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友利;李俊杰
哮喘是一种由多细胞、多介质参与的,以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病理生理特点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它是由免疫、遗传、环境以及其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多基因病变[2].吸入糖皮质激素(GC)具有抑制气道炎症、缓解哮喘症状的功能,已成为防治哮喘的第一线药物[3].哮喘患儿长期吸入GC是否会影响骨代谢和导致生长迟缓,已成为医患双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近几年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一文献回顾.
作者:王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左氧氟沙星虽然在我院用于感染性疾病治疗已有3年时间,但尚未单独用于治疗妇科感染性疾病.为此,就单组方左氧氟沙星与疗效确切的用药方案对感染性疾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作者:张耀华;田春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化学药物的开发和化学药物在儿科临床的广泛应用,因化学药物的毒性导致患儿耳聋发生率越来越高,有些儿童将造成终生耳聋,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石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I型糖尿病的治疗至今是医学界一大难题,它是一种严重的、难以治愈的、终生无法摆脱的疾病.主要原因是胰岛素绝对不足或不起作用而导致血糖代谢紊乱,从而进一步导致脂肪类和蛋白质代谢异常,常规的治疗方法是终生使用胰岛素.近年研究和分离出引起糖尿病病毒[1],对糖尿病治疗提供了一个契机.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用于各种病毒感染疾病,均取得较好疗效.有关用干扰素治疗糖尿病的报告较少,本研究采用干扰素治疗30例I型糖尿病,报告如下:
作者:崔淑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口腔感染多为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1],为口腔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常有较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危害人们的健康.目前国内治疗口腔厌氧菌的主要用药为甲硝唑,但用药时间长,而耐药菌株逐渐增多,不良反应较为严重[2],抗厌氧菌新药的研制成功,无疑对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益.
作者:刘长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组56例)与对照组(消心痛组30例).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10丸,口服tid;对照组,消心痛(硝异梨醇)10 mg,口服tid.疗程均为8周.观察抗心绞痛疗效,缺血性心电图变化,降脂作用.结果: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96.43%,对照组70%;心电图改善,治疗组60.7%,对照组53.3%;降血脂作用,治疗组胆固醇(TC)降低21.6%,甘油三酯(TG)降低18.3%,对照组TC降低9.6%,TG降低10.1%.结论:对稳定型心绞痛长期选用复方丹参滴丸较消心痛更合适,具有更少的副作用.
作者:邓国辉;何俊泰;李炳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对双黄连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定量回收试验,建立定量检测双黄连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试验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比浊法.结果:双黄连注射液在稀释至20倍时检测已无干扰因素影响,回收率在50%~200%范围内.结论:用细菌内毒素动态比浊法定量检测双黄连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
作者:苑庆华;芮菁;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拉米夫定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具有抗乙肝病毒效应,使 HBV- DNA复制明显受到抑制,并伴随肝组织学改善,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但存在YMDD(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耐药变异及停药后复发的问题.
作者:宓余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内的许多行业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其中医药行业以迅速增长的势头向前发展.当前,一些国有医药经营企业陷入资金紧缺、市场占有率下降、获利能力降低、效益不佳的窘境,一些企业濒临倒闭,在这种形势下,有必要对其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张彩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运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方法:观察组采用自拟中药方剂浓煎150 ml,药液温度 38~40 ℃,患者取左侧卧位,行低压缓慢注入灌肠.对照组口服美满霉素和前列康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类方法简便,易于操作,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孝慧;谷培德;郭晓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系人体脂代谢失调所致,主要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水平过高或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水平过低,它是构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公认的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它又与许多疾病相关[1].因此,纠正脂代谢紊乱,对改善冠心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症状,降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秀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鉴别7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方法:以硅胶G薄层板为载体,以甲苯-氯仿-二乙胺(50∶40∶7)为展开剂,以磷钼酸为显色剂的薄层色谱条件鉴别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红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麦白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7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果:7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能达到完全分离;结论:为基层药检室提供了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采用本文提供的实验条件及相对Rf值可鉴别药品假劣,很有应用价值.
作者:刘友利;李俊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卡孕栓、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分别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30例足月未临产的产妇,随机分为3组,卡孕栓组75例,米索组79例,均在打开腹膜时舌下含服卡孕栓1枚或米索400 μg;缩宫素组76例,术中娩胎儿时静脉点滴缩宫素20 U,胎儿娩出后即刻向宫体肌注缩宫素30 U,观察各组术中及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小时内平均出血量:卡孕栓组(223 ±55.6) ml,米索组(214±54.5) ml,缩宫素组(372±60.7) ml,卡孕栓组与米索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卡孕栓组、米索组与缩宫素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卡孕栓与米索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能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且用药安全,检查方便,副作用小.
作者:窦迎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方痤疮灵涂膜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及临床疗效.方法:按处方配制复方痤疮灵涂膜剂后,并做含量测定.取合格产品,用于36名痤疮患者,早晚涂于患处,疗程4周,观察疗效.结果:皮损总消退率为63.04%,总有效率为85.71%.结论:复方痤疮灵涂膜剂处方合理,制备方法简单,质量控制符合标准,治疗痤疮临床疗效好.
作者:陈元成;邢莉清;张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20世纪60年代第一个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s)丙咪嗪被证明有抗抑郁效应,相继出现多种此类药物,使许多抑郁症病人症状获得缓解.但是由于应用过程中的一些缺陷,一些病人并未得到较好的效果,有的甚至放弃治疗.近年来抗抑郁新药的研制迅速发展,开发了第二代抗抑郁药.
作者:路戌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咪康唑乳膜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和临床效果.方法:在咪康唑霜剂的基础上改变处方设计及制备方法,加入硼酸,增加咪康唑的溶解度;加入高分子化合物作为成模材料,促进咪康唑等药物的透皮吸收和延时作用.结果:70例典型的手足癣合并有皮肤皲裂的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治愈率为78%,有效率98.6%.结论:咪康唑乳膜剂治疗皮肤霉菌性皲裂症疗效好,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
作者:陈连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1999年3月~2001年3月收住院的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重组链激酶治疗前后的血浆内皮素(ET)浓度进行了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探讨急性心梗死患者使用重组链激酶前后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以及内皮素水平与病情、疗效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春平;幸志强;张梅玲;赖若梅;孙秀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室直接灌注金尔伦(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再灌注后的不同时间点(3、6、24小时),通过脑室直接灌注、腹腔注射和脑室灌注+腹腔注射的方式使用金尔伦,观察用药后大鼠神经功能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计算脑梗死体积比、脑水肿体积和脑含水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金尔伦组的脑梗死体积比、脑水肿体积和脑含水量均明显减轻,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这种保护作用逐渐降低,脑室灌注和腹腔注射联合用药的保护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脑室灌注或腹腔注射.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使用金尔伦具有明显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脑室灌注和腹腔注射给药的保护作用相似,但在损伤后的早期(6小时以内)、超早期(3小时以内)采用脑室灌注和腹腔注射联合给药的方式效果佳.
作者:杨帆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的寿命在不断地延长.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在迅速增长[1].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的生活、健康与疾病的防治,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
作者:杨学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预防方法.方法:对行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52例膀胱癌患者,术后采用羟基喜树碱(HCPT)行膀胱灌注治疗.并与同期48例行卡介苗及16例行丝裂霉素灌注者进行比较.结果:HCPT组随访 52例,复发 11例,复发率为21.2%,疗效优于丝裂霉素,略低于卡介苗,并发症和毒副作用极轻.结论: HCPT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有较好的效果,毒副作用少而轻.综合比较,明显优于卡介苗和丝裂霉素.
作者:张卫;姚庆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