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应用30例人流钳刮术的临床观察

王艳

关键词:米非司酮, 伍米索前列醇, 单独应用, 人流钳刮术, 成功率, 终止早孕, 孕妇, 晚期妊娠, 口服
摘要: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成功率已达95%以上[1],终止中、晚期妊娠的成功率亦在80%~90%之间不等,本文对1999年4月至2001年4月来我院要求行钳刮术的孕妇(孕周11~14周),术前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并与单独应用米索的孕妇进行对照.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期待治疗在选择的异位妊娠中的应用

    评价期待治疗在选择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应用以及不同的血β-HCG滴度对期待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0例选择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期待治疗,给予严密的血β-HCG滴度测定及B超监测评估追踪,选择标准为血β-HCG<2000IU/L及初有下降趋势,B超示异位妊娠包块直径<4cm,无破裂及急性内出血征象.结果:40例采用期待治疗患者中,25例发生自然吸收(62.5%).其中26例β-HCG<1000IU/L者,成功20例(76.9%);14例β-HCG≥1000IU/L者,成功5例(35.7%),两者有显著差异.失败组15例出现临床症状而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用反复血β-HCG测定和B超检查评估追踪的期待治疗,是选择的未破型异位妊娠且β-HCG有下降趋势的患者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且治疗初血β-HCG<1000IU/L能更好地预测异位妊娠发生自然吸收.

    作者:王永霞;陈健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粘附分子是指由细胞产生,能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为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跨膜糖蛋白,主要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及各种白细胞表面.其种类很多,根据结构特点分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钙粘附素家族及尚未分类的粘附分子,研究较多的是前三种,本文对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陈同强;刘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射频热凝治疗Bertolotti's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治疗Bertolotti's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Bertolotti's综合征的患者采用第四腰椎脊神经后支及第五腰椎横突尖部射频热凝治疗.结果:(1)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治疗1周后VAS明显降低﹙(P<0.01);(2)综合疗效评估,总有效率达88.46%.结论:射频热凝治疗Bertolotti's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虎山;蒋劲;熊东林;陈开林;朱宏骞;沙彤;张德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原性黄疸3例临床体会

    心原性黄疸是由反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所造成,因长期右心衰竭,肝细胞营养缺乏,导致肝细胞变性,血中胆红素增高.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58~63岁,均为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表现心力衰竭,伴有黄疸、肝脏肿大及慢性肝功能损害.

    作者:刘生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赣州市章贡区1995~2001年四种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赣州市章贡区7年来四种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痢疾、淋病、肺结核)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了1995~2001年四种传染病的发病及流行情况.结果:7年来监测点四种传染病的报告病例数为1497例.平均发病率为152.11/10万,各病种平均发病率依次为肺结核234.58/10万,淋病151.50/10万,病毒性肝炎133.17/10万,痢疾89.19/10万.结论:四种传染病的控制有待加强.

    作者:庄燕;钟名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药蛇床子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蛇床子为伞形科蛇床属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L.)Cusson的果实,具有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之功效.临床上以外用为主,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急性渗出性皮肤病等病症.蛇床子主要含蛇床子素、佛手柑内酯、异虎耳草素、花椒毒酚、欧芹属素乙等生物活性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及油酸、亚油酸、挥发油,此外含有Cu、Fe、Zn、Mn、Sr、Ca、Mg等微量元素.早期药理研究文献报道[1],中药蛇床子有抗真菌、抗病毒、驱蛔虫、抗滴虫及类性激素样作用.近十余年来,有关蛇床子尤其是蛇床子总香豆素、蛇床子素、花椒毒酚的药理研究获得了重大进展.现结合本教研室完成的有关研究工作作如下综述.

    作者:连其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经皮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动脉导管药盒系统(PCS)对晚期恶性肿瘤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经PCS化疗灌注和化疗栓塞治疗36例晚期恶性肿瘤.其中原发性肿瘤20例,肝转移瘤13例.直肠癌盆腔转移2例,胰腺癌1例.经股动脉植入PCS?33例,左锁骨下动脉植入PCS的3例.术后经药盒灌注化疗和/或化疗栓塞2~6个疗程.每疗程为3~6周.结果:36例患者手术植入全部获得成功.3例经左锁骨下动脉植入未出现气、血胸.并发症有导管移位滑脱1例.未出现导管堵塞、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操作简便、安全,易于患者接受,既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又能按照化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对肿瘤进行化疗.是晚期恶性肿瘤的一种良好治疗手段.

