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射频热凝治疗Bertolotti's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郑虎山;蒋劲;熊东林;陈开林;朱宏骞;沙彤;张德仁

关键词:射频热凝, Bertolotti's综合征
摘要:目的:观察射频热凝治疗Bertolotti's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Bertolotti's综合征的患者采用第四腰椎脊神经后支及第五腰椎横突尖部射频热凝治疗.结果:(1)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治疗1周后VAS明显降低﹙(P<0.01);(2)综合疗效评估,总有效率达88.46%.结论:射频热凝治疗Bertolotti's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射频热凝治疗Bertolotti's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治疗Bertolotti's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Bertolotti's综合征的患者采用第四腰椎脊神经后支及第五腰椎横突尖部射频热凝治疗.结果:(1)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治疗1周后VAS明显降低﹙(P<0.01);(2)综合疗效评估,总有效率达88.46%.结论:射频热凝治疗Bertolotti's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虎山;蒋劲;熊东林;陈开林;朱宏骞;沙彤;张德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闭合性粉碎性骨折,根据健侧股骨X线片测量选择髓内钉型号,采用闭合或开放的方法将骨折复位和置入,全部静力固定,对骨折碎片应尽量保护血运和力求靠拢,不苛求完全复位.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全部骨折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9个月.无断钉、松动和感染发生.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稳定可靠,骨折愈合快,组织损伤小,允许早期功能锻炼,是良好的内固定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文杰;邓宇杰;何学银;谢峰;刘相燕;陈明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电视宫腔镜技术处理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41例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技术在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因实行计划生育手术出现并发症患者41例.其中①人工流产或清宫术后继发性闭经或不孕11例;②人工流产困难、漏吸3例;③B超提示胎盘胎骨残留7例;④IUD副反应5例;⑤取环困难或断裂15例.所有患者先行电视宫腔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然后采用不同的器械经治疗镜操作孔插入进行不同的治疗.结果:①分离宫腔或颈管粘连10例,置IUD及人工周期后月经恢复正常,无周期性腹痛;②取出宫内异物23例,包括残留IUD、胎盘及胎骨;③镜下完全吸宫3例;④明确IUD副反应原因并予治疗5例,副反应消失,月经恢复正常.所有41例患者均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宫腔镜技术处理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具有定位准确、盲视性小、损伤小、安全等优点,有助于解决计划生育临床工作上的疑难问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肖菊英;王建中;邹向红;徐敏娟;许民;王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折断式加压螺纹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减少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褥疮、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的感染,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采用折断式加压螺纹钉固定.结果:优良率93%,无合并感染及死亡.结论:采用折断式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还有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好护理等优点.

    作者:江正康;吴小军;廖永德;熊俊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输注白蛋白对肾病综合征疗效的影响

    输注白蛋白是治疗肾病综合征常用的一种对症治疗方法.但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认识到输注白蛋白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不利影响[1].我们通过对67例肾病综合患者采用输注白蛋白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来阐述输注白蛋白对肾病综合症疗效的影响.

    作者:郭德明;王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湿地松针叶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湿地松针叶中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针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其药理作用呈一定的正相关性,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作者:李秋红;叶文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静脉输注西米替丁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2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米替丁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4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采用西米替丁10mg/kg静脉滴注,每12h一次,三天一疗程.结果:发病48h内全部治愈,未见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西米替丁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方式简单.

    作者:刘承梅;邱小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连续两次胎盘早剥一例

    胎盘早期剥离是妊娠中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虽然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46%~2.1%,但起病急,进展快,而其诊断的迟早,处理是否及时与母婴的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就我院一例连续两次妊娠致胎盘早剥报道如下.

    作者:李金莲;周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原性黄疸3例临床体会

    心原性黄疸是由反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所造成,因长期右心衰竭,肝细胞营养缺乏,导致肝细胞变性,血中胆红素增高.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58~63岁,均为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表现心力衰竭,伴有黄疸、肝脏肿大及慢性肝功能损害.

    作者:刘生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区域灌注化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区域灌注化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9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术中临床分期分组治疗.其中42例手术后置化疗泵区域灌注治疗,有4例肝转移患者门静脉置泵;2例Hartmann术后予双侧髂内动脉置泵化疗;48例患者术后予外周静脉化疗,其中1例行Hartmann术,5例肝转移患者.结果:按Duke's分期为B期的患者术后区域灌注化疗较术后外周静脉化疗无明显优越性,按Duke's分期为CD期患者术后区域灌注化疗较术后外周静脉化疗有较好疗效性,可减少转移、复发增加生存率.结论:区域灌注化疗对晚期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钟宝元;刘凤恩;王小农;黄志斌;段青;易坚;何晓;胡晨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52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患者进行临床及腹水检查、培养,并经药敏试验.结果:自52例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中分离出致病菌19株,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多见,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已上升.结论: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特别注意耐药现象,第三代头孢菌素、第三代氟喹酮类药和阿米卡星是腹腔感染强有效的抗菌药.

