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杨素晶体的波谱特征与结构确定

殷和美;张羽男;刘立新;张宇;沈宇;郭英雪;张大俊;孙博

关键词:白杨素晶体, 结构确定, X-射线单晶衍射,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谱
摘要:目的:制备得到白杨素晶体并对其波谱特征与结构进行确定.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白杨素晶体,运用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IR)、1H-NMR和13C-NMR手段对所得晶体进行波谱表征和结构确定.结果:XRD分析产物与白杨素粉末的衍射角大致相同但其峰型较为尖锐;IR、1H-NMR和13C-NMR分析表明产物谱图峰位与白杨素样品峰位及峰型基本一致,表明所得产物为高纯度的白杨素晶体.结论:本文所得数据及谱图可为白杨素及其衍生物的定性分析及纯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葡萄糖酸钙、尼莫地平预处理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早期ELISA Kit含量变化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葡萄糖酸钙,尼莫地平预处理的大鼠建立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模型,并检测其血液中不同时间点的人神经丝蛋白(NF) ELISA Kit的含量,以观察葡萄糖酸钙,尼莫地平预处理对病理演变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健康Wistar大鼠55只,雌雄不限,体重250 ~ 300g,随机分成对照组、葡萄糖酸钙组、尼莫地平组.分别给予相关喂养一周,自制mararous A氏致伤装置建立弥漫性轴索损伤动物模型,采用心脏取血的方式分别于6h、24h时采集血液标本.通过酶联免疫法测量血液样本中人神经丝蛋白含量.结果:葡萄糖酸钙预处理组大鼠DAI后血(NF) ELISA Kit含量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尼莫地平预处理组大鼠DAI后血清(NF) ELISA Kit含量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在中、轻型脑外伤患者血脑屏障仍然存在,患者保留了正常调节机制的基础上,维持相对稳定的内环境,维持相对稳定的细胞内外的钙离子浓度差,维持正常跨膜电位,对防止皮质神经元去极化所导致的钙离子大量内流,及由此继发性引起的钙离子依赖性酶促反应群.对降低或减少DAI后的轴索断裂,有着不可低估的实际意义.

    作者:何伟明;李英夫;杨福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3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分析

    目的:观察3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性选取2013-12 ~ 2014-09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参与本次研究,并将其设为治疗1组,回顾分析早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将其设为治疗2组.治疗2组患儿单纯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1组患儿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和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组患儿咳嗽、高热、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明显早于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治疗2组患儿的75.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明显低于治疗2组患儿的30.6%,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作为临床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敬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护理

    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护理配合进行分析.方法:选自2012-03~2015-03在我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治疗的患者73例为研究的对象,给予患者常规的术前准备和护理,包括术前访视、手术间的器械、辅料和环境准备等.并于患者手术过程中重点做好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工作,包括麻醉配合、静脉通路的建立、体位护理、感染预防护理、输液管理、生命体征的监测、用物管理等.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5±0.8)h,平均出血量为400mL;患者无严重的并发症,术后搬运和转运过程未发生关节脱位,患者髋关节的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实施有效的术中护理配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手术成功重要因素.

    作者:王宁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A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待病情稳定后即实施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4w后应用神经功能缺损(NFD)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应用SF-36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NF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量表各项因子中除躯体疼痛外,各项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ACI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蔡卫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STAT3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STAT3和Ki-67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STAT3和Ki-67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本次研究共选择73例NSCLC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研究STAT3和Ki-67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TAT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57.53%),显著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37.5%)(P<0.01).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5.34%,而癌旁组织的表达率为36.7%.STAT3和Ki-67的表达水平均与性别、年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①STAT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尤其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提示STAT3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积极参与,是肺癌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子.②Ki-67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在NSCLC中高表达,与性别、年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但发现与有无淋巴结的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郭文博;邹志田;朱晓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心肌损害的疗效

