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勇;鞠晓云;范乃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左明辉;王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的护理在妇产科产妇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在2010-08~2013-02收治的32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程度、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的业务水平、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以及产妇的病情康复程度)、以及产妇产时的顺利程度(产时出血量、剖宫产率)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分娩时的产时出血量和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在妇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这有利于提高产妇的康复速度及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02~2013-12外科收治的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58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施行了显微断指再植手术,观察手术后的效果.结果:58例患者中,完全成活9例,部分成活38例,存活及部分存活7例,失败4例,其中1例发生术后严重感染,3例发生血管危象,总成活率为93.10%.结论:在断指再植手术中,清创、准确的血管、神经吻合及修复是患者断指存活并恢复功能的关键,此外患者受伤类型、身体状况等因素也与手术的成功有关.
作者:冯科亮;李爱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CYP1B1 SNP rs1056827,rs1056836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CYP1B1 SNP rs1056827,rs1056836基因多态性,比较乳腺癌患者组与健康志愿者对照组CYP1B1 SNP rs1056827,rs1056836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120例乳腺癌患者组和127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CYP1B1 SNP rs1056827基因型分布频率野生型GG为48.33/65.35%,杂合型GT为40.83/29.13%,突变型TT为10.83/5.51%,两组比较x2为7.71,0.01< P<0.05,等位基因频率野生型G为68.75/79.92%,突变型T为31.25/20.08%,两组比较x2为8.11,P<0.01;CYP1B1SNP rs1056836基因型分布频率野生型CC为49.17/66.93%,杂合型CG为37.50/26.77%,突变型GG为13.33/6.29%,两组比较x2为8.70,0.01<P<0.05,等位基因频率野生型C为67.92/80.31%,突变型G为32.08/19.68%,二组比较x2为8.73,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组与健康志愿者对照组CYP1B1 SNP rs1056827,rs1056836基因型分布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提示乳腺癌的发生可能与CYP1B1 SNP rs1056827,rs1056836基因多态性具有某种关联.
作者:田寅;太史婧华;荆洪英;国玉芝;张志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隐性护理知识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提升护生临床操作能力及护理意识的方法.方法:将2010年来院实习的30名护生为实验组,护理部进行常规的理论授课外,组织带教老师之间、老师与护生之间进行隐性护理知识的传递、建立小儿脑瘫康复优质护理服务手册、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教学查房及组织各种护理活动等共享机制;2011年来院实习的30名护生为对照组,护理部仅进行常规的护理操作培训及专业理论授课.结果:实习6个月后对护生进行小儿脑瘫康复护理隐性知识能力评估,比较两组的小儿脑瘫理论知识、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方法、疾病观察判断能力、反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护生进行多途径隐性护理知识教学,能加快临床实习护士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姜长彬;吕明亮;刘红静;池星臣;陈楠;姜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母耍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轻度组和重度组.结果:轻度组的预后显著优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应尽早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对症处理可有效该善胎儿预后.
作者:刘素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以及应用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03~2013-05收治的78例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他们的发病时间、并发症和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急救护理方法缓解患者的疼痛,心理护理减轻心理压力等有效地护理干预,并分析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结果:针对78例患者的发病特点采取了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的护理和药物治疗护理等护理措施,经过护理后调查发现,71例有效,有效率达到91.03%,7例无效,无效率为8.97%.结论:医护人员必须掌握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并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进而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减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淑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大鼠结肠促炎症性细胞因子IL-1β和细胞黏附分子CD44在UC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并分析和探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在UC中的作用及对这两个因子的影响.方法:用乙酸溶液制备UC大鼠模型,将清洁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美沙拉嗪治疗组、美肠安和美沙拉嗪联合治疗组.7d后各组大鼠结肠标本行HE染色,观察镜下结肠病理变化,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CD44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可见脓性分泌物、糜烂及溃疡,两组治疗组显著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的病理变化,并且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CD44的表达,其中美肠安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组的降低较美沙拉嗪治疗组更明显.结论:美肠安和美沙拉嗪联合使用可以明显降低IL-1β和CD44的表达,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美沙拉嗪.
作者:王雪;颜玉;任秀英;鲍秀琦;姜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由教育部、卫生部决定共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意义在于根据我国国情,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科学制定医学人才的培养标准,支持不同类型医学院校参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在卓越医师《医学遗传学》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卓越医师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以及实践能力,是针对此计划的一个实践探讨.
作者:张玉萍;朱金玲;张淑红;侯霞;张金波;张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初步研究乳杆菌A-2代谢产物(LSPM1和LSPM2)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方法:乳杆菌A-2通过降解制备相应的代谢产物LSPM1和LSPM2;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SPM1和LSPM2(1.875mg/mL、3.75mg/mL、7.5mg/mL、15mg/mL和30mg/mL)对CAL-27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CAL-27细胞形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和DNA琼脂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乳杆菌A-2代谢产物LSPM1和LSPM2可以抑制CAL-27细胞的增殖,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LPSM1可明显诱导CAL-27细胞凋亡,呈时间依赖性.结论:乳杆菌A-2代谢产物可以在体外抑制人舌鳞癌CAL-27细胞生长增殖,并诱导CAL-27细胞凋亡.
