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

阮腊林;李炎根;赵学辉;夏卫民;徐彪;周福生

关键词:双极, 人工股骨头置换, 术治疗,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现报告如下, 常见骨折, 老龄化, 发病率, 应用
摘要:股骨颈骨折为老年人常见骨折,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其发病率逐渐上升.我院自1998年4月~2003年12月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1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林可霉素引起血尿1例

    临床资料何某,女,31岁,G2P2.1998年在当地计生所行输卵管结扎术.后男孩因病死亡.经县计生委批准来我站行输卵管吻合术.术前常规检查:T 37.0℃、P 80次/min、R 20次/min、BP120/60mmHg,心肺(-).妇科检查:宫颈Ⅱ°糜烂,子宫后位.B超提示:双肾、肝胆、脾、子宫、附件未见异常.心电图、胸片提示:未见异常.肝功能正常.血化验:Hb135g/L.自述青霉素过敏.术前1天用林可霉素0.6g,肌注bid.

    作者:李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医学本科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教育社会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在2002年工作要点和教高[2004]4号文件中,对社会评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列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建立医学本科生毕业后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通过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的评价和鉴定,衡量和检验医学院校培养本科生是否达到了教育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以社会需求是否吻合,通过调查研究找出衡量本科生毕业后工作成绩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摸索本科生教育质量社会评价的方法及途径.为此,我们就建立医学本科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做了一些探索.

    作者:曾浩;刘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肛周脓肿的彩超诊断

    肛周脓肿即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指直肠肛管组织内或其周周间隙内的感染发展成为脓肿.肛周脓肿的诊断在以往多依赖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肛门指检及肛门镜检查,但对于初期症状不典型的脓肿或高位脓肿不易诊断,而且很难了解脓肿的位置、深度、大小以及与直肠肛管的关系.我们对52例肛周脓肿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人颊粘膜中的分布和意义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在正常人颊粘膜中的分布和定位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EGF主要分布于颊粘膜上皮基底层细胞中,并随细胞向上分化而逐渐减少.EGF-R也主要分布在基底层细胞中.结论:EGF及EGF-R对颊粘膜口腔上皮细胞生长、分化的调节有重要作用.

    作者:温济全;翦新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浅谈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方法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其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因其研究范围广、发展速度快,既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机能,又涉及它与人体的相互作用,并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传染病学和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紧密联系,内容丰富,机理复杂,许多学生反映该学科难学.因此,如何教与学好这门课程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这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教与学相辅相成.现仅就如何学习这门课程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作者:马廉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颅咽管瘤的CT和MR诊断分析

    1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共14例,全部进行CT和MR两项检查,部分病例行增强扫描.采用岛津全身CT机和东芝多层螺旋机,以眶耳线为扫描基线,层厚5mm,无重叠扫描.采用日本日立开放式永磁型MR机,场强为0.3T,常规横轴位T1、T2加权像,冠状位及矢状位T1加权像.

    作者:王肇平;钟俊远;肖道雄;刘昊;蒋海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会阴陈旧性Ⅲ°裂伤修补术前清洁灌肠的两种方法比较

    会阴Ⅲ°裂伤为会阴裂伤中严重者,由于肛提肌、阴道筋膜、肛门括约肌甚至直肠下段均受损,以至引起大便失禁及不能控制排气,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手术主要是修补撕裂的直肠、肛门括约肌、肛提肌并重建会阴体,达到完全控制大便与排气[1].通常施行手术前需常规清洁灌肠,并且对肠道清洁要求甚高.如清洁肠道不彻底,粪便污染术口,既增加手术难度,又将引起术口感染.为寻求一种既安全,又省时节力,又能达到彻底清洁肠道目的的灌肠方法.我们对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将新的灌肠方法与传统灌肠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瑶芳;冯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五味子等29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实验

    目的:探讨五味子等29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1)药物用 50%乙醇浸提,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观察抑菌圈的大小;(2)琼脂平板连续稀释法测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mg/ml).结果:(1)对三种实验菌均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有15种:五味子、五蓓子、黄芩、大黄、厚朴、秦皮等(抑菌圈直径在12~40m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具有抑菌作用而对绿脓杆菌无抑菌作用的药物有4种:铁苋、丹参、丹皮、黄柏(抑菌圈直径在12~35mm);(3)只对一种实验菌有抑菌作用的药物有甘草、秦艽、夜交藤、七叶一枝花等10种;(4)各药对实验菌的MIC差异较大,对三种细菌以五味子的MIC低,为6.25~10.00mg/ml.结论:五味子、五蓓子、黄芩、大黄、厚朴、秦皮等15种中草药对全部实验菌具有抑菌作用;铁苋、丹参、丹皮、黄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具有抑菌作用;其中对三种实验菌抑菌作用强的是五味子,抑菌圈大者达40mm,MIC低(6.25~10.00mg/m1).

