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海林
目的:研究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对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对80例上呼吸道患者,依据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40例,非细菌感染组40例.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可明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情况,提高诊断率.
作者:张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NADPH氧化酶在氟引起的小胶质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氟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1,5,10,25,50,100 mg/L的氟化钠处理BV-2小胶质细胞6,12,24h后,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以及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I处理后的小胶质细胞ROS水平变化情况.结果:BV-2小胶质细胞细胞氟化钠染毒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组细胞内RO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染氟组相比,NADPH氧化酶抑制荆API能够显著降低氟化钠诱导的BV-2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结论:氟能引起小胶质细胞氧化应激,NADPH氧化酶在氟诱导的ROS产生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胡玉华;颜凌;刘子酉;席淑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郭氏接骨灵对双侧桡骨中下段不完全性骨折的家兔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及骨痂中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的含量的影响,为郭氏接骨灵的开发推广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无菌条件下手术分离家兔双前肢桡骨,以双层钢锯造成双侧桡骨中下段不完全性骨折.造模成功后一周开始用郭氏接骨灵治疗,并于造模后第10天、20天和30天分别测定血清AKP的水平、骨痴中Ca及P的含量.结果: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第10天、20天和30天血清的AKP水平明显升高(P<0.05).检测第30天骨痴中Ca、P含量,与阳性对照组相比Ca、P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郭氏接骨灵能通过有效调节家兔血清中AKP水平及骨痴中Ca、P的含量而达到促进骨折的修复作用.
作者:唐华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有限去骨瓣减压术.结果:观察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国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T联合X线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CT联合X线进行疾病诊断,对照组仅给予CT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漏诊率.结果:观察者患者的漏诊率约为0%,对照组患者的漏诊率约为1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联合X线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振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大鼠结肠促炎症性细胞因子IL-1β和细胞黏附分子CD44在UC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并分析和探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在UC中的作用及对这两个因子的影响.方法:用乙酸溶液制备UC大鼠模型,将清洁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美沙拉嗪治疗组、美肠安和美沙拉嗪联合治疗组.7d后各组大鼠结肠标本行HE染色,观察镜下结肠病理变化,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CD44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可见脓性分泌物、糜烂及溃疡,两组治疗组显著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的病理变化,并且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CD44的表达,其中美肠安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组的降低较美沙拉嗪治疗组更明显.结论:美肠安和美沙拉嗪联合使用可以明显降低IL-1β和CD44的表达,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美沙拉嗪.
作者:王雪;颜玉;任秀英;鲍秀琦;姜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对比分析.方法:将6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微创PFNA内固定)和对照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新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改善预后,值得推荐.
作者:张相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倍他乐克配伍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应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对86例室性早搏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时域分析法观察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HRV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SDNN、SDANNI、SDNNI)和迷走神经功能指标(rMSSD和PNN50)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5),室性早搏治疗有效率达94%.结论:胺碘酮与倍他乐克配伍治疗室性早搏,不但能明显减少早搏次数、改善临床症状,而且能明显提高HRV,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耿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手指完全离断患者再植的护理.方法:将100例手指完全离断患者再植患者随机分为现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并加强人文关怀,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的满意度及优良率.结果:观察组在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并加强人文关怀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桂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患者健康教育前肺功能指标第1s用力呼气容量(FEV1.0)、用力呼吸肺活量(FVC)和呼气高峰流量(PEER)均显著低于健康教育后,临床效果显著(P<0.05);患者健康教育后的社交能力、生活能力、抑郁心理、焦虑心理均显著低于健康教育后,生活质量大大提高(P<0.05).结论:健康教育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林玲;王一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超声引导腰硬联合穿刺对预防神经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两组各400例行剖宫产的孕妇,全部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实验组:用超声对L3~4硬膜外间隙进行定位,在超声直视下观察进针方向,以低阻力注射器确认硬膜外间隙,将腰麻针置入、注药,退出内针,置入硬膜外导管,观察其置入的过程与注药后的变化.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体表标志进针及阻力消失法确定硬膜外间隙位置.