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景昌;陈萌
目的:探讨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14年临床专业学生100名以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学生分呈两组,各50名。研究组采取启发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授课,根据考试结果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授课研究组的考试成绩、及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提示研究组的肯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启发式教学为主的授课方法较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王辰;秦丽红;秦丽微;杨慧;冯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合成铽(Ⅲ)和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 N-HPA)及8-羟基喹啉( Hoq)的二元及三元稀土配合物,研究配合物的发光性质,考察第二配体8-羟基喹啉对配合物荧光性的影响。方法:配合物采用溶剂热法合成,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二元和三元配合物均出现铽离子的4个特征峰,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光谱Tb3+的特征峰强度较二元配合物显著增强,配体宽峰消失。结论:第二配体8-羟基喹啉的加入,能有效敏化Tb3+发光,增强荧光性。配合物Tb( NPA)3 Hoq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性质,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发光材料。
作者:孟婷婷;马冬云;王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同步化疗联合放疗对老年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放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同步化疗联合放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生存质量得分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放疗能有效提高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改善生存质量,虽毒副反应发生率高,但不给治疗的实施形成影响。
作者:孟宪宇;张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牙隐裂的临床特征与发病原因。方法:以临床128例患者的隐裂牙(共145颗)为研究对象,应用多角度照射法,染色法,根管显微镜法对其牙位,隐裂线、及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牙隐裂多见于上颌第一磨牙(23.44%),隐裂线多为近远中向(3.58%)。结论:牙隐裂在中老年有较高的发生率,与牙体解剖,咬合因素,温度,患者的年龄和不良习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是引起患者牙痛的隐形者,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关慧娟;赵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UUO)肾组织中富含半胱氨酸61(Cyr6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相关性,探讨Cyr61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80只雄性SD幼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结扎模型组大鼠左侧输尿管并离断致UUO模型。分别在术后第1、3、7、14天每组每次各处死10只大鼠,取左肾标本,做HE和Masson染色,并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肾组织中Cyr61、MMP-3、TIMP-2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在UUO模型大鼠肾组织中Cyr61在肾损伤初期大量表达,同时Cyr61与MMP-3/TIMP-2比值呈正相关(r =0.890, P <0.05)。结论:Cyr61在肾损伤的早期即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这种保护作用在MMP-3/TIMP-2比例的失衡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调节的作用。
作者:王淑静;李春玉;邹艳红;聂磊;韩小唯;王丽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 SLED)治疗应用于糖尿病肾病并发重度水肿护理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013-01~2015-08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44例糖尿病肾病并发重度水肿患者采用SLED方法治疗,血液流量控制在150~200mL/min,治疗时间控制在8~12h。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4例患者治疗后水肿明显减轻、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量减少,差异显著(P <0.05)。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1.2%。结论: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 SLED)治疗糖尿病肾病并发重度水肿效果明显,各项检测结果良好,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涂玉平;周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肿瘤外科教学中应用效果和方法。方法:自2013-06~2014-06从我院选取120例肿瘤外科实习生,用计算机随机双盲法进行分取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实习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照组中60例肿瘤外科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的60例肿瘤外科实习生则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给予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待教学完成后,将两组肿瘤外科实习生的教学效果相比较,并结合教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实习生在经过不同教学方法后,观察组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较对照组活跃,其中观察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案例教学法在肿瘤外科教学应用过程中,效果良好,不仅明显提高了实习生对肿瘤外科临床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其将理论和知识有效结合,增加了学习效果,使实习生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当中。案例教学法值得在肿瘤外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田寅;王博;周昱;辛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颈部血管彩超结合经颅多普勒( Transcranial Doppler ,TCD)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过高年资神经内科医生确诊同时有CT或MR诊断报告脑梗死患者100例,对上述患者行TCD及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检出脑动脉硬化的有76例,颈部血管(颈总、内动脉)硬化且伴有较明显斑块的有82例。 TCD检查脑动脉血管发生硬化改变,且同时可见血管流速增高的共48例,脑动脉硬化改变,同时可见血管流速减低的共32例。结论:TCD联合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有助于临床上早期发现脑梗死,对临床上早期诊断脑梗死有较大帮助。
作者:刘海花;郑春梅;孙洪言;任秀乾;朱丽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3-11~2015-07诊治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中抽取107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 n=53)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 n=54)采取动力髋螺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6.23%,并发症发生率是3.77%,手术时间是(60.25±12.26)min,切口长度是(5.14±1.36)cm,术中出血量是(298.58±30.15) mL;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83.33%,并发症发生率是14.81%,手术时间是(74.29±14.59) min,切口长度是(12.26±1.88)cm,术中出血量是(348.93±37.89)mL;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情况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骨折愈合效果,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并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贾绍龙;田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01~2015-08接收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共30例,作治疗组;同期选取脑梗死患者共30例作对照组,对所有入选患者的血压值、胆固醇值、血脂值以及血糖值等指标进行测定,观察其病变特征,并以Logistic 回归法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所有入选患者均已配合完成检测工作,且治疗组入选患者出现大面积性梗死症状、梗死再发症状以及多灶梗死症状的数量高于对照组,同时,出现腔隙性梗死症状的数量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我院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表现出易复发、大面积性以及多灶性等病变特点,且其危险因素涉及糖化血红蛋白值、抽烟、纤维蛋白原、并发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等。
