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香;顾军
一氧化氮(NO)及其拮抗剂的作用是目前医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文献报道,对一氧化氮及其拮抗剂在临床的应用作如下简述.1一氧化氮供体及一氧化氮拮抗剂1.1一氧化氮是机体内源性舒张因子的重要成分,是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的主要递质之一[1].体内一氧化氮是以L-精氨酸为原料,在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催化下生成.NOS大致分为2类,一为结构型NOS(cNOS),多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血小板、神经细胞等处[2-4].
作者:曹序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硝酸咪康唑栓中两种杂质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杂质甲酰胺类降解物和苯乙胺类降解物分别在15~45μg/ml和54.5~163.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3(n=5)和0.999 5(n=5);低检测限量分别为30 ng和109ng.结论:本法简便,定量准确,可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刘海玲;吴燕;曹晓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双氯芬酸钠的HPLC测定法.方法:取血清0.5 ml,以吲哚美辛为内标,用叔丁基甲醚提取,在50 ℃水浴条件下氮气挥干,残渣用200μl流动相复溶,40 μl进样.色谱条件:SP HERI-C18柱(4.6 mm×250 mm,10μm);流动相:0.25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甲醇(36:64 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63 nm.结果:本方法在0.067~17.12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 5(n=5).检测限为8 ng/ml.高、中、低三种浓度的绝对和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0.08%~92.10%,94.03%~99.88%,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0.87%~3.03%,1.73%~4.76%.结论:本方法灵敏、特异、简便,可用于临床双氯芬酸钠血药浓度检测.
作者:王巨存;邢国胜;徐彦贵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在消化性溃疡中胃溃疡主要是防御因子削弱造成,而十二指肠溃疡则主要是攻击因子增强造成.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有很多,下面把主要的药物按对抗攻击因子和增强防御因子分别叙述,有的药物是两个作用全有,则按主要作用分类.
作者:叶咏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颗粒剂对正常豚鼠离体回肠运动的影响.方法:检测豚鼠回肠在离体状态下加入不同剂量大承气汤颗粒剂的收缩幅度及速度.结果:大承气汤颗粒剂在浓度1×10-4~2.5×103范围时,其作用是随剂量加大而逐渐加强,当浓度大于2.5×10-3时其作用是随剂量加大而逐渐减弱;浓度在1×10 5~1×10-3之间时,可使乙酰胆碱(Ach)作用增强,浓度在1×10-3~1×10-2时可使Ach作用逐渐减弱.结论:大承气汤颗粒剂对豚鼠离体回肠有兴奋作用,小剂量时是随剂量加大而加强,大剂量时是随剂量加大而减弱.
作者:刘印忠;马德禄;靳珠华;林秀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海参是我国传统的补益药,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实验研究证实,海参的活性成分具有抗凝血、抗肿瘤、增加免疫力及抗病毒等作用.本文介绍了海参生物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聂卫;王士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降压药,它应该是1日1次的长效药,在卧位、立位和运动时均有效,无直立性低血压,能消除血流动力学障碍,无有害的生理代谢效应.寿比山(吲达帕胺)具备了上述条件.吲达帕胺降压作用平稳持久,不影响各种生理功能和生化指数.我院自引进寿比山以来,对它的疗效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现将用寿比山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58例结果总结分析如下:1对象及方法25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43人,女性115人,年龄小20岁,大79岁.
作者:梁创;肖小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对国内外的西沙必利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希望能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检索<药物不良反应光盘>,1980年至今的<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MIMS<中国药品手册互动光盘>及国内有关药学杂志,查阅西沙必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加以整理分析.结果:国内有关西沙必利的不良反应详细报道为12例,而美国报道西沙必利引起心律失常为341例,死亡80例.西沙必利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包括应用过量,使用肝脏P 450 CYP3A4酶抑制,延长QT间歇的药物等.结论:西沙必利的合理应用应避免禁忌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防止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毛东阳;林振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他巴唑为咪唑类抗甲状腺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药疹、瘙痒等过敏反应,近年来,其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日益增多,应引起临床重视.1剥脱性皮炎姜涛等[1]报道:患者,女1 9岁,因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给予他巴唑20 mg,每日3次,和普萘洛尔、维生素B4、利血生等口服,2天后出现面部、颈部及四肢皮肤红色皮疹,红肿,瘙痒.3天后局部融合成团,且开始脱皮屑,红肿则较前加重,皮肤科会诊意见:急性剥脱性皮炎.停服他巴唑,改服丙基硫氧嘧啶,另予抗过敏、止痒及对症处理,半月后痊愈,后未再复发.
