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国;杜从林;桂士良;郭玉刚;曹会峰;迟宝进;候杰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04~ 2015-02共6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例患者均顺利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8.2±11.3)min、(46.2±9.4)mL、(15.4±2.3)h、(7.4±2.2)d.明显比对照组短(82.4±15.2) min、(92.6±13.1)mL、(27.1±3.5)h、(11.7±3.1)d.观察组术后无并发症病例,且术后β-HCG浓度、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20.7±4.1)d、(25.8±6.7)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5.7)d、(37.4±7.1)d.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割宫产瘢痕妊娠,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且能够保证术中将妊娠物彻底清除干净,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晓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SDF1、CXCR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在临床各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标本取自我院病理科胃癌标本60例,另取10例我院非胃肿瘤患者胃黏膜组织石蜡标本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SP及SABC法检测各组标本中SDF1、CXCR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他们在胃癌发生、转移中的作用以及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CXCR7、SDF-1在癌组织与正常组织阳性率间的差别具有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及无淋巴结转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说明CXCR7、SDF-1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与年龄大小、性别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胃癌组织中CXCR7的高表达与SDF1的表达下降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①CXCR7,SDF-1在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二者呈正相关.②胃癌中CXCR7,SDF-1均与胃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
作者:陈振栋;张佳;刘振平;赵云波;胡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血浆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外翻、微粒(microparticle,MP)释放的动态变化的观察,探讨其与急性脑血栓的关系,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急性脑血栓患者20例作为试验组(排除标准:糖尿病、恶性高血压、尿毒症、恶性肿瘤、近6个月输血史),同时收集20例正常体检人员,无心脑血管疾病,检测前无使用抗凝剂等干扰血凝系统的药物,作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共聚焦显微镜检测PS暴露,比较正常人与脑血栓患者的结果差异是否有显著性,得出结论.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微球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微粒释放可以促进凝血因子复合物及凝血酶的生成,终促进凝血的发生,在急性脑血栓形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东升;王复新;段伟;王明华;刘莹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采用包合技术对塞来昔布进行包合制备研究,通过对包合材料的筛选,优选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中的一种或两种,有效的提高了塞来昔布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此种方法不但解决了塞来昔布水中溶解性差及原料药难粉碎的问题,而且利用简单易行的工艺即可制得性质稳定及生物利用度高的固体制剂.
作者:史红霞;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对神经病理性大鼠脊髓神经胶质细胞的水平谷氨酸转运蛋白(GTs)表达的影响,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坐骨神经结扎术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根据手术类型及注射药物,随机分成4组:A组,假手术组(n=10);B组,手术组(n=10);C组,生理盐水+手术组(n=10);D组,米诺环素+手术组(n=10).在术后,第1、3、7、11天观察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测定大鼠机械缩足阈值(MWT)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检测大鼠脊髓神经胶质细胞GTs表达.结果:手术组(BCD组)大鼠较假手术组(A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明显缩短,且大鼠50%机械缩足阈值明显降低.鞘内注射米诺环素组(D组)大鼠与对照组(BC组)比较,其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明显延长,且大鼠50%机械缩足阈值明显升高,并且脊髓神经胶质细胞GTs的表达明显高于BC组.结论:米诺环素能够通过维持大鼠脊髓神经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蛋白(GTs)表达的影响,从而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作者:曲诗言;乔建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研究肝纤维化大鼠的血清MMP-3、TIMP-1的水平及肝纤维化大鼠注射参芎注射液后的血清MMP-3、TIMP-1的变化,说明参芎注射液可能通过调节大鼠肝纤维化血清MMP-3、TIMP-1的水平,从而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方法:将30只2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肝纤维化组)、治疗组(参芎组),每组10只.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观察比较造模后8周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肝纤维化组)、参芎治疗组大鼠血清中的MMP-3、TIMP-1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组及治疗组大鼠血清中的MMP-3、TIMP-1水平升高,差别有显著性(P<0.05);与肝纤维化组比较,治疗组的大鼠血清中的MMP-3较治疗前升高,TIMP-1较治疗前减少,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芎注射液可能通过对大鼠肝纤维化血清中的MMP-3、TIMP-1的水平影响,从而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迟男男;艾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经手术治疗后再次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2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x2检验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因素.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为36例,再出血率为16.5%,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相关的可能因素有术后收缩压、术后舒张压、是否躁动、凝血功能、发病至手术时间、术中止血、血肿形状.结论:我们可通过完善术前相关检查,严格控制术后的血压,规范术中的操作,来降低术后再出血的风险.
