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洋;朱晓峰;杨成鹏;张浩业;邹志田
目的:探讨应用补气养血汤配合常规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时机及靶目标的干预作用.方法:将9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补气养血汤同时配合常规量rHuEPO治疗;B组:补气养血汤择期配合常规量rHuEPO治疗;C组:单纯应用常规量rHuEPO治疗;D组:单纯应用补气养血汤治疗.比较A组与其他3组治疗2W、4W、6W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达到靶目标所需的时间,及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治疗6W或达到靶目标时)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变化.结果:治疗2W,4W时,A组Hb、Hct升高较B、C、D组明显(P<0.05);A组在治疗4W时达到靶目标值,B、C、D组在第6W达到靶目标值;A组在治疗后4W与B、C、D组在治疗后6W的上述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4组的血肌酐与尿素氮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养血汤同时配合常规量rHuEPO治疗肾性贫血较其他组治疗达到靶目标的速度快,治疗效果好,且对肾功能的状态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作者:牛效清;张浩;刘艳姝;刘中柱;赵春艳;蔡天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肺损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与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与pH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PaO2/FiO2、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与pH值等临床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的二氧化碳分压和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PaO2/FiO2、氧分压与pH值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可有效提高血氧饱和度、PaO2/FiO2、氧分压、pH值与治疗有效率,同时可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和呼吸频率.
作者:胡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为研究正常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分泌的细胞因子对去势后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成骨成脂分化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去势(ovx)组.建立sham和ovx模型.术后2个月取sham组和ovx组大鼠BMMSCs,分为sham(A)组、ovx(B)组、ovx细胞+ sham培养液(C)组、sham细胞+ovx培养液(D)组进行间接共培养,RT-PCR检测各组BMMSCs成骨成脂相关基因;Western blot检测各组BMMSCs成骨成脂相关蛋白;Western blot检测Wnt经典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油红染色;茜素红染色.结果:成骨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以及Wnt经典通路的相关蛋白β-catenin和active-β-catenin组明显高于B组,D组低于A组;成脂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C组明显低于B组,D组高于A组.油红染色、茜素红染色结果与基因、蛋白的结果相一致.结论:正常大鼠BMMSCs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够通过激活Wnt经典信号通路促进ovx大鼠BMMSCs的成骨分化并抑制其成脂分化.
作者:张立超;贺涛;帅逸;常赫然;杜晓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在食管癌根治术中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01 ~2014-1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胸外科收治的,确诊为食管癌,并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84例,并随机分为4组:A组在术前1h静脉滴注帕瑞昔布钠40mg与100mL生理盐水的混合溶液,B组在单肺通气30min时静脉注帕瑞昔布钠40mg与100mL生理盐水混合,C组在恢复双肺通气时静脉滴注帕瑞昔布钠40mg与100mL生理盐水混合,D组为空白对照组,术前1h静脉滴注100mL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和双腔管气管插管的方法.观察患者麻醉诱导后5min(T0)、单肺通气30min(T1)、单肺通气60mm(T2)以及恢复双肺通气30min(T3)四个时间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患者苏醒后3h(T4)、6h(T5)、12h(T6)、24h(T7)、48h(T8)的VAS评分,以及家属的满意程度.结果:各个时点A组心率均A组患者心率显著低于另外三组(P>0.05);各个时点A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另外三组(P<0.05);各个时点的平均气道压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四组患者在苏醒后即刻,A组患者的平均镇静躁动评分和躁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另外三组(P<0.05);各个时点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另外三组(P<0.05);A组和B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评分和满意率均显著高与C组和D组(P<0.05),但两组间满意度评分和满意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以稳定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变化,超前镇痛作用明显,并且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杨成鹏;邹志田;王晓强;乔峰;朱晓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葡萄柚提取物(GSE)、蜂胶这两种天然提取物配伍使用时在防龋方面的可行性,即期望通过两种天然提取物的配伍应用,达到降低单组分使用时的使用剂量和副作用.方法:采用液体稀释法.分别测定蜂胶、葡萄柚提取物以及两者混合溶液的MIC,进而通过分级抑制浓度指数,来判断混合液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作用的影响.结果:①通过分级抑制浓度指数计算表明,两药物联用对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是相加作用.②混合药液对变形链球菌黏附抑制率取决于混合液浓度的变化呈正相关.③变形链球菌培养前后△pH值随着蜂胶与葡萄柚提取物混合液的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结论:将两药混合使用能降低各组分药物的使用浓度;两药物混合液在一定浓度范围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对光滑玻璃表面的黏附;混合液可抑制变形链球菌产酸[1].
