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小英
目的:观察膝关节穿刺冲洗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60例膝骨关节炎,分2组,每组各选重度5例,中度15例,轻度10例,平行对照.观察组:严格无菌条件下行关节穿刺抽出关节积液后,取生理盐水20ml冲洗关节腔并抽出,再注入玻璃酸钠2ml+1%利多卡因1ml;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强的松龙0.5ml/12.5mg+1%利多卡因1ml.两组病人均每周1次,3次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症状改善情况.结果:60例病人均获得4~8周的随访,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70%.结论:膝关节穿刺冲洗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具有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优于对照组的疗效.
作者:吴东保;方景春;姬广林;张乃夫;刘午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含量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脑梗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确诊的脑血栓形成、脑出血患者于发病3天内、发病2周时、发病4周时取静脉血测定LPA含量,动态观察其变化过程.LPA检测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分离LPA,用定磷法测定.结果: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3天内血浆LPA含量显著高于脑出血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63μmol/L±3.67μmol/L,2.67μmol/L±1.40μmol/L,2.04μmol/L±1.01μmol/L;脑血栓形成组LPA的增高可持续2周(发病2周时含量为5.31μmol/L±1.94μmol/L),发病第4周时降至正常水平(2.09μmol/L±1.01μmol/L),总体规律为发病时明显增高,而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脑出血组发病2周时含量2.54μmol/L±.91μmol/L、发病四周时含量2.28μmol/L±1.04μmol/L,与出血发病3天内含量及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PA可以作为鉴别脑梗死与脑出血的一个指标,用来指导脑梗死的治疗.
作者:刘南海;朱祖余;刘春棋;黄晓峰;邱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喘憋性肺炎(喘肺)是儿科常见急重症,我科利用雾化吸人利多卡因治疗婴幼儿喘肺40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药滴眼剂装入塑料滴眼瓶后,滴眼剂质量是否受影响的可行有效检测项目.方法:观察滴眼剂的性状、澄明度、测定pH值、渗透压、吸光度和失重.结果:用塑料滴眼瓶包装的四种中药,滴眼剂的质量未受影响.结论:检测指标有效、可行,可作为考察中药滴眼剂和塑料滴眼瓶相容性的重点检测项目.
作者:张志祖;何晓南;黎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男,30岁,因婚后5年不育而来就诊.询问病史,患者有先天性肛门闭锁史.自出生后至今排尿时肛门也出现尿流,不能正常站立位排尿.婚后性生活正常,但射精时精液均从肛门排尿,不能进入女方阴道.体检:生长发育良好,外生殖器未见畸形,会阴部及肛门均出现尿流.在X线透视下经静脉肾盂造影待造影剂排泄至膀胱后嘱患者排尿行动态观察,可见尿道膜部至肛门有造影剂呈线状显影.
作者:肖春生;刘立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前子痫抽搐控制后6小时内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产前子痫抽搐控制后需行剖宫产的5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6例.治疗组剖宫距末次抽搐时间小于6小时,对照组剖宫产距末次抽搐时间6~12小时.观察术中、术后子痫产妇的病情变化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两组子痫产妇的病情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为29%,治疗组新生儿窒息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痫抽搐控制后,尽早剖宫产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对子痫患者病情恢复亦无不良影响.
作者:李平华;谢红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手部热压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9例热压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皮瓣修复的疗效好,优良率达88.8%;早期大张中厚皮片移植和晚期皮瓣修复稍差,优良率为63.6%和60.0%;而晚期肉芽创面植皮效果差,优良率仅为30.0%.结论:早期正确处理是手部热压伤功能恢复的关键,及早行腹部皮瓣修复创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郑少逸;陈华德;赖文;高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形成到第八周末胚体形成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卵裂,胚泡形成和植入,胚层形成和胚体形成等几个连续的发育阶段,这段时期是胚胎发育变化剧烈的时期,容易受到体内外环境的影响,对后期胎儿的正常发育具有决定性作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母体环境中的胚胎营养因子,大量实验证实,在人的子宫内膜、蜕膜、植入前胚胎、滋养层细胞等生殖组织中存在EGF和/或EGF受体,EGF可以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途径,单独或通过细胞因子网络,参与内膜准备、胚胎发育、植入过程、妊娠维持、胎盘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等生理过程的调节,EGF/EGFR的异常可能引起流产、胚胎发育迟缓等疾病.本文就EGF及其受体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袁娲;林卡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以往的心内直视手术通常需要在低温、心脏停跳的条件下完成.近年来,随着心外科技术的发展,外科医师对一些先心矫治手术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创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的要求.我院自99年5月至2002年12月共实施体外循环手术44例,病例有复杂先心、大动脉转位、F3、F4等,其中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2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不停跳的心内直视手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刘其文;查良华;毛君晓;付金风;杨琼;刘兰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白内障患者眼球进行检查,旨在探讨彩超在白内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本院住院或门诊白内障患者63例108只眼.仔细观察晶状体前后缘及内部回声,观察玻璃体、视网膜等的形态、结构和内部回声,测量晶状体大小、后缘长度,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患者眼球内部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情况,并记录结果.结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后囊下白内障,超声表现为晶状体增厚或正常,后囊膜增长,回声增强、增厚,依晶状体混浊部位不同呈分布不一的稍强回声.外伤性白内障,由于损伤的程度不同导致晶状体声像图表现各异.先天性白内障,患眼晶状体回声明显增高,呈光团型,前后囊膜回声增强,毛糙.结论:彩超诊断白内障简便、迅速、无创、可反复进行,弥补了眼科裂隙灯和检眼镜的不足,能全面了解眼球内的情况,在眼科临床诊疗及手术方式的拟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混浊程度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无关.
