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琴
血栓形成是机体的一种异常凝固过程,是由于血小板的活化和凝血因子的激活使血液在流动状态下发生凝集。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内皮功能不全和(或)血小板活化引起的。大量的证据表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炎症因子等均可影响血管损伤的炎症反应和血流动力学反应,启动凝血的级联反应而加速血栓形成[1],其中P-选择素与血栓素A2( TXA2)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李飞星;李方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肿瘤外科教学中应用效果和方法。方法:自2013-06~2014-06从我院选取120例肿瘤外科实习生,用计算机随机双盲法进行分取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实习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照组中60例肿瘤外科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的60例肿瘤外科实习生则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给予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待教学完成后,将两组肿瘤外科实习生的教学效果相比较,并结合教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实习生在经过不同教学方法后,观察组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较对照组活跃,其中观察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案例教学法在肿瘤外科教学应用过程中,效果良好,不仅明显提高了实习生对肿瘤外科临床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其将理论和知识有效结合,增加了学习效果,使实习生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当中。案例教学法值得在肿瘤外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田寅;王博;周昱;辛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4-11~2015-1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共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放疗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个体化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体健康评分为(78.5±4.3)分、躯体疼痛评分为(77.5±3.2)分、活力评分为(78.6±5.2)分、生理功能评分为(80.6±4.8)分、生理职能评分为(79.6±5.4)分、社会功能评分为(76.9±4.3)分、精神健康评分为(79.8±2.9)分以及情感职能评分为(79.7±3.7)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 <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5%,并发症发生率为4.5%,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个体化护理用于肺癌放疗患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邱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01~2015-06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96例,按诊疗编号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前后的TC、TG、LDL-C、HDL-C的变化情况、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脂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95.83%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共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共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时应用阿托伐他汀药理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戴泳君;国玉芝;张艳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临床分析黄斑区视网膜形态与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视觉功能改变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03~2015-03收治的130例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共有视网膜病变162眼。按照病变程度划分为:黄斑水肿63例(75眼)和非黄斑水肿67例(87眼)。同时,选择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监测三组对象的视网膜厚度和光敏度及佳矫正视力。结果:经过分析后得知,在三组对象中,黄斑上侧、颞侧、鼻侧、下侧和中央区五个象限中,视网膜光敏度存在明显差异( P <0.05);三组对象的佳矫正视力存在明显差异(P <0.05);视网膜厚度平均值和佳矫正视力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同时,黄斑上侧、颞侧、鼻侧、下侧和中央区厚度,和光敏度是一种负相关关系。结论:针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形态和视觉功能具有密切关系,各象限视野检查,对视觉功能受损诊断,比佳矫正视力更为优越,能够准确表明黄斑区功能改变、形态。
作者:任永波;齐艳秀;张剑;宿星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01~2015-08接收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共30例,作治疗组;同期选取脑梗死患者共30例作对照组,对所有入选患者的血压值、胆固醇值、血脂值以及血糖值等指标进行测定,观察其病变特征,并以Logistic 回归法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所有入选患者均已配合完成检测工作,且治疗组入选患者出现大面积性梗死症状、梗死再发症状以及多灶梗死症状的数量高于对照组,同时,出现腔隙性梗死症状的数量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我院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表现出易复发、大面积性以及多灶性等病变特点,且其危险因素涉及糖化血红蛋白值、抽烟、纤维蛋白原、并发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等。
作者:张瑾;施俊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资料为我院2014-04~2015-04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因颅脑外伤术后的颅骨缺损患者,在患者或家属知情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45例。 A组患者采用早期颅骨修补术,在颅脑外伤术后3个月内进行手术,B组患者采用晚期颅骨修补术,在颅脑外伤术后6个月后进行手术。分别对患者修补前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外科评分,进行KPS评分和GOS评分,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KPS评分为(81.56±11.66)分,B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KPS评分为(71.55±13.45)分,A组患者的KPS评分明显优于B组患者的KPS评分,(P <0.05)统计学差异显著;对两组的预后进行评价,A组患者的优、良人数比例明显高于B组患者。 A组发生并发症4例,主要表现为皮下积液、切口发生感染、切口愈合不好等;B组患者发生并发症8例,主要表现为皮下积液、切口发生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结论:早期颅骨修复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缺损的临床疗效优于晚期颅骨修复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邓昭健;甘正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肢体畸形检查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1~2014-11于我院筛查出的肢体畸形胎儿23例,分析临床检出率。结果:23例孕妇在产前超声诊断肢体畸形为22例,产后畸形23例,产前诊断的准确率是95.7%。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肢体畸形检查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在检查中需要结合病理知识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抓住检查的重点,提高临床肢体畸形检出率,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贾素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腰穿术后对患儿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平均将我院儿科在2014-07~2015-07收治的94例接受腰穿术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腰穿术后不适事件的发生率,并记录两组患儿术后2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和视觉满意度评分( VSS)。