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贝飞达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1O表达的影响

刘卓勋;颜玉;薛宇;鲍秀琦;姜威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贝飞达, 美沙拉嗪, IL-10
摘要:目的:评价贝飞达联合美沙拉嗪对乙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白介素细胞-10(IL-10)水平的影响,寻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新途径.方法:成年Wistar大鼠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四组(n=8):正常对照组(G1)、模型对照组(G2)、美沙拉嗪治疗组(G3)、贝飞速和美沙拉嗪联合治疗组(G4),经过不同的处理和治疗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IL-10表达:G2组(9.11±1.79pg/mL)低于G1组(40.89±5.0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4组(32.61±2.79pg/mL)与G3组(24.22±5.13pg/mL)均高于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4组IL-10表达增高较G3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贝飞达能提高此过程中IL-10的表达水平,可能是通过调控IL-10的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血液透析患者快速成功穿刺的技巧

    血液透析在临床上大部分用于治疗慢性肾功不全(尿毒症期)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随着医学科技的进展,其治疗范围也在逐渐增加,与透析并行发展起来更先进的技术,如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等在临床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药物与毒物中毒,重症胰腺炎,多脏器衰竭,心源性水肿,痛风等.随着透析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透析患者逐渐增多,使透析室护士工作量也相应加大.对于没有内瘘和体外插管而需立即透析的急诊患者来说,就必须行动静脉直接穿刺以建立循环通路进行透析治疗.

    作者:张淑华;姜晓雪;蔡天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韩式数码重睑术与传统重睑术比较

    目的:比较多种重睑术式术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12~2011-10门诊行重睑手术患者72例,根据术式的不同 分为甲、乙、丙、丁四组.甲组采用韩式数码打孔埋线法,乙组采用皮肤睑板固定法,丙组采用简易缝合结扎加压法,丁组采用皮下埋线缝合法.结果:各组术后均比较理想.术后平均随访5(4~6)月.甲组18例中,2例重睑线稍不自然.乙组20例中,1例术后1月内轻度上眼睑外翻,1个月后症状自然消失.1例术后瘢痕略明显.丙组16倒中,1例闭眼后可见皮下线结处皮肤结节,1例术后5月单侧重睑沟稍有变浅.丁组18例中,2例术后3月余重睑线单侧稍有变浅.结论:新兴韩式重睑术与传统皮肤睑板固定法、简易缝合结扎加压法、皮下埋线缝合法均达到较理想效果,各有优缺点,重要的是不同方法对适应人群的选择与重睑的设计.

    作者:刘学源;贺天遥;刘金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清表皮生长因子与胃息肉关系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与胃息肉关系的研究,对胃息肉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Elisa法测定60例胃息肉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EGF.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息肉组患者的血清EGF水平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EGF与胃息肉存在正相关,可能参与了胃息肉的形成.

    作者:李嫄嫄;艾迎春;朱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讨论分析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预后及影响因素,从而积极主动的避免或降低不良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自2003-01~2011-06收治并成功获得31.2(8~52)个月随访的手术病例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可能对手术有影响的因素作为自变量,疗效作为应变量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8例,良15倒,可7例,差4例,优良率为82.8%.结论:骨折类型、膝关节软组织复合伤、入路选择、内固定物应用、植骨、康复训练是影响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李长德;刘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病理学实验教学调整改进的思考与实践

    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实验性学科,近年来学科发展很快、教材翻新也很快;病理学的实验教学也在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调整改进,步入现代病理学的实验教学;充分体现视听媒体形成的立体式、多层次教学体系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开展病理学与组胚学实验课的互动教学,提高对病理学实验的学习效果及教学水平.结合《肿瘤》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小组动物实验研究.为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王杰;王抒;孙权;秦世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蝙蝠葛酚性碱对胃癌菏瘤鼠抗肿瘤作用

    目的:初步现察蝙蝠葛酚性碱对胃癌小鼠原位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取50只小鼠建立肿瘤鼠动物模型,测定小鼠瘤重、检测蝙蝠葛酚性碱对肿瘤的抑制率.结果:蝙蝠葛酚性碱各组对荷瘤鼠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三个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是55.13%、48.67%、39.9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蝙蝠葛酚性碱对胃癌荷瘤鼠具有抑制作用,本研究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和理论依据.