均行术后硬膜外镇痛两天;观察住院期间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出院后有异常者继续随访.结果:400例孕妇的实验组中出现轻度神经并发症21例,无处理,拔除镇痛泵后自行恢复,无中、重度神经并发症;400例孕妇对照组中出现轻度神经并发症54例,与实验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度神经并发症3例,经脱水、营养神经、康复治疗后基本恢复,但与实验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重度神经并发症.结论:剖宫产超声引导腰硬联合穿刺可减少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对预防神发经并症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袁爱武;赵阳;黄剑波;刘威;刘东涛;王威;张春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是颅内出血性疾病中凶险的一种情况,比单纯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残率和死亡率更高,故其发病后早期的诊断和处理措施颇受国内外同道关注.现选取我院2009-01~2012-12共2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患者急诊行显微颅内动脉瘤颈夹闭术+脑内血肿清除,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军;杨福义;廉晓宇;李明军;李英夫;王维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是指在染色体序列上由于单个核苷酸位置上存在的变异而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且在一个人群中发生频率高于1%.SNP是一种常见的遗传变异形式,SN P的存在是导致个体之间、人种之间差异的原因之一.人体内的DNMT基因呈单核苷酸多态性,发生在启动子区的SNP可影响基因的表达或引起酶活性的改变,并能改变相应的DNMT蛋白的结构和功能[1],进而与肿瘤的发生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张淑红;朱金玲;张虎;王茉琳;王长山;金岳雷;张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的护理在妇产科产妇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在2010-08~2013-02收治的32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程度、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的业务水平、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以及产妇的病情康复程度)、以及产妇产时的顺利程度(产时出血量、剖宫产率)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分娩时的产时出血量和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在妇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这有利于提高产妇的康复速度及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DM)合并高血压(HT)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与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关系.方法:选择合并HT和血压正常老年DM患者各60例、正常老年人30例,测定其血清visfatin、NO、NOS水平.结果:与血压正常组比较合并HT老年DM患者血清visfatin明显升高(P<0.01),血清NO、NOS水平明显降低.(P<0.01).合并HT老年DM患者血清visfatin与平均动脉压(MAP)呈明显正相关(P<0.01),血清NO、NOS水平与MAP呈明显负相关(r=-0.587,r=-0.641,均P<0.01).血清visfatin与NO、NOS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28,r=-0.663,均P< 0.01).结论:老年DM合并HT患者血清visfatin明显升高,血清NO、NOS水平明显降低,血清visfatin与NO、NOS相互作用在老年DM合并HT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岳伟;崔秋子;田雪;王艳龄;刘立先;柴国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内慢性阑尾炎患者发生误诊的原因以及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中心2013-01~2014-01首诊发生误诊的43例慢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样本的临床诊治方法,观察误诊原因与治疗结局.结果:43例患者经中西医治疗后,治愈30例,好转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结论:慢性阑尾炎的疾病进程缓慢并且缺乏明显症状特征,使临床诊治存在较大的难度.获得准确诊断后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还不错,所以可先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保守治疗,治疗无效后再行阑尾切除术进行切除.
作者:张学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子宫肌瘤术后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22例,常规护理组22例.结果:临床路径组的病人满意度、依从性均高于常规护理组,住院天数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缓解手术患者的应急反应,提高满意度,值得推荐.
作者:刘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使用剂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得等.结果:治疗组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所需时间、胰岛素使用剂量、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曹化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BL教学法在口腔正畸学弓丝弯制训练中应用.方法:将60例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教学组和CBL教学组,每组30例,传统教学组沿袭以往临床教学模式,CBL教学组采用CBL模式,6个月后,以Typedont形式进行测试,并对两组学员测试成绩进行评估.结果:通过评估发现CBL教学组学生的弓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更高,且弓丝弯制效果更好.结论:CBL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弓丝弯制的综合能力,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作者:黄倩倩;张翼;邓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03~2012-11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患者35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措施上融入优质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忧郁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及生存质量,P< 0.05.结果:SAS、SDS评分护理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护理组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两组护理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护理组在护理过程中发生投诉例数(3例)以及发生错误例数(5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投诉例数40例及发生错误例数40例;对两组患者福利服务满意度进行对比,护理组服务满意175例,对照组服务满意14例.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组143例,对照组134例,P均<0.01.结论:在妇产科日常护理工作中融入优质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合并症发生率,还可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促使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甘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