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医学教育特点,在解剖学教学中开展阶段性反馈教学

张东东;宋汉君;扈清云;王培军;欧叶涛;韩曦;陈乃峰;尹兴忠;钟堂武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 阶段性反馈教学
摘要:基于高校医学教育与阶段性反馈教学的特点,论述阶段性反馈教学在解剖学教学中开展的优势及注意事项,提出应着力在解剖学教学中开展阶段性反馈教学这一新论点.阶段性反馈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得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学生整体素质而因材施教,并通过调整教学计划达到佳教学效果.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157例布病的护理干预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有布鲁氏菌属细菌致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这种病感染后为变态反应疾病,呈世界范围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畜物业发展[1].对在我院感染内科住院,有完整病历记录的157例布病进行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012-01~2013-12在我院感染内科住院患者,诊断依据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氏杆菌病的诊断标准[2],临床治愈标准依据[3],且传染病卡上报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患者,共157例.其中农民97例,其他职业60例,现驻地在佳木斯市周边农村的118例,在城市居住的39例.肝损害的101例,神经系统并感染症的42例,生殖系统并感染症的41例.其中男117例,女40例,年龄18~76岁,多为青壮年,春季、夏季为本病高发期.

    作者:韩忠荣;苏红梅;金琦;韩丽红;刘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不良心理情绪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不良心理情绪进行护理干预之后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1-05~2013-05入我院进行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71例,在进行系统护理干预之前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于干预4周之后再次进行评估,比较干预前后各量表的评分情况.结果:干预4周之后,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也与干预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的各种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改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左明辉;王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NADPH氧化酶在氟诱导小胶质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NADPH氧化酶在氟引起的小胶质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氟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1,5,10,25,50,100 mg/L的氟化钠处理BV-2小胶质细胞6,12,24h后,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以及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I处理后的小胶质细胞ROS水平变化情况.结果:BV-2小胶质细胞细胞氟化钠染毒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组细胞内RO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染氟组相比,NADPH氧化酶抑制荆API能够显著降低氟化钠诱导的BV-2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结论:氟能引起小胶质细胞氧化应激,NADPH氧化酶在氟诱导的ROS产生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胡玉华;颜凌;刘子酉;席淑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超声引导腰硬联合穿刺预防神经并发症的作用

    目的:探讨剖宫产超声引导腰硬联合穿刺对预防神经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两组各400例行剖宫产的孕妇,全部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实验组:用超声对L3~4硬膜外间隙进行定位,在超声直视下观察进针方向,以低阻力注射器确认硬膜外间隙,将腰麻针置入、注药,退出内针,置入硬膜外导管,观察其置入的过程与注药后的变化.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体表标志进针及阻力消失法确定硬膜外间隙位置.均行术后硬膜外镇痛两天;观察住院期间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出院后有异常者继续随访.结果:400例孕妇的实验组中出现轻度神经并发症21例,无处理,拔除镇痛泵后自行恢复,无中、重度神经并发症;400例孕妇对照组中出现轻度神经并发症54例,与实验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度神经并发症3例,经脱水、营养神经、康复治疗后基本恢复,但与实验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重度神经并发症.结论:剖宫产超声引导腰硬联合穿刺可减少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对预防神发经并症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袁爱武;赵阳;黄剑波;刘威;刘东涛;王威;张春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加氨溴索治疗婴幼儿喘息观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加氨溴索治疗耍幼儿喘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10~2013-10收治的80例耍幼儿喘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肾上腺素加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加糜蛋白酶雾化吸入,观察记录患者各项症状体征变化,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5d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症状缓解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加氨溴索治疗婴幼儿喘息,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娄海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890例手足口病门诊护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手足口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05~2012-10在我院儿科门诊诊治的手足口病患者890例的患儿家长开展家庭护理知识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把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消毒隔离知识、口腔卫生知识、发热护理和饮食护理知识教会给患儿家长,提高他们的家庭护理能力.结果:进行手足口病护理知识知晓率和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通过开展家庭护理知识教育,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达91%、对服务的满意率达93.6%,患儿均在门诊治愈,无交叉感染发生.结论:手足口病好发于春夏季,以耍幼儿多见,大多数病例症状较轻,以门诊治疗和家庭护理为主,儿科门诊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护理知识教育,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和家庭护理能力,抑制手足口病在社会上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王凤荣;于文丽;曹国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格列美脲片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研究格列美腺片联合甘精胰岛素作用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格列美脲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优泌乐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试验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列美脲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降糖效果满意.