    作者:刘志春;王小丽;林鹏;马廉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低浓度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椎管内联合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低浓度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椎管内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欲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68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两组都选择L2~3做穿刺点,皆采用椎管内联合麻醉.Ⅰ组蛛网膜下腔负荷剂量为0.1%布比卡因5ml,Ⅱ组蛛网膜下腔负荷剂量为0.5%布比卡因2ml,术中根据需要硬膜外腔再注入0.25%布比卡因.两组术后接镇痛泵进行术后硬膜外镇痛.观察术中平面扩散范围、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改良Bromage评分,MBS)、血压及心律下降程度、术中辅助用镇静镇痛药情况.结果:与Ⅱ组相比,1组MBS评分较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术中辅助用药剂量相当;给药5min血压的下降程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低浓度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椎管内联合麻醉具有局麻药用量少,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对老年病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椎管内麻醉方法.

    作者:叶军明;谢海玉;冯建伟;赵昭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野苋菜花粉变应原组分分析

    目的:分析野苋菜花粉变应原提取液的蛋白组分.方法:应用SDS-PSGE及薄层扫描.结果:发现其有四条蛋白条带:64.2KD、占34.3%;34.0KD、占49.1%;20.6KD、占6.0%;13.0KD、占10.4%.结论:野苋菜花粉变应原提取液以34.0KD、64.2KD的蛋白为主.

    作者:谢水祥;刘志春;曾祥凤;江丽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头孢噻肟钠致迟发性过敏性休克报道一例

    头孢噻肟钠属头孢菌素类第三代药物,属半合成抗菌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过敏反应少等优点,故广泛应用于临床.我所在2003年12月发生一例头孢噻肟钠迟发性过敏性休克反应,患者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星;陈光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ICU病人气管切开术后的排痰护理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排痰措施及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气管切开术病人18例,从吸痰管的选用,改进的排痰方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适时吸痰及痰粘稠性质湿化排痰四个方面进行排痰护理:①翻身叩背10min→呼吸机100%纯氧吸入1~2min后一再进行吸痰;②密切监测SPO2的变化,使吸痰具有目的性,减少盲目性;③持续气道湿化和间断气管内注药湿化排痰.结果:18例病人经综合治疗措施及合理排痰后,6例痊愈出院,8例好转出院,4例因严重多脏器衰竭死亡出院.结论:正确的排痰护理是气管切开术后病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作者:陈秀珍;谢红英;毛君晓;王凤珍;黄露萍;方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海洛因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患者陈某,男,30岁,吸食海洛因7个月,反复发作心绞痛3天入院,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血脂均示正常,入院第二天出现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心电图示:V1-V4 ST段弓背向上抬高,3h后疼痛缓解,冠脉造影示正常,24h后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明显增高,按急性心肌梗死处理,1周后V1-V4 ST段下降至基线水平,出现病理性Q波,一月后心脏彩超示左室壁运动减弱,出院后戒毒,随访2年,未再发作心绞痛.

    作者:邹小秋;刘明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危重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送管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方法.方法:选择危重患儿50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25例,甲组采用传统送管进行头皮留置针穿刺法,乙组采用改良头皮留置针穿刺法.结果:乙组送管方法穿刺成功率高于甲组(成功率96%).结论:对危重患儿采用边推注生理盐水边送软管的方法是确保留置针穿刺成功的有效途径.

    作者:丁明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吡喃阿霉素与阿霉素为主的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含吡喃阿霉素(CTOP)和阿霉素(CHOP)的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41例非何杰金淋巴瘤病人分别接受CTOP和CHOP方案治疗,每3周为一周期,少治疗3周期.结果:CTOP组和CHOPP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6.1%,41.6%.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85.9%,81.4%.两组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骨髓、胃肠道、血液和心脏毒性,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脱发发生率分别为31.3%、70.8%,CTOP组明显低于CHOP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OP与CHOP相比,疗效相近,脱发反应较轻.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作者:陈建祥;黄二妹;刘晖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肾动脉造影术(附5例报道)

    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引起的肾缺血可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肾动脉狭窄可用无创检查如肾动脉多普勒彩超、肾动脉CTA、肾动脉MRA.但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作者:谢东明;危小军;钟一鸣;廖伟;赖小芳;谢红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椎板间开窗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分析

    本院自1998年1月~2003年8月间共收治老年性椎间盘突出症43例,均行椎板开窗、侧隐窝扩大、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华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结果分析与对策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有了好的制度不够,关键要把它落到实处,要使制度得到全面执行,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督促、检查机制来衡量其实施程度,通过质控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周瑞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初步体会(附26例报告)

    我院从1996年始开展腹腔镜手术至今已完成腹部各类手术千余例,其中小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6例,报告如下.

    作者:方传发;夏来阳;邓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双异丙芬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21例体会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诊断要求越来越高.双异丙芬是一种静脉诱导麻醉药物,起效快、半衰期短、安全、副作用少.我院2003年9月~2003年12月共进行21例异丙芬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术.本文对这些病人的检查情况作一回顾,对其注意事项安全性作初步探讨.

    作者:刘杰;张彦芳;李韶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