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停机的护理体会探讨

卢金凌;姜倩

关键词:使用呼吸机, 患者, 停机, 病人, 辅助呼吸, 呼吸肌麻痹, 治疗效果, 循序渐近, 心理负担, 思想工作, 临床, 科学技术, 护理人员, 功能衰竭, 功能恢复, 依赖性, 危重期, 应用, 医疗, 生命
摘要: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常为各种原因并发呼吸功能衰竭、呼吸肌麻痹的病人使用呼吸机,以辅助呼吸维持生命,度过疾病的危重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临床护理发现,短时间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呼吸功能恢复后能很快停机,而使用呼吸机较长时间者,一般为二周以上者,就会对呼吸机产生较强的依赖性,需要一个逐步撤机的过程,同时需要护理人员把握好停机的原则,更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取得病人的配合,循序渐近,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我科ICU病区在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应用呼吸机患者51例,笔者总结以下几点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停机时的体会.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原性黄疸3例临床体会

    心原性黄疸是由反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所造成,因长期右心衰竭,肝细胞营养缺乏,导致肝细胞变性,血中胆红素增高.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58~63岁,均为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表现心力衰竭,伴有黄疸、肝脏肿大及慢性肝功能损害.

    作者:刘生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以硬性水肿为首要表现的梅毒1例

    患者,男,60岁,退休工人.因包皮逐渐水肿二周于2001年11月20日来我科就诊.二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包皮出现水肿,逐渐加重,后出现包皮嵌顿.就诊于当地医院,予抗过敏、抗炎、外用药物治疗(具体诊疗不详),症状无好转.患者半年前有多次无防护不洁性交史.发病前患者外阴部无溃疡,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作者:曾招林;孙传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并低心排综合征的治疗

    目的:总结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并低心排综合症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2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呼吸机和血管活性药物量化治疗.结果:2例死亡,死亡率16.7%,与文献报道相近.结论:术后及时、合理的治疗能提高本症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作者:陈天明;谢亨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茄子外敷会阴血肿瘀血疗效观察

    茄子是夏秋季节主要蔬菜之一,它的食用价值和保健功能众人皆知,而它的药用价值就鲜为人知.祖国医学认为[1],茄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止血等功效.为探索一种治疗会阴血肿、瘀血的新方法,我院于1998年3月始将这一原理应用于临床,即用茄子外敷于会阴血肿、瘀血处.它具有价格低廉、取材方便、护理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极为满意的特点.现将具体操作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瑶芳;冯珊;宋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树突状细胞的特性与分化发育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Steinman 和Cohn于1973年首先报道的,因其成熟时有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1].它源于造血干细胞,广泛分布于淋巴组织和非淋巴组织中,是机体内功能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2].DC与其它抗原呈递细胞相比,其大的特点是能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而其它APC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因此D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3].当前,有关DC的研究报道很多,本文仅就近年来有关DC的特征和分化发育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孔令平;刘妍;黄志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

    BiPAP呼吸机自1989年由美国伟康公司推出以来,由于该机使用简便,而且无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其应用日益广泛,我们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呼衰)患者获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傅艳玲;庞桂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麻疹5例临床分析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典型的麻疹病人越来越少.但每到冬末春初,常有少量麻疹病例发生.现将我院2002年2月~4月收治的5例麻疹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王钟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Dieulafoy病的诊断及治疗(附12例报告)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人们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10年来收治的12例Dieulafoy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休克;急诊胃镜检查11例,确诊10例(占91%),1例血管造影确诊.误为肠出血,行急诊肠镜检查1例(后为胃镜确诊).其中3例手术后病理证实;位于胃体近端至贲门部有7例(占58%),球部4例(33%),胃角1例(8.3%).镜下表现为病变中心小动脉喷血或血管断端渗血;7例患者胃镜下治疗.2例病灶位于胃底,内镜止血困难,行病灶局部楔形切除术.1例行血管结扎术.1例包括病灶在内的胃大部分切除术.1例动脉造影后行血管栓塞术.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急诊胃镜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首选方法,胃镜怀疑本病时可行血管造影检查等.胃镜下治疗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式,病灶位于胃底者可转手术治疗.病灶局部楔形切除宜作为首选的手术方式.血管造影确诊后动脉栓塞术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麦韵屏;刘亮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测,药物敏感试验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地位.方法:根据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部分临床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氨曲南、超广谱青霉素类及结构相关的β-内酰胺酶类药物产生耐药性,以及加入克拉维酸会使抑菌圈扩大来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存在.结果:199株被测菌株中共检出产ESBLs菌41株,其中大肠埃希氏菌的ESBLs检出率为11.1%,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检出率为23.6%,产酸克雷伯菌的ESBLs的检出率为26.6%,鲍曼不动杆菌的ESBLs检出率为9.8%,总检出率为20.6%.根据产ESBLs菌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来看,产ESBLs菌对三代头孢菌素有较高的耐药率,而且对氨基糖甙类药有较高的耐药率,其耐药率达80.5%.结论:产ESBLs菌株检出率呈逐年上长趋势,检出产ESBLs菌株对正确报导药敏结果,指导临床用药,以及控制耐药菌株流行,开发新型高效稳定的抗生素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俊云;刘春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连续两次胎盘早剥一例

    胎盘早期剥离是妊娠中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虽然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46%~2.1%,但起病急,进展快,而其诊断的迟早,处理是否及时与母婴的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就我院一例连续两次妊娠致胎盘早剥报道如下.

