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配合

彭艳

关键词:颈椎前路, 植骨融合, 配合过程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配合过程.方法:抽选2012-03 ~2014-04,我院接收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患者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未出现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且手术3个月后借助X线观察植骨愈合良好.结论: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期间临床医生和护士之间的默契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意义重大.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义工团在早产儿延续性护理中的实践

    目的:探讨科室义工团在早产儿延续性护理服务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07~2013-12出院早产儿12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2014-01~2014-06出院早产儿128例作为观察组,除了常规出院护理,再由科室义工团针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电话随访、家庭访视、提供24小时咨询电话、家长联谊活动等多种方式的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家长对相关育婴知识掌握情况及住院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早产儿延续性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家长的育婴技能及住院满意度.

    作者:方小燕;李雪;李晓妍;欧阳爱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充填式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06~2013-06,本院收治的80例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手术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不存在显著差异,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费用远远低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

    作者:廖凤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介入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所致TIA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症状性颅外颈动脉狭窄所引发的TIA患者的血管内支架和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2013-07 ~2014-01到我院求诊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所引发的TIA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介入治疗)160例,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160例.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狭窄程度为(19.3±2.2)%,狭窄长度(0.12±0.02)cm.对照组狭窄程度为(37.1±2.9)%,狭窄长度(0.68±0.16)cm.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实验组中短期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两组的ABCD2评分显著不同,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所致TIA患者是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其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低,12个月的随访卒中并发症少.

    作者:曲鹏;王复新;秦乐;王东升;王昕莉;王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尝试法与游离教材式教学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针对目前儿科临床教学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的医学生在儿科学习中应用高级婴儿埂塞模型(以下简称模型)练习气管插管术,使学生得到训练,并进一步探讨尝试法与游离教材式教学中该模拟教学方法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方法:将120名在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名)和实验组(60名).两组学生均在传统讲授的教学方法之后,对照组学生配合观看相应的教学视频,而实验组学生采用模型进行模拟气管插管的教学方法;之后比较两组学生气管插管的学习成绩及学习感受.结果:实验组学生气管插管成绩高于对照组且操作更加标准、规范,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结论:采用高级婴儿埂塞模型模拟教学能够提高医学生的教学成绩,对临床技能的训练也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作者:孟庆云;聂磊;康晓明;王显鹤;王长山;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姜黄素对佐剂性关节炎中BFGF、VEGF及IL-10的作用及影响

    目的:对通过对SD大鼠造模、分组、干预的方法探讨姜黄素对佐剂性关节按炎大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适应性喂养体重在120g的SPF级SD雌性大鼠45只,并随机分组,设正常组、模型组、姜黄素组(腹腔注射姜黄素50mg·kg-1·d-1,连续14d),适应性喂养两周后,对模型组和姜黄素组造模,造模成功后第13天后各组开始给药,各组大鼠于给药后1d、5d、9d、14d观察大鼠活动情况,并进行右后足趾关节肿胀程度的评估,评价标准为5级评分法:0分,右后足趾无关节炎;1分,右后足趾发红、肿胀;2分,右后足趾及足底肿胀;3分,右后踝关节及以下肿胀;4分,右后足趾肿胀累及踝关节以上且不能负重.后者用游标卡尺测量实验动物足跖部肿胀度,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BFGF、VEGF及IL-10的含量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实验显示,B组大鼠肿胀程度的评估明显高于其他2组,C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ELISA方法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大鼠血清中IL-10、BFGF及VEGF水平达到正常水平,而造模组大鼠BFGF及VEGF水平有所上升、IL-10水平下降且与正常组相比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BFGF及VEGF在RA的发生、发展过长中具有正相关作用而IL-10在其发展中具有负相关作用,姜黄素对BFGF及VEGF具有抑制作用,而对IL-10具有促进作用.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具有表达性.姜黄素在佐剂性关节炎中对BFGF、VEGF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IL-10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振英;齐昱翔;刘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目的:为了培养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育人机制实施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总结近年来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分析各种措施应用后对于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效果.结果:通过实施科研导师制、聘任博士教师作为班主任、定期举行学术报告和讲座开展交流、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医疗保健服务社区和公益宣传社会实践等人才培养方式途径,使本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只有建立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提升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综合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者:张淑兰;张海军;祝丽玲;李兴洲;张强;鲁彦;姚嵩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尼群地平杂质B、C的合成

    目的:合成了尼群地平杂质B和杂质C.方法:由2-(3-硝基苯基)亚甲基乙酰乙酸甲醇酯(或乙醇酯)与3-氨基巴豆酸甲醇酯(或乙醇酯)于甲醇(或乙醇)中一步反应得杂质B(或杂质C).结果:收率80%.结论:所得产物经UV、IR和HPLC确定其结构.

    作者:王成武;许宏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人文关怀与外科手术学教学的初探

    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的不断更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更加紧密也更为迫切.目前医疗环境下,当代医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更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本文分析总结了本院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开展融入人文关怀的一些具体做法及体会,以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成柯;明英姿;曹萍;赵于军;佘兴国;刘洪;牛英;张盛;王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佳木斯市2014~2015年流感病毒分离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2014-10 ~2015-03佳木斯市流感病毒分离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我市流感病毒的型别和亚型,评估流感的流行态势,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接种狗肾传代(MDCK)细胞分离培养,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A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2014-10 ~2015-03共检测ILI咽拭子标本1040份,MDCK细胞分离到流感病毒37株,阳性分离率为3.56%,经分型鉴定A型H3N2亚型28株(2.69%),B型Yamagata系9株.结论:2014-10 ~2015-03佳木斯市流感优势毒株为A型H3N2亚型,同时有B型Yamagata系毒株的存在.