作者:刘文广;顾志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检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Apelin及ADMA表达,主要研究在影响NO合成机制方面,各自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分别检测25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和35例子痫前期患者(试验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15例、重度子痫20例)血清中Apelin及ADMA的水平.结果:①Apelin在实验组患者血清中的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②ADMA在实验组患者血清中的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③Apelin和ADMA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且相关性显著(r=0.77280,P<0.05).结论:Apelin与ADMA可能在妊娠过程中相互促进表达,影响NO合成导致内皮功能严重损伤,进而加速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作者:吕敬媛;张园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接骨器用于治疗粉碎性胸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01 ~2014-12笔者共诊治27例胸骨骨折患者,对其中6例粉碎性胸骨骨折患者使用记忆合金环抱式胸骨接骨器进行固定碎骨片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3d后,呼吸明显改善,胸痛也显著减轻,1周后行胸部CT和X线检查发现6例患者骨折处均无移位,没有发生伤口及纵膈感染现象,未出现局部皮肤不适或前胸活动受限等症状.所有患者胸骨骨折均临床痊愈,未出现接骨器松动或脱位现象,未出现死亡现象.结论:记忆合金接骨器用于治疗胸骨粉碎性骨折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操作简单,不易发生感染,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赵富东;赵玉彪;储生雷;黄莹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检测PDCD4和mTOR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测PDCD4和mTOR蛋白在50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乳腺癌及癌旁组织阳性率(28%,80%)(x2=29.543,P<0.05),PDCD4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分化有关(x2=11.952,P<0.05),临床分期有关(x2=12.346,P<0.05),淋巴结转移有关(x2=6.349,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无关(x2=2.266,P>0.05),肿瘤大小无关(x2=2.066,P >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及癌旁组织阳性率(72%,26%) (x2=25.882,P<0.05),mTOR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化有关(x2=7.291,P<0.05),淋巴结转移有关(x2=9.921,P<0.05),临床分期有关(x2=5.062,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无关(x2=0.734,P>0.05),与肿瘤大小无关(x2=0.651,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分析,PDCD4和mTOR的表达呈负相关(r=-0.355,P<0.05).结论:①PDCD4蛋白在乳腺癌中低表达,mTOR蛋白高表达;②两因子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新;韩丽丽;赵海丰;王博;孙庆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在黏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价值,为肠梗阻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1998-01 ~2014-05收治的黏连性肠梗阻患者共70例,根据术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36例)和开腹组(34例),分别接受腹腔镜辅助下手术和开腹直视下手术,分析两组的手术完成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病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放置了腹腔引流管.两组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为(2.37±0.63)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72±0.35)d,进食流质时间为(2.15±0.39)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26±0.51)d,住院总时间为(6.17±0.36)d,均优于开腹组的相应时间指标(P<0.05);两组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有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愈合不良、术中小肠损伤及再次梗阻,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黏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效果较好,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何学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HLA-B等位基因多态测序比对统计分析以确定HLA-B等位基因分型与奥卡西平所导致的皮肤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癫痫中心确诊为癫痫的患者,使用奥卡西平单药治疗后引起不同程度皮肤不良反应的患者,抽取外周血2mL,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方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based typing,PCR-SBT)对HLA-B等位基因进行检测,通过对服用奥卡西平后不同程度皮肤不良反应患者的HLA-B等位基因统计分析确定与不良反应相关的基因.结果:HLA-B*1502基因导致皮肤不良反应阳性患者2/9(P<0.05).结论:HLA-B*1502基因与奥卡西平诱发皮肤不良反应相关.
作者:韩翔宇;王菊莉;曹洪涛;陶英贤;陶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利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对药用植物不同部位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H+-Mn2+-CH3COCH3-BrO3-为振荡体系,以待测药用植物为反应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中的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获得药用植物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运用聚类分析和指纹图谱的特征参数诱导时间对药用植物不同部位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绝大多数药用植物不同部位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差别显著,特征参数明显不同,只有棉团铁线莲的根和叶,毛景天的茎和叶在化学成份和含量的积累上有一定的亲缘性,在临床入药时可考虑扩大他们的药用部位.结论: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是一种很好地评价药用植物不同部位质量的方法.