作者:陈卫华;曾传美;彭凤裘;曾祥云;游宇光;葛贻珑;肖文胜;任苓;谢谨捷;凌月蓉;叶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男,41岁,工人.因全身起皮疹伴脱屑1月余于2003年11月15日就诊.1月前患者双上肢出现丘疹、鳞屑.初步诊断:寻常性银屑病.经治疗一周,无明显好转.皮诊逐渐扩展至全身,弥漫分布,多数融合成斑块,脱屑明显.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冶游史.体检: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可活动,质硬.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多数密集斑疹,类圆形,大小不一,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银白色鳞屑,掌跖部未见特征性皮疹,粘膜无受累.
作者:陈婷;曾祥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对我院妇科10年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及诊治方法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把我院妇科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1121例异位妊娠病例,分成数个时间段或前后两组,对发病率、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异位妊娠与同期分娩数之比由1993~1994年的1:85.8上升为2001~2002年的1:17.1.(2)诊断技术的改进,经超声结合血、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和电视腹腔镜应用增多,剖腹探查术的比率下降.确诊时间缩短,1993~1997年平均确诊时间为6.7±0.5d,1998~2002年平均为3.6±0.3d,(P<0.05).(3)经腹输卵管切除术比例下降,腹腔镜手术、保守治疗比例上升,并且药物保守治疗方式多样化.结论:异位妊娠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超声结合敏感的β-hCG检查缩短了确诊时间,剖腹探查术减少,而腹腔镜手术及保守治疗是目前异位妊娠治疗的主要方法.
作者:黄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流行性癔症的特点.方法:分析18例流行性癔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病例皆为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女生,心理暗示性高,周围环境的影响对本病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结论:加强对青春期女生的心理辅导,对流行性癔症应采取早期干预措施.
作者:李正春;兰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大豆苷元对免疫器官的作用.方法:称重法测定小鼠的体重和脾脏、胸腺重量.结果:大豆苷元能显著增加小鼠的体,及其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论:大豆苷元能增加小鼠的体重和免疫器官的重量.
作者:曾靖;邱峰;叶和杨;姚新生;赖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对治疗各类型白内障手术的观察效果.方法:对177例183眼各类型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术后1~3个月,裸眼视力≥0.5占61%,矫正视力≥0.5占82%.结论:超声乳化术切口小,损伤少,视力恢复快而稳定为其优点,但技术操作要求高.
作者:邝松基;朱宝卿;何国伟;梁永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FGI-A型沙眼治疗仪治疗沙眼的疗效.方法:对688例活动性病变的沙眼,随机分两组,一组采用FGI-A型沙眼治疗仪,进行气化治疗;另一组应用药物治疗或联合手术治疗.2周后进行临床观察,随访记录和总结分析.结果:气化治疗组(实验组)临床治愈301例,好转39例,治愈率为87.5%,有效率为100%.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组(对照组)治愈79例,好转237例,治愈率仅为23%,有效率为92%.两组治愈率对比,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GI-A型沙眼治疗仪治疗沙眼疗效确切,具高效、速效、安全、简便和副作用小的特点,可在城乡防盲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肖太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IL-18水平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方法:用ELISA检测对照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组血清IL-18水平.结果: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18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在急性肝炎、轻、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及重症肝炎中的任意两组间血清IL-18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中未检出差别.结论:IL-18在病毒性肝炎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与肝损害程度相关.
作者:肖仁飞;兰滨;刘军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嗜酒人数不断增多,由此引起的酒精性肝病发病率上升.传统的治疗方法以戒酒,调整饮食结构为主,多种护肝药物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多有争论.我们应用硫普罗宁和前列腺素E1联合治疗酒精性脂肪肝35例,临床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志军;黄文峰;邓荣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瘢痕疙瘩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的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可能会影响局部的功能或美观.近年来国内外用放射性核素90锶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在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我院核医学科门诊自1998~2002年间采用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瘢痕疙瘩8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柳朴;袁卫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当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治疗难,且易发展成慢性肝炎,其中部分可演变成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所以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医学界极为重要的任务.
作者:钟有添;王小丽;辜宝祥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