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P-1O、Fractalkine水平影响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李绍民;刘国华;邓李玲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IP-10, Fractalkine, 替比夫定
摘要:目的:在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期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用血浆中趋化因子IP-10、Fractalkine的水平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不同时期的血清中IP- 10、Fractalkine水平,并同时检测肝功能.结果: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后,血浆IP-10、Fractalkine及血清ALT水平明显的下降,治疗后第12周、第24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趋化因子IP-10、Fractalkine在慢乙肝患者肝脏免疫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监测血浆IP-10、Fractalkine水平变化有助于了解机体免疫动态,评价治疗效果.替比夫定能下调IP-10、Fractalkine,减轻肝细胞损伤,降低ALT水平,有利于控制疾病进展及肝功能恢复.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壳聚糖修饰后的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BMP-2输送载体转染细胞的研究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HA)纳米粒载体经壳聚糖(chitosan,CS)修饰后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基因转染成骨细胞后的表达及表达产物对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壳聚糖对羟基磷灰石纳米粒进行表面修饰;复苏成骨细胞株并进行传代培养,采用HA-CS纳米粒载体转染技术,将BMP-2目的基因导入成骨细胞,RT- PCR法鉴定BMP-2的整合和表达;检测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aphatase,ALP)及骨钙素(osteocalcin,OCN)活性.结果:RT-PCR结果显示BMP-2基因在成骨细胞中稳定表达,而且表达产物增加了成骨细胞中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活性.结论:HA-CS纳米粒作为输送载体可以安全地将目的基因BMP-2导入成骨细胞中并稳定表达,同时增加了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赵熙儒;赵刚;莫宏兵;陈家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P-1O、Fractalkine水平影响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目的:在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期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用血浆中趋化因子IP-10、Fractalkine的水平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不同时期的血清中IP- 10、Fractalkine水平,并同时检测肝功能.结果: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后,血浆IP-10、Fractalkine及血清ALT水平明显的下降,治疗后第12周、第24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趋化因子IP-10、Fractalkine在慢乙肝患者肝脏免疫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监测血浆IP-10、Fractalkine水平变化有助于了解机体免疫动态,评价治疗效果.替比夫定能下调IP-10、Fractalkine,减轻肝细胞损伤,降低ALT水平,有利于控制疾病进展及肝功能恢复.

    作者:李绍民;刘国华;邓李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浆胰淀素、ADMA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血浆胰淀素(amylin)、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高血压胰岛素抵抗(IR)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把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组(EH伴IR,27例)和高血压不伴胰岛素抵抗组(EH不伴IR组,23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胰淀素、ADMA并分析高血压IR与胰淀素、ADMA的关系.结果:EH伴IR组和EH不伴IR组胰淀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49±0.62 )mg/L、(0.46±0.63)mg/L、和(0.41±0.36)mg/L (P<0.05); EH伴IR组和EH不伴IR组ADM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51±0.78)μg/L、(1.46±0.72)μg/L和(1.28±0.6)μg/L (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Amylin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呈正相关;在EH伴IR组Amylin与IRI显著正相关(r=0.673;P<0.01)ADMA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在EH伴IR组呈正相关;(r=0.410;P<0.05),在EH不伴IR组无相关性.ADMA、Amylin两者呈正相关(r=0.390;P<0.05).结论:血浆胰淀素和ADM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血浆胰淀素和ADMA的表达可能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爱群;张磊艺;杨军;王凤玲;张洪亮;董天崴;刘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议医学论文标题的撰写

    医学论文的标题对于全文来讲是高度的概括,能准确地反映该文章的主题思想及中心内容,因此,论文标题应做到揭示主题要准确,表达题意要简明,选择字词要精炼,这样才能使读者一目了然.

    作者:王英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黄芪水煎剂对荷瘤小鼠抗肿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水煎剂对荷瘤小鼠血液中β-内啡肽及P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抗肿瘤中药黄芪水煎剂给予荷瘤小鼠灌胃(5g/kg),每日一次,连用20d.采用放免方法测定血中β-内啡肽及P物质水平的变化.结果:荷瘤小鼠血中β-内啡肽水平明显升高(P<0.01),P物质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瘤体重量明显低(P<0.01).结论:黄芪水煎剂可起到减轻肿瘤小鼠的疼痛和抗肿瘤的作用.

