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炫霖
目的:对体检者对体检中心护理细节服务的需求进行调查。方法:选取2013-05~2015-06在我院进行体检的600名体检者进行调查统计,了解体检者对体检中戏护理细节服务的需求,并针对具体的需求提出改进的意见。结果:发放问卷表600分,收回600份,问卷收回率为100%。体检者对于体检中心护理细节的需求主要有体检环境舒适(93.83%)、体检流程便捷(91.50%)、体检项目的宣教(54.17%)、保护个人隐私(87.67%)、提升体检工作效率(91.67%)、对体检者进行心理护理(89.50%)等。结论:体检中心对体检者护理细节服务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体检环境、体检工作效率等方面,需要体检中心以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优良的个人素养,来为体检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细节服务,才能够让体检中心的工作受到更多体检者的肯定,让更多人重视体检。
作者:曾宇芳;朱乔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方法在留学生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佳木斯大学在校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按照神经病学的教学大纲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授课,而后将俩组留学生的《医学专业大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测量表》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留学生在学习兴趣、深入探讨、扎实学习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留学生。结论:PBL教学法在留学生神经病学的教学中大程度的提高了留学生的临床思维,有利于留学生更扎实的学习神经病学专业知识。
作者:张淑萍;黄作义;邹春颖;姜晓雪;刘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03~2015-03收治的76例确诊为眼底病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38例患者采用激光光凝来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另外38例患者则采用保守疗法,作为对照组。首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然后再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一共有37例,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7.4%。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一共有2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098;P <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4例,对照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13例,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376;P <0.05)。结论:采用激光光凝疗法来治疗眼底病,整体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有效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岩;刘洪伟;李思莹;孙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查找黑龙江省二级医院临床护士在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方法。方法:通过对7家二级综合性医院350名护士作为调查,分析职业发展中的影响因素,确立核心能力培养方案。结果:指出了护士核心能力总体得分为(143.88±32.56)分,现处于总体偏下水平。在职业发展中存在明显的问题,并且明显指出了低年资、低职称的护士各维度的能力都不及高年资、以级高职称的护士。结论:二级医院护士的核心能力明显偏低,尤其要加强科研、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专业发展、教育、咨询能力的培训。护理管理者应为护士创造更多继续教育的机会,并加强对护士的岗位培训,尤其是对低年资、低职称护士的要有针对性培训。
作者:刘玉杰;王景佳;房迎华;于敏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研究其对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治疗预后的作用,探究其诊断及治疗价值,为关节镜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1-01~2014-12我院2例及北京301医院21例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病例共23例,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27±8.1)岁。23例患者均有运动扭伤踝关节病史。病程6~51月,平均(20±5.1)月。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X片检测正侧位踝关节、行 MRI 检查,排除踝关节严重病变病例。所有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前,进行3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包括制动、药物治疗等,均效果不佳。术中对增生滑膜组织进行清除,同时修整软骨及切除骨赘,去除游离体。所有患者均得到6个月完整随访。结果:①患者经术后随访查体,背伸及趾屈时,未见疼痛。踝关节的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18例(78.2%)患者关节疼痛完全缓解,2例活动时疼痛,3例活动后疼痛。所有患者术后关节肿胀缓解,活动能力显著提高。②患者术后六月AOFAS 踝关节评分及迈斯林( Meislin)评估系统结果均提示,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损伤神经血管的情况。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关节腔内感染。结论: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镜下视野清晰,并且处理效果满意,创伤小,发症少,功能恢复好。关节镜对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治疗是重要的临床应用。
作者:宋春雨;杨建华;刘士臣;杜红蕾;曲诗言;申福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症状、焦虑症状以及社交活动能力评分。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症状、焦虑症状以及社交活动能力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咳嗽、气促、咯痰比例较对照组患者发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采用综合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夏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黄嘌呤( XA)和次黄嘌呤( HX)在钙黄绿素聚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方法:单线扫描伏安法。结果:在钙黄绿素修饰玻碳电极上,XA和HX的氧化信号得到显著增强,其氧化峰电流与XA和HX的浓度在0.5~6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该电极对XA和HX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特性,可用于实际样品中XA和HX的同时测定。
作者:郎丰香;吕淑艳;邓范艳;郭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产褥期妇女保健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本辖区2014-08~2015-12的产妇178例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给予观察组产妇健康教育,对照组产妇不给予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妇女保健知识认知水平等。结果:分娩8周后,观察组产妇对睡眠质量、生活状况、饮食情况、哺乳情况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且观察组产妇对妇女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05);在产褥期,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显著。结论:做好产妇产褥期的健康教育工作,有助于提高产妇对妇女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使其配合护士的护理工作,并做好自我保健,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照顾好新生儿。
作者:蔡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新型Haemonetics血细胞回输仪器应用于单采血液成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07~2015-06来我院就诊的98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并统计患者回收血液量,记录患者输血前后血压、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98例患者术中的总出血量146368mL,回收81964mL,回收率56%,平均每例回收836mL。回收后血液的观察指标符合入选标准。其中,有10例输入异体浓缩红细胞,其余正常,回输范围应控制在3500ml内。术后1天患者的血常规中,血细胞(RBC)、血红蛋白( Hb)、血细胞压积( HCT)、血小板( PLT)都较手术前稍有下降,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较手术前稍有延长,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7d各项血常规指标基本恢复到术前状态,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CS 5+型血细胞回输机的血液回收效果好,有效地减少的疾病的传播及并发症,并在保持优质终产品的同时,缩短处理时间,为抢救急性大出血的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红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诊疗情况。方法:对2010-01~2015-01在我院就诊的16例腮腺面神经鞘瘤患者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接受了术前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神经鞘瘤者仅1例;16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并经病理明确诊断,其中15例患者瘤体完整切除,1例患者瘤体部分切除;术后随访1~5年,均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在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前期进行准确诊断比较困难,但是影像学诊断技术依然能够发挥其辅助作用,对于该类疾病我们主要借助手术治疗来完成,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尽可能保护面部神经,避免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陈炫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11~2015-11共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并将其分成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急诊PCI治疗,对照组实施择期PCI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的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旦确诊为心肌梗死,应及早进行PCI治疗,降低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