    作者:乐游娟;柳多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以硬性水肿为首要表现的梅毒1例

    患者,男,60岁,退休工人.因包皮逐渐水肿二周于2001年11月20日来我科就诊.二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包皮出现水肿,逐渐加重,后出现包皮嵌顿.就诊于当地医院,予抗过敏、抗炎、外用药物治疗(具体诊疗不详),症状无好转.患者半年前有多次无防护不洁性交史.发病前患者外阴部无溃疡,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作者:曾招林;孙传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Dieulafoy病的诊断及治疗(附12例报告)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人们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10年来收治的12例Dieulafoy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休克;急诊胃镜检查11例,确诊10例(占91%),1例血管造影确诊.误为肠出血,行急诊肠镜检查1例(后为胃镜确诊).其中3例手术后病理证实;位于胃体近端至贲门部有7例(占58%),球部4例(33%),胃角1例(8.3%).镜下表现为病变中心小动脉喷血或血管断端渗血;7例患者胃镜下治疗.2例病灶位于胃底,内镜止血困难,行病灶局部楔形切除术.1例行血管结扎术.1例包括病灶在内的胃大部分切除术.1例动脉造影后行血管栓塞术.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急诊胃镜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首选方法,胃镜怀疑本病时可行血管造影检查等.胃镜下治疗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式,病灶位于胃底者可转手术治疗.病灶局部楔形切除宜作为首选的手术方式.血管造影确诊后动脉栓塞术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麦韵屏;刘亮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佛甲草对四氯化碳中毒小鼠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佛甲草提取液对四氯化碳中毒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测定小鼠血清、肝组织中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四氯化碳可使小鼠血清、肝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佛甲草提取液明显降低四氯化碳中毒小鼠血清、肝组织MDA含量(P<0.01)及升高SOD的活性(P<0.01).结论:佛甲草提取液对四氯化碳中毒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周青;许庆林;周俐;连其深;张晓英;曾爱萍;刘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臭牡丹的镇痛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臭牡丹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电刺激致痛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结果:臭牡丹提取液明显抑制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显著提高热板法和电刺激致痛小鼠的痛阈;纳洛酮可拮抗吗啡的镇痛作用,但不能拮抗臭牡丹根提取液的镇痛作用.结论:臭牡丹有镇痛作用,此作用与其激动中枢阿片受体无关.

    作者:刘建新;周青;连其深;何尉;叶和杨;黄贤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胃镜证实的非静脉曲张性非癌性上消化道大出血随机分成泮托拉唑组(A组)和西咪替丁组(B组),其中A组46例,用泮托拉唑40mg静滴每12小时一次;B组47例,用西咪替丁200mg静滴每6小时1次.治疗期间注意监测血压、出血情况.结果:泮托拉唑组止血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西咪替丁组的70.21%.结论:泮托拉唑对非静脉曲张性非癌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具有高效、迅速的作用.

    作者:张自翔;廖跃光;黄才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输注白蛋白对肾病综合征疗效的影响

    输注白蛋白是治疗肾病综合征常用的一种对症治疗方法.但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认识到输注白蛋白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不利影响[1].我们通过对67例肾病综合患者采用输注白蛋白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来阐述输注白蛋白对肾病综合症疗效的影响.

    作者:郭德明;王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40例术式体会

    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天数短,术后疼痛轻,我院共开展了40例,均获成功,并有效防治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报告如下.

    作者:余作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测,药物敏感试验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地位.方法:根据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部分临床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氨曲南、超广谱青霉素类及结构相关的β-内酰胺酶类药物产生耐药性,以及加入克拉维酸会使抑菌圈扩大来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存在.结果:199株被测菌株中共检出产ESBLs菌41株,其中大肠埃希氏菌的ESBLs检出率为11.1%,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检出率为23.6%,产酸克雷伯菌的ESBLs的检出率为26.6%,鲍曼不动杆菌的ESBLs检出率为9.8%,总检出率为20.6%.根据产ESBLs菌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来看,产ESBLs菌对三代头孢菌素有较高的耐药率,而且对氨基糖甙类药有较高的耐药率,其耐药率达80.5%.结论:产ESBLs菌株检出率呈逐年上长趋势,检出产ESBLs菌株对正确报导药敏结果,指导临床用药,以及控制耐药菌株流行,开发新型高效稳定的抗生素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俊云;刘春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

    BiPAP呼吸机自1989年由美国伟康公司推出以来,由于该机使用简便,而且无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其应用日益广泛,我们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呼衰)患者获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傅艳玲;庞桂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幽门梗阻致食管破裂一例报告

    患者男,48岁.因餐后出现呕吐,继发左胸、上腹部剧烈疼痛伴呼吸困难半天而入院.既往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入院后查体:急性痛苦病容,呼吸急促,气管右移,左胸部叩诊浊音,呼吸音消失,腹肌稍紧张,上腹部有压痛,无明显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胸部X线检查:左侧液气胸.入院后立即给予输氧、建立静脉通道、抗感染治疗,同时行左侧胸膜腔穿刺,抽出胸腔内液体呈咖啡样内含少量食物残渣.

    作者:谢春发;李章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52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患者进行临床及腹水检查、培养,并经药敏试验.结果:自52例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中分离出致病菌19株,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多见,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已上升.结论: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特别注意耐药现象,第三代头孢菌素、第三代氟喹酮类药和阿米卡星是腹腔感染强有效的抗菌药.

    作者:王雪勤;谢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护理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

    目的:提高对持续质量改进的认识,进一步做好医院护理管理.方法:根据我院近年来不断地实行内部和外部的护理质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切实执行解决问题.结果:满足了病人的需求,促进了医院护理管理和护理质量的提高.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护理管理的灵魂,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1].

    作者:王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22例Ⅲ期肺癌经心包内全肺切除术

    目的:探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切除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疗效与价值.方法:对22例Ⅲ期肺癌患者施行了心包内处理肺血管的全肺切除术.结果:手术死亡1例4%(1/22例),手术并发症22.7%(5/22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16/19例)、45%(9/19例)、21%(4/19例).结论: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安全性好,提高了手术切除率,为晚期肺癌的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作者:刘焕青;吴小勤;高霞;蒋道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