    作者:田寅;王博;石磊;李怀荆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骨盆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为指导术后病人的早期功能锻炼提供可借鉴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并分析我科近三年以来收治的36例骨盆骨折病人病例资料,对每份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骨盆骨折病例围手术期病情稳定,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疗效满意.结论:对骨盆骨折病人实施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宫秀芹;宋丽娜;陈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诃子提取液对根管内粪肠球菌作用的体外抑菌研究

    目的:验证诃子提取液对粪肠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诃子提取液对粪肠球菌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诃子提取液对粪肠球菌的小抑菌浓度为0.625 g/mL.结论:诃予提取液对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作者:冯瑶;王闰;赵亭;申琳;陈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IL-18、MMP-3表达水平及二者相关性研究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目前己成为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其中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发病高.由于人群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本世纪内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是在肥胖的老年人群.但KOA的病因至今尚未研究明确.研究表明,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都参与KOA的致病过程,其发生机制主要是抗炎与促炎因子的失衡,从而导致关节软骨的破坏和滑膜的炎症反应,其病理特征主要是关节软骨变性和丢失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再生.

    作者:王博;孙庆治;葛洪原;李金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胸科手术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胸科手术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ScVO2)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科手术患者20例,ASAⅠ~Ⅱ级.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5~75岁,均为食道癌和肺癌患者.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分别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A组)和全身麻醉(B组).A组在全麻诱导前行硬膜外穿刺,间隙选择T5~6或T6~7,局麻药选用1.5%的利多卡因,确定硬膜外麻醉有效后再行全麻诱导.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均采用静注依托咪酯0.2~0.3mg/kg、芬太尼3~4μ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诱导成功后插入双腔导管,维持采用吸入1%~3%七氟烷,泵入瑞芬太尼并间断静注顺式阿曲库铵.A组持续泵入1.5%利多卡因5~6mL/h直至手术结束.B组单纯用全麻.记录两组病例术前、术中和手术结束时血流动力学、SaO2和ScVO2.结果:B组患者在手术中的ScVO2比手术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A组患者较B组也有显著的下降,但SaO2在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可以显著提高胸科手术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降低氧的消耗.

    作者:朱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AQP1、ALP在肺腺癌早期诊断中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AQP1、ALP在肺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为找到一种简便易行且敏感性较高的肺腺癌早期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抽取高度可疑肺腺癌住院患者血清163例(不含酗酒者),随访留取终确诊的31例患者血清;抽取30例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健康者的血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中AQP1、ALP表达情况.结果:肺腺癌患者血清中的AQP1、AL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中AQP1、ALP的表达异常有助于肺腺癌早期的诊断.

    作者:阎红娥;尤雷;鲍文华;张秀玲;王宽;王春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清PSA、fPSA/t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血清PSA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tPSA (free- PSA/total-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和18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fPSA/tPSA值,并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PSA、fPSA/tPSA值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差异.结果: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PSA、fPSA/tPS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PSA介于4- 10ng/mL时,两组患者的PSA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PSA/tPSA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明显升高,fPSA/tPSA显著降低,当血清PSA介于4- 10ng/mL时,PSA对前列腺癌诊断无意义,但fPSA/tPSA有一定价值.

    作者:罗振国;王超;陶然;侯雪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Stargardt病1例

    Stargardt病(stargardt macular dystrophy,STGD)由Stargardt于1909年首次报道随即命名,该病是一种黄斑萎缩性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少数为显性遗传,患者双亲多有近亲结婚史,也有散发病例,本病例属于散发.发病年龄多集中于6~20岁,视力下降常为首发症状且多为双眼对称,中心视力缓慢进行性减退,终视力可下降到0.1~0.05.

