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

李兴富;吴亚梅;刘振玉;胡洋;么荣荣;刘静

关键词:肾动脉出血, 肾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摘要: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诊断及栓塞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肾动脉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首先行肾动脉DSA造影,明确肾动脉破裂或损伤的部位及程度,在超滑导丝的引导下用明胶海绵颗粒或金属弹簧圈进行选择插管栓塞治疗.结果:12例患者经DSA肾动脉造影后均可明确肾动脉出血部位,经选择播管明胶海绵颗粒或金属弹簧圈栓塞后均能有效止血,栓塞后造影显示出血动脉中断闭塞,对比剂外溢出血染色现象消失,术后1~3d肉眼血尿消失.结论:肾动脉栓塞术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能大限度保护病肾功能,是治疗肾脏损伤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灯盏花素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MMP-13及TIMP-1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MMP-13及TIMP-1表达的研究.方法:本实验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喂服灯盏花素.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灯盏花素低剂量组、灯盏花素中剂量组、灯盏花素高剂量组.用药4周后,检测MMP-13及TIMP-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灯盏花素不同剂量组均能使TIMP-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TIMP-1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灯盏花素不同剂量组均能使MMP-13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或P<0.05).光镜显示:灯盏花素各剂量组的肝脏病理学改变较模型组减轻.结论:①灯盏花素能保护肝细胞活性,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②灯盏花素可以降低TIMP-1表达,增加MMP-13的表达,使MMP-13/TIMP-1比值增高,防治大鼠肝纤维化.

    作者:孟庆媛;苏亚楠;郭梦凡;卞德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体外无镁诱导海马神经元痫样放电后SOD的变化

    目的:观察无镁诱导海马神经元痫样放电损伤时SOD的变化.方法:利用无镁诱导海马神经元制备癫痫样模型,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结果: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细胞内SOD活性降低(P<0.05).结论:无镁诱导癫痫海马神经元引起了细胞内氧化损伤.

    作者:王宇超;刘大伟;辛华;侯艳;李利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早期循证康复护理介入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理念,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1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循证康复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循证康复组采用早期循证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干预后1周、4周的功能独立性检测(FIM)量表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结果:循证康复组护理对比对照组干预一周后FIM、FMA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FIM、FMA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训练可预防和减少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残疾,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邹玉敏;于凤伟;王秀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从《赫尔辛基宣言》透视医学研究规范

    “黄金大米事件”的发生,再一次揭示了医学研究伦理的重要性和我国医学研究者伦理规范意识的薄弱性.世界医学会的《赫尔辛基宣言》日益成为规范临床研究的依据,甚至是医学研究合法性的前提.本文从医学研究的正当性、相关程序和知情同意等几个方面对《赫尔辛基宣言》进行解读,使广大医学研究人员更为明确医学研究的伦理规范,并在其医学研究中自觉遵守.

    作者:刘晓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职高专助产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与核心能力的培养初探

    高职高专助产专业的核心任务是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高级助产士.在2010级新生入学之初,在对学生的专业观问卷调查后,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学生对所选专业非常了解的上升75.44%%,学生毕业后非常愿意做助产士的上升52.63%,学生的就业现也发生了改变.由此可见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社会实践和课间见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骨髓象检查提示假性血小板减少症4例分析

    近三年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有4例,男1例,女3例,年龄30~68岁.其中门诊1例,2例为多发性脑梗塞入院的神经内科患者、1例为骨科手术患者.血常规检测血小板减少;做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象检查未见血小板减少,后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K2)为抗凝剂、枸橼酸钠抗凝血仪器检测及计数板手工计数法计数,结果血小板均在参考值范围之内.诊断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曲灿华;李利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凝血酶调节素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实验研究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病情发展迅速,自然病程仅几个月.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浸润等征象.联合化疗仍然是白血病现代治疗基本和主要的方法.近年来,由于多药联合、大剂量化疗方案的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及支持治疗的加强使急性白血病的病情缓解以至长期存活获得了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有很大改善.但由于多药、耐药的出现,人们开始寻求新的用于治疗白血病的靶基因及其药物.如何从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入手,寻找新的分子作用(酶、受体、基因)靶点,从而选择高效、低毒、针对性强的抗肿瘤药物进一步提高化疗的疗效,已成为肿瘤工作者研究的新热点.