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头痛、腰痛、四肢麻木和褥疮等不适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术后2h的VAS评分和V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腰穿术后对患儿给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儿术后舒适度,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万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整合多模式教学在医学教育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在医学教育教学中进行多模式整合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对比研究,通过调查评价教学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多模式整合教学组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模式整合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医学教育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康晓明;吴祥红;孟庆云;梅梅;王显鹤;王长山;李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64例肾囊肿患者纳入研究,病人入院就诊治疗时间为2013-07~2015-08,随机将其划分成均为32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去顶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治疗,对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中失血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较短,术后疼痛评分低,术中失血量少,治愈率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技术治疗肾囊肿,安全可靠,创伤小且痛苦少,恢复快,和传统开放式手术相比较,所具优势显著,使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田景昌;陈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教法融合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在医学教育教学中进行多教法融合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法教学模式对比研究,通过考核评价教学效果,并通过调查问卷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满意度。结果:多教法融合信息化教学组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 <0.05)。学生总体满意度为94.78%,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多教法融合信息化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医学教育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李丽;康晓明;王显鹤;孟庆云;杨占双;聂磊;王长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颈部血管彩超结合经颅多普勒( Transcranial Doppler ,TCD)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过高年资神经内科医生确诊同时有CT或MR诊断报告脑梗死患者100例,对上述患者行TCD及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检出脑动脉硬化的有76例,颈部血管(颈总、内动脉)硬化且伴有较明显斑块的有82例。 TCD检查脑动脉血管发生硬化改变,且同时可见血管流速增高的共48例,脑动脉硬化改变,同时可见血管流速减低的共32例。结论:TCD联合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有助于临床上早期发现脑梗死,对临床上早期诊断脑梗死有较大帮助。
作者:刘海花;郑春梅;孙洪言;任秀乾;朱丽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见的是上皮性卵巢癌。尽管给予了标准的治疗方案,5年的生存率仅在20%~40%,中晚期卵巢癌复发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治疗效果差,严重威胁了全球妇女的健康。目前研究广泛深入的卵巢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是癌抗原( CA125),但是其阳性率大约只达45%~50%[1]。 CA125灵敏度较高,但其特异度不是很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肿物患者的CA125也可出现轻度增高[2]。因此,应该寻求一种新的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以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0( Kallikrein10,KLK10)又称正常上皮细胞特异性基因1(normal epithelial cellspecific1 gene,NES1),是KLK家族新发现的肿瘤相关基因成员之一,编码组织激肽释放酶10(HumanKal1ikrein,hK10),多种肿瘤发生与其异常表达密切相关,早于乳腺癌发现[3]。 KLK10在一些组织中表达降低,比如肝癌、睾丸癌、肺癌(非小细胞)和前列腺癌中,但在胃癌、卵巢癌中显示表达升高[4]。国外初步研究发现KLK10 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异常,具有一定的肿瘤标志物价值[5]。本实验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中血清激肽释放酶10( hK10)的水平,进一步研究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从而探讨血清hKl0在卵巢上皮性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石磊;张德慧;胡玉红;邹晓燕;王福超;李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研究年度2008-10~2015-10,纳入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共30例,分析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结果:经手术治疗,有效率93.33%,并发症率10%。手术有效率较高,并发症率低,有显著差异(P <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AOSC患者,需严把手术时机,结合个体病情及体质等,合理确定手术方式,促进良好疗效。
作者:王瑞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11~2015-11共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并将其分成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急诊PCI治疗,对照组实施择期PCI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的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旦确诊为心肌梗死,应及早进行PCI治疗,降低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
作者:邓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红景天、大黄酸( Rhein 1,8-二羟基-3-羧基蒽醌)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中MMP-13及α-SM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本实验用四氯化碳诱导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健康♂SD大鼠70只,随机分组:(1)对照组(10只);(2)模型组(20只);(3)干预组1(大黄酸组,20只);(4)干预组2(红景天组,20只)。于实验8周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检测MMP-13mRNA、α-SMA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红景天、大黄酸干预组肝组织中MMP-13mRNA及蛋白阳性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 <0.05);红景天、大黄酸干预组肝组织中α-SMAmRNA及蛋白阳性表达均低于模型组( P <0.05);肝组织MMP-13mRNA表达与α-SMAmRNA表达水平变化呈负相关。结论:中药红景天与大黄酸均能有效促进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MMP-13、抑制α-SMA表达;中药大黄酸和红景天都能保护肝细胞活性,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卢凤美;林昔;刘东璞;徐霄航;孟庆媛;盛延良;姚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Aβ25-35寡聚体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突触形态及突触蛋白Ng表达的影响。方法:5、10、20 umol/L Aβ25一35寡聚体作用于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1h,以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g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20umol/L Aβ25-35寡聚体致Ng表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 <0.05,P <0.01),以10umol/L Aβ25-35组显著(P <0.01)。结论:Aβ25-35寡聚体对突触有损伤作用与作用浓度有关。
作者:尉荣翠;房迎华;赵秀琴;张道春;黄昕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2015-06在我院接收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干预护理)和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在尿管留置时间、尿潴留发生情况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在采用腹腔镜宫颈癌治疗方式的时候,要积极的采用适当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调整情绪,让患者配合治疗,可明显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使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得到降低,更重要的从根本的减轻了患者的病痛,医疗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大规模的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 HD)联合血液灌流( HP)应用于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尿毒症伴皮肤瘙痒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H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HP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皮肤瘙痒缓解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血PT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HD联合HP应用于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筱宇;熊欣荣;黄红义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