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0.2%环丙沙星注射液杂质限量控制

程艳

关键词:环丙沙星注射液, 杂质限量, 杂质含量, 临床, 需求量, 运用, 药液, 颜色, 疗效, 经验
摘要:0.2%环丙沙星注射液较为广泛地运用于临床,由于疗效较好,临床需求量渐增.但药液颜色容易变黄,杂质含量往往超过限度.经过精心摸索,在各个环节中查找原因,取得一定的经验,做了一些改进.现将改进过程,报道如下:
天津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促宫颈成熟方法的现状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目前国内外报道均认为,如果能正确选择病例和正确选择分娩时机,应用适当有效方法,计划分娩仍不失为一种保护高危孕产妇,减少围产儿死亡,提高围产期保健水平的有效手段.宫颈成熟异常是影响妊娠与分娩顺利进行的因素之一,如足月妊娠时宫颈尚不成熟可致超期或过期妊娠;高危妊娠终止时宫颈不成熟,引产失败后的剖产率可达50%;计划分娩时宫颈成熟度低可致产程延长,手术产率升高[1].因此,促宫颈成熟是围产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现将计划分娩促宫颈成熟的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王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盐酸多虑平溶液体外透皮扩散实验

    目的:研究盐酸多虑平在不同扩散膜上的透皮扩散情况以及透皮扩散促进剂氮酮(azone)对其扩散的影响.方法:使用流通扩散池模型,分别以蛇蜕和小鼠皮为扩散膜,研究5%的盐酸多虑平在加入azone和不加azone的情况下的透皮扩散强度.结果:不加azone的经皮穿透系数鼠皮是蛇蜕的8倍,azone对蛇蜕的穿透系数可提高1.7倍.对鼠皮仅增加0.3倍.结论:盐酸多虑平经鼠皮的穿透系数明显高于蛇蜕(P<0.01),azone对蛇蜕的促透作用较鼠皮更强.

    作者:吴俊杰;杨金荣;张媛;刘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琥乙红霉素片含量

    目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琥乙红霉素片的含量.方法:利用琥乙红霉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其显色水解产物在482 nm波长处有大吸收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0.9%(n=5).结论:本方法缩短了检验周期,快速、准确.适用于半成品的含量控制.

    作者:晏敏红;俞丽君;严福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沙雷肽酶效价

    目的:建立沙雷肽酶效价测定方法;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酪蛋白底物浓度为0.6%,酶浓度10~13 μg/ml,反应时间20分钟;结果:酶反应速度与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样品重复性好,辅料不干扰测定;结论: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复性好.

    作者:张莹;孔祥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加服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呕吐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新生儿呕吐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多潘立酮0.3 mg/kg,3次/d,于喂奶前15~30分钟口服,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呕吐的时间及呕吐的次数明显缩短及减少.结论: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呕吐疗效显著.

    作者:宋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药降脂方对高脂血症家兔红细胞膜成分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降脂方对红细胞膜胆固醇与磷脂比值(Ch/Pl)变化.方法:用高脂饲料造成家兔实验性高血脂症模型,酶法测定胆固醇(Ch),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磷脂(Pl).实验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和多烯康组.分别观察中药降脂方的降脂作用和对红细胞膜成分的影响.结果:中药降脂方对高脂血症家兔有较好的降脂作用,红细胞膜Ch/Pl也有所下降.结论:这项指标的建立对于临床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监测和药物疗效的考察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关俊玲;李明润;高向耘;李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药品经营中的问题与策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内的许多行业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其中医药行业以迅速增长的势头向前发展.当前,一些国有医药经营企业陷入资金紧缺、市场占有率下降、获利能力降低、效益不佳的窘境,一些企业濒临倒闭,在这种形势下,有必要对其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张彩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浅谈医院药房的科学管理

    药学部是医院的重要技术科室之一,也是医院经济运作的重点,是面向社会和患者的窗口.加强药学部的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海;孙源;吉佩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复方地喹氯铵含片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复方地喹氯铵含片(得益口含片)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慢性咽炎(包括慢性单纯性咽炎和慢性肥厚性咽炎)病人268例,采用复方地喹氯铵治疗,一般1~2疗程.结果:治疗慢性单纯性咽炎的总有效率为90%;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总有效率为87%.结论:该药对治疗慢性咽炎有较好的疗效,未发现不良反应,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李超;黄永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老年痴呆症的药物治疗与预防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的寿命在不断地延长.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在迅速增长[1].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的生活、健康与疾病的防治,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

    作者:杨学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复方痤疮灵涂膜剂的制备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痤疮灵涂膜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及临床疗效.方法:按处方配制复方痤疮灵涂膜剂后,并做含量测定.取合格产品,用于36名痤疮患者,早晚涂于患处,疗程4周,观察疗效.结果:皮损总消退率为63.04%,总有效率为85.71%.结论:复方痤疮灵涂膜剂处方合理,制备方法简单,质量控制符合标准,治疗痤疮临床疗效好.

