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钙剂治疗儿童铅中毒疗效观察

李国英;叶锦

关键词:口服, 钙剂治疗, 儿童铅中毒, 现报告如下, 多器官损害, 中毒患儿, 血铅水平, 行为障碍, 卫生问题, 生长发育, 驱铅治疗, 门诊体检, 儿童健康, 筛查, 疗效, 公共, 儿科, 补钙
摘要:铅中毒已成为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儿童铅中毒可影响其生长发育并引起行为障碍、多器官损害等,严重威胁儿童健康.2006年2月~2007年5月作者对儿科门诊体检儿童进行血铅筛查,对血铅水平在0.483~1.449 μmol/L的轻、中度铅中毒患儿进行口服补钙驱铅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尿道外口加压推注术治疗后尿道结石的临床体会(附190例报告)

    我院自1995年以来利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经尿道外口推注入尿道内施行表面麻醉后,应用尿道外口加压推注术,将后尿道结石推入膀胱内,再用HX902型碎石机行ESWL术或其它方法治疗后尿道结石190例,成功率达100%,治疗效果好、损伤小、简单易行,现报告如下.

    作者:房华;梁凤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应用,同期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不断增多.我院自2004~2006年共行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6例,经过精心的护理及合理的康复训练,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艾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4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47例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消化性溃疡多见(44.89%),再出血率较高(55.78%),且合并基础疾病较多(68.70%).内科治疗治愈119例,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11例,自动出院3例,因反复出血合并有其他脏器严重疾患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4例(9.52%).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为多见,并发症多,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高.提倡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曹文忠;盛铭;彭先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2例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慢性炎症性疾病,自1972年Kessler[1]首次报告后,陆续有文献报道,我科近2年收治该疾病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闺娥;吴志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远期疗效的探讨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空腹血糖(FBG)>11.1 mmol/L、体重指数<26kg/m2的新诊断T2DM患者74例分成:胰岛素治疗组36例和格列吡嗪(口服药)治疗组38例,再分别测定,治疗达标时、达标后三个月、1年时的FBG、餐后2hBG、胰岛素、格列吡嗪用量,并对达标后停药患者进行随防.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获良好控制,达标后三个月、1年时日用药量均较达标时减少(P<0.01),并均有患者撤药后保持血糖稳定一年以上,两组相比,胰岛素组达标时间更快(P<0.01),撤药率更高(P<0.05).结论:伴严重高血糖的新诊断T2DM患者,尽快将血糖降到正常,能使胰岛功能得到恢复,减少用药量,且经胰岛素治疗撤药率更高.

    作者:黄伊夫;管晓军;王美水;陈源红;周香凤;秦鸣;汪勇;黄开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围麻醉期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并发症处理

    目的:探讨围麻醉期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454例已行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年龄不同分为4组:Ⅰ组(≤14岁)17例;Ⅱ组(15~39岁)163例;Ⅲ组(40~59 岁)197例;Ⅳ组(≥60岁)87例.结果:454例次手术、手术时间1.14±0.58 h.Ⅳ组的MAP和HR变化较明显(P<0.05~0.01).术中发生胸腔积水致呼吸困难2例(0.44%);术中出血严重9例(1.1%);肠穿孔2例(0.44%);术后发现腹腔积液3例(0.66%);腹膜后积液21例(4.62%).结论:围麻醉期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可能发生大出血,肠穿孔,腹腔、胸腔、腹膜后积液,围术期的监测及时处理极为重要.

    作者:叶军明;刘宇明;冯建伟;王万辉;单热爱;钟茂林;彭道珍;陈新荣;刘金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4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诊治体会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以及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越来越常见,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程长,误诊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死率高.为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现将我院自2000年以来收治的24例(隐脑)作如下分析.

    作者:王斯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大豆苷元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大豆苷元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大豆苷元高、低剂量组.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前10min经舌下静脉注入大豆苷元溶液,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经舌下静脉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40min后恢复血流并持续120min,复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值.结果:大豆苷元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血清LDH、CK值降低,血清MDA值减小,SOD值升高,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大豆苷元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万国兰;黎晓;周菊芬;黄志华;叶和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出血性胃炎住院患者共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与静滴西咪替丁注射液进行疗效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显效率为90%),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6例(显效率为60%),有效2例,无效2例(20%),总有效率为80%.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比静滴西咪替丁注射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更为有效.