    目的:观察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两组给予控制感染、补充液体、纠正酸中毒、离子紊乱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之上治疗组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对照组加用ATP、维生素C、维生素B6等能量合剂常规治疗,疗程7d.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心肌酶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心肌损害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玉;聂磊;赵塔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气养血汤对肾性贫血治疗的时机及靶目标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应用补气养血汤配合常规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时机及靶目标的干预作用.方法:将9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补气养血汤同时配合常规量rHuEPO治疗;B组:补气养血汤择期配合常规量rHuEPO治疗;C组:单纯应用常规量rHuEPO治疗;D组:单纯应用补气养血汤治疗.比较A组与其他3组治疗2W、4W、6W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达到靶目标所需的时间,及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治疗6W或达到靶目标时)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变化.结果:治疗2W,4W时,A组Hb、Hct升高较B、C、D组明显(P<0.05);A组在治疗4W时达到靶目标值,B、C、D组在第6W达到靶目标值;A组在治疗后4W与B、C、D组在治疗后6W的上述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4组的血肌酐与尿素氮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养血汤同时配合常规量rHuEPO治疗肾性贫血较其他组治疗达到靶目标的速度快,治疗效果好,且对肾功能的状态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作者:牛效清;张浩;刘艳姝;刘中柱;赵春艳;蔡天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91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调查分析,探讨该病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电子胃镜检查,所有数据SPSS 13.0统计分析,x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以36 ~ 50岁患者所占比例高,为38.7%,且胆汁反流程度Ⅱ级、Ⅲ级患者所占比例大,分别为55.4%和37.8%;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和情绪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人群的胆汁反流程度Ⅱ级、Ⅲ级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不吸烟、不饮酒、饮食规律和情绪心理状态平稳人群.结论:年龄、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以及紧张焦虑的心态是影响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胆汁反流程度的影响因素,临床应给予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作者:崔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肝介入化疗加参一胶囊联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全肝介入化疗加参一胶囊联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06~2015-06收治的7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全肝介入化疗,观察组在全肝介入化疗基础上,加参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4.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9%,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实施肝全肝介入化疗加参一胶囊联合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洋;王晶;李晶红;王哲;解红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BL教学法在临床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

    目的: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案例式教学法(CBL教学法)在临床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佳木斯大学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学生应用传统式教学,实验组学生部分章节实施CBL教学.教学结束后进行统一考试和问卷调查.结果:考试成绩显示实验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显示CBL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加对临床病理学的兴趣.结论:CBL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临床病理学的授课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王桂梅;王彩霞;聂美楠;郭梦凡;贾秀月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天晴甘美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天晴甘美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予以研究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01~2015-0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乙肝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天晴甘美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应用美能(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不显著,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晴甘美在慢性乙肝的治疗中,其临床疗效较佳,对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起到有效地改善作用,且其对患者带来的毒副作用较小,降低给患者带来的伤害,促进了患者的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周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案例式PBL教学模式在影像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案例式PBL教学模式在影像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3级临床专业本科生260人,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30人,实验组应用案例式PBL教学法实验教学,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全部教学课程结束后,采用理论知识考试、读片能力和调查问卷方式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做出正确评论.结果:应用案例式PBL教学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比较,理论考试成绩和读片能力更高.案例式PBL教学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比较,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自我学习能力更强.结论:采用案例式PBL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值得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推广.

    作者:徐鹏;张武;许传斌;吕佳南;卢晓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去白细胞输血和未去白细胞输血的疗效

    目的:对比分析去白细胞输血和未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06~2015-05在我院接受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37例恶性肿瘤患者设为研究1组,将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未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35例恶性肿瘤患者设为研究2组,比较两组患者输血治疗后的肿瘤病灶转移复发率和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1组患者输血治疗后的肿瘤并在转移复发率、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和5.4%,与研究2组患者的25.7%和22.9%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x2=4.104;x2=4.580,P均<0.05).结论:与未去白输血治疗比较,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安全性更高,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直肠癌Miles术后造瘘口护理中的实施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直肠癌Miles术后造瘘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3-10~2015-04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和出院后随访,观察组患者瘘口周围皮肤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直肠癌Miles术后造瘘口护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瘘口周围皮肤问题及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何淑玲;刘志丹;崔珑饶;郝凤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月见草油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骨改建的影响

    目的:探讨月见草油对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压力侧骨改建的影响.方法:选用48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的前20天,实验组大鼠每日灌服月见草油,剂量为每天7.25g/kg.采用相同方法,对照组大鼠每天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第21天时,在每只大鼠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加载40g的近中牵引力.每组大鼠于正畸加力第1天,3天,7天,14天分批处死6只,并且做上颌骨分离处理.而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第一磨牙压力测破骨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灌服月见草油的实验组比对照组压力侧破骨细胞数量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研究表明,口服月见草油能促进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增值和分化,加速正畸牙移动,缩短正畸治疗疗程.

