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植物药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生物测定法

徐文清;李美佳

关键词:DNA, 高效液相分析法, 检测, 生物活性成分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在化学实验室内进行的简便易行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方法:以DNA为亲和性探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观察DNA峰变化.结果:检测8种物质,6种为阳性反应,使DNA峰减少,2种为阴性反应DNA峰无明显变化.结论:本测定方法可用来检测能与DNA作用的抗肿瘤活性成分,以替代复杂而昂贵的生物实验方法.
天津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豨莶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

    分别介绍了近年来从3种豨莶草中提取到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情况.证明豨莶草具有广阔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作者:张喜云;崔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白血病的药物治疗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经常伴发严重出血的急性白血病.在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后,先采用诱导治疗,即口服全反式维甲酸40~120 mg/d,至达到完全缓解,诱导时间为26~77天.第二阶段为强化巩固治疗,可用柔红霉素20~40 mg/(m2·d),阿糖胞苷100~150 mg/(m2·d),连续交替应用四个疗程后,再穿插二线药物米托蒽醌5 mg/(m2·d),结果在随访的27例中,16例持续完全缓解,血常规基本在正常范围,患者均能正常生活,部分患者继续参加工作[1].

    作者:杜玉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施过程需强化管理

    按照国务院八部委联合颁发<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总后勤部<军队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规定>和有关法规,驻津、冀、陕8家军队医院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联合开展药品集中公开招标采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仅就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施过程中需强化管理的各项工作谈几点体会.

    作者:周彦明;李惠珍;刘俊兰;王春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肌肌钙蛋白(CTN)水平的影响,确认CTN是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心原性猝死回顾性诊断的佳指标.方法: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230例,在服药前、高剂量服药后第1天和1周末,以及减药后1周末,观察CTN(两项)和心肌酶(MCE)(四项)水平的变化.结果:230例服药前CTN两项和MCE四项检验值均在正常范围;高剂量服药后第1天CTN-T 18例、CTN-I 14例、GOT/AST 7例、LDH 4例、CK5例和CK-MB 9例检验值异常升高(发生率依次为7.83%、6.09%、3.04%、1.74%、2.17%和3.91%);高剂量服药后1周末仍发生CTN-T 18例、CTN-I 14例(7.83%和6.09%)及MCE四项不同程度升高.减药后1周末230例的该六项大多恢复至原水平,仅有4例(2例CTN两项、1例CTN两项和GOT/AST一项、1例CTN两项和LDH一项)仍未恢复至正常值.结论:CTN两项是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心原性猝死回顾性诊断的佳指标.

    作者:王翼;张秋红;崔炳喜;马金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乌鸡白凤丸和十全大补丸中芍药苷薄层鉴别方法的改进

    目的:改进乌鸡白凤丸、十全大补丸中芍药苷的TLC鉴别.方法:对原方法简化实验步骤;结果:解决了原方法提取分离烦琐费时,流程较长,所测成分易流失等问题;结论:改进后基本达到快速、准确检验的目的,为其他中成药含芍药苷的TLC鉴别方法提供了参考.

    作者:李时放;张家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三钾二枸橼酸铋和胶性次枸橼酸铋的异同析

    三钾二枸橼酸铋(Tripotassium Dicitrato Bismuthate,TDB);胶性次枸橼酸铋(Colloidal Bismuth Subcitrate,CBS).二者均为碱式枸橼酸铋复盐,制剂商品名皆称De-Nol,中译名为德诺,均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但二者的分子组成并不相同.国内外皆常将二者混为一谈,美国<化学文摘>(CA)至今也仍将二者放在一起,我国法定名枸橼酸铋钾,也较含糊,难以判别,为此确有加以阐明的必要.

    作者:严福慧;陆美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人患病特点及用药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寿命正在延长,人口老化日益明显.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处于衰老与退化状态,许多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而大多数疾病又为慢性病,需长期治疗.因此用药的机会和种类较多,因不合理用药而造成损害明显增加.正确使用药物,又尽量减少毒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对老年患者获得预期疗效尤为重要.