    作者:陈元成;邢莉清;张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咪康唑乳膜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咪康唑乳膜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和临床效果.方法:在咪康唑霜剂的基础上改变处方设计及制备方法,加入硼酸,增加咪康唑的溶解度;加入高分子化合物作为成模材料,促进咪康唑等药物的透皮吸收和延时作用.结果:70例典型的手足癣合并有皮肤皲裂的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治愈率为78%,有效率98.6%.结论:咪康唑乳膜剂治疗皮肤霉菌性皲裂症疗效好,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

    作者:陈连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双黄连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

    目的:对双黄连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定量回收试验,建立定量检测双黄连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试验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比浊法.结果:双黄连注射液在稀释至20倍时检测已无干扰因素影响,回收率在50%~200%范围内.结论:用细菌内毒素动态比浊法定量检测双黄连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

    作者:苑庆华;芮菁;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虫类药临床应用情况

    近年来,国内的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不断扩大虫类药的应用范围,治疗一些慢性痼疾和疑难杂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综述如下:

    作者:王玉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近年来关于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很多,其中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很高.本文重点将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及防治作一介绍.

    作者:王颖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替硝唑治疗口腔内厌氧菌感染

    口腔感染多为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1],为口腔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常有较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危害人们的健康.目前国内治疗口腔厌氧菌的主要用药为甲硝唑,但用药时间长,而耐药菌株逐渐增多,不良反应较为严重[2],抗厌氧菌新药的研制成功,无疑对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益.

    作者:刘长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薄层色谱法鉴别7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目的:鉴别7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方法:以硅胶G薄层板为载体,以甲苯-氯仿-二乙胺(50∶40∶7)为展开剂,以磷钼酸为显色剂的薄层色谱条件鉴别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红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麦白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7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果:7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能达到完全分离;结论:为基层药检室提供了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采用本文提供的实验条件及相对Rf值可鉴别药品假劣,很有应用价值.

    作者:刘友利;李俊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羟基喜树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预防方法.方法:对行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52例膀胱癌患者,术后采用羟基喜树碱(HCPT)行膀胱灌注治疗.并与同期48例行卡介苗及16例行丝裂霉素灌注者进行比较.结果:HCPT组随访 52例,复发 11例,复发率为21.2%,疗效优于丝裂霉素,略低于卡介苗,并发症和毒副作用极轻.结论: HCPT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有较好的效果,毒副作用少而轻.综合比较,明显优于卡介苗和丝裂霉素.

    作者:张卫;姚庆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口服吡哌酸致过敏性休克

    患者,男,17岁.因胸闷乏力伴颜面水肿0.5小时急诊入院.缘于发病前一天晚间食用西瓜、凉牛奶后腹痛,稀便1次,服用黄连素6片.当日晨进食米粥后服吡哌酸0.5 g后,上学途中自觉乏力、胸闷、全身不适,即返家中.入院查体:血压80/50 mmHg,精神差、大汗、颜面水肿,口唇紫绀,躯干、四肢多处风团样皮疹,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14次/min.入院后给予异丙嗪25 mg(输液壶)、10%葡萄糖酸钙20 ml静脉滴注和扩容、补液等抗过敏治疗,当日下午皮疹渐退,次日全部消退.患者发病后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 ℃,给予物理降温、补液,体温降至正常,3天痊愈出院.

    作者:李焱;邢艳萍;孟令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发育及骨代谢的影响

    哮喘是一种由多细胞、多介质参与的,以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病理生理特点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它是由免疫、遗传、环境以及其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多基因病变[2].吸入糖皮质激素(GC)具有抑制气道炎症、缓解哮喘症状的功能,已成为防治哮喘的第一线药物[3].哮喘患儿长期吸入GC是否会影响骨代谢和导致生长迟缓,已成为医患双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近几年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一文献回顾.

    作者:王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天津药学杂志

天津药学杂志

主管: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