    作者:刘莉;张维娜;马永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二尖瓣机械瓣置换同期应用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房颤50例体会

    外科迷宫手术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金标准.能达95%的治愈率,疗效确切,然而却没有大范围的采纳,因为这所要求的的外科技术实在很难,并且有较多、较重的并发症.自2004年美国医生Gaynor、Damiano等首次报道将射频消融应用于房颤治疗病例后,同仁们都在收集数据,用以评价这项技术疗效.现阶段需要进行更多中心、更大规模的数据采集,来对这项技术的疗效有一个客观的论证.所以,我中心选取2012-01/~2013-01应用射频消融的方法完成迷宫手术治疗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5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海睿;金中强;查光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综合性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和综合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78.6%),并发症发生率(2.4%)低于对照组(14.3%),经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泌尿外科患者而言,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爱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泮托拉唑预防老年COPD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预防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COPD合并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根据入院后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解痉祛痰、抗感染等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静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住院期间,研究组反酸、腹胀、腹痛、出血、死亡、消化道出血死亡发生率分别为4.44%、6.67%、4.44%、0%、8.89%、0%,对照组反酸、腹胀、腹痛、出血、死亡、消化道出血死亡发生率分别为17.78%、22.22%、20.00%、11.11%、13.33%、8.89%.研究组反酸、腹胀、腹痛、出血、消化道出血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泮托拉唑能够有效预防老年COPD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对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有着较高的价值.

    作者:张高峰;向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口服阿奇霉素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和治疗3个月后的复发率及家长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患儿在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啰音消失时间、X线吸收消失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出院3个月后随访复发率为0;而对照组复发率为8.33%;观察组家长满意率为100%,而对照组家长满意率为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可有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复发率低和家长满意率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运用价值.

    作者:易小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联合检测Cys-C、NT-proBNP、DD和AT-Ⅲ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和抗凝血酶-Ⅲ(AT-Ⅲ)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9例耱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蛋白尿组43例、微量蛋白尿组49例和临床蛋白尿组37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Cys-C、NT-proBNP、DD和AT-Ⅲ水平.结果:临床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各项检测水平与对照组及无蛋白尿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蛋白尿组与微量蛋白尿组各项检测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者并联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2%、55.8%、81.4%,灵敏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四者串联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0.7%、93.0%、58.1%,特异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四项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0.901)大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论:联合检测Cys-C、NT-proBNP、DD和AT-Ⅲ能够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果.

    作者:李颖;冯潜;李洪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合理性研究

    目的:调查心血管专科医院口服高血压药物使用的具体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3-01~2014-10我院收治的280例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的种类、药物利用指数、用药频度、联用药物合理性.结果:用药频度排列前五位药物有硝苯地平控释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结论:通过临床中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改善不合理用药现象,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姜淑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巴天酸模籽中蒽醌与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蓼科酸模属植物巴天酸模Rumex patientia L籽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巴天酸模籽的化学成分,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巴天酸模籽共分离得到7个黄酮、蒽醌类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酚(1)、大黄素(2)、槲皮素(3)、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4)、金丝桃苷(5)、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6)、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7).结论:此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巴天酸模籽中分离得到.

    作者:杨波;王慧颖;赵萍;沈德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含铜量不同的钛合金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目的:探究四组合铜量分别为2wt%、5wt%、10wt%、25wt%的Ti-Cu合金对MG-63成骨细胞的早期黏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的黏附情况;激光共聚焦下对细胞的早期黏附进行计数;CCK8法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对硝基苯磷酸盐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结果:细胞在四组材料表面生长状态良好,呈梭形,细胞饱满,有伪足伸出;细胞的增殖率和ALP的活性与纯钛没有明显的差别.结论:含铜量不同的四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良好,对细胞的黏附、增殖、分化没有不良的影响.

    作者:郑兰兰;马志玲;刘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双管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双管喉罩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01 ~2014-12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采用双管喉罩麻醉,对照组采用标准型喉罩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插入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插入时间为(32.35±4.25)秒,明显长于对照组的插入时间(21.55±4.15)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875,P<0.05);观察组的首次插入成功率为92.86%(26/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首次插入成功率85.71%(24/2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6,P<0.05);观察组28例患者中肺通气满意28例,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率92.86%(26/2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7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6% (5/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9.29%(11/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管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延长插入时间,还能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咽痛、胃胀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彭电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卡马西平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

    患者男性,15岁,学生.因发热、皮肤瘙痒2d,皮疹1d入院.患者12年前诊断为癫痫病,偶尔发作未接受药物治疗,因近2个月癫痫发作繁频于入院前16d开始口服卡马西平治疗,每次0.2g,每日2次,口服卡马西平第15天时出现发热、皮肤瘙痒,次日前胸及后背出现弥漫性暗红色斑丘疹,且迅速扩散至全身,部分斑丘疹上出现水疱伴疼痛.口唇、口腔黏膜、舌糜烂,吞咽困难.否认既往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作者:包玉双;王春艳;罗艳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佳木斯市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佳木斯市3~6岁城区儿童忽视的现况.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佳木斯市26所城区幼儿园中3~6岁的儿童,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281名学龄前儿童,其中男童627名,女童654名,男女性别比为1.04:1;佳木斯市城区3~6岁儿童总忽视率34.43%,总忽视度42.17.结论:佳木斯市3~6岁城区儿童忽视率较高,忽视度较重,应引起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作者:张艺潆;祝丽玲;王嘉淇;王佐卿;薛亚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