    作者:高仲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黄真伪鉴别

    目的:对大黄商品的组织构造进行分析,找出其异同点,以求在工作中能够鉴别,防止误用或错用,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方法:通过药材性状、显微结构、理化性能、薄层色谱和药理作用的分析与比较加以鉴别,结果:正品大黄与伪品大黄有多处异同点.结论:可通过性状、理化等方法鉴别出正品大黄.

    作者:许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前列腺素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前列腺索(prostaglandin,PG)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的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微而效应很强.PG及其衍生物对体细胞的各种活动都有重要调节作用.可启动对平滑肌的刺激和松弛,特别是对子宫平滑肌有作用[1].近10余年来,已有大量有关PG对非妊娠期及妊娠期子宫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报道,现就PG类药物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概述如下.

    作者:张春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麻黄及其复方制剂中麻黄碱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参阅国内文献资料,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对麻黄及其复方制剂中麻黄碱的分离定量方法的研究进展,且随着中药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分析测定方法用于控制药品质量.

    作者:屈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植物药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生物测定法

    目的:建立一种在化学实验室内进行的简便易行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方法:以DNA为亲和性探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观察DNA峰变化.结果:检测8种物质,6种为阳性反应,使DNA峰减少,2种为阴性反应DNA峰无明显变化.结论:本测定方法可用来检测能与DNA作用的抗肿瘤活性成分,以替代复杂而昂贵的生物实验方法.

    作者:徐文清;李美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吲达帕胺和卡托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吲达帕胺和卡托普利对轻,中度高血压病的降压作用与不良反应.方法:136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吲达帕胺组(n=68)和卡托普利组(n=68).吲达帕胺组每次2.5 mg,每日1次.卡托普利组每次25 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及心率变化,并记录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治疗前后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77.9%和80.9%,降压幅度分别为10.6%和11.6%,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内治疗前后降压有效率和降压幅度,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两组间的不良反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吲达帕胺和卡托普利均能有效地降低血压,且无心率变化.但吲达帕胺的优点是剂量小,长效,且价格低廉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许爱平;黄修成;陈焱斌;刘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复方醋酸钠注射液的热原检测

    目的:建立复方醋酸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法进行试验.结果:经干扰试验,复方醋酸钠注射液对鲎试剂的凝集反应无干扰作用,用标示灵敏度0.5 EU/ml的鲎试剂检测细菌内毒素是有效的.结论: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测法代替家兔法检测复方醋酸钠注射液的热原.

    作者:黄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非甾体抗炎药物分析方法进展

    根据近几年的文献,综合介绍非甾体抗炎药物所采用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容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其他方法.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胸腺肽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

    胸腺肽系由小牛或猪等动物中分离出的分子量为1~1.5 kD,由10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种多肽,研究表明[1,2]胸腺肽能促进淋巴细胞分化为成熟的有免疫功能的T淋巴细胞,提高T淋巴细胞的应答能力,调节和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还可诱导白介素2(IL-2),IL-2又可以诱导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产生,治疗某些继发性免疫缺损和自身免疫疾病.近年来,胸腺肽已愈加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现仅就其应用于皮肤病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王莘;许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红花油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1996年3月以来,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红花油外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7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石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计算机在医院药剂科的应用

    计算机以其超强的存储、记忆功能及逻辑判断能力而被广泛应用,目前在药学领域的应用也日趋普遍.本文综述了1998年以来计算机在药学领域中的有关文献报道.

    作者:刘艳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我院1998~2000年用药分析

    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基本药物的颁布实施,如何降低过重的医疗负担,保障患者大限度地享有医药卫生服务,是摆在各医疗单位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药费居高不下是造成医疗负担过重的一个方面,本文对我院1998~2000年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反映我院的用药水平、用药趋势,为今后更好地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引导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金童;王秀娟;孙建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肿瘤转移抑制剂研究开发现状

    对肿瘤转移抑制剂的国内外开发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对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细胞迁移、黏附及血管生成抑制剂进行了介绍,同时,介绍了肿瘤骨转移抑制剂.

    作者:曹鉴萍;胡宗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苦参为传统中药,系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但主要为苦参碱(ma-trine)和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1].苦参碱具有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抗肿瘤活性,近年来受到极大的关注,现就苦参碱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作者:郭建新;陈虹;李灵芝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天津药学杂志

天津药学杂志

主管: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