作者:邓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牙隐裂的临床特征与发病原因。方法:以临床128例患者的隐裂牙(共145颗)为研究对象,应用多角度照射法,染色法,根管显微镜法对其牙位,隐裂线、及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牙隐裂多见于上颌第一磨牙(23.44%),隐裂线多为近远中向(3.58%)。结论:牙隐裂在中老年有较高的发生率,与牙体解剖,咬合因素,温度,患者的年龄和不良习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是引起患者牙痛的隐形者,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关慧娟;赵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出院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学龄期支气管哮喘出院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出院后对照组未给予任何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1年后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干预1年后,观察组患儿的FEV1、FVC和PEF等肺功能各项指标、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及SGRQ问卷的3个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改善学龄期支气管哮喘出院患儿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纤维束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意义及对于临床术前制定手术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4-05~2015-06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并得到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资料共42例,按高低不同级别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MRI检查及DTI检查,经后处理后得到FA值及相应DTT图。采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体区比低级别胶质瘤肿瘤实体区的FA值小(P <0.05);②高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区比低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区的FA值小(P <0.05);③同一肿瘤的肿瘤实体区比瘤周水肿区的FA值小(P <0.05)。④低级别胶质瘤周围白质纤维束主要表现为正常或移位,高级别胶质瘤周围白质纤维束主要表现为稀疏或中断。结论:FA值能够用来区分高低级别胶质瘤,而DTT图则能够为临床术前手术区域的划分提供帮助。
作者:孙立智;张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4-11~2015-1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共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放疗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个体化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体健康评分为(78.5±4.3)分、躯体疼痛评分为(77.5±3.2)分、活力评分为(78.6±5.2)分、生理功能评分为(80.6±4.8)分、生理职能评分为(79.6±5.4)分、社会功能评分为(76.9±4.3)分、精神健康评分为(79.8±2.9)分以及情感职能评分为(79.7±3.7)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 <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5%,并发症发生率为4.5%,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个体化护理用于肺癌放疗患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邱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教法融合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在医学教育教学中进行多教法融合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法教学模式对比研究,通过考核评价教学效果,并通过调查问卷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满意度。结果:多教法融合信息化教学组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 <0.05)。学生总体满意度为94.78%,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多教法融合信息化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医学教育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李丽;康晓明;王显鹤;孟庆云;杨占双;聂磊;王长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家属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88例于2012~2013年期间我林校社区卫生服站诊治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将入选者平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组内均有44例,观察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家属健康教育,对照组单纯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对比两组的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脑卒中发病率明显要低,生活质量评定分数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 <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可减少脑卒中发病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刘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下肢动脉取栓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体征,先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选择2012-10~2015-10来我院就诊的10例下肢动脉取栓术后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含具体原因,时间,治疗方法,效果和与处理预后。结果: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为(12.5±0.5)d,在此其中7例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到住院前水准,剩余2例患者发生足下垂,1例截肢(单侧)。2例患者均因并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足下垂。4例患者在术后发生血钾,肌酐指标上升,尿量下降。1例患者单侧截肢,为高位截肢。患者从动脉再通到截肢的平均时长为10.2d。2例分别在术后12d和12.4d患肢出现肌肉肿胀现象,且创面合并肉芽生长,行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后痊愈。本组无死亡案例,术后2个月我院工作人员对患者实施随访,创面愈合情况满意。结论:下肢动脉取栓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全面切开4个筋膜腔减压,全面监测患者肾功能和电解质情况,保证内环境正常,如有需要,实施早期透析。
作者:王泽;杨志凯;李立元;刘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灵芝酸对氯化锂-匹鲁卡品致痫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探讨灵芝酸是否具有抗痫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 n=15),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癫痫模型组,C组:灵芝酸干预组,D组:二甲基亚砜( DMSO)对照组。每组给予相应药后,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HE染色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C、D组Caspase-3的表达量相对较高:( P <0.01);灵芝酸干预后,C、D组Caspase-3的表达量明显低于B组表达( P <0.05)。结论:灵芝酸可通过影响 Caspase-3的表达量抑制凋亡的发生,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程瑶;金玉玲;秦丽红;王辰;刘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肢体畸形检查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1~2014-11于我院筛查出的肢体畸形胎儿23例,分析临床检出率。结果:23例孕妇在产前超声诊断肢体畸形为22例,产后畸形23例,产前诊断的准确率是95.7%。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肢体畸形检查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在检查中需要结合病理知识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抓住检查的重点,提高临床肢体畸形检出率,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贾素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