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娟;宋晓霞;敖鲁江
目的:随着微创手术在妇产科领域中的深入发展,探讨对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的子宫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1例患良性子宫疾病,且为非脱垂子宫,并排除子宫恶性疾病,实施阴式子宫切除与腹式子宫切除的手术效果.结果:阴式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体温、肛门排气时间≤48小时、术后病率、住院时间均少于腹式子宫切除(P<0.01),出血量阴式组较腹式组稍多,但差异无显著性(P > 0.05).结论:阴式组子宫切除术扩大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时间短,腹腔干扰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早,术后平均体温较低,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腹壁不留切口疤痕,为非脱垂良性子宫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找到了一条微创,简便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罗瑞珍;言齐;宋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两种治疗牙齿敏感症的脱敏剂临床应用及中药脱敏剂研究为其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89颗患牙应用中药脱敏剂及75%氟化钠糊剂分别进行脱敏治疗.临床运用中药脱敏剂治疗牙本质敏感症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涂三次总治愈率83.1%,总有效率(三次治愈例数和好转例数总和)95.15%,无效率4.85%,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药脱敏剂治疗牙齿敏感症优于氟化钠糊剂,是治疗牙齿敏感症较好的理想药物.
作者:钟贤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表现、合并疾病及诊断方法.方法:对32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心电图结果及心脏彩色多谱勒表现.结果:32例中除6例为单纯退行性瓣膜病外,其余均并存1种或以上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除5例无自觉症状外,其余均有心功能不全或心律失常表现,心脏彩色多谱勒均显示瓣膜或瓣环增厚,呈增强的多层回声,活动僵硬,瓣膜开放幅度明显降低.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病,且多并发心律失常与心功能不全;瓣膜病变以主动脉瓣钙化多于二尖瓣钙化,关闭不全多于狭窄;心脏彩色多谱勒是诊断该病的基本手段与重要依据.
作者:曾林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镜像右位心及其合并心内畸形的彩超(CDFI)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近年经本院彩超诊断为镜像右位心12例,对其心脏影像及其并存的心内复杂畸形按Van Praagh 分段法进行判断,逐步分析心脏房室位置、房室序列、大动脉连接情况及其内脏的位置等,分析其声像图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均发生内脏反位、心房反位.心室反位9例,心室正位2例,不定位1例.合并心内畸形中以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狭窄或/和肺动脉瓣狭窄为常见;大动脉转位占33%,其中矫正型2例,完全型和单心室并大血管转位各1例;法洛氏四联症2例;法洛氏五联症、单心室、完全性房室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室间隔膨出瘤各1例.结论:彩超是诊断镜像右位心及其合并心内畸形无创伤性首选和筛选检查方法,具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葛贻珑;游宇光;陈卫华;谢谨捷;任苓;肖文胜;叶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方法、疗效及优缺点. 方法:用腹腔镜手术治疗14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其中右侧斜疝89例,左侧斜疝39 例,双侧斜疝14例.单侧斜疝中有11 例同时存在对侧隐性疝.所有斜疝均在腹腔镜下行内环口高位缝扎术.结果:手术时间平均单侧疝 14 min,双侧疝 26 min;术后平均2天出院.皮肤切口无须缝线、无并发症.病人随访6~26个月,平均15个月,斜疝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行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朱彩荣;曾祥凤;聂向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血液回收是将手术中失血通过机械回收经离心杯分离、清洗、处理后进行自体血液回输的过程.在用于解决血液紧张和避免因输入异体血而对病员身体健康产生的危害,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作者:梅华;张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输血浆对有机磷中毒患者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对7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在适当的时机输注新鲜血浆治疗,观察患者胆碱酯酶变化情况,研究输血浆对有机磷中毒患者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7例患者中6例患者经输血浆后胆碱酯酶活性有一定提高.结论:对一些因中毒过重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胆碱酯酶活性在短时间无法恢复的患者输血浆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朱宏泉;王钇力;施华球;阳小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DIC的常见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情况从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妇产科21例DIC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稽留流产、死胎、妊高征、羊水栓塞等病理妊娠是妇产科DIC的常见诱因,通过积极控制原发疾病,及时终止妊娠、果断切除子宫、补充凝血因子、适时使用肝素,仅1例死亡,其余均救治成功.结论:DIC是妇产科领域严重的并发症,发病凶险,但只要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积极控制原发病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作者:谭章云;俞立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0例LC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40例均顺利完成LC,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因钛夹松脱致胆漏1例.手术时间40~150min,平均8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8d.全部治愈出院.35例随访6~12个月,平均 7.5个月,无远期并发症.结论:LC效果好,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该手术的要求,需要建立新的护理模式与其适应.
作者:兰金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大豆苷元对小鼠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制造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观察小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光镜下前列腺形态学的变化,研究大豆苷元对小鼠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结果:大豆苷元能明显抑制由丙酸睾丸酮诱发的小鼠前列腺增生.结论:大豆苷元对丙酸睾丸酮所致小鼠前列腺增生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作者:曾昭毅;曾靖;邱峰;肖海;黄志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用药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0~2004年购药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药品销售金额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较快;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生物制品及生化药品、神经系统药物的应用情况比较稳定;销售金额前10位的药品中以抗生素居多.
