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8例临床分析

崔芳;黄永芳;董玉英;赵文霞;徐珊;严琦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妊娠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总结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06-01~2009-06和上海市江湾医院2006-01~201106收治的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诱因、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8例均为孕晚期发病,腹痛、腹胀占75%(6例);恶心、呕吐、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占62.5%(5例),肌紧张和肠鸣音减弱占50%(4例),其他还表现为不规则宫缩、发热、胸闷、黄疸、高血压等.实验室指标:血、尿淀粉酶及白细胞计数增高7例;脂肪酶增高5例;高血糖、低血钙4例;乳酸脱氢酶、甘油三酯、胆红素增高3例;总胆固醇、转氨酶增高2例,蛋白尿3例,凝血指标异常1例.5例B超提示胰腺肿胀、胰周积液,其中4例B超提示胆囊炎、胆石症.3例CT提示胰腺肿胀、边缘模糊或胰腺周围高密度影.除予内科治疗外,4例行胰包膜切开引流+腹腔引流术,其中2例同时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例孕28+5周患者症状较轻经保守治疗待产至足月分娩,1例死胎阴道分娩,其余6例均及时剖宫产.死胎1例,新生儿死亡2例,无孕产妇死亡,围生儿死亡率达37.5%.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多为孕晚期发病,主要发病诱因为胆道结石和高脂血症.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肠道征象,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可协助诊断.早期诊断和多学科配合是改善母儿预后的关键.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后颅窝锥孔引流治疗小脑出血

    进入21世纪后,微创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中应用与发展引起同道们广泛注视,不仅用于挽救病人生命,而且能更好地保护和恢复病人的神经功能,改善生存质量,能大限度地达到解剖复位,把并发症降到低限度,使手术简单化,手术过程时间大大缩短,麻醉安全性也大大提高,手术的花费也大大降低,由于创伤小,患者需要康复的时间也明显缩短,患者本人及家属也容易接受此类手术方案.

    作者:顾志成;张明石;杨军;宋广福;李洪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医院工作人员手卫生状况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医院工作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手卫生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方法:随机将医院22个重点科室和36个普通科室分别分成150人为实验组和150人作为对照组.监测工作人员洗手状况及洗手前、后手部带菌量,做细菌的定量与定性检测,实验组采取现场发现问题立即培训整改的方法,对照组采取集中培训的方法,观察手卫生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关联性.结果:工作人员洗手前手部携带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球菌属、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茵、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茵.实验组与对照组洗手依从率从整改前的25.182%、24.988%分别提高到整改后的59.106%、50.617%.医院感染率整改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75%、4.87%,整改后分别为3.79%、4.32%.结论:通过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与监管,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质量,预防和降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姜振环;李宏;王勇;崔红;郭丽曼;李海珠;董中国;苏亚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布氏杆菌病误诊23例分析

    目的:提高布氏杆菌病及其他疾病诊断率.方法:对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两年半中初诊为淋巴结炎、关节炎、流行性出血热、睾丸炎误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患者分4类,经确诊后按布氏杆菌病治疗23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布氏杆茵病易被误诊,临床医生应熟悉具有相似症状、体征的发热性疾病,综合分析逐一排除,减少误诊.

    作者:于文丽;王凤荣;王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ER及E-Cad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E-钙黏蛋白(E-Cad)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方法: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癌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10例标本中ER及E-cad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不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1)ER、E-Cad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增生期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ER、E-Cad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随临床分期增高、组织分化降低、深肌层浸润、有淋巴结转移其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P<0.01),而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中ER和E-cad阳性表达率下降,且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共同参与子宫内膜癌变过程,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发挥协同作用.

    作者:白兰;王迪迪;朱贵明;姚海涛;卢北燕;王春敏;佟秀凤;张燕;佟丽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神经内镜经额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4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通过神经内镜下经额入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14例.结果:生活基本自理12例,卧床2例.结论:神经内镜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有其独特优势.

    作者:周凤泉;王瀛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癫痫患者CYP2D6*10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通过比较本地区健康人与癫痫患者CYP2D6* 10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探索CYP2D6* 10基因多态性与癫痫易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健康人和癫痫患者CYP2D6* 10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通过x2检验来比较健康人和癫痫患者的基因型分布差异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健康人和癫痫患者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和高度显著性(P<0.05和P<0.01).结论:癫痫病的发生与CYP2D6* 10的碱基变异具有相关性.

    作者:荆洪英;董丽华;谷继卜;侯大平;曲秀梅;张伟智;雷力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Smac过表达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

    Smac是第二种线粒体来源的caspase激活剂,又称低等电点IAP结合蛋白,位于线粒体内,在凋亡信号的刺激下,随着细胞色素C被释放入细胞浆,通过与IAPs结合发挥促凋亡作用.肺癌是世界上常见的高发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每年发现的肺癌患者高达135万例,其中约118万位患者因此死亡[1].近年来,国内发病率呈递增趋势,目前已占男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由于诊断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超过70%的患者就诊时已经存在转移性疾病,从而不适宜手术治疗,这些患者主要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化疗能够延长生存期,但是化疗药物伴随严重的毒副作用,对患者组织细胞损害大;不仅如此,化疗药物易引起肿瘤多耐药性(multiple drug resistance,MDR),是患者化疗效果有限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冯为;曹洪涛;廖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甲硝唑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及联合用药策略