作者:张瑾;施俊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根管治疗术根尖定位仪侧根长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3-04~2015-04我院收治的200例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实施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对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术治疗时间进行统计并分析,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手术治疗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可以有效提高根管治疗术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下肢动脉取栓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体征,先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选择2012-10~2015-10来我院就诊的10例下肢动脉取栓术后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含具体原因,时间,治疗方法,效果和与处理预后。结果: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为(12.5±0.5)d,在此其中7例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到住院前水准,剩余2例患者发生足下垂,1例截肢(单侧)。2例患者均因并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足下垂。4例患者在术后发生血钾,肌酐指标上升,尿量下降。1例患者单侧截肢,为高位截肢。患者从动脉再通到截肢的平均时长为10.2d。2例分别在术后12d和12.4d患肢出现肌肉肿胀现象,且创面合并肉芽生长,行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后痊愈。本组无死亡案例,术后2个月我院工作人员对患者实施随访,创面愈合情况满意。结论:下肢动脉取栓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全面切开4个筋膜腔减压,全面监测患者肾功能和电解质情况,保证内环境正常,如有需要,实施早期透析。
作者:王泽;杨志凯;李立元;刘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肢体畸形检查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1~2014-11于我院筛查出的肢体畸形胎儿23例,分析临床检出率。结果:23例孕妇在产前超声诊断肢体畸形为22例,产后畸形23例,产前诊断的准确率是95.7%。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肢体畸形检查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在检查中需要结合病理知识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抓住检查的重点,提高临床肢体畸形检出率,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贾素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与内镜联合治疗对胃肠道小肿瘤采取微创治疗措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05~2016-03接诊的8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切除联合内镜微创手术的治疗,对照组予以开腹切除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占比5%,对照组占比2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胃肠道小肿瘤患者行腹腔镜切除联合内镜的微创手术可大大缩短其治疗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不良病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黄世杰;王毅;赵云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见的是上皮性卵巢癌。尽管给予了标准的治疗方案,5年的生存率仅在20%~40%,中晚期卵巢癌复发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治疗效果差,严重威胁了全球妇女的健康。目前研究广泛深入的卵巢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是癌抗原( CA125),但是其阳性率大约只达45%~50%[1]。 CA125灵敏度较高,但其特异度不是很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肿物患者的CA125也可出现轻度增高[2]。因此,应该寻求一种新的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以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0( Kallikrein10,KLK10)又称正常上皮细胞特异性基因1(normal epithelial cellspecific1 gene,NES1),是KLK家族新发现的肿瘤相关基因成员之一,编码组织激肽释放酶10(HumanKal1ikrein,hK10),多种肿瘤发生与其异常表达密切相关,早于乳腺癌发现[3]。 KLK10在一些组织中表达降低,比如肝癌、睾丸癌、肺癌(非小细胞)和前列腺癌中,但在胃癌、卵巢癌中显示表达升高[4]。国外初步研究发现KLK10 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异常,具有一定的肿瘤标志物价值[5]。本实验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中血清激肽释放酶10( hK10)的水平,进一步研究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从而探讨血清hKl0在卵巢上皮性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石磊;张德慧;胡玉红;邹晓燕;王福超;李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纤维束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意义及对于临床术前制定手术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4-05~2015-06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并得到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资料共42例,按高低不同级别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MRI检查及DTI检查,经后处理后得到FA值及相应DTT图。采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体区比低级别胶质瘤肿瘤实体区的FA值小(P <0.05);②高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区比低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区的FA值小(P <0.05);③同一肿瘤的肿瘤实体区比瘤周水肿区的FA值小(P <0.05)。④低级别胶质瘤周围白质纤维束主要表现为正常或移位,高级别胶质瘤周围白质纤维束主要表现为稀疏或中断。结论:FA值能够用来区分高低级别胶质瘤,而DTT图则能够为临床术前手术区域的划分提供帮助。
作者:孙立智;张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检测STEAMI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骨膜蛋白( PN)水平,探讨人PN水平与STEAMI患者心梗后心功能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05~2014-09住院STEAMI并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非冠心病住院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针对临床终点事件随访6个月。结果:观察组P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PN水平与观察组LVEF呈负相关(r =-0.342,P <0.05);PN水平与观察组心梗后Killip分级呈正相关(r =0.531,P <0.01)。随访6个月后, PN水平与观察组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心衰发生率以及复合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P =0.033;P =0.048;P =0.005)。结论:STEAMI患者高PN水平可能预示着较差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和短期内更容易发生不良预后。
作者:冯学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10~2015-10收治的160例手术室接受手术患者,随机平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实行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潘莉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产褥期妇女保健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本辖区2014-08~2015-12的产妇178例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给予观察组产妇健康教育,对照组产妇不给予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妇女保健知识认知水平等。结果:分娩8周后,观察组产妇对睡眠质量、生活状况、饮食情况、哺乳情况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且观察组产妇对妇女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05);在产褥期,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显著。结论:做好产妇产褥期的健康教育工作,有助于提高产妇对妇女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使其配合护士的护理工作,并做好自我保健,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照顾好新生儿。
作者:蔡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465例退休职工甲状腺超声体检,进一步了解中老年健康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病情况。方法:分析465例退休职工健康体检的甲状腺超声检查资料,计数资料采用科学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44.73%,随着年龄增长,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呈现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85,P <0.05)。不同性别比较,女性检出率69.83%明显高于男性29.0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74.172,P <0.05);结论: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增加检出率随之增加,应将甲状腺超声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充分发挥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疾病早期诊断及筛查的优点和作用。
作者:何林达;韩杰;陈雪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