺混合瘤常单发,边界清楚,后方回声增强.与腮腺恶性肿瘤、腺淋巴瘤、单纯性囊肿及表皮样囊肿声像图表现不同. 结论:超声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但与少数良性肿块(单形性腺瘤)鉴别困难.

    作者:曾林胜;黄开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杜仲叶提取物微胶囊化研究

    目的:探讨杜仲叶提取物微胶囊化壁材选取及佳配比工艺研究.方法:选用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1∶1)做为杜仲叶提取物的微胶囊壁材,利用喷雾干燥进行微胶囊化.结果: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1∶1)做为杜仲叶提取物的微胶囊壁材,微胶囊化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芯材与壁材的佳配比为0.1g/g.

    作者:肖道安;李秋红;陈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对小白鼠幼鼠顺利实现代乳方法初探

    在饲养小白鼠的过程中,有时母鼠死亡或幼鼠过多,母鼠哺育不了而需把幼鼠转给其他母鼠代乳.但多数情况下母鼠会驱逐、咬伤甚至咬死其窝中的外来幼鼠.该如何顺利让哺乳期母鼠给来自它窝的幼鼠代乳,本实验对这个问题做了初步的探究.

    作者:陈方;林卡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食物交换份法治疗糖尿病128例观察

    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控制总能量和平衡膳食是其基本方法,本文采用食物交换份法对128例糖尿病病人进行指导,观察并分析这种饮食治疗方法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简荣汉;苏葵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249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和积极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因人工流产,药物流产的增加以及相应盆腔炎的增加都导致了异位妊娠的增加,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传统方法大多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我院2004年7月至2005年5月对249例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艳红;谢小琴;邹茵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气管插管在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气管插管在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喉镜直视下,暴露声门,吸痰管清理口咽部羊水、粘液,置入气管套管,进一步清理呼吸道后接复苏气囊加压给氧,每分钟30次左右.结果:有47例复苏成功,成功率97.92%.结论:气管插管是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理想方法,具有效果确切、抢救迅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兰桂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慢性持续性ST-T改变诊断冠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般认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其体表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变化缓慢的缺血性ST-T改变,即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可伴或不伴T波倒置[1],然而,慢性持续性ST-T改变是否一定存在有病理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即慢性持续性ST-T改变与有病理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之间的相关性如何,目前对此尚无明确定论.本文对210例慢性持续性ST-T改变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心电图慢性持续性ST-T改变对冠状动脉狭窄即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刘芳;危小军;李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动脉栓塞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5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甲亢患者,使用海藻微粒和明胶海绵颗粒行双侧甲状腺上动脉栓塞.结果:5例增粗的甲状腺上动脉均栓塞,腺体染色消失.栓塞后临床随访1~6个月,术前FT3 102.4~151.2pmol/L(参考值:FT3 3.18~9.22pmol/L),FT4 221.45~312.7pmol/L(参考值:FT4 8.56~25.6pmol/L),术后FT3降至4.12~9.11pmol/L,FT4降至17.54~25.2pmol/L.B超检查,甲状腺肿大小术前3.4~5.8cm,术后缩小至2.0~4.6cm.临床症状逐渐缓解,未闻及明显颈部血管杂音,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也消失.结论:介入治疗是甲亢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宋于生;陈友佳;谢仕彪;邹嵩;谢可平;田云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早产儿舒适环境的护理体会

    早产儿是指胎龄大于28周未满37周的新生儿.由于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完善,生活能力弱,脱离母体后生理功能正处于调整期.生后生存环境与胎儿期的宫内环境有巨大的差别,因此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提高生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模拟宫内舒适环境中护理早产儿,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明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和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颈动脉B超技术,对178例意识清晰的脑梗死和非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颈动脉IMT和斑块进行检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8).高血压、糖尿病及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密切联系(P<0.05).但是血糖和血脂水平与斑块的形成无明确关系.颈动脉斑块组和非斑块组的吸烟、饮酒、性别和心电图缺血改变无明显差异.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5),颈总、内动脉IMT显著增厚.结论: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刘宏文;赖春梅;钟俜;钟湧辉;赵志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活检切片分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多能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变所致分化障碍,而引起的以无效造血为特征的克隆性异质性疾病,现将我院应用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技术确诊的MDS 21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功亮;郭广秀;王建;阳健芽;肖军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580例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使用多的一大类药物,且品种泛多,发展迅速,在我国许多医院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1],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更有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由于肿瘤病人在手术及放疗和化疗当中,极易产生许多并发症,且易感染,临床医生为了更好控制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给患者使用一些抗菌药物.因此,有必要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用药水平的提高.本文对我院2006年580例出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粱南;李剑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倍诺喜表面麻醉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4年12月~2006年6月间收治的青光眼共44例(68眼).男15例,女29例.年龄40~79岁,平均56.78岁.单眼手术20例,双眼手术2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例(28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4例(22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0例(16眼) ,继发性青光眼2例(2眼).

    作者:罗瑛;曾祥云;王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往往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自发性流产、产褥热、不孕等严重后果[1].为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率,供临床治疗合理选用抗生素,以达到提高疗效,减低耐药菌株的目的.我院2006年7月~2007年3月对1 578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丁克文;程期凰;冯绪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软产道损伤182例分析

    软产道损伤是产科较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对本院10年分娩总数中182例软产道裂伤进行分析,探讨其损伤的相关因素及损伤部位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作者:丁冬云;朱延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鼻咽纤维喉镜下咽部异物取出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用(鼻咽)纤维喉镜检查及治疗下咽部隐匿或可疑性异物的疗效. 方法:用(鼻咽)纤维喉镜检查并取出300例下咽部隐匿或可疑性异物. 结果:本组病例均用纤维喉镜发现并取出. 结论:(鼻咽)纤维喉镜是检查和治疗下咽部异物的有效方法.

    作者:严诚;钟芳;段畅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8 763例育龄妇女生殖道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生殖道感染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妇科体检方法对18 763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普查.结果:RTI总发病率61.3%,其中城市43.3%,农村72.8%,发病率高为宫颈炎.RTI发病率以文化程度(P<20.01)、个人卫生状况(P<0.05)、性伴侣卫生状况(P<0.01)、多个性伴侣及性生活频繁(P<0.05)有关,避孕方式中使用避孕套者发病率低(P<0.01).结论:本地区RTI发病率高于经济发达地区.提高个人素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使用避孕套有助降低RTI发病率.

    作者:曾青莉;郭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丙泊酚用于大关节复位的体会

    丙泊酚是一种较为广泛使用的静脉麻醉药,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体内无蓄积、毒性小、恢复迅速.我院于2004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住院21例大关节脱位病人,均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复位成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起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多功能床旁架的设计及其在眼科中的应用

    为了使我们的服务更贴近,方便病人,实行人性化护理,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我们设计了多功能床旁架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多功能护理架的设计与应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谢满;徐敏雯;刘慧莲;丁梅;曾祥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是通过微电脑控制泵作用持续向机体皮下注入胰岛素的治疗方法.它可以根据患者血糖控制需要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从而可使患者血糖较快得到控制,并可避免严重低血糖发生.近年来已将其应用于围手术期患者,现将我院近2年来围术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高晓梅;吕维民;钟国连;许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