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华;李淑萍;王梅;王立伟
核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广泛参与机体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如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和肿瘤,调节多种基因表达.本文综述了NF-κB系统组成、信号转导过程、相关疾病及其治疗,为疾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唐惠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10~2012-04,我科采用微创手术治疗32例胫骨平台骨折.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20~63岁,平均(37±1.45)岁,手术后定期观察伤口愈合的情况,术后7d,半月,3个月拍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内固定物无断裂等并发症,优良率为92.4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符合生物力学内固定的原则,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理升;张秀庆;马奎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检测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对MRC5细胞附着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含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基因及细胞周期检查点蛋白的质粒,稳定转染MRC5细胞,检测其附着能力的改变.结果:稳定转染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与细胞周期检查点蛋白的MRC5细胞株的附着能力明显高于其他细胞株.结论: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可以促进细胞附着.
作者:刘爽;魏巍;张辉;侯杰;张淑红;罗兰;范晓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采用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家庭访视、不定期电话随访、提供免费血压测量、举办健康讲座等形式,对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贡爱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E-钙黏蛋白(E-Cad)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方法: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癌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10例标本中ER及E-cad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不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1)ER、E-Cad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增生期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ER、E-Cad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随临床分期增高、组织分化降低、深肌层浸润、有淋巴结转移其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P<0.01),而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中ER和E-cad阳性表达率下降,且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共同参与子宫内膜癌变过程,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发挥协同作用.
作者:白兰;王迪迪;朱贵明;姚海涛;卢北燕;王春敏;佟秀凤;张燕;佟丽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布氏杆菌病及其他疾病诊断率.方法:对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两年半中初诊为淋巴结炎、关节炎、流行性出血热、睾丸炎误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患者分4类,经确诊后按布氏杆菌病治疗23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布氏杆茵病易被误诊,临床医生应熟悉具有相似症状、体征的发热性疾病,综合分析逐一排除,减少误诊.
作者:于文丽;王凤荣;王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异位妊娠类型,随着近年来子宫下段剖宫产率的增加,其发生率日益上升,但缺少明确的诊治标准.因其严重的并发症及致命性损伤,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一旦确诊为CSP,应尽快终止妊娠,目前趋向于将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作为治疗CSP的首选方案.本文旨在总结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手段.
作者:孔虹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BDNF含量及神经功能评分(NIHHS评分)的影响,初步探讨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的脑保护方面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药物常规处理,实验组在此基础进行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BDNF表达及NIHHS评分.结果:两组血清中BDNF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通过NIHHS评分变化提示康复程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远程肢体缺血后处理的脑保护机制可能与增加BDNF表达有关.
作者:王丽华;王国辉;金玉玲;秦丽红;王志群;郭泽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筚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作为实验模型,观察滑膜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筚茇确能显著地提高AA大鼠滑膜细胞的凋亡率.结论:筚茇可增加滑膜细胞的凋亡率,阻止病变关节部位的破坏,可以提高RA的治疗效果.
作者:蔡俊;邬剑;张吉生;斗章;王泽宇;李慧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健康者尿中a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排泄情况分析,从而为及早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利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尿α1-MG和β2-MG进行检测分析,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中的α1—MG及β2—MG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α1-MG比β2-MG的检测敏感度高.结论: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中的α1-MG和β2-MG可及时发现早期肾损伤.
作者:陈利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常见吸入性、食物性过敏原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免疫球蛋白种类、水平及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01~2011-12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16例HSP患儿,ELISA法检测血清7种常见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和7种常见食物性过敏原特并性IgG,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A、IgG、IgM、IgE、C3、C4水平,观察患儿肾脏损害情况.结果: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36.20%,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为73.27%;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组血清IgA、IgE水平较吸入性过敏原阴性组高(P<0.05);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组血清IgG、IgM水平较食物性过敏原阴性组高(P<0.05);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组肾脏损害发生率较阴性组低(P<0.05).结论:吸入性过敏原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参与HSP的发病,其诱发更加明显的HSP患儿血清IgA增加;食物性过敏原介导的Ⅲ型超敏反应参与HSP发病,食物性过敏原阳性HSP患儿肾脏损害发生率较阴性组低.