    甲硝唑(甲硝基羟乙唑)又名灭滴灵,为硝基咪唑类药物,口服后胃肠道吸收迅速,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使用安全、方便,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厌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甲硝唑临床应用愈加广泛,其不良反应的有关报道也越来越多,其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神经系统损伤,消化道反应及过敏反应等[1].联合用药能够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已在临床上年广泛应用.本文就甲硝唑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和联合用药进行探讨,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薛学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PBL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实施

    随着PBL教学形式的不断开展,高校需要一种新型完善的评价体系来体现PBL的优势.传统教学及传统教学效果的评量方式束缚了PBL的效果及优势的体现.通过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学院逐步完善了相关的多元化的评量方式,全方位评价了学生的素质及能力,充分体现PBL教学优势,该评量体系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东璞;卢凤美;宋汉君;郭梦凡;姚海涛;孟庆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尿α1-微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检测在降低高血压肾损害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健康者尿中a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排泄情况分析,从而为及早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利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尿α1-MG和β2-MG进行检测分析,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中的α1—MG及β2—MG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α1-MG比β2-MG的检测敏感度高.结论: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中的α1-MG和β2-MG可及时发现早期肾损伤.

    作者:陈利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28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8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奥沙利铂130mg/m2,加人5%葡萄糖250mL中静滴2h,第1天给药,卡培他滨1500mg/m2,每日早晚餐后2次口服,第1~14天给药,21d为一周期,两药连用2个周期以上后评价疗效,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计算生活质量评分(KPS).结果:28例患者中,可评价疗效者28例.完全缓解(CR)2例(7.1%),部分缓解(PR)7例(25%),稳定(SD)11例(39.1%),进展(PD)8例(28.6%),有效率(CR+PR)为9例(32.1%).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KPS评分化疗前后分别为(65.45±7.32)分及(87.12±7.85)分,P<0.05,全部病例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患者易于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璀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X射线与现代医学

    X射线成像技术应用在医学上,并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实现了医学诊斯技术的飞跃.就X射线对生物组织有破坏效应,结合其先进的诊断技术,可以用来更好地治疗肿瘤.

    作者:张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荜茇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筚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作为实验模型,观察滑膜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筚茇确能显著地提高AA大鼠滑膜细胞的凋亡率.结论:筚茇可增加滑膜细胞的凋亡率,阻止病变关节部位的破坏,可以提高RA的治疗效果.

    作者:蔡俊;邬剑;张吉生;斗章;王泽宇;李慧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病例分析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效研究

    目的:探讨病例分析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高职护理专业两个教学班的学生分别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病例分析法教学,对照组讲授法教学.结果:实验组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病例分析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作者:李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氟斑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氟斑牙经脉冲Nd-YAG激光照射去龋及牙钻去龋充填术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颗上前牙中度及重度氟斑牙,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脉冲Nd:YAG激光去龋(试验组),另一组用牙钻去龋(对照组).去龋后,所有牙齿均用树脂充填.观察1年、2年及3年充填物脱落情况.结果:脉冲Nd:YAG激光去龋组1年脱落0例,两年脱落0例,三年脱落1例;牙钻去龋组1年脱落0例,两年脱落1例,3年脱落3例结论:脉冲Nd:YAG激光去龋效果优于牙钻去龋,利于充填成功.

    作者:夏永华;孙仲楠;沈兰花;王子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木豆叶中木豆多糖提取工艺优选

    目的:以木豆为原料,对匀浆法提取木豆中多糖工艺进行研究,确定其佳工艺务件,为木豆药用资源研究与开发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以匀浆时间、匀浆次数、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优选佳匀浆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木豆多糖提取佳工艺参数为 匀浆时间9min、匀浆次数3次、料液比1∶30(g∶mL),在佳条件下,木豆多糖得率为12.27%.结论:匀浆提取法操作简单、减少粉尘污染、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是一种高效提取木豆多糖的方法.

    作者:王惠娟;史伟国;田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的研究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01~2011-12接诊的上颌前牙缺失患者40例(40颗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0颗牙),观察组采用常规植入种植体,在牙槽嵴顶处和唇侧进行植骨,用比色仪进行比色,利用贵金属烤瓷修复;对照组同样采用常规植入种植体,但只在唇侧进行植骨,用比色板进行比色,也用贵金属烤瓷修复.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临床满意度为6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槽嵴顶处和唇侧进行植骨做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临床效果好,可以改善患者容貌,满足患者需求,制作简单,易于保持清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矫国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乳癌根治术的麻醉比较

    目的:比较乳腺癌根治术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恢复情况.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40例,ASA 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相同,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插入喉罩.麻醉维持:S组吸入七氟醚,PR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输注.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醚,纯氧吸入.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手术时间、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喉罩时间,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及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结果:两组比较,S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缩短(P<0.05),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延长(P< 0.05).结论:七氟醚麻醉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七氟醚麻醉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较快,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患者术后早期意识状态恢复较好.

    作者:徐兰华;李淑萍;王梅;王立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应用SSCP方法诊断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目的:利用SSCP方法对一血小板减少症伴巨型血小板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分析其基因突变位点,确定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PCR结合SSCP的方法对血小板减少症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此家系为MYH9基因突变相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结论:遗传学分析可以辅助确诊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作者:吴祥红;李金梅;康晓明;孟庆云;王凤芝;杨占双;陈秀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喜辽妥治疗康莱特所致Ⅱ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喜辽妥治疗康莱特所致Ⅱ级静脉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康莱特静滴致Ⅱ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喜辽妥)外涂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法.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辽妥外涂治疗康莱特所致Ⅱ级静脉炎效果显著.

    作者:顾弘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