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缘;白雪;王艳秋;张强;赵伟;张淑红;李若男;王天乙;关宝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力衰竭实施综合护理办法的疗效,促进患者康复.方法:96例老年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日常护理,实验组常规治疗与综合护理(心理辅导、健康教育、适量吸氧、指导营养护理、适时监测,预防交叉感染),治疗12W后,检测两组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比率(FEV1/FVC)与肺活量(FVC);以及心功能脑利钠肽(BNP)、6min步行试验;评价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肺功能FEV1/FVC、FVC水平在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BNP及6min步行试验在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办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使生活质量有所好转,对疾病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杨瑞雪;赖平平;邢凤霞;段凯英;王孪妹;赵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跨科收治病人在“三级甲等”医院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跨科收治病人使空床现象得到改变又实现了全院床位资源共享,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跨科收治病人是一种有效缓解部分科室床位紧张和待床矛盾的方法,但同时又给医疗和护理带来更多的风险和隐患[1].
作者:宋朝晖;江晶;刘清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富锦、依兰、敖其镇等地.赫哲族人口不足5000人,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本研究随机抽取上述地区的6 ~15岁青少年及居住在该地区的相同汉族青少年为样本.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凤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炎性关节炎,并以高尿酸血症为主要生化特征.随着痛风的发病率在我国不断地升高,研究者对痛风在免疫和炎症之间的关系颇为关注.NALP3(cryopyrin)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与ASC、caspase-1组成了炎性体信号转导通路,该炎性转导通路激活后会导致IL-1β等大量炎性因子的成熟和释放,进一步导致痛风的发作.本文将就炎性体在痛风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简述.
作者:王缘;白雪;王艳秋;张强;赵伟;张淑红;李若男;王天乙;关宝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爽舒宝、瑞健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10~2014-10的80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病人和40例对照组病人,均为我院门诊收治.对照组患者行爽舒宝联合瑞健治疗,观察组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爽舒宝、瑞健联合.结果: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为93.07%,对照组为78.14%,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诊治后,患者在观察组的血浆SP指标值低于对照组(P<0.05),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爽舒宝、瑞健的基础上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有效提高IBS的治疗效果,调节NPY、Sp平衡分泌,适合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烨;崔佳宾;赵明翀;张楠;李婕姝;司立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 factor,NGF)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体外实验对神经干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应用半固体培养法连续14d观察不同浓度的NGF、BDNF及NGF +BDNF组合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的情况.结果:体外条件下不同浓度的神经营养因子的组间和组内比较显示,100μg/L BDNF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作用明显.BDNF+NGF联合组在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方面未见协同效应.结论:NGF、BDNF二者皆有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的作用,100μ g/L BDNF组诱导迁移作用明显.
作者:魏春杰;江清林;朱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ACE基因在佳木斯区域内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组进行ACE基因型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Ⅱ型39.8%、ID型44.1%、DD型16.1%,Ⅰ等位基61.8%、D等位基因38.2%;高血压组Ⅱ型36.4%、ID型42.4%、DD型21.2%,Ⅰ等位基57.6%、D等位基因42.4%.两组数据经x2检验P>0.05.结论:黑龙江佳木斯区域内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的ACE基因型与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别.
作者:杜美霖;方洪壮;张天英;雷力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我科室2013-01 ~2014-01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2例作为病例组研究对象,按照对照与病例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以内的原则,随机选择同期在我科室进行体检的非脑卒中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两组患者于入院当天及1w后,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Hcy,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Hcy有无差异,同时比较病例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有无差异.结果:病例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无差异(P>0.05);病例组患者入院当天和入院1w后的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陈茹;朱晓峰;陆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主要策略的社区干预活动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影响,以建立有效的老年人慢性病社区防控运作模式.方法:选择中山市大涌、东凤等6个镇区居住的户籍老年人群12000例,以镇为单位,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两个组,各3个镇.首先基线调查,采集老年人的健康相关信息、卫生服务需求以及对卫生服务的满意度等;对干预社区的老年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对对照组社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并追踪随访2年,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是社区中发病率高的慢性疾病;在对社区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后,干预社区的腰围,收缩压,舒张压三项取得了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吸烟、饮食等生活方式是引起慢性病的重要因素,干预后认为慢性病与超重、吸烟、饮食等有关比例为46.6%,干预前仅为27.1%,干预后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人进行社区干预后,老年人慢性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得到了控制,对慢性病的了解更加深入,对慢性病的防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唐燕飞;何小镜;郑燕红;罗素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探讨振动排痰与呼吸训练器联合应用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选择临床开胸手术病例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2014-01 ~2015-01对60例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组30例选择振动排痰与呼吸训练器联合应用,对照组30例只进行振动排痰,不应用呼吸器训练,对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对比.结果:试验组肺部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发热10%、胸腔积液6.67%、肺炎6.67%、肺不张3.33%,对照组:发热20.00%、胸腔积液13.33%、肺炎13.33%、肺不张23.33%.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x2=11.279,P<0.01).结论:开胸术后应用振动排痰与呼吸训练器联合比单纯用振动排痰能明显降低肺部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红伟;张茹冰;常雪峰;周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2~ 10年,50例股骨干骨折术后17 ~33周愈合;2例19个月仍未愈合,再行内固定植骨后6个月愈合.50例股骨颈骨折术后13~ 30周愈合;2例1年未愈合则行全髋关节置换.结论:治疗方案应根据股骨干骨折部位与股骨颈骨折位移程度判断内固定方式.