作者:陈宁宁;闫京京;王玫瑰;于艳辉;刘健胜;白华;江芸;卢思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对施行中心静脉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感染并发症的进行观察和对症处理,以延长导管使用寿命.方法:对三组不同置管方式出现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10例置管患者中出现感染共55例,2周内颈内静脉置管的感染率2.08%,永久置管的感染率3.22%,前两种方式明显低于股静脉的感染率7.69%.大于2周的感染率均明显高于2周内的感染率.结论:封管液的选择和正确使用非常重要.血培养阳性者,有全身症状则在局部换药同时给予广谱抗生素,待根据药敏结果用药.
作者:毛艳华;闫绍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大鼠海人酸致痫模型,检测大鼠血清中S100β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的含量,以探讨LEV与神经保护之间的关系.方法:将96只28d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2只、KA组32只、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 LEV)治疗组(LEV组)32只.在立体定位仪的精确定位下向右侧海马CA3区注射海人酸点燃大鼠,并观察癫痫行为分级,治疗组在KA注射前12h给予左乙拉西坦200mg/kg灌胃治疗每日一次,并分别于6h,12h,24h,72h处死各组大鼠,以免疫酶联吸附反应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S100β和IL-10的含量.结果:①KA组与LEV组在KA注射后1~2h内出现痫性发作.②KA组与LEV组血清S100β含量与对照组比较,6h无明显变化(P>0.05),12h开始升高(P<0.05),24h达高峰(P<0.01),72h接近正常(P>0.05).LEV组与KA组比较血清S100β含量在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③KA组与LEV组血清IL-10含量比较,6h开始升高(P>0.05),12h达高峰(P<0.01),24h开始下降(P<0.05),72h接近正常(P>0.05).LEV组与KA组比较血清IL-10含量在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KA致痫大鼠血清中S100β含量显著增高,其升高可能与癫痫所致的脑损伤有关,血清IL-10含量显著增高,提示IL-10与癫痫的病理生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EV对癫痫大鼠血清中S100β和IL-10的含量无影响,提示LEV不会导致脑损伤但亦不能减轻癫痫所致的脑损伤程度.
作者:王海燕;刘洁薇;胡云秋;孙健飞;邹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氟斑牙经脉冲Nd-YAG激光照射去龋及牙钻去龋充填术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颗上前牙中度及重度氟斑牙,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脉冲Nd:YAG激光去龋(试验组),另一组用牙钻去龋(对照组).去龋后,所有牙齿均用树脂充填.观察1年、2年及3年充填物脱落情况.结果:脉冲Nd:YAG激光去龋组1年脱落0例,两年脱落0例,三年脱落1例;牙钻去龋组1年脱落0例,两年脱落1例,3年脱落3例结论:脉冲Nd:YAG激光去龋效果优于牙钻去龋,利于充填成功.
作者:夏永华;孙仲楠;沈兰花;王子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以木豆为原料,对匀浆法提取木豆中多糖工艺进行研究,确定其佳工艺务件,为木豆药用资源研究与开发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以匀浆时间、匀浆次数、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优选佳匀浆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木豆多糖提取佳工艺参数为 匀浆时间9min、匀浆次数3次、料液比1∶30(g∶mL),在佳条件下,木豆多糖得率为12.27%.结论:匀浆提取法操作简单、减少粉尘污染、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是一种高效提取木豆多糖的方法.
