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萍
目的:评价椎间盘后路镜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间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经椎间盘后路镜治疗的326例腰椎间盘间突出症患者,随机选择100例进行随访观察,时间3~48个月,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缓解,100例中平均随访18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97%.结论:经椎间盘后路镜行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间突出症的较好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等优点,但需掌握好适应症.
作者:刘午阳;张乃夫;何澄;刘海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咪喹莫特对减少生殖器疱疹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顽固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外涂咪喹莫特联合口服万乃洛韦,对照组单纯口服万乃洛韦.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内实验组复发病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用咪喹莫特对减少疱疹复发有明显作用,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阮建波;邓敏芝;朱瑞清;朱和玲;郑文亮;张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前房形成迟缓是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性前房形成迟缓临床上也多见,我院对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性前房形成迟缓采取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满意.现将1997~2005年在我院施行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性前房形成迟缓药物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兰;廖莹琳;胡明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颅内巨大血肿80ml以上者,死亡率在90%以上[1].我院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此类患者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利群;曹力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观测缺氧后小鼠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及肝糖元量的多寡,探讨不同缺氧状态下小鼠肝组织结构的变化.方法:用间歇性重复缺氧模型和持续性缺氧模型小鼠,取肝组织作HE染色和PAS法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结构变化;对肝糖元作定量分析.结果:(1)缺氧组小鼠肝细胞出现混浊肿胀,部分肝细胞核变小;(2)PAS反应显示,持续缺氧小鼠肝细胞糖原颗粒明显减少.结论:缺氧时氧自由基明显增加,肝细胞供能障碍,出现结构损伤,但间歇性重复缺氧可能通过某种途径启动内源性的保护机制,从而减轻缺氧造成的损害.
作者:林卡莉;钟瑞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基础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CRP)与冠心病的分型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5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1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18例,正常健康者20例.6个月后随访复查,结果: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正常健康者C反应蛋白值分别为2.84±0.30mg/L、5.61±1.34mg/L、7.80±2.81mg/L、1.80±0.94mg/L.C反应蛋白高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高.结论: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与C反应蛋白密切相关,炎症反应参与冠心病的发生,而且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万凤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残余癌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残余癌灶PEI临床资料.结果:24例肿瘤碘油沉积良好,AFP明显降低或阴性,肿瘤缩小,优良率58.5%,17例肿瘤浸润性生长,碘油稀薄,其中9例肝内播散,门静脉主干癌栓,或肝外转移,死亡.结论:中晚期肝癌TACE术后残余癌灶联合CT引导下PEI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谢元财;丁志刚;肖美萍;叶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收集了2001~2005年4年间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COPD、肺源性心脏病60例,收到显著效果.
作者:黄伟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是指档案馆将收集到的信息资源,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按照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进行不同方式、不同深度的整序和加工,使其增值,并以各种信息产品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它包括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资源的利用.开发是为了利用,开发的产品越多,越合乎用户的需求,资源利用率就越高,而用户的信息需求,强烈的利用欲望和行动,又将促使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者:黄立红;李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一个较理想的非侵入性检查预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的方法.方法:将181例肝硬化住院病人的胃镜检查结果,分为食道静脉曲张(oesophageal varices, OV)组和无食道静脉曲张(non-oesophageal varices, NOV)组,通过B超测脾脏、抽肘静脉血查血小板计数等进行分析.结果:血小板计数(PC)/脾厚度(ST)的分界值为<1888时,95%正确性(Confidence index)为0.939,是一个理想的非侵入性检查预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存在佳的指标 .结论:应用血小板计数(PC)/脾厚度(ST)比值来预测食道静脉曲张的方法,具有操作技术简便,患者依从性、顺从性好,易于推广.
作者:刘杰;张健;范妍;谢起理;李韶今;廖萍;邱荣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表现及诊断,提高对MRI诊断膝关节骨挫伤价值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膝关节骨挫伤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影像特征.结果:所有病例均有急性外伤及局部疼痛,X线片未见明确骨折征象, MRI表现为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松质内斑片状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结论:结合临床,MRI能准确诊断膝关节骨挫伤.
作者:王肇平;蒋海清;彭吉东;林耀昆;杨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二尖瓣闭锁(mitral atresia,MA)是指二尖瓣为纤维性或肌性隔膜所取代,左房与左室之间无正常通道的一种少见和严重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现将我院近年来彩超检查发现2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燕玲;凌月蓉;谢谨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本文从语言和跨文化的角度对商标文化特色及其文化价值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商标翻译实例,介绍了商标翻译的一些常用方法,提出了在商标翻译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原则.
作者:陈萍;陈小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赣南是中国客家人的聚集地区,90%以上均为客家人.本文论述了赣南客家对苏维埃革命的贡献,从一个侧面展示客家人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李本亮;黄保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近年来药疹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致敏药物的种类几乎涉及各类临床用药[1].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属重症药疹之一,是皮肤科重症,可发生全身80%的表皮松解坏死,伴大面积表皮剥脱,糜烂、渗出,似Ⅱ°烫伤样,眼、耳、消化道、呼吸道粘膜也常受累,且常伴肝肾等内脏器官损害,全身中毒症状重,易合并感染、败血症、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常因肺部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我科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10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芳平;毛君晓;刘其文;伍国华;李金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在防治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起的上消化道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随机设立奥美拉唑治疗组和雷尼替丁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在服用NSAIDs的基础上,分别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雷尼替丁0.15g每日两次,均用3个月后,分别统计其出现的胃粘膜副作用及临床症状副作用的例数,比较其反应率.结果:治疗组奥美拉唑组,对照组雷尼替丁组出现的胃粘膜副作用其反应率分别为35%和6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出现的临床症状副作用其反应率分别为7.5%和3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奥美拉唑能有效地防治NSAIDs所致的上消化道不良反应.
作者:金晓华;李坊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类癌,又称嗜银细胞瘤,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且有恶变倾向,在临床较为少见,常无特异性症状及有效检测方法,漏、误诊率高.本文就近年来收治的54例类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卫国;符信清;伍东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患者,女,30岁,农民,因左眼红痛伴同侧头痛、视力下降2月余,左下肢肿痛进行性加重10天来我院就诊.
作者:罗瑛;刘万蓉;冯艳霞;曾祥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文献报道误诊率为4.5%~5.6%[1].将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的发生率为10%~30%[2],右侧附件疾病易与阑尾炎混淆,鉴别诊断有一定难度.我院2000年至2005年6月共收治阑尾炎528例,其中12例经手术证实为右侧附件疾病,占2.28%.为提高右侧附件疾病与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水平,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刘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近年来,臂丛神经损伤越来越多,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NCV),是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的重要手段.本组76例臂丛神经损伤,分析其首诊和复诊神经损伤、神经再生电生理的变化,为临床提供神经定位、损伤程度的客观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华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