作者:罗时旋;李守君;滕杨;张艳秋;李莉;武静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脂素,瘦素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中的变化,二者与甲状腺激素及其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来本院就诊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30例,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30例,空腹采血并检测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促甲状腺素,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采用ELISA法检测内脂素、瘦素水平,计算体重指数(BMI)值,并分析与各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内脂素与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甲减组内脂素与瘦素呈正相关(r=0.955,P<0.01).瘦素与TSH,TG,TC呈正相关(P<0.05);内脂素与TSH呈正相关,(P<0.05).结论:内脂素和瘦素可能参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脂代谢的调节.
作者:丰雪;樊淑华;于学静;谭丽艳;杨玉红;潘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CIN采用LEEP治疗后的妊娠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未行LEEP手术且无产妇并发症、合并症的42例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剖宫产发生率为7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48% (P<0.05);两组产妇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宫颈裂伤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开展LEEP治疗对CIN患者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作者:鹿美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新型抗癫痫药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单药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临床疗效研究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癫痫部分性发作的患者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然后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成3组:A组:左乙拉西坦治疗组30例:B组:托吡酯治疗组30例:C组:卡马西平对照组30例:观察用药24周后各组间临床癫痫控制率、脑电图的改善、不良反应及MOCA的评分变化.结果:①临床疗效:3组临床疗效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癫痫完全控制无发作率B组明显低于A组及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脑电图的改善:脑电控制率B组明显低于A组及C组(P<0.05);③认知功能的影响:癫痫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35.6%.A组MOCA评分与B组比较,提高有显著差异(P<0.05);④不良反应:A组与B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 0.05).结论:癫痫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在控制癫痫部分性发作方面均有较好疗效,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托吡酯较左乙拉西坦高;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托吡酯疗效不如左乙拉西坦.
作者:和梅;寇传玉;和廿;徐晓艳;贾丽娜;李培育;杨慧;关雪莲;侯丽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中TGF-β1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感染后0、6、12、21周及治疗后9周TGF-β1浓度.结果:不同病期血吸虫病小鼠模型的感染成功率为100%.小鼠感染后0、6、12、21周及治疗后9周的TGF-β1浓度分别是(0.45±0.07) ng/L、(0.82±0.09) ng/L、(1.35±0.12) ng/L、(1.61 ±0.10)ng/L和(0.50±0.06) ng/L.结论:血吸虫病感染小鼠血清中的TGF-β1浓度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用药后明显下降,提示其可能具有病情评估意义.
作者:谢丽云;郑茂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效果进行探析,并与传统手术进行比较.方法:选择60例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属于2011-01~ 2015-06我院救治的,分为两组,分别实施改良颌下腺摘除术与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100%,对照组是66.7%,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是100%,对照组是80%,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0%,对照组患者是16.7%,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是0%,对照组患者是13.3%,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尽量保留患者的面部血管功能,避免对其造成损伤,减轻手术瘢痕,满足患者对美的追求.
作者:徐近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中PU.1的表达水平,探究地塞米松对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N),模型组(B),地塞米松治疗组(D),每组10只.每组大鼠分别在第28天处死.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制作肺纤维化模型.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 PU.1 mRNA的含量.结果:(1)模型组肺泡灌洗液PU.1 mRN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地塞米松治疗组PU.1mRNA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录因子PU.1在肺纤维化中起作用,地塞米松可能通过下调PU.1的表达抗肺纤维化.
作者:鲍文华;王瑾;李树民;杨晓东;马雪梅;孙云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比较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对自2012-12 ~2014-04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21例患者使用骨水泥型假体,29例患者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术中主要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对总住院日、住院日做记录,收集数据进行统计,术后随访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对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和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手术用时、失血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置换后1年,在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方面,两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治疗髋关节疾病,对减轻病人痛苦,恢复髋关节功能有明显效果,术中应用骨水泥型假体和非骨水泥型假体在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能减少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
作者:唐华羽;袁世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