    作者:李芳;曹丽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白黎芦醇对Hella细胞侵袭作用及Survivin,Caspase-3与β-catenin表达的影响

    宫颈癌是影响妇女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妇女恶性肿瘤之首,约为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72.4%~93.1%.传统的宫颈癌治疗主要是手术和放疗,这对早期宫颈癌疗效较好,对于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自70年代化学治疗途径的出现,宫颈癌的化疗被重视起来,目前,从天然动植物中寻找毒性低、疗效高的抗癌活性成份己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胡玉红;张燕;付丽华;宋继荣;吕敬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丹皮酚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致肺功能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并发肺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丹皮酚低剂量组、丹皮酚高剂量组和雷公藤阳性药物对照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它大鼠均于右后足趾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mL/d,共45d,于第30天开始给药15d.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炎系数、肺功能及肺泡炎程度.结果:模型组大鼠关节炎系数显著升高(P< 0.05),用力肺活量(FVC)、50%肺活量的大呼气流量(FEF50)、大呼气中期流量(MMF)、用力大呼气流量(PEF)显著降低(P<0.05),1秒内平均呼气流量(FEV1/FVC)和肺泡炎程度显著升高(P<0.05).丹皮酚高剂量治疗组关节炎系数明显减轻(P<0.05),FVC、FEF50、MMF和PEF明显回升(P<0.05),FEV1/FVC和肺泡炎程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皮酚能明显改善AA大鼠关节炎症和肺功能损伤.

    作者:倪强强;罗文哲;王建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三甲氧苄嗪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观察三甲氧苄嗪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建立体外循环动物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肺组织Bcl-2基因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以及进行肺组织光镜、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肺组织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肺组织光镜及电镜改变轻微,而对照组肺泡内以及间质水肿明显,肺血管内皮完整性破坏.结论:三甲氧苄嗪对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邹志田;张标;朱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术中出现高频电刀负极板灼伤1例

    高频电刀因其操作简单、切割速度快、止血效果好、安全实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既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又减少了患者的出血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在我院外科手术中只要没有禁忌证,几乎每台手必用.高频电刀是以接触放电的形式进行工作,在使用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电灼伤.现将在手术过程中发生负极板电灼伤1例,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周淑霞;罗振国;邓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探讨高危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高危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提高安全性的策略.方法:影像结合高危因素、临床症状对脑供血情况综合评估,确定治疗策略.结果:术后随访发现:56例患者的62处狭窄血管恢复正常;球囊前扩或后扩时出现脉搏、血压下降13例(包括心脏停跳1例).术后无一例和手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高危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术前综合评估是作出正确治疗策略的前提,正确的治疗策略是手术安全性有效保证.

    作者:周典贵;焦海旭;惠凯;伍丽红;李春双;蔡振利;郭柳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DR及血清VEGF的关系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50例T2DM患者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并计算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内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根据眼底照相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结果进行视网膜病变分期.结果:①各组间血清VEGF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DR组SDBG、MAGE、LAGE、MODD均高于非DR组和对照组.结论:血糖波动可能通过升高VEGF水平而参与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进展,VEGF可作为判断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指标之一.

    作者:韩长雷;杨玉芝;杜馥曼;卫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MG与人类端粒DNA G-四链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MG对人类端粒DNA G-四链体的稳定作用,为发展新型抗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MG与端粒DNA 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结果:MG与杂化型端粒DNA G-四连体有很好的亲和性.结论:MG作为平面共轭的小分子配体与端粒DNA G-四链体良好的结合能力可以为修饰和设计更加优良的端粒DNA G-四链体配体提供依据.

    作者:高丹丹;何勇;栾芳;李秀玲;武冬梅;李锦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586例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

    目的:剖析我院2010年来剖宫产指征,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01~2010-12有586例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51%,剖宫产率有上升趋势,剖宫产指征有:社会因素、胎儿窘迫、高龄初产、瘢痕子宫、产程异常、头盆不称、巨大儿、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子宫先兆破裂、双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少、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社会因素上升为第1位.结论:社会因素是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应提高产科质量,认清剖宫产的利与弊,努力使剖宫产率降低.

    作者:杨微;朴英兰;吕大鸣;罗丽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