    作者:江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

    阑尾炎病理、手术操作时间及操作技术,患者全身及局部抗御能力,抗生素的应用等均可影响到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

    作者:阳云;刁秀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5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1],年发病率为0.6~1.9/10万人,男性略高于女性,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多数患者病前1~4周可追溯有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疫苗接种史[2].该病是迅速进展而大多可恢复的运动神经病,严重的威胁是呼吸肌麻痹,其次是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此病病程长,为危重症,死亡率高,但若及时治疗,积极护理,大多数预后良好.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15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明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侵及肾周筋膜的盲肠后位阑尾炎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术中安置腹腔引流管在侵及肾周筋膜的盲肠后位阑尾炎术中的运用,以减少术后腹腔积液,腹腔脓肿,腹膜后的感染及肾周感染等并发症.方法:选择了46例侵及肾周筋膜的盲肠后位阑尾炎患者,分为23例置管组,23例未置管组,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置管组无1例有并发症,未置管组有10例腹腔积液,10例腹腔脓肿,15例出现肾周感染引起血尿,2例未出现并发症.两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侵及肾周筋膜的盲肠后位阑尾炎术中应该放置腹腔引流管,可以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作者:钟瑞云;王健萍;欧阳唐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观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疾病,其发病高达10%~15%,近年来仍有上升的趋势,在不孕与盆腔疼痛的患者中约占20%~90%[1].常发生的部位在卵巢,形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并发生盆腔组织的广泛粘连.单纯的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其预后仍不能令人满意.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对腹腔镜术后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采用孕三烯酮口服,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梅;曾小红;简晨龙;桂江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问题的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消化胰腺和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膜炎体征、发热、休克、血尿淀粉酶增高等.常见病因为胆结石、过量饮酒、暴饮暴食等.饮食不当是导致急性胰腺炎或胰腺炎复发的重要原因[1];同时,禁食是急性胰腺炎患者必须采取的治疗方法,长时间禁食易导致营养失调.所以,选择合适的进食时间和进食方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至关重要.我科自2002年1月以来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34例,在饮食护理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伊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疗效分析

    我院自2006年以来应用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和常规治疗方法作比较,显示应用酚妥拉明联用多巴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能使患儿周围循环功能、心脏功能及肺通气功能得到改善,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缩短.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小兵;刘炯;刘素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宫腔镜在取环失败病例中的应用

    宫腔镜在诊治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中具有直观、安全、准确等优点.我院对43例取环失败者行宫腔镜检查诊断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72例原发性肝癌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从术前有无乙肝病毒感染、有无肝硬化、AFP及转氨酶(ALT)高低、肿瘤有无破裂出血、术中阻断肝门次数、肿瘤直径大小、有无包膜及术中术后有无输血等指标分析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与术前ALT高低、有无肝硬化、肝癌有无破裂出血、术中肝门阻断次数及术中术后有无输血相关(P<0.05),而与术前AFP值、乙肝病毒感染状态、肿瘤大小、有无包膜无关(P>0.05).结论:术前ALT升高、合并肝硬化、肝癌破裂出血、术中肝门阻断次数增多及术中或术后输血可能是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何晓;王小农;王小华;应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56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生术后切口感染4例.无1例出现吻合瘘.结论: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江腾;黄家良;曹传培;唐志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微创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8例临床分析

    慢性硬膜下积血压积液是老年人常见病,以往都到脑外科行开瓣手术,手术创面大,并发症多,1999年我科引进并开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其中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晓燕;吴志忠;喻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开窗减压术治疗青少年大型颌骨囊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开窗减压术对青少年大型颌骨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中选取5例青少年大型颌骨囊肿病人,行囊肿开窗减压术后随访3年.结果:通过曲面断层片中观察发现囊肿腔内骨密度增高,有不同程度的新骨形成,囊肿体积明显变小.结论:开窗减压术是治疗青少年较大颌骨囊肿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刘克华;吴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