    作者:赵刚;孙宇;吴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甘草次酸对人胃癌HGC-27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目的:研究18β-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对人胃癌细胞HGC-27生长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以12.5、25、50、100和200 μM的GA处理HGC-27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24、48和72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以AO/EB法初步观察GA诱导HGC-27凋亡的情况,以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确定凋亡的发生.结果:GA能抑制HGC-27细胞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GA可以引起HGC-27细胞核皱缩、染色质浓缩、细胞膜发泡、等凋亡特征,提示了凋亡的参与,通过Annexin V/PI双染色法终确定GA可剂量依赖性地引起HGC-27的凋亡.结论:GA可抑制人胃癌细胞HGC-27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GA引起HGC-27凋亡有关.

    作者:贾洪岩;林芳;王立敏;刘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RT-PCR检测SALL4基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中SALL4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RT-PCR方法分别检测13例难治性贫血患者(MDS-RA)、27例难治性贫血件原始细胞增多患者(MDS-RAEB)和11例正常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SALL4mRNA表达情况,并比较MDS-RA和MDS-RAEB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MDS患者骨髓中SALL4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且MDS-RAEB表达量高于MDS-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ALL4mRNA基因可能参与了MDS的发病,MDS-RA和MDS-RAEB之间的SALL4基因表达差异可能提示2者的发病机制的不同.

    作者:武广海;田黎明;于广晴;张纯;袁嘉怡;申福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眼内反应与人工晶体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在人工晶体植入后眼内炎症反应的原因,澄清这种反应与眼内炎的本质区别,推测可能出现的预后,提出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在术者相同、术式相同(超乳或非超小,切口3.2~ 5.5mm,完全囊袋内植入,完全或基本全覆盖),眼内灌注液相同(BSS,量40 ~ 100mL),黏弹剂相同(上海其胜生物),不用眼内缩瞳剂等,所不同的即为人工晶体(包括RS-55B、肝素处理晶体、亲水性折叠晶体),进行回顾性比对.在过去3年的3000余例白内障手术中采集850眼符合标准的进行均衡性检验,入选病例为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有其它眼病、糖尿病、明显皮质残留、前房出血、虹膜损伤、手术时间较长除外.并根据人工晶体的不同分为3组,“A”组RS-55B为300眼,“B”组肝素处理晶体330眼,“C”组折叠晶体220眼.结果:“A”组5眼(1.5%)且程度较重,全部有膜形成和玻璃体的反应,“B”组0眼(0%),“C”组1眼(0.45%)程度极轻,仅局部用药即在一周内完全恢复且不保留任何痕迹.结论:在手术技巧非常娴熟,手术时间越来越短,前房稳定良好,器械进入前房越来越少的今天眼内炎症反应与晶体的相关性越来越强,所以选择优质的人工晶体对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作者:高敬轩;倪双;金凤;王冬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治疗

    目的:分析肝胆手术后胆漏现象发生的具体情况,对胆漏的防治进行探讨,以确保患者病情的有效治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例行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保守疗法对病情较轻的患者进行治疗,采取手术疗法对病情严重及保守疗法治疗未见效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4例患者死亡1例,治愈率为95.8%;其中保守治疗的治愈率66.7%高于手术疗法的29.2%,保守疗法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手术疗法的病死率为4.2%.结论: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的原因较多,手术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来预防胆漏的发生,同时对于胆漏应依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选择保守疗法或手术疗法进行治疗,以促使患者病情的治愈.

    作者:吴品飞;陈汝岱;李伟刚;顾勇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秋泻灵合剂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喜炎平注射液与秋泻灵合剂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3~2015-02我院收治的小儿秋季腹泻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喜炎平联合秋泻灵)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12%,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升,两组间疗效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10.78,P<0.05);观察组的退热以及止泻时间分别为(23.96±4.09)h、(64.20±10.53)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15.09,16.72;P<0.05).结论:将喜炎平注射液与秋泻灵合剂联合应用于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治疗中,可取得良好效果,安全可靠,具备推广应用的意义及价值.

    作者:李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