作者:王惠娟;史伟国;田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Smac是第二种线粒体来源的caspase激活剂,又称低等电点IAP结合蛋白,位于线粒体内,在凋亡信号的刺激下,随着细胞色素C被释放入细胞浆,通过与IAPs结合发挥促凋亡作用.肺癌是世界上常见的高发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每年发现的肺癌患者高达135万例,其中约118万位患者因此死亡[1].近年来,国内发病率呈递增趋势,目前已占男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由于诊断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超过70%的患者就诊时已经存在转移性疾病,从而不适宜手术治疗,这些患者主要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化疗能够延长生存期,但是化疗药物伴随严重的毒副作用,对患者组织细胞损害大;不仅如此,化疗药物易引起肿瘤多耐药性(multiple drug resistance,MDR),是患者化疗效果有限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冯为;曹洪涛;廖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总结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06-01~2009-06和上海市江湾医院2006-01~201106收治的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诱因、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8例均为孕晚期发病,腹痛、腹胀占75%(6例);恶心、呕吐、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占62.5%(5例),肌紧张和肠鸣音减弱占50%(4例),其他还表现为不规则宫缩、发热、胸闷、黄疸、高血压等.实验室指标:血、尿淀粉酶及白细胞计数增高7例;脂肪酶增高5例;高血糖、低血钙4例;乳酸脱氢酶、甘油三酯、胆红素增高3例;总胆固醇、转氨酶增高2例,蛋白尿3例,凝血指标异常1例.5例B超提示胰腺肿胀、胰周积液,其中4例B超提示胆囊炎、胆石症.3例CT提示胰腺肿胀、边缘模糊或胰腺周围高密度影.除予内科治疗外,4例行胰包膜切开引流+腹腔引流术,其中2例同时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例孕28+5周患者症状较轻经保守治疗待产至足月分娩,1例死胎阴道分娩,其余6例均及时剖宫产.死胎1例,新生儿死亡2例,无孕产妇死亡,围生儿死亡率达37.5%.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多为孕晚期发病,主要发病诱因为胆道结石和高脂血症.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肠道征象,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可协助诊断.早期诊断和多学科配合是改善母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崔芳;黄永芳;董玉英;赵文霞;徐珊;严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比较本地区健康人与癫痫患者CYP2D6* 10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探索CYP2D6* 10基因多态性与癫痫易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健康人和癫痫患者CYP2D6* 10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通过x2检验来比较健康人和癫痫患者的基因型分布差异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健康人和癫痫患者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和高度显著性(P<0.05和P<0.01).结论:癫痫病的发生与CYP2D6* 10的碱基变异具有相关性.
作者:荆洪英;董丽华;谷继卜;侯大平;曲秀梅;张伟智;雷力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讨锚定钉(我院使用的规格为直径2mm,长度为10mm),在后路单开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的具体效果.方法:收集整理2009-01~2011-01间应用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例25例,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35~78岁,平均63.5岁.病程1.6~18年,平均为3.6年.其中3个节段17例,4个节段8例.20例合并有爱育性或者是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经临床检查都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受到压迫的症状,JOA评分3~11分,平均(6.7±2.2)分,实施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术的治疗,开门的节段数均为C3~C7,应用直径2mm,长度10mm的锚定钉进行固定.结果:手术时间65~105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总量为100~400mL,平均200mL,无损伤脊髓、脊髓受到压迫并发症等.2例患者术接受了相应的对症处理2个月后疼痛症状消失.术后随访0.5~2.5年,平均1.9年,末次随访时JOA评分10~16分,平均(13.8±1.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改善率为(68.1±7.5)%,优良率为88%.X线片检查显示颈椎曲度基本正常或有不同程度恢复,椎体中矢状径与椎管中矢状径比值平均为1:1.2,锚钉无松动、没有出现颈椎不稳及再关门.结论: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时应用直径2mm,长度10mm的锚定钉固定开窗椎板方法简单可靠,手术时间短,对颈部肌肉,椎体周围小关节及软组织的破坏小,出血少,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乔建民;刘可鑫;崔绪民;李创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通过神经内镜下经额入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14例.结果:生活基本自理12例,卧床2例.结论:神经内镜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有其独特优势.
作者:周凤泉;王瀛漪 刊期: 2012年第05期