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47例临床分析

曹文忠;盛铭;彭先凤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老年人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47例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消化性溃疡多见(44.89%),再出血率较高(55.78%),且合并基础疾病较多(68.70%).内科治疗治愈119例,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11例,自动出院3例,因反复出血合并有其他脏器严重疾患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4例(9.52%).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为多见,并发症多,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高.提倡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干扰素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方法:对120例婴幼儿腹泻大便轮状病毒检查阳性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用利巴韦林10~15 mg/kg·d静脉滴注,观察组用干扰素100万 u/d,肌注1次,连用3天,西咪替丁10~15 mg/kg·d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每日大便次数、腹泻控制时间、腹泻总病程及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干扰素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龙博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开窗减压术治疗青少年大型颌骨囊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开窗减压术对青少年大型颌骨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中选取5例青少年大型颌骨囊肿病人,行囊肿开窗减压术后随访3年.结果:通过曲面断层片中观察发现囊肿腔内骨密度增高,有不同程度的新骨形成,囊肿体积明显变小.结论:开窗减压术是治疗青少年较大颌骨囊肿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刘克华;吴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观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疾病,其发病高达10%~15%,近年来仍有上升的趋势,在不孕与盆腔疼痛的患者中约占20%~90%[1].常发生的部位在卵巢,形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并发生盆腔组织的广泛粘连.单纯的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其预后仍不能令人满意.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对腹腔镜术后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采用孕三烯酮口服,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梅;曾小红;简晨龙;桂江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微创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8例临床分析

    慢性硬膜下积血压积液是老年人常见病,以往都到脑外科行开瓣手术,手术创面大,并发症多,1999年我科引进并开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其中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晓燕;吴志忠;喻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脑血管意外后应激性溃疡出血26例临床分析

    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上常见,报道也较多.是常导致抢救失败的重要原因.其防治的好坏对危重患者的预后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其应给予足够重视.为进一步探讨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对26例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56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生术后切口感染4例.无1例出现吻合瘘.结论: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江腾;黄家良;曹传培;唐志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11例体会

    近年来,随着骨折内固定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处理方案也在不断改进.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对11例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毅;廖建平;杨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8例危重病人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体会

    我科自2005年9月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以来,均由ICU医生指导下护士完成技术操作,给ICU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现将2005年9月至2007年5月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28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肖莉;唐志洁;刘芝兰;刘小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大多继发于宫缩乏力.临床上多年采用催产素以增强子宫收缩,受到较好效果,但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个体差异较大,为寻找一种防止产后出血的简易高效的方法,我们于第三产程早期,给产妇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通过增强子宫收缩来预防产后

    作者:王健萍;彭国兰;万慧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口服钙剂治疗儿童铅中毒疗效观察

    铅中毒已成为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儿童铅中毒可影响其生长发育并引起行为障碍、多器官损害等,严重威胁儿童健康.2006年2月~2007年5月作者对儿科门诊体检儿童进行血铅筛查,对血铅水平在0.483~1.449 μmol/L的轻、中度铅中毒患儿进行口服补钙驱铅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英;叶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大剂量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与传统方法治疗重症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200 例重症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给予甲基强的松龙4mg/kg·d+IVIG400 mg/kg·d静脉点滴3~5d;对照组100例给予地塞米松针0.3~0.5 mg/kg·d静脉点滴3~5 d.观察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喘憋明显缓解时间、痊愈时间、退热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24h血气分析结果、副作用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喘憋明显缓解时间、退热时间、痊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值分别为6.37、5.86、6.22,P均<0.05);治疗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均<0.05);副作用发生率差别不大(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大剂量IVIG治疗重症喘憋性肺炎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方法,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长浦;方敬;刘跃梅;王华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化学性眼外伤的急救及护理

    化学性眼外伤包括酸性物和碱性物两类损伤,是常见的眼外伤之一.低浓度的化学物质只引起疼痛、怕光、流泪、结膜充血和角膜上皮脱落.高浓度的化学物质或与眼接触时间较长,会表现为剧烈眼疼、眼睑痉挛水肿、结膜苍白、角膜严重混浊甚至组织坏死、穿孔等.晚期可出现角膜血管翳、白斑、睑球粘连等.所以对化学性眼外伤的急救和护理是极为重要的.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8例(62眼)化学性眼外伤的急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石远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输卵管远端造口术17例临床分析

    输卵管病变占女性不孕因素的1/3.我院2004~2007年用腹腔镜技术处理输卵管远端梗阻的不孕症17例,现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4年11月至2007年4月我院收治行腹腔镜检查及手术的输卵管远端梗阻病例17例.其中原发不孕12例,继发不孕5例.年龄22~38岁,平均30.3岁.不孕时间1~7年.2例行一般输卵管通液术,示通畅;15例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一侧或双侧输卵管远端梗阻或积水.