作者:陆洪军;李长德;李淑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病变修复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45只,其中15只用于提取BM-MNCs,移植组及PBS组各15只,均制作UC模型,移植组及PBS组经尾静脉分别注射BM-MNCs细胞悬液及PBS液1mL.正常饲养,观察大鼠的精神、进食、活动及大便情况.并于注射后3d、7d、14d每组各处死大鼠5只,光镜下观察结肠组织病变改变.结果:移植后第14天,移植组结肠黏膜病变修复程度明显优于PBS组.结论:BM-MNCs移植可以促进UC大鼠损伤结肠组织的修复.
作者:韩宇鹏;姜威;杨松;李璇;苗秋实;张晓波;鲍秀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及生物效应网络方法研究人参皂苷Rg1的生物效应的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结合偏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考察空白组与人参皂苷Rg1给药组的内源性物质差异,并确定生物标志物.结果:筛选出对分组贡献较大的25种潜在生物标记物,通过数据库确定了6个目标物的结构、代谢途径,相关酶和作用靶点,分别为吡哆醛与醛氧化酶、氨基葡萄糖和已糖激酶、甲基尿酸及黄嘌呤脱氢酶、多巴醌转化酪氨酸酶、氟尿苷与胸苷磷酸化酶、卵磷脂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通过网络药理学及文献解释了人参皂苷Rg1在嘧啶代谢通路中为胸苷磷酸化酶的抑制剂;还可促进卵磷脂通过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催化成血浆胆固醇酯.结论:代谢组学及生物效应网络方法能用于人参皂苷Rg1生物效应机制的研究,为进一步揭示人参皂苷Rg1药理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那丽莎;刘夕琳;李想;孙长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4(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4,MMP-14)在胆脂瘤型中耳炎上皮和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并探讨MMP-14对胆脂瘤型中耳炎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检测MMP-14胆脂瘤型中耳炎上皮和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表达.结果:31例胆脂瘤型中耳炎上皮中MMP-14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阳性表达.其中胆脂瘤上皮表达的染色结果表现强,多在中至强阳性,其余上皮组织中各层细胞均有不同表达,基底膜染色强.结论:MMP-14可能在胆脂瘤型中耳炎上皮的增值与骨破坏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爱华;周一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高危剖宫产术中作为一线预防用药及术后追加使用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具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的剖宫产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0例,分析比较各组术中、术后2h、术后24h失血量及产后出血、输血及子宫切除情况.A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以后根据子宫收缩情况再决定第二次用药,手术结束后直肠给卡前列甲酯栓0.5mg,间隔50 min再次给药.B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以后根据子宫收缩情况再决定第二次用药,手术结束后予缩宫素20u静脉滴注.C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常规缩宫素10u子宫肌内注射、20u静脉滴注,若出血多、子宫收缩不佳,在按摩子宫同时予子宫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以后可根据子宫收缩情况再决定第二次用药,若子宫收缩佳,切口出血不多,可迅速缝合子宫切口,手术结束后继续予缩宫素20u静脉滴注.结果:①三组失血量比较: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术中、术后2h、术后24h失血量明显低于C组(P<0.01);A组与B组比较,A组术后2h失血量低于B组(P<0.05),术中、术后24h失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②三组产后出血、输血及子宫切除情况比较:A组与B组比较无差异(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产后出血(例)、输血(例)明显低于C组(P<0.01),子宫切除(例)无差异(P>0.05).结论:产后出血的高风险孕妇在剖宫产术中推荐使用强烈子宫收缩剂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作为一线预防用药,术后2h内追加使用卡前列甲酯栓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对于预防产后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崔芳;徐珊;黄永芳;严琦;赵婉红;赵文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我院于2013-01~2014-01收治的60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35%;B组左室射血分数<35%,同时将同时期的30例健康患志愿者纳入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参数.结果:通过研究发现,A、B两组的心率变异指数均显著低于C组(P<0.05),同时B组的心率变异指数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和心率变异性的降低密切相关,同时心率变异性参数可以间接的反应心衰患者的严重程度,值得进行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杜英;兰军;涂昌;程飞;董家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D二聚体(D-D)在脑血管疾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4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Hcy与D-D水平,观察组于治疗后3d与7d时复查Hcy与D-D.结果:观察组Hcy与D-D水平均高于正常参考值,对照组两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Hcy及D-D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后3d及7d与治疗前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7d与3d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Hcy与D-D水平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病情发展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成吉;董淑欣;王克建;张淑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前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β抑制蛋白2(β-arrestin 2)的水平变化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入院后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糖控制达标:空腹血糖< 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个体日间血糖波动<5.0mmol/L)2周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血清β-arrestin2水平,并计算各组样本中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新诊断T2DM患者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达标后血清β-arrestin2水平、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高于治疗前;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β-arrestin2水平显著升高,可有效缓解胰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
作者:陈克研;潘佳秋;李睿;么荣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验证胶质瘤细胞(C6)可能的一种乳酸快速排泌机制.方法:C6按6组不同浓度(0.5×105;0.75×105;1×105;1.25×105;1.5×105;2×105)接种,24h收集上清液,检测乳酸,乳酸脱氢酶含量,以海马神经元HT22作为对照.结果:接种浓度为1×105 个/L组细胞24h密度适中处于指数增生期,乳酸和乳酸脱氢酶含量高于其他组(P<0.01)(除1.25×105个/L浓度组).C6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含量明显高于HT22细胞培养上清液(P<0.01).结论:胶质瘤细胞可能有一种快速排泌机制,使得其代谢产生的大量乳酸在细胞外液中堆积.
作者:高丹丹;刘君星;辛华;李雅江;王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电图指导洋地黄类药对房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07 ~ 2014-07收治的92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心电图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5%;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9%,研究组患者的临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指导洋地黄类药对房颤患者进行治疗,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朱法军;尹昌浩;李思瓯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