    作者:李金莲;周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肾移植后血、尿标本淋巴细胞亚型分析比较

    目的:探讨尿的淋巴细胞表型监测替代血的淋巴细胞表型监测在肾移植早期病人的应用.方法:对30例肾移植术早期病人,流式细胞仪同时检测病人血液及尿液标本中的淋巴细胞表型CD3、CD4、CD8、CD19、CD25、HLA-DR的阳性细胞百分率,血液及尿液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血液组与尿液组组间淋巴细胞表型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淋巴细胞表型分析可替代血淋巴细胞表型分析,更适合于肾移植早期病人的临床分析应用.

    作者:陈国敏;阮建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蛇酒的抗慢性炎症作用

    目的:研究蛇酒的抗慢性炎症作用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①佐剂性关节炎法;②琼脂肉芽肿法;③迟发性过敏反应法.结果:蛇酒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琼脂肉芽肿,小鼠迟发性过敏反应等慢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蛇酒有抗慢性炎症作用.

    作者:叶和杨;刘建新;曾靖;黄贤华;朱遵平;赖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40例术式体会

    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天数短,术后疼痛轻,我院共开展了40例,均获成功,并有效防治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报告如下.

    作者:余作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院护理人事制度改革的探讨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逐步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竞争的管理机制,我院2002年起对护理人员采取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作者:刘瑞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音乐治疗对恢复期不同类型精神病患者疗效的研究

    目的:为了稳定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探讨音乐治疗对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999~2001年,由临床医生确诊为精神病必须住院治疗的患者3505例,采用简单随机的办法,把患者分为非音乐组和音乐组,两组病人在病情、病程、用药条件近似的情况下,做一比较.非音乐组按常规药疗及常规护理进行,音乐组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节奏、旋律的音乐曲名对患者进行正规的音乐治疗.经过一个月疗程后,应用Parloff编制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音乐组和非音乐组患者进行自评测试,对两组病人治愈率进行比较,分别经过T检验、χ2检验.对平均住院日也进行统计.结果:经SCL-90测试后,音乐组的九个因子分均低于非音乐组(P<0.01)有极显著差异.非音乐组和音乐组的治愈率分别为49.1%和57.06%,经χ2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61.4天提高到71.4天,更接近正规住院疗程.结论:对恢复期不同类型的精神病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音乐行为治疗,可以改善和缓解精神病症状,使病人情感得到疏泄,陶冶性情而改变恶劣心境,使之更加安心住院.可见音乐行为治疗对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健康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林小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幽门梗阻致食管破裂一例报告

    患者男,48岁.因餐后出现呕吐,继发左胸、上腹部剧烈疼痛伴呼吸困难半天而入院.既往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入院后查体:急性痛苦病容,呼吸急促,气管右移,左胸部叩诊浊音,呼吸音消失,腹肌稍紧张,上腹部有压痛,无明显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胸部X线检查:左侧液气胸.入院后立即给予输氧、建立静脉通道、抗感染治疗,同时行左侧胸膜腔穿刺,抽出胸腔内液体呈咖啡样内含少量食物残渣.

    作者:谢春发;李章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护理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

    目的:提高对持续质量改进的认识,进一步做好医院护理管理.方法:根据我院近年来不断地实行内部和外部的护理质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切实执行解决问题.结果:满足了病人的需求,促进了医院护理管理和护理质量的提高.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护理管理的灵魂,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1].

    作者:王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湿地松针叶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湿地松针叶中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针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其药理作用呈一定的正相关性,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作者:李秋红;叶文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52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患者进行临床及腹水检查、培养,并经药敏试验.结果:自52例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中分离出致病菌19株,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多见,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已上升.结论: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特别注意耐药现象,第三代头孢菌素、第三代氟喹酮类药和阿米卡星是腹腔感染强有效的抗菌药.

    作者:王雪勤;谢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赣州市章贡区1995~2001年四种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赣州市章贡区7年来四种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痢疾、淋病、肺结核)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了1995~2001年四种传染病的发病及流行情况.结果:7年来监测点四种传染病的报告病例数为1497例.平均发病率为152.11/10万,各病种平均发病率依次为肺结核234.58/10万,淋病151.50/10万,病毒性肝炎133.17/10万,痢疾89.19/10万.结论:四种传染病的控制有待加强.

    作者:庄燕;钟名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