    作者:刘朝霞;王建中;肖菊英;邹向红;徐敏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带旋髂浅血管的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用带旋髂浅血管的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用带旋髂浅血管的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9例3个月~2年,皮瓣颜色质地接近正常,拇指功能良好,皮肤感觉部分恢复.结论:拇指是重要且灵活的运动器官,其皮肤软组织缺损后,修复要求高,以质地相似、弹性好的皮瓣修复效果更满意.

    作者:黄为民;姬广林;刘午阳;何澄;徐房添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赣州市129例慢性荨麻疹和慢性湿疹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我市慢性荨麻疹及慢性湿疹与接触性致敏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斑贴试验诊断试剂盒按斑贴试验标准方法将受试抗原贴在背部脊柱两侧,48h后揭去.在斑试后48h、72h和90h根据ICDRG进行结果判断.结果:129例患者中96例对1种以上抗原成份呈阳性反应,总阳性率74.42%(96/129),其中湿疹组39例(阳性率76.49%),慢性荨麻疹组57例(阳性率73.08%).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我市慢性荨麻疹及湿疹与接触性致敏原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刘建香;卢芳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CAF方案化疗护理

    目的:总结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护理措施,减少化疗后毒副作用的发生.方法:对4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40例患者中有90%以上患者先后发生恶心呕吐等不适;有31例患者发生白细胞下降,占70%以上,其中2例白细胞低于1×109/L;5例发生化疗药液外渗,占12.5%,2例发生静脉炎占5%;无肝肾心脏严重毒性者;22例发生明显脱发,发生率为55%.结论:通过严密观察静心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化疗期间的副反应,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化疗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涂发妹;杨萍萍;聂林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7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管管理的效果分析

    宫颈癌Ⅰb~Ⅱa期的患者,若无手术禁忌证,多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术后所有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明显者高达50%[2],表现为排空困难,尿潴留,尿失禁.我院于2006年1月~2007年7月对17例宫颈癌Ⅰb~Ⅱa期患者实施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给予恰当的尿管管理,对恢复患者的膀胱功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民;王建中;邹向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060例非淋菌性尿道生殖器炎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生殖器炎(NGU)中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对药物敏感性的现况.方法:对1060例NGU患者的前列腺液、分泌物等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并对10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060例NGU中支原体阳性330例,感染率31.25%;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3.40%(248)、2.36%(25)、5.38%(57);Uu对10中抗菌药物敏感性高的是美满霉素(94.76%),其次是强力霉素(92.74%),交沙霉素(91.94%),克拉霉素(85.08%),阿齐霉素(81.85%);耐药性高的是环丙沙星(50.40%),其次是氧氟沙星(43.95%),壮观霉素(35.89%).结论:尿道生殖器支原体感染中以Uu感染为主,存在一定比例的Uu+Mh混合感染;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是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曾招林;孙传寿;叶小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两种给药方法在绝经妇女取器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妇女取器(宫内节育IUD)中的临床应用,并比较米索前列醇两种给药途径的临床效果,寻找绝经妇女取器更有效、简易、快捷的方法.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绝经时间半年以上要求取器的妇女24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取器前2h将米索前列醇0.4mg置于阴道后穹窿;B组取器前2h口服米索前醇0.4mg;C组不给予任何药物常规取器.结果:A组宫颈软化率为85.00%,取器顺利率92.50%,B组宫颈软化率为80.00%,取器顺利率为88.75%,对照组取器顺利率只有7.50%.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期妇女取器给药方便,副作用小,并发症少,安全性好,取器成功率高,两种方法用药后取器明显优于常规取器,阴道给药更优,副作用更小.

    作者:王志容;肖小玲;王小平;钟燕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静脉注射痛效果观察

    丙多卡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体内无蓄积、苏醒迅速而平稳、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但其静脉注射痛是其缺憾之一.临床上预防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方法有许多报道,本文着重观察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预防作用.

    作者:黄起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