作者:张国梁;吴江;关键;关宏;李德超;王心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成人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肱骨外科颈骨折重建肱骨颈干角度不同的病例疗效.方法:69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根据年龄、性别、术后颈干角重建程度按手术切开内固定方式、骨折后就治时间以及是否早期对患侧肢体进行功能锻炼分组;颈干角度选用X线片测量法[1]测量,术后随访评估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选用Neer评分进行评价.结果:69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均全部达到骨性愈合.其中Neer评分:优良率为78.26%.A(NSA127°~132°)组治疗效果优良率高于B(NSA127°~132°之外)组;锁定钢板加压固定方式的优良率高于螺钉、克氏针固定组治疗优良率.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颈干角重建程度、骨折切开内固定方式、骨折类型、患者性别、年龄、伤后治疗时间及是否早期进行患侧肢体功能康复锻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肱骨生理颈干角度的重建是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根据骨折类型选取适当的手术方式,较早的对患侧肢体进行功能锻炼是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
作者:刘虹辰;李长德;乔小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手足口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05~2012-10在我院儿科门诊诊治的手足口病患者890例的患儿家长开展家庭护理知识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把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消毒隔离知识、口腔卫生知识、发热护理和饮食护理知识教会给患儿家长,提高他们的家庭护理能力.结果:进行手足口病护理知识知晓率和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通过开展家庭护理知识教育,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达91%、对服务的满意率达93.6%,患儿均在门诊治愈,无交叉感染发生.结论:手足口病好发于春夏季,以耍幼儿多见,大多数病例症状较轻,以门诊治疗和家庭护理为主,儿科门诊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护理知识教育,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和家庭护理能力,抑制手足口病在社会上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王凤荣;于文丽;曹国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超声引导腰硬联合穿刺对预防神经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两组各400例行剖宫产的孕妇,全部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实验组:用超声对L3~4硬膜外间隙进行定位,在超声直视下观察进针方向,以低阻力注射器确认硬膜外间隙,将腰麻针置入、注药,退出内针,置入硬膜外导管,观察其置入的过程与注药后的变化.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体表标志进针及阻力消失法确定硬膜外间隙位置.均行术后硬膜外镇痛两天;观察住院期间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出院后有异常者继续随访.结果:400例孕妇的实验组中出现轻度神经并发症21例,无处理,拔除镇痛泵后自行恢复,无中、重度神经并发症;400例孕妇对照组中出现轻度神经并发症54例,与实验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度神经并发症3例,经脱水、营养神经、康复治疗后基本恢复,但与实验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重度神经并发症.结论:剖宫产超声引导腰硬联合穿刺可减少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对预防神发经并症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袁爱武;赵阳;黄剑波;刘威;刘东涛;王威;张春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并得出吉林省健康儿童经体表面积(BSA)调整的冠状动脉的Z值,运用Z值来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异常,从而指导可能影响冠状动脉的疾病的临床诊治.方法:研究收录了2009-05~2012-10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超声门诊检查的15岁以下健康儿童,共998例.将其分成6组,分别为≤1岁、1~3岁、3~6岁、6~9岁、9~12岁、12~15岁.使用东芝SSH-880CV仪器分别测量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和右冠状动脉(RCA)内径.将测量的内径值转换为经BSA调整的Z值.结果:在不同年龄组的健康儿童之间经BSA调整的LMCA和RCA内径Z值存在明显差异.Z值在低年龄组之间以及高年龄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吉林健康儿童冠状动脉Z值的正常区间,运用Z值来判断冠状动脉是否扩张,对于指导川崎病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冠状动脉的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丽敏;Amrita Shrestha;徐阳;王淑静;李春玉;赵冬梅;朴金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格列美腺片联合甘精胰岛素作用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格列美脲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优泌乐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试验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列美脲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降糖效果满意.
作者:李凤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确诊胆囊癌患者50例,分别给予超声和CT检查.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检出率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义(P>0.05),但超声检查比CT性价比更高,更具优越性.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胆囊癌简单、方便、准确,物美价廉,值得推荐.
作者:卫精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检测蒺藜总皂苷(gross saponins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GSTT)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家兔模型血清IL-6、TGF水平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喂以正常普通饲料无任何添加;AS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小剂量治疗组高脂饲料添加GSTT6.3mg/kg-d,大剂量治疗组高脂饲料添加GSTT12.6mg/kg.d;阳性药物对照组高脂饲料添加辛伐他汀2.35mg/kg.d.实验动物在不同配伍饲料喂养6用后,同时检测:①血清TG、TC水平;②血清IL-6、TGF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血清中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相比较,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血清IL-6浓度水平明显升高、同时TC、TG、TGF浓度水平显著降低(P<0.05);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STT拮抗动脉粥样硬化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6和促进抗炎因子TGF的释放而实现的.
作者:张波;赵晓莲;杨宇;张明远;梁衍锋;王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不良心理情绪进行护理干预之后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1-05~2013-05入我院进行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71例,在进行系统护理干预之前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于干预4周之后再次进行评估,比较干预前后各量表的评分情况.结果:干预4周之后,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也与干预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的各种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改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DM)合并高血压(HT)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与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关系.方法:选择合并HT和血压正常老年DM患者各60例、正常老年人30例,测定其血清visfatin、NO、NOS水平.结果:与血压正常组比较合并HT老年DM患者血清visfatin明显升高(P<0.01),血清NO、NOS水平明显降低.(P<0.01).合并HT老年DM患者血清visfatin与平均动脉压(MAP)呈明显正相关(P<0.01),血清NO、NOS水平与MAP呈明显负相关(r=-0.587,r=-0.641,均P<0.01).血清visfatin与NO、NOS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28,r=-0.663,均P< 0.01).结论:老年DM合并HT患者血清visfatin明显升高,血清NO、NOS水平明显降低,血清visfatin与NO、NOS相互作用在老年DM合并HT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岳伟;崔秋子;田雪;王艳龄;刘立先;柴国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讨论诺和锐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诺利锐单独给药,治疗组采用诺和锐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餐后2h血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诺和锐联合二甲双胍给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荐.
作者:程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