    作者:倪健;倪蕾;于广晴;马丽洁;田黎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管理前后的比较

    目的:探讨营养管理对维持性血透病人的影响.方法:在营养管理前后分别测相关生化指标及人体指标进行比较.结果:30例患者经过6个月营养管理后营养状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体重指数、上臂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增加,血白蛋白、血红蛋白指标上升.结论:对维持性血透病人进行营养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的方法,值得重视并推广.

    作者:仇晓霜;蔡天蕊;赵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雷帕霉素对大鼠慢性肾间质纤维化中HGF、TGF-β的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NS组(n=8)、模型组(n=24),治疗组(n=24),每天予以200mg/kg的腺嘌呤灌胃,连续喂养6周,在第2、4、6周采集大鼠的血和尿,测定血肌酐、白蛋白和24h尿蛋白,并取出肾组织,采用Masson染色法观察各组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免疫组化法分析大鼠肾组织中HGF、T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大鼠24h尿蛋白及血肌酐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白蛋白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的肾间质组织中HGF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NGAL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TGF-β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雷帕霉素能降低24h尿蛋白和血肌酐的含量并能升高白蛋白的水平,提高HGF和降低TGF-β在大鼠肾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从而能够减轻肾纤维化的的程度,达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姚双;康晓明;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桂竹糖芥苷对肾小管功能及髓袢升支粗段管周膜50pS钾通道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桂竹糖芥苷对肾小管功能及髓袢升支粗段管周膜50 pS钾通道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导尿法及细胞贴附式膜片钳技术测定尿量变化及对通道活性的影响.结果:桂竹糖芥苷可明显增加尿量,也可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管周膜50 pS钾通道的活性(P<0.01).结论:桂竹糖芥苷有利尿作用,而且这种利尿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管周膜50 pS钾通道活性实现的.

    作者:隋洪玉;赵晓莲;齐淑芳;陈昆鹏;贾秀月;李莹;栾海艳;王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戊四氮致痫大鼠脑GFAP的变化及甜菜碱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戊四氮致痫大鼠脑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变化及甜菜碱的干预治疗,研究癫痫的发病机理及甜菜碱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的Wistar实验大鼠共2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甜菜碱干预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甜菜碱干预组均以致痫亚惊厥剂量的戊四氮(PTZ)腹腔注射点燃Wistar大鼠模型.在低温条件下迅速取脑,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GFAP的变化.结果:实验性癫痫大鼠模型复制成功,甜菜碱组和癫痫模型组的实验大鼠均已达到点燃标准,与癫痫组动物相比,甜菜碱组大鼠潜伏期明显延长,但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别没有显著性.免疫组化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癫痫模型组脑GFAP含量比正常对照组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甜菜碱组脑GFAP含量与癫痫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甜菜碱能够降低GFAP的表达从而减轻癫痫发作,维持神经元存活起到抗癫痫作用.

    作者:邵帅;杨福义;朴松鹤;齐宇;李军;孙志博;王松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同眼相向双胬肉的切除与结膜瓣上下转向埋植术1例

    1例同眼相向双翼状胬肉经切除与结膜瓣上下转向埋植术进行手术治疗,随访2年未见复发.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60岁,黎族,农民,海南省乐东县抱由镇人,病历号:2056971.因双眼异物感10年于2010-6-7到我院检查并收入院.住院常规检查,右眼视力4.0,左眼视力4.5,双眼眼压10mmHg,右眼内外眦部球结膜增生,其头端长入角膜5mm,左眼外眦部球结膜增生,其头端长入角膜4mm,余未见明显异常.术前常规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3次/日.于2010-6-10行右眼相向双胬肉的切除与结膜瓣上下转向埋植术.