作者:杨清岭;项剑虹;俎红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在此基础上探讨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应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评估在我院确诊并住院的231例UC患者,并应用该量表评估同期112例健康志愿者,比较分析两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及HAD评分情况.然后,将231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15)和观察组(n=11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后的HAD评分变化.结果:231例UC患者中,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49.35%(114/231)和41.13%(95/231),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UC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而且重度UC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轻、中度患者(P<0.05),中度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轻度患者(P<0.05).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UC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而且伴随病情的加剧而加重,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黄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在阴式B超监测下输卵管通液联合理疗对治疗输卵管不孕的效果.方法:于月经干净后3 ~7d内行阴式B超监测下输卵管通液术,术后联合盆腔超短波及红外线外照射治疗30 min.结果:118例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和1年所有患者均获得输卵管通畅率由22.03%提高至70.33%,随访2年受孕率达到28.8%.结论:阴式超声监测下输卵管通液联合盆腔超短波及红外线外照射治疗术较传统通液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输卵管黏连或蠕动不良安全、疗程短、痛苦小、无辐射危害,对女性不孕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丹凤;孙盛梅;杜佳秋;肖晓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护理配合进行分析.方法:选自2012-03~2015-03在我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治疗的患者73例为研究的对象,给予患者常规的术前准备和护理,包括术前访视、手术间的器械、辅料和环境准备等.并于患者手术过程中重点做好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工作,包括麻醉配合、静脉通路的建立、体位护理、感染预防护理、输液管理、生命体征的监测、用物管理等.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5±0.8)h,平均出血量为400mL;患者无严重的并发症,术后搬运和转运过程未发生关节脱位,患者髋关节的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实施有效的术中护理配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手术成功重要因素.
作者:王宁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时使用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2%,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1.8%,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和12.7%,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确切,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稳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吡非尼酮(PFD)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中的作用及其对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UUO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24只.治疗组给予吡非尼酮500mg/kg·d(溶解在1%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灌胃,正常组和UUO模型组给予等量1%羟甲基纤维素钠灌胃.各组大鼠在实验的第3、7、14天分批处死,每次各处死8只,取左肾石蜡包埋,进行HE、Masson染色,同时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ILK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对应时间点相比,UUO模型组肾小管间质损伤和纤维化程度加重,ILK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UO模型组对应时间点相比,治疗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和纤维化程度减轻,ILK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非尼酮抑制肾间质纤维化进展,下调ILK表达,推测吡非尼酮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可能与下调ILK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喜凤;康晓明;丁兰兰;李丽;梅梅;李慧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伏立康唑致精神症状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福建协和医院成人血液科300例血波系统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静脉注射伏立康唑,其中有6例出现精神症状,对其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以及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静脉注射伏立康唑致精神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停用伏立康唑,并加强分类标识、安全护理管理、适当改善住院环境、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干预等优质护理措施后2~4d患者精神症状好转,无复发.结论:精神症状是伏立康唑较为少见的不良反应,但对患者影响较大,提早预防、及早发现、处理及时,预后较好.
作者:余小瑜;黄小梅;陈秀明;易耀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患者,女,60岁.因“胸闷、气短两年余,加重一个月”入院.患者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气促,伴有咳嗽咳痰,CT检查示(见图1):后纵隔内见大小约22cm×17cm×14cm不规则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凸向右侧胸腔,其内密度不均,增强检查后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其内血管迂曲紊乱增多,右肺组织受压膨胀不良,右肺支气管、食管、心脏、及肝脏受压推挤移位.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营养较差,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眼睑无水肿,唇无发绀,气管偏右,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胸廓不对称,右肺叩诊实音,右肺中、下叶听诊区呼吸音消失,右肺上叶听诊区呼吸音较弱,左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毛细血管搏动征;腹平软,肝肋下5cm可触及,双下肢轻度水肿.