作者:信欢;王屏;冯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1],成人房颤发病率为0.3%~0.4%,60岁以上达到2.0%~4.0%,75岁以上达到8.0%~11.0%.常见病因包括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冠心病、心肌病、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甲亢,另有6%~15%为孤立性房颤,无明确的病因.
作者:林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硫酸罗通定注射液(颅痛定)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24例,预激综合征(WPW)并发PSVT 15例,予颅痛定2~2.5 mg/kg静点3~5分钟,连续心电监护2小时,观察心率、心律和血压的变化.结果:PSVT组显效1 7例(70.8%),有效4例(16.6%),无效3例(13.6%),总有效率87.4%.预激综合征并发PSVT组显效10例(66.6%),有效2例(13.4%),无效3例(20%),总有效率80%.结论:颅痛定确为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
作者:韩凤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编者注:沙立度胺(thalidomide,塔里陀迈,反应停,酞胺哌啶酮)50年代后期用作镇静剂,由于治疗妊娠呕吐造成数以万计的海豹肢体等畸形儿,1 961年从市场上撤出.以后临床报道沙立度胺治疗红斑结节性麻风病有效;近年来国外用沙立度胺治疗一些临床棘手的疾病:如白塞氏病、克隆氏病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口疮性口炎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患者所关心的问题,提高药师工作质量.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天津医院2∞1年6~9月300例用药咨询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是咨询多的药物.药价与药品不良反应为患者关心的问题.结论:开展用药咨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滨;郑榕;房德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它可累及不同的年龄组的人群,对于其发病机理,一直以来都是沿用平衡学说进行分析,将各种因素归纳为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1].而在各种因素当中,胃酸一直被认为是发生溃疡的必要条件.随着临床实践和医学研究水平的提高,认为溃疡病的发生不是单一因素引起,而是由环境、遗传、微生物以及其它因素综合所致[2].比较明确的病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过多和服用非甾体消炎药物等.
作者:陈元成;张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比较阿司匹林胶囊新剂型(益欣雪)和片剂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冠心病患者分别进入益欣雪组和肠溶阿司匹林片剂组,服药4周后,观察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血黏度和临床副作用.结果: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在服用益欣雪和肠溶阿司匹林片剂组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服药前后均无明显降低(P>0.05),血小板聚集率与血黏度降低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益欣雪的胃肠道副作用明显低于片剂组(P<0.05).结论:益欣雪和肠溶阿司匹林片剂均具有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血黏度的作用,但益欣雪胃肠道不良反应轻.
作者:聂晶;郑世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小鼠发热模型,使之应用于解热药物药效初筛.方法:①2,4-二硝基酚14 mg/kg、28 mg/kg和35 mg/kg皮下给药后,分别于0.5、1.0和1.5小时三个时间点测定小鼠体温.②在造模前0.5小时,口服乙酰水杨酸0.8 g/kg和腹腔给予安痛定(按所含氨基比林20 mg/kg给药),并于造模后0.5、1.0和1.5小时测定小鼠体温.结果:2,4-二硝基酚可引起小鼠发热,升温1℃左右.乙酰水杨酸作为阳性对照药应用于此模型引起大量动物死亡.安痛定的解热作用肯定.结论:小鼠应用2.4-二硝基酚可建立化学性发热模型,但升温持续时间短暂,对作用快速且强大的解热药物药效初筛具有应用价值,乙酰水杨酸不能作为阳性对照药应用于此模型.
作者:张富赓;胡人杰;姜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选择严重的冠心病心衰病人30例,在洋地黄、利尿剂及硝酸酯类等药物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尿激酶,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998年1月~2001年4月间收住院的冠心病心衰病人6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6例,年龄49~76岁,平均63岁.所有病人均经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冠心病,排除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肌病等其它心脏病,心电图胸前导联有不同程序程序的ST段及T波改变.心功能按HYHA分级,Ⅲ级32例,Ⅳ级为28例.
作者:姚建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选择宫术安栓加凯扶兰(A);利多卡因加阿托品(B);氯胺酮加安定(C);异丙酚加芬太尼注射液(D)用于妊娠6~1 2周人工流产术中扩宫镇痛,比较其效果.结果:4种用药方法在人工流产术中均有不同程度扩宫镇痛效果,但A、B两组用药不是人流术中理想的镇痛剂,C、D两组用药其镇痛的效果基本相同,作用迅速,效果明显,经检验与其他方法有显著差异,同时能明显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P>0.01),不增加手术中出血量,且操作简单、方便,是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较好方法.
作者:窦迎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头孢呋辛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条件下(25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头孢呋辛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6小时内含量变化,并观察外观,测定pH值.结果:头孢呋辛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头孢呋辛钠可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应Ζ用.
作者:郑厚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