    作者:林洋;刘伟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白黎芦醇对Hella细胞侵袭作用及Survivin,Caspase-3与β-catenin表达的影响

    宫颈癌是影响妇女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妇女恶性肿瘤之首,约为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72.4%~93.1%.传统的宫颈癌治疗主要是手术和放疗,这对早期宫颈癌疗效较好,对于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自70年代化学治疗途径的出现,宫颈癌的化疗被重视起来,目前,从天然动植物中寻找毒性低、疗效高的抗癌活性成份己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胡玉红;张燕;付丽华;宋继荣;吕敬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院校开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思考与探索

    客现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近几年西医院校普遍推崇的临床实践能力的考试,而多数中医院校仍处在借鉴与探索中,在尊重其内涵与实质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特点进行本土化改造.福建中医药大学从2010年4月开始试行此项考试,并进行问卷调查与成绩分析,提出建设目标与工作思路,为进一步完善OSCE,实现其客现、公平、公正的考试效度奠定基础,对兄弟院校开展此项考试有一定借鉴与启迪作用.

    作者:许克祥;齐建强;刘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331名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开展学校卫生工作,为保护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一般正常青少年儿童体检要求对2331名中小学生进行体质检查.结果:患病率龋齿54.69%、近视4.41%、沙眼3.21%、地方性甲状腺肿大0.73%、鼻炎0.68%、皮肤病0.3%、肝炎0.22%、菌痢0.18%.结论:影响小学生健康的主要疾病是龋齿、近视、沙眼,学校、家庭应注意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以增进少年儿童体质健康.

    作者:刘波;陈雪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合并四肢骨折的急救护理

    颅脑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是神经外科比较危重的危及生命的急诊病变,具有死亡率、致残率均高的特点,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不清,失血性休克,感染,呼吸困难等,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完善护理措施,优先处理威胁生命的创伤,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2009-01~2011-06收治62例颅脑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经全科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鲁艳梅;李凤君;涂丽丽;于俊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双向电泳技术筛选乙肝患者血清中标志蛋白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进行筛选乙肝患者血清中的标志蛋白,通过对比乙肝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得到了11个显著的差异点,其中在乙肝患者血清中表达量上调有6个点,表达量下调有2个点;乙肝患者血清中新出现2个点,消失1个点.本研究为乙肝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吴志鹏;谢志勇;林丽彬;柯益彬;李春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苯甲酸薄荷酯

    目的:用对甲苯磺酸做催化剂,苯甲酸和薄荷醇作为原料合成苯甲酸薄荷酯的反应条件进行研究.方法:考察反应时间、醇酸比、催化剂用量因素对合成苯甲酸薄荷酯的影响,得到合成酯的适宜条件.结果:佳的反应条件:反应时间为8.0h,醇酸摩尔比为1.0∶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量的3%.以述条件下,苯甲酸薄荷酯产率可高达80.0%.结论:对甲苯磺酸为合成苯甲酸薄荷酯的良好催化剂,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酯收率较高,实验的合成工艺简单.

    作者:张安宇;宋铁兵;赵艳;韩永龙;张晓友;石瑛;王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丹皮酚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致肺功能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并发肺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丹皮酚低剂量组、丹皮酚高剂量组和雷公藤阳性药物对照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它大鼠均于右后足趾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mL/d,共45d,于第30天开始给药15d.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炎系数、肺功能及肺泡炎程度.结果:模型组大鼠关节炎系数显著升高(P< 0.05),用力肺活量(FVC)、50%肺活量的大呼气流量(FEF50)、大呼气中期流量(MMF)、用力大呼气流量(PEF)显著降低(P<0.05),1秒内平均呼气流量(FEV1/FVC)和肺泡炎程度显著升高(P<0.05).丹皮酚高剂量治疗组关节炎系数明显减轻(P<0.05),FVC、FEF50、MMF和PEF明显回升(P<0.05),FEV1/FVC和肺泡炎程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皮酚能明显改善AA大鼠关节炎症和肺功能损伤.