作者:曹劲松;邢宇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进行探析.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2-01 ~2015-06治疗的7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急救护理与常规急救护理+院前急救,对比与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未见后遗症,对照组患者中,6例23.1%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不协调,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死亡率分别是97.3%与2.7%,对照组分别是78.4%与21.6%,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救护理的实施,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死亡,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迟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月见草油对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压力侧骨改建的影响.方法:选用48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的前20天,实验组大鼠每日灌服月见草油,剂量为每天7.25g/kg.采用相同方法,对照组大鼠每天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第21天时,在每只大鼠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加载40g的近中牵引力.每组大鼠于正畸加力第1天,3天,7天,14天分批处死6只,并且做上颌骨分离处理.而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第一磨牙压力测破骨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灌服月见草油的实验组比对照组压力侧破骨细胞数量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研究表明,口服月见草油能促进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增值和分化,加速正畸牙移动,缩短正畸治疗疗程.
作者:赵刚;孙宇;吴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喜炎平注射液与秋泻灵合剂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3~2015-02我院收治的小儿秋季腹泻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喜炎平联合秋泻灵)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12%,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升,两组间疗效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10.78,P<0.05);观察组的退热以及止泻时间分别为(23.96±4.09)h、(64.20±10.53)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15.09,16.72;P<0.05).结论:将喜炎平注射液与秋泻灵合剂联合应用于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治疗中,可取得良好效果,安全可靠,具备推广应用的意义及价值.
作者:李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当中,然而有研究认为使用该手术容易增加患儿腹腔内脓肿的发生率,并且其治疗效果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无明显优势,所以在较为复杂的阑尾炎手术中,该手术不宜使用.为了对比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开腹手术与腹腔镜下手术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因此,通过对所选取的患儿使用不同方法进行分组手术的方式,以开腹手术作为对照,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洪亚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STAT3和Ki-67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STAT3和Ki-67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本次研究共选择73例NSCLC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研究STAT3和Ki-67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TAT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57.53%),显著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37.5%)(P<0.01).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5.34%,而癌旁组织的表达率为36.7%.STAT3和Ki-67的表达水平均与性别、年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①STAT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尤其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提示STAT3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积极参与,是肺癌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子.②Ki-67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在NSCLC中高表达,与性别、年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但发现与有无淋巴结的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郭文博;邹志田;朱晓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CYP3A4*1G基因多态性与紫杉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01~2015-09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130个病例作为入选试验对象,检测其CYP3A4* 1G基因型并观察、收集、记录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和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CYP3A4* 1G基因多态性与紫杉醇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YP3A4*1G基因多态性与紫杉醇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关联.
作者:季方茹;宋元清;雷力力;沈庆明;荆洪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手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54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第1d、3d、5d的疼痛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d、3d、5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手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情绪及术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娅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对大鼠阴茎海绵体中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表达的影响和对RAF激酶/分裂原活化抑制剂(RAF/MEK)含量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第10天和第20天,随机各选两中组一半大鼠观察勃起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的实验方法对其海绵体所含CaMKⅡ研究观察并测所合计量,同时测量P-RAF的表达情况;以分光光度的实验方法对海绵体匀浆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浓度进行量的测量.结果:实验第10天,实验组CaMKⅡ表达较对照组低,NOS活性及大鼠阴茎勃起次数均降低(P<0.05);实验第20天,实验组及对照组的CaMKⅡ均降低,P-RAF的表达呈减少趋势(P<0.05),与第10天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脂血症大鼠阴茎海绵体CaMKⅡ、P-RAF表达下降,NOS活性降低,高脂血症是勃起功能障碍诱因.
作者:孙盛洋;郭玉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