    作者:王雪勤;谢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40例术式体会

    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天数短,术后疼痛轻,我院共开展了40例,均获成功,并有效防治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报告如下.

    作者:余作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EPOCH方案治疗复发耐药NHL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EPOCH方案作为挽救方案的有效率及耐受性.方法:选择复发、耐药非霍奇金淋巴瘤用VP-16 50mg/m2/d、ADM或THP 10mg/m2/d、VCR0.4mg/m2/d持续静脉滴注第1~4天,CTX 750mg/m2/d静推第5天,强的松60mg/m2/d口服第1~5天,21天为一个疗程.结果:可评价疗效者13例,可评价不良反应疗程数为23程.其中完全缓解(CR) 3例(23%),部分缓解(PR) 5例(38%),总有效率61%.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他系统毒性发生率低.结论:EPOCH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挽救化疗方案有较高的反应率,毒性基本可耐受.EPOCH通过持续静脉滴注的给药途径可能减低肿瘤细胞的耐药率.

    作者:许明君;李树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山楂提取液对大鼠血清SOD、MDA的影响

    目的:探讨山楂水提取液对大鼠血清SOD、MDA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O-2发光强度.亚硝酸法测定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结果:山楂水提取液具有体外消除O-2自由基的作用,IC50为0.107mg/ml,山楂提取液(15g*kg-1)均可使SOD活性升高,MDA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山楂水提取液有显著抗自由基作用.

    作者:王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老年出血性脑卒中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规律.方法:通过对196例老年及89例青壮年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对照,就其病因、出血部位、症状及并发症等分析.结果:老年组高血压性脑卒中占86.9%,壮年组14.6%;基底节区出血:老年组59.7%(117/196),壮年组52.8%(47/89),各种并发症老年组均高于青壮年组.结论:老年人出血性脑卒中以高血压为主,需加强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及卒中后的二级预防;老年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相对不明显,以及并发症的多发性,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蓝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喉全切除术后应用电子喉发音重建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应用电子喉发音的效果.方法:对26例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应用颈型电子喉发音重建,并对患者所发电子喉音进行计算机声学分析.结果:26例无喉者应用电子喉发音均获成功,并均在颈侧下颌骨下方找到电子喉佳放置部位.计算机声学分析表明电子喉音的音调扰动值和频带宽度与正常人的喉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应用电子喉发声讲话方便,易为患者所接受,基本能满足日常会话需要,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傅明;管志伟;钟润兰;傅莉萍;何锦添;黄国彬;万世恒;陈静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颅脑损伤开颅手术45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行开颅手术的颅脑损伤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和结论:死亡8例,认为颅脑损伤手术指征的早期确立及早期治疗,术后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是提高患者治愈的关键.

    作者:廖宣明;申昌明;何旗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音乐治疗对恢复期不同类型精神病患者疗效的研究

    目的:为了稳定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探讨音乐治疗对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999~2001年,由临床医生确诊为精神病必须住院治疗的患者3505例,采用简单随机的办法,把患者分为非音乐组和音乐组,两组病人在病情、病程、用药条件近似的情况下,做一比较.非音乐组按常规药疗及常规护理进行,音乐组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节奏、旋律的音乐曲名对患者进行正规的音乐治疗.经过一个月疗程后,应用Parloff编制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音乐组和非音乐组患者进行自评测试,对两组病人治愈率进行比较,分别经过T检验、χ2检验.对平均住院日也进行统计.结果:经SCL-90测试后,音乐组的九个因子分均低于非音乐组(P<0.01)有极显著差异.非音乐组和音乐组的治愈率分别为49.1%和57.06%,经χ2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61.4天提高到71.4天,更接近正规住院疗程.结论:对恢复期不同类型的精神病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音乐行为治疗,可以改善和缓解精神病症状,使病人情感得到疏泄,陶冶性情而改变恶劣心境,使之更加安心住院.可见音乐行为治疗对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健康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林小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停机的护理体会探讨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常为各种原因并发呼吸功能衰竭、呼吸肌麻痹的病人使用呼吸机,以辅助呼吸维持生命,度过疾病的危重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临床护理发现,短时间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呼吸功能恢复后能很快停机,而使用呼吸机较长时间者,一般为二周以上者,就会对呼吸机产生较强的依赖性,需要一个逐步撤机的过程,同时需要护理人员把握好停机的原则,更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取得病人的配合,循序渐近,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我科ICU病区在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应用呼吸机患者51例,笔者总结以下几点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停机时的体会.

    作者:卢金凌;姜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以硬性水肿为首要表现的梅毒1例

    患者,男,60岁,退休工人.因包皮逐渐水肿二周于2001年11月20日来我科就诊.二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包皮出现水肿,逐渐加重,后出现包皮嵌顿.就诊于当地医院,予抗过敏、抗炎、外用药物治疗(具体诊疗不详),症状无好转.患者半年前有多次无防护不洁性交史.发病前患者外阴部无溃疡,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作者:曾招林;孙传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