作者:彭实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儿童意外损伤已成为当前严重影响儿童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的严重问题,应引起人们的广泛观注.本文对我院539例儿童意外损伤住院病例进行了损伤类型及相关病种的分析,以寻找相关的防范措施.
作者:罗会芳;吴小玲;张燕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揭示生命现象和本质的科学,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包括医学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理论与实验技术与其它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医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范启兰;林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患者合理手术术式的选择及其适应征.方法:复习30例胃癌穿孔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手术方式,分析手术死亡及生存期的相关因素.结果:胃癌穿孔患者大多为高龄,均为进展期胃癌.行胃切除手术的14例患者其病理分期Ⅰ、Ⅱ期各占3例,Ⅲ期8例.本组手术死亡率(术后30d以内)为23%,其中穿孔修补术者16例死亡6例,胃癌切除术者14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脏器功能衰竭和局部再穿孔.术后穿孔修补术者生存3~7个月,胃癌切除术者为14~40个月.结论:(1)胃癌切除加D1淋巴结清扫是胃癌穿孔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2)年龄75岁以上,穿孔时间12h以上,术前有休克及伴有严重内科疾病为手术风险因素,存在2项或以上者,应行局部修补加引流术.
作者:潘志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4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已达到20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在校生人数居世界第一,已成为名符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压力,但由高等教育发展过程深层次矛盾引发的许多问题,如教育公平问题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者:黄爱民;邱毅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测法洛氏五联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DFI检查,分析法洛氏五联症10例超声表现.结果:肺动脉主干狭窄、右室流出道并肺动脉狭窄各3例,右室流出道并肺动脉瓣和肺动脉均狭窄、肺动脉瓣并肺动脉狭窄、肺动脉瓣狭窄、左右肺动脉分支狭窄各1例;升主动脉均不同程度增宽和骑跨,骑跨率约40%~50%;室间隔缺损均为膜周部,收缩期均可见右室血流信号射入主动脉;房间隔缺损均为继发型.超声心动图还检出了心内并存畸形如动脉导管未闭1例,镜向右位心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无创伤性诊断法洛氏五联症应为首选方法.
作者:陈燕玲;叶军;游宇光;肖文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右旋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对国人颈内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30例年轻患者(ASA I~II)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Dex镇静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静注负荷剂量Dex 0.4μg/kg(5min内)后以0.4μg·kg-1·h-1维持30min,C组静输生理盐水对照.监测所有患者的MAP、HR、SpO2、PETCO2,并采用AU4型彩色多普勒仪测量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内径、血流速率、血流量.连续记录基础值(T0),负荷剂量后即刻(T1),以及持续泵注Dex后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T2~7)上述各项指标. 结果:Dex负荷量输注后患者颈总动脉血流速率和血流量先分别增加19%和18%(P<0.05)后逐渐回落;持续输注25min后患者颈内动脉血流速率、血流量比基础值降低17%~21%(P<0.05);其间患者HR和MAP与基础值相比均引起无临床意义的降低(P<0.05);颈内动脉血流速率、血流量与MAP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165和0.119,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所有患者无明显呼吸抑制. 结论:Dex(负荷剂量0.4μg/kg继以0.4μg·kg-1·h-1维持输注)减少国人颈内动脉的血流量,其变化与血压下降无相关.
作者:李慧玲;佘守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化肢体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4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偏瘫康复不同阶段实施早期系统化肢体康复训练,应用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积分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于训练前(入院时)、训练后(1个月)予以评定.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住院1个月,患者的肢体功能均有改善,但实验组功能改善的程度及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系统化肢体康复训练,对促进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活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应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英;刘向红;李广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山莨菪碱、复方氨基酸联用治疗住院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婴幼儿腹泻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病例常规治疗药物相似,治疗组酌情静脉滴注山莨菪碱0.5~0.75mg/100ml溶液,5%复方氨基酸液10~15ml /kg·日,另40例婴幼儿腹泻患儿常规综合治疗作为对照组.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达95%,总有效率97.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小剂量山莨菪碱、复方氨基酸联用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安全、简便、实用.
作者:郭艳萍;梁兆昌;萧建华;罗智英;胡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常规分割放疗、快速分割放疗对骨转移癌的止痛效果.方法:48例患者62处骨转移灶.其中28/62例采用常规分割放疗:2Gy/次,5次/周,40~50Gy.34/62例采用快速分割放疗3Gy/5,5次/周,39Gy.结果:两组均完成放疗计划.两组总缓解率93.54%,完全缓解率80.6%,两组缓解率分别是92.8%、94.1%,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2.1%、82.3%(P>0.05).结论:骨转移癌放射治疗止痛效果良好,作用较快,且较持久.常规分割、快速分割两种放疗方法均有良好的效果,在治疗骨转移癌患者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一般情况,病理类型,原发病变的部位、范围,转移病变的范围而采用何种分割方案治疗.
作者:罗东平;曹岩灯;黄文金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