    作者:倪强强;罗文哲;王建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冠心病患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的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和血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水平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行冠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60例,年龄39~77岁,平均(56.38±8.69)岁,其中男36例(60%)、女24例(40%),根据Gensini评分系统分析其狭窄程度分为3组:Ⅰ组(正常对照组)20例:0分;Ⅱ组20例:1—10分;Ⅲ组20例:>11分.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AGEs和血浆ADMA的水平变化.结果:AGEs、ADMA水平在Ⅰ组显著低于Ⅱ组、Ⅲ组(P<0.05).结论:AGEs、ADMA随着Gensini的积分增长而升高,提示AGEs、ADM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作为早期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

    作者:李伟;牟春平;李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分子参数对5-氟尿嘧啶-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粒理化性质的影响

    目的:考察5-氟尿嘧啶-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粒(5-FU-Suc-Chi/NPs)理化性质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5-FU-Suc-Chi/NPs并考察其理化性质的影响因素.结果:5-FU-Suc-Chi/NPs的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及载药量的大小与N-琥珀酰壳聚糖的取代度(DS)和分子量(Mw)有关.结论:N-琥珀酰壳聚糖的分子参数是影响5-FU-Suc-Chi/NPs理化性质的重要因素.

    作者:颜承云;谷继伟;程岩;于莲;苏瑾;孙维彤;陈大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陪护与院内感染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陪护对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感染内科去年出院930例病人,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甲组(无陪护)和乙组(有陪护),甲组对病人实行优护管理,从基础护理工作做起,取消陪护,所有的生活护理均由护工承担完成,乙组正常管理,有陪护,生活护理由陪护完成,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所患疾病及严重程度均无明显差异,将两组住院病人发生的院内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两组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率进行比较,乙组发生的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说明院内感染的发生与病人陪护有关,减少陪护或取消陪护可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于文丽;马金丽;周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肋间皮瓣移植术前术后护理

    临床上因各种意外致肘后部组织缺损的病例较多.既往采用单纯皮肤移植封创.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自1995年我院采用同侧肋间皮瓣交叉移植修复肘后部创面,辅以有效的皮瓣术前、术后护理,使病人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前明显减少,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神经生长因子促大鼠缺血后肢血管再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制备大鼠后肢缺血模型,我们对神经生长因子(NGF)促大鼠缺血后肢血管再生的功能进行评价,为临床上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及实验依据.方法:通过结扎Wistar大鼠一侧股动脉制备大鼠缺血后肢模型,通过ELISA和免疫组化,观察缺血后肢的血管再生与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在缺血组织中的表达与是否具有相关性的作用.结果:反复的缺血内收肌的NGF注射,可以增加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密度,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及纤维细胞的凋亡,并在不改变血流动力学的前提下加速缺血再灌注.结论:结果表明NGF在血管的修复和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此外,在组织缺血的条件下,NGF途径的正反馈作用,刺激了血管再生及动脉形成,从而加速了血液血流动力的恢复,NGF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缺血肢体骨骼肌中的表达,从而可能促进缺血肢体的血管再生;通过增加一定剂量的NGF,可以明显改善缺血肢体的功能恢复.NFG促血管再生的机制可以做为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治疗的一个科研方向.

    作者:刘程伟;田浩;么荣荣;王石;王跃生;王树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VEGF表达及Ang-1对其变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Ang-1对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脑含水量、脑组织EB含量、VEGF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1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0只(A组)、脑出血组50只(B组)、Ang-1干预组50只(C组),分别设6h、12h、1d、3d、7d五个时间点各10只,检测脑含水量、脑组织EB含量、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①Ang-1对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水肿有治疗作用,并能有效地减轻BBB的通透性.②脑出血后血肿周边组织VEGF表达增高,可诱导小血管生长,建立侧支循环,改善血液供应,促进脑功能的恢复.③Ang-1干预后VEGF阳性细胞数表达持续增高与微血管生长增高有正相关,能共同促进血肿周边组织的微血管形成作用和血液供应.结论:Ang-1对促进血肿周边新生血管的生成和降低脑水肿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杨慧;侯丽淳;王复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PBL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在超声诊断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本科临床实习学生平均分为传统教学组和PBL教学模式组,通过问卷调查表评价两组学生对PBL教学的满意度.结果:PBL教学组综合测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对PBL教学模式总体评价较高.结论:PBL教学模式在使学生充分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又能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临床综合能力.

    作者:卢晓潇;卢晓蕾;潘宁;李丹;徐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