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平;刘妍;黄志勤
心原性黄疸是由反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所造成,因长期右心衰竭,肝细胞营养缺乏,导致肝细胞变性,血中胆红素增高.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58~63岁,均为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表现心力衰竭,伴有黄疸、肝脏肿大及慢性肝功能损害.
作者:刘生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BiPAP呼吸机自1989年由美国伟康公司推出以来,由于该机使用简便,而且无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其应用日益广泛,我们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呼衰)患者获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傅艳玲;庞桂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收集我院1999年2月至2002年8月间经胃镜及胃低张水充盈螺旋CT扫描诊断的胃癌病例48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通过对比分析胃癌的内镜及螺旋CT表现,探讨低张水充盈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总结螺旋CT与胃镜对胃癌诊断的优劣性.
作者:郭少华;钟福兴;刘少强;廖跃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赣州市章贡区7年来四种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痢疾、淋病、肺结核)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了1995~2001年四种传染病的发病及流行情况.结果:7年来监测点四种传染病的报告病例数为1497例.平均发病率为152.11/10万,各病种平均发病率依次为肺结核234.58/10万,淋病151.50/10万,病毒性肝炎133.17/10万,痢疾89.19/10万.结论:四种传染病的控制有待加强.
作者:庄燕;钟名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输注白蛋白是治疗肾病综合征常用的一种对症治疗方法.但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认识到输注白蛋白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不利影响[1].我们通过对67例肾病综合患者采用输注白蛋白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来阐述输注白蛋白对肾病综合症疗效的影响.
作者:郭德明;王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行开颅手术的颅脑损伤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和结论:死亡8例,认为颅脑损伤手术指征的早期确立及早期治疗,术后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是提高患者治愈的关键.
作者:廖宣明;申昌明;何旗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粘附分子是指由细胞产生,能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为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跨膜糖蛋白,主要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及各种白细胞表面.其种类很多,根据结构特点分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钙粘附素家族及尚未分类的粘附分子,研究较多的是前三种,本文对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陈同强;刘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Steinman 和Cohn于1973年首先报道的,因其成熟时有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1].它源于造血干细胞,广泛分布于淋巴组织和非淋巴组织中,是机体内功能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2].DC与其它抗原呈递细胞相比,其大的特点是能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而其它APC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因此D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3].当前,有关DC的研究报道很多,本文仅就近年来有关DC的特征和分化发育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孔令平;刘妍;黄志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蛇酒的抗慢性炎症作用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①佐剂性关节炎法;②琼脂肉芽肿法;③迟发性过敏反应法.结果:蛇酒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琼脂肉芽肿,小鼠迟发性过敏反应等慢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蛇酒有抗慢性炎症作用.
作者:叶和杨;刘建新;曾靖;黄贤华;朱遵平;赖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对宫外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时间、疗效及疗程进行比较.方法:以回顾性方法对48例宫外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及50例开腹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宫外孕患者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比较出血量无明显差别,但其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有明显差别,而且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电视腹腔镜在宫外孕手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徐晓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动脉导管药盒系统(PCS)对晚期恶性肿瘤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经PCS化疗灌注和化疗栓塞治疗36例晚期恶性肿瘤.其中原发性肿瘤20例,肝转移瘤13例.直肠癌盆腔转移2例,胰腺癌1例.经股动脉植入PCS?33例,左锁骨下动脉植入PCS的3例.术后经药盒灌注化疗和/或化疗栓塞2~6个疗程.每疗程为3~6周.结果:36例患者手术植入全部获得成功.3例经左锁骨下动脉植入未出现气、血胸.并发症有导管移位滑脱1例.未出现导管堵塞、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操作简便、安全,易于患者接受,既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又能按照化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对肿瘤进行化疗.是晚期恶性肿瘤的一种良好治疗手段.
作者:乐游娟;柳多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闭合性粉碎性骨折,根据健侧股骨X线片测量选择髓内钉型号,采用闭合或开放的方法将骨折复位和置入,全部静力固定,对骨折碎片应尽量保护血运和力求靠拢,不苛求完全复位.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全部骨折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9个月.无断钉、松动和感染发生.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稳定可靠,骨折愈合快,组织损伤小,允许早期功能锻炼,是良好的内固定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文杰;邓宇杰;何学银;谢峰;刘相燕;陈明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下颌骨骨折在口腔颌面外伤中发病率高,占颌面部骨折的2/3,骨间坚固内固定为下颌骨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固定材料常用金属丝结扎,不锈钢板固定,克氏钢针固定.其缺点是常需2次手术取出固定效果欠佳等.我科三年来采用微型钛板螺钉对47例下颌骨骨折行骨间内固定术,均获得较好的效果,随访1~2年,成功率100%.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克华;吴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瑞氏综合征又称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自1963年初次报告后,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国内自1972年后陆续可见报告.本病少见,同胞间同患此病更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同胞二例先后同患此病报告如下.
作者:李兵飞;雷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合并原发脑干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3例颅底骨折合并原发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其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23例患者中存活15例,死亡8例.结论:颅底骨折合并原发脑干损伤的诊断必须及时准确.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MRI影像学检查,尽早、及时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关键.
作者:吴贵平;付丹;王广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臭牡丹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电刺激致痛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结果:臭牡丹提取液明显抑制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显著提高热板法和电刺激致痛小鼠的痛阈;纳洛酮可拮抗吗啡的镇痛作用,但不能拮抗臭牡丹根提取液的镇痛作用.结论:臭牡丹有镇痛作用,此作用与其激动中枢阿片受体无关.
作者:刘建新;周青;连其深;何尉;叶和杨;黄贤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重型脑外伤之一,是在特殊外力机制(主要是旋转暴力)作用下,脑内不同质量组织之间发生剪应力,造成神经轴索断裂,甚至小脑撕裂出血等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在闭合性颅脑损伤死亡病人中占29%~53.5%,其临床特点为病情危重,昏迷时间长,伤残率和死亡率高.本文就我院1996年2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42例,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包拓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患者进行临床及腹水检查、培养,并经药敏试验.结果:自52例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中分离出致病菌19株,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多见,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已上升.结论: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特别注意耐药现象,第三代头孢菌素、第三代氟喹酮类药和阿米卡星是腹腔感染强有效的抗菌药.
作者:王雪勤;谢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EPOCH方案作为挽救方案的有效率及耐受性.方法:选择复发、耐药非霍奇金淋巴瘤用VP-16 50mg/m2/d、ADM或THP 10mg/m2/d、VCR0.4mg/m2/d持续静脉滴注第1~4天,CTX 750mg/m2/d静推第5天,强的松60mg/m2/d口服第1~5天,21天为一个疗程.结果:可评价疗效者13例,可评价不良反应疗程数为23程.其中完全缓解(CR) 3例(23%),部分缓解(PR) 5例(38%),总有效率61%.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他系统毒性发生率低.结论:EPOCH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挽救化疗方案有较高的反应率,毒性基本可耐受.EPOCH通过持续静脉滴注的给药途径可能减低肿瘤细胞的耐药率.
作者:许明君;李树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典型的麻疹病人越来越少.但每到冬末春初,常有少量麻疹病例发生.现将我院2002年2月~4月收治的5例麻疹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王钟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