    作者:禹鑫;周华丽;曹丽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糖尿病发病率亦随之逐年升高,且其心脑及外周血管并发症也逐年增多,尤其是下肢动脉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病变的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动脉血管内膜情况,详细了解硬化斑块与管腔狭窄及闭塞情况等,而且无创伤,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测量直观,重复性好,适用于动态观察下肢动脉病变的进展及消退.故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现已成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检测的首选检查方法,尤其对腘脉以下的较小动脉病变及闭塞动脉远端情况的探查优于动脉造影,为糖尿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天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CT在颅内钙化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在实际工作中,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T检查的患者较多,每日病例达50余例,病变的种类很多,其中颅内钙化性病变较为常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为CT以及CT增强扫描对发现颅内钙化病灶较MR敏感,确定病灶的位置能力比头颅放射线平片强,本文章回顾性的分析了病史资料及治疗资料较完整的180例颅内钙化性病变的病例,以讨论CT在检查中的意义及颅内钙化的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作者:李洪涛;张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探究式教学法与多媒体仿头模教学系统相结合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究式教学法与多媒体相结合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前景.方法:了解探究式教学法的定义及其内容,摸索出适合与多媒体相结合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具体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所提的问题要具有发散性,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结果:通过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独立的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结论:将探究式教学与多媒体仿头模教学系统结合起来,打破传统只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的现象,以问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主要形式.增强实践锻炼和提高实践能力,对修复学理论联系实际,取得更好的实习效果.

    作者:侯玉泽;侯玉一;胡静;王冬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压氧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方法:溶栓后病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高压氧治疗及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脑水肿及脑出血发生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脑水肿及脑出血情况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神经功能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亦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对于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及脑出血有明确疗效,并且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

    作者:姜尧佳;杨晓玉;刘永刚;盛宝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无镁诱导癫痫海马神经元模型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的变化

    目的:观察无镁诱导癫痫海马神经元模型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的变化.方法:利用无镁诱导海马神经元制备癫痫样模型,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观察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率.结果: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P<0.01),凋亡率增加(P<0.05).结论:无镁诱导癫痫海马神经元出现线粒体膜电位及凋亡的改变,提示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可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

    作者:刘小广;杨志伟;刘君星;王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血清CA-125、CA-153、HCG在卵巢癌联合检查中应用的价值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的增长.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如卵巢癌、肝癌、肺癌、胰腺癌等发病率都在逐年上升.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较常见之一,死亡率极高,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位居首位.早期卵巢癌的临床症状并不十分明显,当患者感觉有临床症状后来院检查时大多已属卵巢癌晚期.晚期卵巢癌患者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较低,有报道显示晚期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5%~30%[1];所以卵巢癌能够在早期诊断并实施治疗成为解决卵巢癌患者生存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够使卵巢癌患者的死亡率降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临床上找到能够使检查的特异性及敏感性都提高的检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临床辅助科室更好的服务于临床诊断、服务于患者的大目标.

    作者:徐驰;温义成;刘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手术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评估肛周脓肿采用一次性根治术的临床观察.方法:将99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采用单纯切开排脓,切除坏死组织,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包扎;观察组50例采用一次性根治手术.结果:观察组中50例患者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8~28d,对照组中49例患者手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7~27d,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随访半年~3年,术后形成肛瘘1例,手术后形成脓肿1例,再次进行手术治疗,脓肿复发及肛瘘发生率4%.对照组随访,13例瘘管形成,术后脓肿复发16例,再次进行手术治疗,患者脓肿复发及肛瘘发生率65%.结论:肛周脓肿一次性手术根治术,降低术后继发感染,减轻患者的痛苦等方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庆恩;李春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HIS信息系统在门诊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HIS系统在门诊管理中的作用.方法:HIS系统使用与门诊传统管理流程的比较.结果:HIS系统的应用提高的门诊工作效率,改善了就医体验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结论: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人性化门诊服务流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护理工作也相应的进步,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史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