    作者:李凤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吉林省健康儿童的冠状动脉Z值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并得出吉林省健康儿童经体表面积(BSA)调整的冠状动脉的Z值,运用Z值来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异常,从而指导可能影响冠状动脉的疾病的临床诊治.方法:研究收录了2009-05~2012-10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超声门诊检查的15岁以下健康儿童,共998例.将其分成6组,分别为≤1岁、1~3岁、3~6岁、6~9岁、9~12岁、12~15岁.使用东芝SSH-880CV仪器分别测量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和右冠状动脉(RCA)内径.将测量的内径值转换为经BSA调整的Z值.结果:在不同年龄组的健康儿童之间经BSA调整的LMCA和RCA内径Z值存在明显差异.Z值在低年龄组之间以及高年龄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吉林健康儿童冠状动脉Z值的正常区间,运用Z值来判断冠状动脉是否扩张,对于指导川崎病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冠状动脉的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丽敏;Amrita Shrestha;徐阳;王淑静;李春玉;赵冬梅;朴金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学基础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双语教学是运用外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以中文为辅助手段来传授学科知识的教学方法,在我国,高校采用的外语媒介语主要为英文.自教育部2001年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后,双语教学开始在我国各大高校、各专业广泛开展起来,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2002年,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提出,开展双语教学对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加快与国际接轨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朴金花;李晶;王迪迪;孙洁;欧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对比分析.方法:将6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微创PFNA内固定)和对照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新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改善预后,值得推荐.

    作者:张相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神经导航引导下内镜经蝶入路切除鞍上型巨大垂体瘤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及神经导航用于经鼻蝶入路治疗鞍区肿瘤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技巧.方法:2007-03~2013-11,应用神经内窥镜结合神经导航技术经鼻蝶手术切除鞍上型巨大垂体肿瘤3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4倒,近全切除6倒,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脑脊液漏;术后5例出现尿崩症,其中1例需长期口服弥凝.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技术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肿瘤,具有对鼻腔正常结构损伤小、暴露清楚等特点,特别是对于传统显微镜手术不能暴露的鞍上结构显露满意.结合导航技术能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及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马逵;王富元;李爱民;孙维晔;刘希光;李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近期体检的50例人员随机分为静脉血组和末梢血组,各25例,静脉血组采用清晨空腹肘静脉,末梢血采用清晨空腹指尖血.结果:静脉组患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比容(MCV)、血小板(PLT)与末梢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偏差小,值得推广.

    作者:王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对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将重症肺部感染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孙希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慢性阑尾炎患者误诊43例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内慢性阑尾炎患者发生误诊的原因以及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中心2013-01~2014-01首诊发生误诊的43例慢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样本的临床诊治方法,观察误诊原因与治疗结局.结果:43例患者经中西医治疗后,治愈30例,好转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结论:慢性阑尾炎的疾病进程缓慢并且缺乏明显症状特征,使临床诊治存在较大的难度.获得准确诊断后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还不错,所以可先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保守治疗,治疗无效后再行阑尾切除术进行切除.

    作者:张学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胆囊癌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确诊胆囊癌患者50例,分别给予超声和CT检查.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检出率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义(P>0.05),但超声检查比CT性价比更高,更具优越性.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胆囊癌简单、方便、准确,物美价廉,值得推荐.

    作者:卫精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

    目的:进一步了解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情况,为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03~2013-12治疗且成功出院的2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进行心理状况方面的调查,并与常模进行对比.结果:社区康复期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躯体化、强迫、恐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脆弱、偏执、敌对、精神病性因子评分都领先于常模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一次住院治疗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抑郁、人际关系敏感脆弱者两项因子的评分相对于多次住院患者评分都较高(P<0.05),而其它因子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期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全面下降,其心理方面存在明显问题,所以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应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

    作者:岳丰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方法:对近期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心理、饮食、疼痛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心内科一般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住院天数,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张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白介素-23mRNA在川崎病患儿诊疗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白介素-23mRNA在川崎病患儿诊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儿科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33例,健康儿童35例.取患儿淋巴组织穿刺组织,采用RT-PCR法测定白介素-23mRNA,ELISA方法测IL-6、IL-12和IFN-γ含量.结果:IL-23p19的基因表达量在两组中表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川崎病组血清IFN-γ、IL-6、IL-12含量均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的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介素-23mRNA对川崎病患儿的诊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孙玉鸿;李莹;李雅江;金琦;高英英;马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在ICU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在ICU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近期ICU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病情观察、一般护理、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输液护理、应激性溃疡出血护理的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监护室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孙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